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上海分院在浙江科技大市場「賣」成果
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成果投資路演推介會現場4月27日,2017年浙江省科技成果春拍系列活動第二場——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成果投資路演推介會在浙江科技大市場舉行。這也是浙江科技大市場首次和中科院上海分院進行成果轉移轉化合作。路演專家在臺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專業性強的科技成果作了詳細闡釋,點評專家在臺下從市場化投資經營的視角,對臺上科技成果作點評,意向企業則對自己感興趣的科技成果舉牌示意。這場路演對接活動,把科研院所、投資機構、企業各方優勢匯聚到一起,生動高效。
-
中科院上海分院表彰一批「傑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
(中科院上海分院 供圖) 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4日電(鄭瑩瑩)中科院上海分院3日下午舉行第六屆
-
國家需求放首位中科院上海分院轉變戰略
日前,接到中科院上海分院領導與新聞界新春聯誼的通知,有記者脫口而出:「新鮮!我跑了多年中科院條線,這還是第一次。」 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沈文慶院士、黨組副書記王兆德雙雙出席。每個記者拿到一疊材料,有中科院上海分院去年總結,也有今年工作打算,一些新聞亮點還單獨成篇。
-
上海分院與上海市嘉定區舉行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
會上,「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行動(嘉定)」揭牌。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劉宇與國家電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籤約「高安全水系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產業化」項目,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建國與上海宜山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籤約「6kW高功率非球面光學薄膜的工程化應用」項目。嘉定科嘉示範園進行會上推介,並與相關研究單元和企業、中科賦能與興業銀行嘉定支行進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
-
科技強國,創新圓夢!中科院上海分院多個團隊和個人獲嘉獎
中科院上海分院多個團隊和個人獲嘉獎圖片說明: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首發星研究集體獲傑出科技成就獎 中科院上海分院供圖(下同) 記者從中科院上海分院了解到,在今天舉行的2017年中科院工作會議上傳來捷報,上海分院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首發星研究集體、新一代星載高精度大氣探測光學載荷技術研究集體等多個團體和個人獲得年度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國際合作獎等嘉獎。
-
昨天中科院上海分院表彰的15位青年才俊 他們的人生格言這樣說
原標題:昨天中科院上海分院表彰的15位青年才俊他們的人生格言這樣說東方網5月4日消息:15位青年才俊,昨天榮獲中科院上海分院第六屆「傑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稱號。他們分別在航空航天、生物材料、植物學、神經學、有機化學、天文學等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上海分院設立「傑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獎」,旨在表彰在科技創新中發揮表率作用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激勵更多的青年人投入到科技創新事業中。該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自2008年以來,歷經五屆,已評選出50位上海分院「傑出青年」(另有提名獎25人)。
-
習近平視察中科院上海分院
5月21日,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市委副書記殷一璀、副市長楊定華在中科院副院長、上海分院院長江綿恆等陪同下視察了中科院上海分院的科技創新工作。習近平指出,上海分院為國家和上海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基礎雄厚,實力強大,在科技創新工程中取得了很大成績,具有很高的科技創新能力,是國家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科院北京分院京區黨委2016年度工作會議舉行
5年來,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43項、技術發明獎16項、科技進步獎10項,並在促進重大產出、承擔重大任務、推進科教融合、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何巖表示,北京分院系統各單位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央和院黨組的政策精神,進一步提升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重視程度,將成果轉化工作與「十三五」規劃有機結合,納入研究所綜合評價體系,採取切實有效的舉措抓好成果轉化工作,更好地服務於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的實施。
-
中科院上海分院:身邊的「大餐」
耐1000℃高溫能夠包得住火的紙、月球車原理樣機什麼樣、「遇見」愛因斯坦、與機器人下盤圍棋……在未來的一周裡,842項好玩有趣的科普活動將深入申城大街小巷與公眾零距離接觸。此外,91個「養在深閨」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還面向公眾開放。 作為全國科技周標誌性活動之一,上海分院各研究所也紛紛推出公眾開放日的科普活動,向公眾展示科技的魅力。
-
朱志遠任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
原標題:朱志遠任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 科學網1月8日上海訊(記者黃辛)1月6日,中科院上海分院領導幹部調整宣布大會在上海舉行。中科院人事局局長李和風宣布任命通知:朱志遠任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中科院原副院長、上海科技大學校長江綿恆,以及中科院人事局、上海市科技黨委相關領導出席了大會。
-
中科院上海分院在徐匯建立
1950年3月21日,中國科學院華東辦事處在上海成立,中科院黨組成員李亞農任主任,上述實驗室、研究所由華東分院正式接收並進行改造。4月6日,中科院成立華東辦事處南京分處,接收了原中央研究院設在南京的社會研究所、物理研究所、氣象研究所、天文研究所、地震研究所和駐寧辦事處及前中國地理研究所等幾家科研單位。1951年2月,根據中科院院長會議決定,華東辦事處改為上海、南京兩個區域辦事處。
-
建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 中科院上海分院與嘉定合作
原標題:建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 中科院上海分院與嘉定合作 本報訊(記者 彭薇)昨天舉行的2015年上海嘉定科技博覽會上,中科院上海分院與嘉定區政府籤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集聚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中科院上海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嘉定),雙方將共同打造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集聚區,推動嘉定在全市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
-
【人民網】中科院盤點「十二五」25項代表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1月15日上午召開發布會,公布了該院「十二五」期間25項具有代表性的通用領域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等方面,中科院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基礎前沿研究成果,實現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提供了一批系統解決方案,大力推動科技成果應用轉化產生重大經濟社會效益。
-
朱志遠任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 江綿恆不再擔任
中科院人事局局長李和風宣布任命通知:朱志遠任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中科院原副院長、上海科技大學校長江綿恆,以及中科院人事局、上海市科技黨委相關領導出席了大會。上海分院領導班子成員、系統研究所領導、分院機關中層管理骨幹等80餘人參加會議。
-
呼和浩特市17項科技成果2名個人獲2019年自治區科學技術獎獎項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11月25日從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了解到,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近日發布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內政發〔2020〕19號)。2019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名單塵埃落定。
-
專訪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科技創新需要...
來源:一財網不管是推動城市發展還是加快區域一體化進程,科技創新都是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引擎。擁有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機所等十幾個研究所(院)的中科院上海分院,今年將如何服務國家戰略及推動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
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科技成果廣東對接會在穗舉行
朱漢斌/攝 今天(10月23日)上午,由廣東省科技廳、中科院北京分院、中科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科技成果廣東對接會在廣州舉行。會前,廣東省副省長黃寧生會見了前來參加對接會的中科院副秘書長、北京分院院長何巖一行。 對接會上,何巖、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雅林、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中科院廣州分院院長吳創之主持。
-
浙江工業大學15項科技成果獲浙江省科技獎勵大會表彰!
◎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全景7月17日上午,2019年度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省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等省領導向浙江省科技大獎獲得者和一等獎獲獎代表頒獎。會上,浙工大共有15項科技成果獲表彰,其中獲一等獎成果4項,創學校首次同一年度包攬浙江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三大獎一等獎的歷史最好成績,另獲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
-
中科院40年40 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2013年,北京譜儀Ⅲ實驗發現了「四夸克物質」Zc(3900),是對傳統夸克模型中物質只含兩個或三個夸克的重大突破,在美國物理學會《物理》評出的該年度物理學領域11項重要成果中位列榜首。 1992年,利用蘭州重離子研究裝置,上海原子核所獲得了新核素鉑-202,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合成的新核素。
-
中科院成功向武漢市場轉化10億元生物、環保等科技成果
新華社武漢7月13日電(記者譚元斌)中國科學院多個單位的13項生物、環保等科技成果12日成功轉化給武漢科技企業,現場總籤約金額超過10億元。在當天舉行的籤約儀式上,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等11家中科院下屬單位的相關科技成果與武漢神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天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武科善水生態工程有限公司等13家武漢科技企業籤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