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7次閱讀
作者:張一峰 許萍萍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9年06月24日
收藏日前,「遼河稠油優化加工成套技術開發與工業應用項目」技術成果在遼河石化成功應用。據了解,2014~2018年,遼河石化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累計增加經濟效益達2億元以上。
「遼河稠油優化加工成套技術開發與工業應用項目」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充分利用了劣質重油中的優勢組分,開發劣質重油生產特色潤滑油產品的新技術,有效解決了劣質重油輕質化加工難度大、工藝流程長、設備投資大的問題。
目前,在全球大約10萬億桶剩餘石油資源中,70%以上是重油資源。重油將成為我國重要的戰略接替資源之一,但技術手段是一個主要障礙,尤其是以委內瑞拉超重油為代表的劣質重油加工技術,已成為制約煉油業務發展的瓶頸之一。
遼河石化是中國石油下遊業務以重油加工為主的特色煉化企業。該公司圍繞特色化、差異化、高端化發展戰略方向,立足公司加工稠油的資源優勢、研發優勢和困擾公司生產及發展的技術瓶頸開展科技攻關,在稠油加工工藝上形成了獨特的工藝技術。
2011年,遼河石化完成了國內首次委內瑞拉超重油渣油延遲焦化工業試驗,攻克了世界最難加工的劣質重油——委內瑞拉超重油加工這一世界難題,使遼河石化成為全球第九家可焦化加工百分之百委內瑞拉超重油減壓渣油的煉廠。委內瑞拉超重油延遲焦化試驗圓滿成功,填補了國內這一加工領域技術空白。
截至今年5月,遼河石化共完成國家專利受理79件,授權69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0件,圍繞劣質重油加工及配套技術申請專利47件,圍繞特色瀝青開發技術申請專利17件,圍繞環保橡膠填充油開發技術申請專利15件。
多年來,遼河石化一直致力於稠油加工基地建設,堅持開展稠油加工技術創新性研究,在稠油加工工藝、設備防腐、環保等方面形成了獨特技術,為中國石油稠油加工技術攻關作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重大科技專項「劣質重油輕質化關鍵技術研究」中,遼河石化承擔了80%以上的工業化試驗和60%以上的專項研究總工作量,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重油加工成套技術和工業應用成果,填補了國內委內瑞拉超重油渣油延遲焦化加工的空白,先後獲得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遼河石化依託重點科技項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智慧財產權戰略,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在重油專項一期、二期項目開展過程中,他們圍繞焦化爐管實際結焦狀況、結焦趨勢與操作周期預測,以及操作情況等方面開發的軟體「焦化爐爐管結焦狀態監測系統」通過了中油股份公司科技管理部審批,獲得軟體著作權登記號。該軟體產品是實現延遲焦化裝置加熱爐結焦狀態診斷與操作周期預測開發的專業軟體,廣泛應用於延遲焦化裝置加熱爐結焦狀態監測領域。
遼河石化還在國內首次完成了根據蒸餾塔頂冷凝水pH值在線監測結果進行工藝防腐注劑自動控制的工業試驗,有效控制了蒸餾塔頂低溫部位設備的腐蝕,在保證工藝防腐效果基礎上,節約了工藝防腐成本和設備維護、維修費用。目前,該項技術在遼河石化試驗成功的基礎上,已在武漢石化、克拉瑪依石化等煉廠得到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