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成功向武漢市場轉化10億元生物、環保等科技成果

2021-01-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武漢7月13日電(記者譚元斌)中國科學院多個單位的13項生物、環保等科技成果12日成功轉化給武漢科技企業,現場總籤約金額超過10億元。

在當天舉行的籤約儀式上,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等11家中科院下屬單位的相關科技成果與武漢神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天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武科善水生態工程有限公司等13家武漢科技企業籤約轉化。

據中科院武漢分院副院長李偉介紹,該院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已引進中科院39家研究所76個科研團隊280餘人服務於武漢創新創業,轉移轉化科技項目達124餘項。

今年3月,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與中科院武漢分院籤訂了《關於推動中科院科技成果在漢轉化合作協議》,進一步推動中科院科技創新資源與武漢高質量發展的全面對接。

當天,還現場發布了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等14家科研院所的180餘項最新生物、環保科技成果。

相關焦點

  • 2020年第六批科技成果轉化·中科院農業與環保專場活動舉辦,12個...
    、中科院武漢分院主辦,湖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科產業育成(湖北)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0年第六批科技成果轉化·中科院農業與環保專場活動」在武昌區洪山賓館成功舉辦。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21家科研院所的150餘項最新成果現場發布。
  • 無臭豬舍、水生物修復水環境……大批環保科研項目亮相武漢科技...
    楚天都市報11月20日訊(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曹廣戈)養豬的豬舍兩米聞不到臭味、水生植物用於生態修復……今日,「2020年第六批科技成果轉化·中科院農業與環保專場活動」在武漢市洪山賓館成功舉辦。《微生物技術在畜禽健康養殖中的應用》等7個農業與環保項目進行現場路演,《生活汙水景觀生態處理技術》等12個項目現場籤約,籤約金額超過6.6億元。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21家科研院所的150餘項最新成果現場發布。
  • 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攜手中科院人才中心舉辦「科技成果轉化...
    會議活動由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開發中心、八月瓜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聯合主辦。會議於11月20日進行了「走進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高級研修班「課程,組織了「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實踐、科研項目智慧財產權全過程管理、中科院研究所科技成果轉化」專題研修,並參觀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21日舉辦的「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內容更加豐富,分為9個主題演講和成果對接交流。
  • 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呼喚「耐心資本」
    而在10月19日,中關村科學城舉行「科學家基金」集體籤約儀式,總規模27.85億元的五隻科學家基金宣布成立,旨在打造全鏈條、全周期「耐心資本」服務體系,通過優秀科技成果與資本市場對接,加速實現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 從實驗室到市場,看中科院科學家如何華麗轉身將尖端科技成果轉化?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北京】3月25日報導(文/馬麗)國科嘉和在2017年投了很多中科院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項目有量子通信,環保科技類,半導體集成電路,新型儲能能源等。中科院的傳統核心高科技技術,如何做成果轉化,經過市場檢驗的效果又是怎樣?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 遼河石化:科研成果轉化創效2億元
    >3527次閱讀 作者:張一峰 許萍萍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9年06月24日 收藏   日前,「遼河稠油優化加工成套技術開發與工業應用項目」技術成果在遼河石化成功應用
  • 中科院上海分院在浙江科技大市場「賣」成果
    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成果投資路演推介會現場4月27日,2017年浙江省科技成果春拍系列活動第二場——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成果投資路演推介會在浙江科技大市場舉行。這也是浙江科技大市場首次和中科院上海分院進行成果轉移轉化合作。路演專家在臺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專業性強的科技成果作了詳細闡釋,點評專家在臺下從市場化投資經營的視角,對臺上科技成果作點評,意向企業則對自己感興趣的科技成果舉牌示意。這場路演對接活動,把科研院所、投資機構、企業各方優勢匯聚到一起,生動高效。
  • 八月瓜攜手中科院人才中心舉辦 「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
    會議活動由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開發中心、八月瓜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聯合主辦。會議於11月20日進行了「走進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高級研修班「課程,組織了「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實踐、科研項目智慧財產權全過程管理、中科院研究所科技成果轉化」專題研修,並參觀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21日舉辦的「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內容更加豐富,分為9個主題演講和成果對接交流。
  • 中科院擬在漢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促高端科研成果轉化
    楚天都市報8月8日訊(記者 簡俊暉)中國科學院與武漢淵源較深,武漢市民耳熟能詳的水生所、植物園等,和中科院武漢分院,以及鮮為人知的巖土力學研究所、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都是中科院在漢設立的科研機構。抗疫過程中,中科院在病毒快速檢測、滅活疫苗研製等方面大力開展科研攻關,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武漢保衛戰。而今後,中科院跟武漢的合作還將更加深入。
  • 武漢理工大學舉辦新材料科技成果對接活動
    「科技創新絕不僅僅是實驗室裡的研究,而是必須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7月13日上午,武漢理工大學在會議中心201舉辦專場對接會,推介新材料科技成果。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高質量推進成果轉化
    2012年通過驗收的蘇州醫工所,也是中科院唯一一家把「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作為建所理念的研究所。歷經十餘年的摸索與實踐,蘇州醫工所提出的「人才+科技+產業+資本+市場」五位一體集團式發展模式,實現了醫療器械領域多要素的融通創新,贏得全國各地政府與企業的認可。不忘服務人民健康初心牢記科研國家隊使命  2018年初,《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獲得國務院批覆。
  • 中科院:過去六年科技成果轉化使企業實現收入超2.4萬億元
    南都訊 自2014年以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取得了諸多重大成果。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稱,科學院全面參與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還承擔了中國天眼等大科學裝置。此外,過去六年科技成果轉化使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共計24350億元。
  •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佛山分所暨體必康集團攜手廣東通用,加速醫學創新成果轉化
    近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佛山分所暨廣東體必康集團與廣東通用醫藥有限公司(簡稱廣東通用)在廣州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攜手全力推動醫學科技創新研究成果轉化。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佛山分所(簡稱佛山分所)由佛山市人民政府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共同發起組建,旨在將佛山分所建設成為蛋白質科學的高端技術和產業基地。
  • 液態分子催化油脂轉化合成二代生物柴油技術成功量產丨轉化亮點
    近年來,中科院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科技成果不斷產出,並持續通過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為進一步增進公眾對中科院亮點工作的了解,同時促進院屬各單位進一步加強對成果轉移轉化的傳播推廣,特啟動「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篩選」活動。
  • 中科院化學所:技術創新與產業化「雙管齊下」—新聞—科學網
    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中科院化學所副所長王篤金表示,化學所科研成果轉化的整體思路是圍繞化學所的定位,針對國家戰略需求以及社會進步對科學技術的要求,以重大科研成果轉化、為重點企業和地方政府服務為宗旨來推動高新技術創新性研究和產業化,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 「遠非最後一公裡」:從科技成果轉化總被放在報告最後一頁說起
    在2020年中國科技峰會系列活動青年科學家學術生態與創新文化主題沙龍上,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副主任陳耀軍這一發問,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是全國唯一經省級政府批准設立的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其重要使命是幫企業轉型、幫老師創富。
  • 安瀾評論-《中科院——龐大的科技學術帝國》
    》帶來的雙黃連口服液等爭論,因為武漢病毒所中國科學院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對病毒管理等問題以及王延軼和石正麗等亂七八糟的爭論,使得中國科學院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2020-02-10署名鐵蛋不說話的《中科院——龐大的科技學術帝國》,一篇關於中國科學院的介紹的文章,可能很多網站有轉載,該文對中國科學院進行了比較全面的介紹,其中有一段話:
  • 微生物「吃」汙水,納米系統給海水降溫,武漢車谷兩企業科技利器有...
    近日,位於武漢經開區啟迪協信科技園內的大力(武漢)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山東一家化工企業達成1億元項目合作意向,由大力公司向山東工廠輸送生物除鹽技術,低成本處理其工業生產中的廢水並達標。「當前,國內工業廢水除鹽有很多技術,比如蒸發法、電滲析法等,但其成本都比較高,很多企業難以承受。我們引進消化的生物法除鹽技術,運用成本低,具有經濟價值和社會生態效益。」
  • 堅定不移地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實現規模產業化
    1 發展環境 科技創新成果更多地是在高技術產業領域中實現規模產業化。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高技術產業得以快速發展。1998年,我國高技術產業產品銷售收入為6580億元,工業增加值1785億元,2004年分別增加至27846億元和6341億元,增長了323.2%和255.2%。
  • 2020年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光電專場籤約4990萬元
    7月31日下午,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主辦,武漢技術市場協會、武漢融智技術成果轉移有限公司承辦的「科技之光·閃動未來」——光電專場(線上)籤約活動在武漢未來科技城舉行,8個合作項目完成線上簽約,籤約金額4990萬元,6個具有較好產業化前景的項目進行了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