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地震最新消息,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5月22日00時05分在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市(北緯36.9度,東經121.9度)發生4.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煙臺青島等地有震感。圖為煙臺網友剛睡時感到有震感,網友稱有人在樓下大喊地震了,也有人沒穿衣服就往樓下跑。
據威海市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消息,經初步調查環震中34個村莊,個別村莊房屋輕微受損,目前暫無人員傷亡報告。
威海地區的地震原因解析
威海地區的地震帶有兩條,一條是山東半島北部沿海的蓬萊至威海地震帶,延伸在半島北部海域,半島北部的海岸地形即受此斷裂的影響。
八十多年前地質學家翁文灝先生曾提出「登萊海岸陷落帶」的概念,認為半島北部海域是受斷裂構造控制陷落而成,地殼陷落就可能會導致地震,陷落是個漫長的地質過程,在這個斷裂帶上曾記載有1548年蓬萊7級地震;1948年威海6級地震,而沒有造成破壞的小地震自然還有很多。這個斷裂帶有一部分在威海市區通過,致使在奈古山和古陌墩之間形成一個谷地,一直向寶泉湯延伸,寶泉湯即受此斷裂控制,使地殼深處的熱水沿斷裂上升到地面形成溫泉,在一定意義上說溫泉和地震有共存的關係。所以在地震發生之前,溫泉往往有地震前兆反應,向人們預示地下有異常,或許有發生地震的可能。
另一條地震帶是牟平至乳山地震帶,呈南北方向,沿牟平、乳山一線,南北兩端向海域延伸。其較前一條地震帶規模要小,在這個地震帶上曾發生過1046年岠嵎山6級地震;1939年乳山下初5.5級地震,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災害。近年來在這個地震帶上曾發生過多次4級左右的強有感地震,對建築物也曾造成輕微的損傷,給居民帶來驚恐。
這兩個地震帶是本區地震監視的重點部位。其兩斷裂的交匯處大致在威海西北海域,是地震的多發區,常年有小地震活動,也是地震重點監視區。
威海地區歷史上確曾發生過多次破壞性地震,但總的印象還是小地震比較多,在4級左右,每三五年就會有一次,會連續震動多次,也許會持續三五天,被專家們稱之為小震群。
地震時人們會普遍感覺到地面搖晃,或聽到地下傳來的響聲,受到驚嚇,也會造成建築物的輕度破壞。近年來在威海、榮成成山頭、乳山下初都發生過這樣的小地震。
史料中也有這樣的記載:「永樂六年正月23日,登州各屬地震,有聲如雷,到12月晦方止,大震五十有一,小震無數。七年正月20日復震,至3月14日止(光緒《登州府志》)。」這次地震持續了一年多,也無法統計有多少次地震了。
[
1][
2][
3]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