1法學研究科vs法科大學院
法學研究科與法科大學院是一對經常被人搞混的概念,雖說兩者在性質上都屬於日本高等教育的大學院範疇,但其目的與功能有很大的不同。
法學研究科是以法學相關領域的學術分析與研究為主要目的,通過教授的講義、指導與研究室的研究活動,培養法學研究者的傳統型大學院。法學研究科是法學部研究學習的延申,旨在具備一定法學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更加細緻專門的研究。研究成果,比如專業論文的發表等,是其唯一的評價標準。
法科大學院(ロースクール)則是以公檢法律師等法律相關的職業教育為主要目的,履修課程除了教授的講義外,還有法官、律師、檢察官等法律實務家主導的研究室、模擬法庭與講座。參加司法考試,取得公檢法及律師從業資格是其最主要的目標。
由於日本公檢法及律師從業人員的飽和,法學專業畢業生的暴增與日本司考制度改革的影響,近年來日本司法考試的合格率一直呈下降趨勢,留學生通過日本司法考試的更是千牛一毛。法學專業步入寒冰期,法科大學院的人氣逐年下降,一些大學的法科大學院甚至瀕臨倒閉。
而法學研究科由於其重視學術研究的屬性與其他研究科無異,在法學專業普遍遇冷的背景下卻沒受什麼太大的影響。對於對法學專業感興趣的留學生來說,法學研究科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2設立法學研究科的代表大學
我們根據研究科知名度,大學知名度、法學研究的歷史(實績),分地區統計了都有哪些大學設立法學研究科(招生終止的研究科不計入在內),具體我們來看下表。
由圖表可以看出,設立法學研究科的國公立大學基本均勻分布在日本全境,大學最集中的關東地區在大學數量上並不佔優勢,關西及其他地方設立法學研究科的大學反而比關東更多。介於地方上留學生數量比關東要少的多,競爭也不如關東這麼激烈,想要考國公立大學法學研究科的同學推薦多去關注地方上的大學,不要把眼光僅僅局限在關東。
而設立法學研究科的私立大學則主要集中在關東及關西地區,關東地區更是集中了早稻田、中央、明治、法政、慶應5所舊治法律學校,在法學研究的歷史、大學數量、研究課題數量、大學知名度上,關東地區有壓倒性優勢。有實力的同學可以多去衝擊關東地區的大學,關西及其他地方的大學報考人數較少,競爭相對沒那麼激烈,比較好考,可以作為保底校保底。
3法學研究科的研究體系
法學研究科的研究範圍很廣泛,按法律體系的大框架來說,公法的憲法、行政法、租稅法、國際法;民事法的商法、勞動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法的刑法、刑事訴訟法,等等法律相關的原理、條文、判例、倫理問題、與他國法系的比較,都在法學研究科的學習射程內。同時,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等與法學直接關聯或是相互影響的領域也會在學習與研究環節中被涉及。
至於在研究科研究什麼,學習什麼,各大學法學研究科的研究方向劃分也許是最好的參考,具體我們來看下表。
註:1.法務研究類コース(法科大學院)不計入在內 ;2.博士後期課程劃分的コース不計入在內;3.所有內容均在自各校官方網站。
東京大學,京都大學這兩所老牌帝大法科大學,在研究方向的劃分上主要根據法學研究的大框架(基礎法學與実定法學)來分科。兩所研究科都擁有実定法學、基礎法學和政治コース,京都大學還將実定法學コース拆分成公法コース和民刑事法コース,劃分更加細緻。
而大阪大學與東北大學,則根據學生畢業後的進路選擇,將研究科劃分成研究者養成類コース(研究者養成プログラム、後継者養成コース)與傳統的法學研究類コース(総合法政プログラム、法政理論研究コース),形式比較新穎。
同時,兩所大學還根據現在的兩個熱點問題——知識財產保護與全球化,分別開設了知的財産法プログラム與國際共同修士 博士課程コース,在研究方向的選擇上更加多樣化。 最後,五所大學中規模最小的一橋大學,則只有法學 國際関係専攻、ビジネスロー専攻兩個コース。介於其東京小哈佛的稱號與商學經營學廣泛的知名度,其實力也不容小視。
早稻田、慶應兩所擁有舊治法律學校光環的知名大學,在法學研究研究科的劃分上與東大和京大類似,都擁有民事法學專攻與公法專攻。但是早稻田沒有政治(單獨設立政治學研究科),慶應沒有基礎法學。而上智大學法學研究科只有一個法律學專攻。
MARCH與關關同立兩大私立集團,雖說知名度不如帝大與早慶上那麼高,但其法學研究的歷史悠久,教授與研究課題最多,更是集齊了中央、法政、明治、立命館、關西5所舊製法律學校。可以說,MARCH與關關同立,是法學研究領域中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其研究方向的劃分也區別於其他大學,獨具特色。其中,中央、青山、明治、同志社主要根據法律體系的大框架(公法、私法、政治相關)來劃分。
在此基礎上,中央大學與明治大學還這對畢業生的民間就職,分別設有國際法、企業經營相關的國際企業関係法専攻,和經濟經營相關的ビジネス法専攻,選擇更加多樣。
其他大學,則與阪大、東北大相似,根據學生畢業後的進路選擇,將專攻劃分為研究者養成類コース(研究者養成コース、自由研究プログラム、法政研究コース、研究コース、アカデミック コース),與法律事務家養成類コース(高度職業人養成コース、法律実務プログラム、リーガル スペシャリスト コース、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 コース)。其他比較有特色的,還有行政類(公共政策コース、公共政策プログラム、公務行政コース)與國際類コース(國際協働コース、國際法政プログラム)。
看完各研究科的コース劃分,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法學研究科,基本根據兩大體系——基礎法學與實定法學、公法學與私法學,來劃分各自的研究方向,再加上各自的特色學科,一起組成了整個研究體系。由於法理研究的共通性,與比較法學對於各國法律體系的參考性,對於留學生來說,不管選擇哪一個研究方向,都有去學習的意義,絕不存在因為是留學生所以學來無用的情況。如果你對法學感興趣,就去放心大膽的去嘗試吧。
4各研究科入試製度
根據目前各大學官方網站給出的信息,我們總結了各個法學研究科的入試製度。其中一般入試指與日本人同一標準選拔的入學制度;留學生入試指單獨為留學生設定選拔標準的入學制度;非正規生制度指包括研究生制度、旁聽生制度、科目履修生等區別於院生入試的制度。
需要注意的是——
1.大阪大學、早稻田大學、上智大學、關西學院大學的法學研究科沒有留學生制度,想要報考正規生的同學需要與日本人同一標準參加考試。
青山學院大學法學研究科的私法専攻、公法専攻有留學生入試製度,ビジネス法務専攻則沒有留學生入試製度,需要與日本人同一標準參加選拔。
2.根據早稻田大學官方目前網站公開的信息,其法學研究科在2017年度有過研究生入試,但到目前為止,其官網還未更新2019年度研究生入試相關的信息,具體有無非正規生制度請大家去官方網站查看。
最後,我們根據僅有的法學研究科報考合格的公開數據,做成了下面的表,請大家適當參考:
註:1.所有信息均為2018年度數據 ;2.其他大學的數據不公開,感興趣的同學請直接諮詢各法學研究科。
最後、ご健闘を!
(雞皮串串串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