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究竟是如何進行的?咽拭子和肛拭子檢測有哪些區別?

2020-11-27 騰訊網

青島市衛健委10月12日凌晨通報,青島市已制定並啟動全員核酸檢測方案,社區檢測正加快推進,3天內對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城陽5區檢測全覆蓋,5天內對全市檢測全覆蓋,檢測結果將及時發布。

核酸檢測是如何進行的?咽拭子和肛拭子檢測有哪些區別?我們一起來看看。

核酸檢測效率高,幾小時就能出結果

眾所周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種烈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若想證實已出現的感染症狀是由本病毒所引起,最準確的方法是從患者體內分離出活病毒,並進行病毒培養。

然而,此方法並不適合大面積應用,在此次疑似病例的確診工作中,也並不適用。這是因為病毒培養所需時間較長,需要的場所條件也很高(P3級實驗室),時效性遠遠跟不上臨床需要。

而核酸檢測作為病原學的檢測手段之一,效率很高,一般情況下幾個小時就可以知道結果。因此,在此次疫情中,臨床上取得病原學證據的主要方式並不是病毒培養,而是核酸檢測。

核酸是遺傳信息載體,是對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的統稱。病毒則主要由遺傳物質和蛋白質組成。而新型冠狀病毒正是一種RNA病毒,其遺傳物質是單鏈RNA。核酸檢測的原理,正是檢測在被測者的咽拭子等樣本中,是否存在病毒的RNA。如果存在,說明被病毒感染。那麼,我們是否已經獲悉了病毒的RNA呢?

△RNA與DNA(圖片來源網絡)

在武漢疫情初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用宏基因組學技術,在短時間內完成該病毒的鑑定,並獲取了全基因組序列。在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公布後,實時螢光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試劑被快速研發。

隨後,核酸檢測試劑盒被應用於臨床,並為確診新冠肺炎提供病原學證據。那麼,應用試劑盒進行核酸檢測,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

首先,檢測人員需要在試劑的幫助下,將樣本中的核酸提取出來。再把已經分離出來的核酸加到核酸擴增試劑中,然後將其放到核酸擴增儀內,一般兩個小時內就會有結果。

事實上,在操作步驟中,擴增是很重要的一環。擴增的意義在於能讓微量的遺傳信息成指數增加。只要樣本中有核酸基因片段,就能用PCR法加以放大,從而更清晰地與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實現比對。

實時螢光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法已在臨床實驗室應用多年,檢測體系成熟,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檢測周期短和可定量檢測的優點,而且還能對病毒感染程度和治療效果進行動態監測。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陳欣在記者採訪中介紹道:核酸檢測十分敏感,只要在被檢者的分泌物樣本中找到一部分病毒的核酸,就可以通過RT-PCR擴增的方式,整合成序列。

"雖然不確定核酸是否來自於活病毒,但對於有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者或疑似患者來說,如果其咽拭子有這種核酸,一般認為來源於活病毒的一部分,間接證實其體內存在著病毒的繁殖和感染。" 陳欣告訴記者。

核酸檢測容易出現"假陰性"

雖然核酸檢測有靈敏度高、檢測周期短等優點,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不同於從人體內直接分離出活病毒的方式,核酸檢測採用的是一種間接的方式,有可能造成假陰性。

因為試劑盒存在最低檢測限的問題,所以只有當採到的樣本中,病毒的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檢測出來。少數情況下,可能康復者並未康復,但由於樣本中病毒載量低,故康復者核酸檢測的結果呈陰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假陰性"。

因此,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標準(試行第七版)》中,出院標準之一為連續兩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釆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

而之所以選取呼吸道標本進行核酸檢測,是因為新冠肺炎屬於呼吸道傳染病,故而優先考慮從呼吸道的分泌物中取得標本。呼吸道又分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前者主要包括鼻、咽、喉;後者主要包括氣管、主支氣管及肺內各級支氣管。

相應地,現在對疑似患者檢測病毒核酸,標本的採集一般有兩大類,上呼吸道標本和下呼吸道標本。

上呼吸道標本主要包括口咽拭子、鼻咽拭子(NPS)、鼻咽吸取物(NPA);下呼吸道標本主要包括痰液、氣管吸取物、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等。

△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圖片來源網絡)

由於新冠肺炎主要侵犯下呼吸道,所以從理論上來講,取自下呼吸道的樣本(深咳痰液、呼吸道抽取物、支氣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和肺組織活檢標本等)可能檢出率相對更高。

然而,大多數下呼吸道樣本獲取難度大(需要通過氣管鏡檢查),只適合已上呼吸機的重症患者,對輕症患者不適用。故在多數情況下,核酸檢測的標本取自上呼吸道,包括口咽拭子、鼻咽拭子、鼻咽抽取物等。

△咽部的分區

△鼻咽拭子示意圖

△口咽拭子示意圖

陳欣表示,核酸檢測採樣多選用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的形式,取樣方便,結果也較為客觀。當然更客觀的是以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作為樣本,但取得這一樣本需要在支氣管鏡的幫助下,向被檢測者支氣管肺泡內注入生理鹽水並吸出,收集肺泡表面有效液體。操作起來比較複雜,一般不作為主要手段。

△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圖片來源於網絡)

康復者體內可能是病毒核酸片段

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標準(試行第七版)》規定,新冠肺炎患者連續兩次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是出院的必要條件之一,且樣本最普遍的採樣方式為咽拭子。

但是少數出院患者,卻出現了兩次咽拭子核酸檢測陰性,肛拭子陽性的"非常規"情況。

2月29日,天津的一名6歲男童,在新冠肺炎治癒出院10天後,被查出腸道存在新冠病毒。最近,廣東、重慶、江蘇、海南等地都出現過出院者咽拭子核酸檢測陰性,肛拭子核酸檢測陽性的情況。

誠然,對於符合出院標準的患者來說,連續兩次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說明在患者的呼吸道裡,幾乎看不到病毒的身影。但肛拭子核酸檢測陽性,又說明在排洩物中存在病毒的核酸片段。然而必須注意,這個片段來源於活病毒、死病毒還是病毒的殘骸並不能確定。

所謂肛拭子檢測,就是將取樣拭子插入肛門的2至3釐米處採取標本,或在肛門周圍的褶皺處擦拭取樣。肛拭子檢測以前是用於篩查寄生蟲感染的檢查,如果平時吃東西不衛生,腸道裡的寄生蟲會產卵並隨大便排出,此時使用糞便檢測或者肛拭子就有可能發現寄生蟲。

在陳欣看來,前文所述的"非常規"情況下肛拭子中的核酸片段,來自病毒殘骸的可能性更高。因為病毒的殘骸需要人體通過代謝產物逐漸排出體外。而只要存在病毒核酸的片段,即使是殘骸,實時螢光逆轉錄PCR法也能根據病毒全基因組序列,通過擴增的方式整合成序列,因而呈現陽性結果。

鍾南山院士在央視採訪中也指出,部分患者肛拭子或糞便檢測出現陽性,只是檢測到核酸片段,並不是檢測到活病毒,這是兩回事。因此,少數患者出院後複查又出現核酸片段呈現陽性的情況,並不奇怪。這些患者需要繼續觀察兩周,長時間隔離後再進行複查。但是,這個現象是值得警惕的。

△鍾南山院士指出"非常規"病例是少數(圖片來源網絡)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標準(試行第七版)》中,暫未將肛拭子檢測結果納入出院標準中。對此,鍾南山院士也談道:如果我們將目前的檢測標準進行調整,要求患者的肛拭子檢測結果也完全呈陰性,這樣就容易造成病人的積壓,影響後續診療。我建議對於這些病人要進行分級管理,密切觀察。

與現行《診療標準》相比,上海市的患者出院標準要更為嚴格。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教授曾介紹,上海的患者在出院時,不僅要符合肺部滲出性病變明顯吸收、臨床症狀改善和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的標準,還要求出院患者的肛拭子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

來源:文字 | 北京科技報記者 廖邁倫、葛倩倩。編輯 | 陳永傑許藐文。新媒體編輯 | 許藐文

相關焦點

  • 關於核酸檢測 你了解嗎?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麼?
    檢測原理是以病毒獨特的基因序列檢測靶標,通過PCR擴增,使我們選擇的這段靶標DNA序列指數級增加,每一個擴增出來的DNA序列,都可與我們預先加入的一段螢光標記探針結合,產生螢光信號,擴增出來的靶基因越多,累計的螢光信號就越強。所以,核酸檢測其實就是通過檢測螢光信號的累積來確定樣本中是否有病毒核酸。2如何進行核酸檢測?
  • 核酸檢測、血清抗體檢測到底什麼區別?快來漲知識啦
    相信在疫情期間大家每天都能在各個渠道聽到或看到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是不是感覺很熟悉呢這兩個詞圍繞了我們這麼長時間大家究竟搞清楚了沒有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這兩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核酸和抗體檢測1什麼是核酸檢測圖源:圖蟲網(ID:910923213051920428)目前,核酸檢測是最早確定病人是否感染病毒,是早發現、早治療最有效的檢測方法
  • 核酸檢測究竟是怎麼回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核酸檢測」這一相對生僻的醫學術語已經成了大家日常談論的高頻詞。6月13日新發地出現聚集性疫情以來,本市對「應檢盡檢」人群,漸次開展核酸檢測。按照「願檢盡檢」原則,市民也可預約登記進行核酸檢測。
  • 專家解讀,什麼是咽拭子?與核酸檢測有什麼區別?
    最先出現的是IgM抗體,隨後會出現IgG抗體,所以使用免疫學檢測方法能夠檢測這些特異性抗體,判斷人體是否感染過病毒。」張曉光說。張曉光介紹,兩者的區別,核酸陽性說明標本中存在病毒核酸,意味著感染者可能具有傳染性。IgM抗體陽性,說明患者處於感染早期,IgG抗體陽性說明感染過新冠病毒,但不能確定其是否具有傳染性。
  • 咽拭子標本採集法部位圖 咽拭子檢測要多久時間
    從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開始:咽拭子採集、核酸檢測一直備受廣大市民的關注。新冠肺炎的確診必須採集患者咽拭子標本,再進行核酸檢測,咽拭子的採集過程是如何進行的?是否會感覺特別難受?醫護人員又是如何做好防護的?
  • 進博會核酸檢測如何進行?現場圖來了——
    進博會核酸檢測如何進行?核酸檢測怎樣進行?這些牽動人心的大事,小編帶來第一手消息 了!>採樣中10月19日,相關工作人員就開始現場安排和工作布置;今天早上5時30分,他們早早就趕到現場開始準備工作。據介紹,現場嚴格按照防疫要求開展工作,進門「三碼」查驗,嚴格控制現場人流量,有序排隊。此次,通過採集咽拭子和鼻拭子進行核酸檢測。
  • 12省20支檢測醫療隊赴京!北京大規模核酸檢測,究竟怎麼回事?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出,以下三類人群必須全面進行核酸檢測:曾去過新發地批發市場或與其相關人員有過接觸的必須全面檢測;各類農貿市場、餐飲、食堂、外賣、快遞、物流等人員必須全面檢測;中高風險街鄉、醫務人員、防疫一線人員和交通、商超、銀行等服務領域人員必須全面檢測。核酸檢測為什麼取咽拭子?
  • 核酸檢測在鄭州咋做?有哪些流程?多久出結果?
    連日來,多地陸續發布通知,倡導在外務工求學等人員非必要不回鄉,就地過年,還有部分地區要求從低風險區返鄉也需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那麼問題來了,確實有返鄉需求的小夥伴,在鄭州做核酸檢測有哪些流程?多久出結果?帶著大家的問題,河南商報記者走訪了鄭州多家醫療機構檢測點。【現場】上午來檢測,下午出結果「你來做核酸的原因是?最近一周有過發燒嗎?
  • 關於核酸檢測,看這一篇就夠了
    所以,核酸檢測其實就是通過檢測螢光信號的累積來確定樣本中是否有病毒核酸。2如何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共分五步:取樣、留樣、保存、核酸提取、上機檢測。第一步,咽拭子採樣。3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有何不同?咽拭子分為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顧名思義,經鼻就是鼻咽拭子,經口就是口咽拭子。兩種方式各有優劣。目前,大部分醫院採用的是口咽拭子取樣本,因為方便採集,痛苦也最小;▲ 醫護人員為居民做口咽拭子採樣。
  • 「咽拭子陽性」與新冠確診病例有何區別?專家詳解
    「咽拭子陽性」與新冠確診病例有何區別?專家詳解 科技日報6月15日消息,6月13日,北京召開疫情防控第114場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針對北京新發地市場出現的新疫情,北京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2日對這個市場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40件環境陽性樣本;從業人員中有45人咽拭子陽性。
  • 【直擊】走進河北醫大二院:一枚小小咽拭子如何檢測新冠病毒
    河北新聞網訊(趙強、周穎、楊玫)通過一枚小小的咽拭子究竟如何發現新冠病毒?怎樣才能及時準確提供檢測結果?出具檢測結果報告需要多長時間?帶著這些問題,1月7日晚,筆者走進河北醫大二院檢驗科,直擊核酸檢測樣本檢驗現場。
  • 「直擊」走進河北醫大二院:一枚小小咽拭子如何檢測新冠病毒
    河北新聞網訊(趙強、周穎、楊玫)通過一枚小小的咽拭子究竟如何發現新冠病毒?怎樣才能及時準確提供檢測結果?出具檢測結果報告需要多長時間?帶著這些問題,1月7日晚,筆者走進河北醫大二院檢驗科,直擊核酸檢測樣本檢驗現場。
  • 【提示】@香河人,核酸檢測前後這些一定要注意!
    關於核酸檢測,您想知道的問題在這裡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一些地方組織居民進行核酸檢測。那麼核酸檢測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核酸檢測前後需要注意什麼?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權威解答來了!1、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 【防疫提醒】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與血清學抗體檢測有何不同
    【防疫提醒】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與血清學抗體檢測有何不同 2020-12-02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該注意什麼……河北省疾控中心發布核酸檢測提示
    ■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核酸檢測是直接找到病毒存在的證據,就是人如果感染了病毒,在咽部的呼吸道裡面會有病毒的殘骸,若是經過塗抹採集出的樣本裡或者痰液裡分離出了病毒殘骸,也就是說檢測結果呈陽性,則證明該人已經感染了病毒。因此,它作為診斷新冠肺炎的一個標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核酸檢測權威解答│檢測前別嚼口香糖,檢測平均需3小時
    疫情防控不鬆懈,「核酸檢測」陰性或陽性挑動著很多人的神經,那麼核酸檢測究竟有什麼樣的奧秘?今天(1月16日),我們就來聽聽江蘇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所副所長朱立國權威解答。核酸檢測的原理是啥?根據新冠病毒獨特的基因序列設計特異性引物和探針,採用螢光定量PCR技術,對樣本提取後的核酸進行擴增,利用螢光定量PCR儀器檢測擴增螢光信號並繪製擴增曲線,計算出樣本Ct值,跟闕值比較後,判定結果是陰性還是陽性。為什麼選擇咽拭子的形式?
  • 核酸檢測在鄭州咋做?有哪些流程?多久出結果?記者實地探訪記錄全過程
    連日來,多地陸續發布通知,倡導在外務工求學等人員非必要不回鄉,就地過年,還有部分地區要求從低風險區返鄉也需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那麼問題來了,確實有返鄉需求的小夥伴,在鄭州怎麼做核酸檢測?有哪些流程?多久出結果?帶著大家的問題,河南商報記者走訪了鄭州多家醫療機構檢測點。
  • 哪些人群需要做核酸檢測?檢測前半小時最好不要進食和喝水
    星辰在線11月25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胡偉男 通訊員 沈曙文)「我沒去過外地,也沒有疫情高風險地區人員接觸史,為什麼一定要做核酸檢測?」當前,我國流行性感冒已經進入流行季,同時,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蔓延,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
  • 核酸檢測原理及流程
    1、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麼?  基於免疫學中的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原理,在病原體免疫檢測中,根據患者體內的病原體能否與特定抗體結合,便可判斷病原體的種類。  我國採用的核酸檢測方法主要是實時螢光PCR法,通俗地講,就是通過放大樣本中的病毒基因片段來識別螢光信號以檢測病毒。
  • 科普丨為什麼要做核酸檢測?怎麼做?看完這篇您就明白了
    因此核酸檢測有利於查明感染鏈條,阻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蔓延態勢。其檢測方法主要分為鼻咽拭子檢測和口咽拭子檢測,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經過兩次或兩次以上核酸檢測可以保證其準確度更高,首次檢測的結果出來後,即可做第二次檢測。  1.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