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舉辦新材料科技成果對接活動

2020-11-30 騰訊網

「科技創新絕不僅僅是實驗室裡的研究,而是必須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7月13日上午,武漢理工大學在會議中心201舉辦專場對接會,推介新材料科技成果。

武漢理工大學新材料科技成果對接會主會場。 萬新安 攝

對接會上,10個項目現場籤約,合同金額達5000餘萬元,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4項科技成果評估作價3500萬元成立新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船舶郵輪中心總工程師吳衛國教授「江海直達船」2項科技成果評估作價400萬元成立新公司(註冊資本1仟萬元);「高導電宏觀石墨烯膜及其電子器材」項目入駐武漢市江岸區岱家山科創城。

「我們團隊致力於開發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全固態能量轉換產品——微型半導體熱電晶片,打破國外壟斷,為我國下一代光通信、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核心技術和產品支撐。」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鄢永高教授說,5G時代開啟,光通信器件用微型半導體熱電晶片,正處於投資風口。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麥立強教授、矽酸鹽建築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孫華君分別介紹了所在單位科研情況。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化工與生命科學院等單位的5名教授,圍繞「飛秒雷射製備新材料技術」「微型半導體熱電晶片」「生物醫用材料研發與產業化」等項目進行了路演,為新材料科技成果「吆喝」。

「學校持續推進橫向科研供給側改革,著力打造以『校地戰略合作-校地科技合作平臺-校企研發機構-科技項目合作』為主的多層次科技轉化服務體系」,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吳超仲介紹,近年來,學校與地方政府共建校外研究院19個、技術轉移中心和工作站12個,與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共建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機構230餘個;承擔各類科技項目共33000餘項,項目經費近120億元,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地方經濟。

據了解,此次對接會以「創新、轉化、運用」為主題,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洪山區人民政府和武漢理工大學共同舉辦,活動採取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設主會場和線上分會場。武漢理工大學制定疫情期間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推進方案,徵集企業技術需求1000餘項,收集重點教授科技成果百餘項,舉辦各類線上科技成果對接活動150場次,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的不利影響。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靜 通訊員 謝小琴 馬銀波)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金意陶與武漢理工大學,共建建築陶瓷新材料研究院
    11月29日,金意陶與武漢理工大學產學研戰略籤約暨金意陶-武漢理工大學建築陶瓷新材料技術研究院揭牌在佛山金意陶總部舉行,金意陶集團董事長何乾及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吳超仲、武漢理工大學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吳建鋒、佛山市佛山市工信局局長劉銘恩、佛山市市科技局調研員賈煊、佛山中科院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昌群
  • 武漢理工大學銅陵技術轉移中心助力銅陵市企業科技創新
    武漢理工大學銅陵技術轉移中心自去年底在銅正式設立以來,迅速確定組織架構,委派專人駐點,並克服今年上半年疫情不利影響,積極組織開展產學研活動,在服務銅陵企業、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上取得了積極進展。一是勤走企業,廣泛對接。
  • 2019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
    由武漢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單位承辦的「IFAM2019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將於2019年9月24-26日在武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論壇擬邀請超過400位國內外知名材料科學家在超材料、納米材料、能源電池材料、材料界面表徵、先進複合材料、計算材料學、高熵合金與非晶材料、光電材料、光催化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綠色建築材料、功能玻璃材料、3D列印材料與製備技術、材料服役行為等
  • 武漢理工大學與廣東金意陶陶瓷集團開展產學研戰略合作
    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吳超仲、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吳建鋒、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中心有關負責人,金意陶集團董事長何乾及公司全體中高層管理人員,佛山市工信局、科技局、中科院產業技術研究院、禪城區、南莊鎮等單位領導參加了本次籤約。
  •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與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進行線上主題教育活動
    清華新聞網4月29日電(通訊員 江國琛 劉思捷)4月16日晚,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研究生團支部、黨支部齊聚線上,以「從我做起,同心戰『疫』」為主題,舉行雲上聯合主題教育活動。清華大學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王秀梅、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陳華、清華大學材料學院黨委研究生工作組組長宋成、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黨委組織員孫潔、武漢理工大學團委書記張巍,以及兩校材料學院共135名研究生團員、黨員參加活動。活動由清華大學材料學院2019級博士生楊樂萍主持。
  • 2020年第六批科技成果轉化·中科院農業與環保專場活動舉辦,12個...
    、中科院武漢分院主辦,湖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科產業育成(湖北)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0年第六批科技成果轉化·中科院農業與環保專場活動」在武昌區洪山賓館成功舉辦。     中科院武漢分院院長袁志明表示,本場活動是中科院武漢分院整合優質科技資源,推動武漢農業與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益探索。
  • 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公眾開放周活動圓滿舉辦
    為積極響應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科技戰疫、創新強國」主題活動,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於8月28日至29日成功舉辦實驗室2020年公眾開放周活動,湖北省矽酸鹽學會協辦本次活動。
  • 武漢理工大學舉行第二屆青年教師跨學科學術論壇
    11月21日,武漢理工大學舉行第二屆青年教師跨學科學術論壇,該校黨委書記信思金、副校長劉祖源、吳超仲出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受邀作主旨報告。學校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院長及主管科研副院長、55位校外特邀嘉賓、青年教師等300餘人出席了此次論壇。
  • 韓國科學技術院重慶理工大學攜手舉辦最新科技成果展
    韓國科學技術院重慶理工大學攜手舉辦最新科技成果展暨2016未來信息、通信、汽車及機器人技術國際研討會 日期:2016/09/02 16:07:13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編輯:劉春雪     9月1日
  • 鬥魚攜手武漢理工大學 「校企合作」加速直播技術成果轉化
    中新網11月24日電 11月23日,武漢鬥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協辦,海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鬥魚專場」,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成功舉辦。
  • 武漢理工大學合併組建20周年科技文化成果展:20項代表性科技成果
    20項代表性科技成果學校自2000年5月合併組建以來,共獲得國家科技獎勵39項(其中學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23項),省部級科技獎勵特等獎、一等獎104項(其中學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65項),社會科技獎勵特等獎、一等獎92項(其中學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32項)。
  • 南海民企星聯科技購華南理工大學專利技術
    5月13日,廣東金融高新區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洽談會系列活動之廣東金融高新區智慧財產權轉化•融資籤約儀式在千燈湖創投小鎮舉辦。 活動上,南海農商銀行與星聯科技進行了3000萬元授信籤約,廣東獵投基金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與星聯科技籤訂了投資意向。此外,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與佛山市南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籤署了合作意向書,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站(華南理工大學)完成授牌。
  • 武漢理工大學韶關研究院揭牌成立!推動北江航運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王瑞軍指出,武漢理工大學韶關研究院的成立是韶關水上交通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必將有利於武漢理工大學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有利於輻射帶動廣東省內河港航事業高質量發展,有利於發揮韶關「一江好水」優勢,推動航運、物流、港口經濟、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的建設發展,促進北江航運上下遊產業鏈轉型升級。
  • 武漢理工大學 韶關研究院成立
    南方日報訊 (記者/範永敬 通訊員/蔡仁銀)11月29日,武漢理工大學韶關研究院舉行揭牌儀式。該研究院由韶關市政府與武漢理工大學共同建設,依託武漢理工大學的智能交通系統研究中心等單位,整合學校優勢學科領域的科技成果和產業化項目在韶關設立。
  • 「中科院科技成果進蘭白」首場成果推介會舉辦
    1 月 14 日,由甘肅省科技廳、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聯合主辦,中科院蘭州分院、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蘭州科技大市場共同承辦的 " 院省聯動 百企共聚 中科院科技成果進蘭白 " 首場成果推介會,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方式啟動舉辦。
  • 關於舉辦2010年科技活動周開幕式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的通知
    教高司函〔2010〕74 號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試點高校,有關全國大學生競賽(大賽)相關組織:  根據科學技術部、中宣部、中國科協《關於舉辦2010年科技活動周的通知》(國科發政〔2010〕105號)精神,應科技活動周組委會的邀請,我司組織有關高校參與2010年科技活動周開幕式
  • SHA-JIC「新基建」科技創新高峰論壇與創業成果展示活動圓滿舉辦
    11月16日下午,由上海-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主辦,全球創業周中國站組委會聯合主辦的「新基建」科技創新高峰論壇與創業成果展示活動在上海國際時尚中心成功舉行。《第一期》匯聚了19家入駐企業的創新性行業解決方案,內容涵蓋企業服務、智能製造/物流、新基建、智慧商業、智慧醫療、在線教育六大領域,重點聚焦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產業的落地應用,集中展示了 創新中心服務企業的優秀成果。
  • 第三屆中法先進材料研討會在武漢理工大學舉行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2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羅雯 李松濤)11月17日至18日,由武漢理工大學、法國洛林大學聯合發起和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法先進材料研討會在武漢理工大學舉行。會議由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示範學院和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
  • 18個國家級科研成果項目齊聚廣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對接...
    11月20日上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對接活動開幕式在廣東省迎賓館舉行  下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對接活動(廣州分會場)在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成功舉辦。本次活動通過科技成果供給端與需求端的精準對接,聚焦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與新材料等產業,吸引全國高端創新資源和優秀成果落戶廣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戰略性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智力與技術支撐。
  • 武漢理工大學官建國教授當選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會士
    會議現場揭曉了2019年度學會會士名單,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示範學院教學院長官建國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副所長王躍林研究員和天津大學副校長胡小唐教授當選。據了解,官建國,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科首席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示範學院教學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領培養計劃首批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協會理事以及微納執行器與微系統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材料學會超材料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矽酸鹽學會微納技術分會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