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打好「組合拳」 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2021-01-07 瀟湘晨報

作為民營經濟大市,這幾年來,泉州一直在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模式,這時企業科技創新的「短板」就顯得特別明顯;而與之相對的,泉州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發成果卻經常「養在深閨人不識」,無法及時得到轉化。今年以來,泉州市科技部門連出「組合拳」,打破政策壁壘,調動當地高校、科研機構的熱情,讓更多的技術成果落地市場。

打破政策「攔路虎」 科研團隊籤下「大單」

不久前,泉州師範學院科研團隊研發的「太陽能組件背板材料回收與再利用相關技術」,與泉州某公司確定合作意向,很快將在市場上推廣應用。該項技術可從廢棄的太陽能光板中提取聚偏氟乙烯、滌綸樹脂等化學原料,從而再利用於生產薄膜材料,實現「變廢為寶」。

據了解,雙方交易金額預計達500萬元,將是泉州師範學院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技術交易。然而,從技術研發成功的3年以來,該項成果卻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 「泉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環境的優化,打破了很多條條框框的束縛,而眾多激勵政策的出臺更是讓科研人員幹勁倍增。」泉州師範學院科研處處長戴聰傑表示,去年學校成立了技術轉移中心,同年就被評為省級技術轉移機構,大家幹勁十足。

大膽地打破體制機制的攔路虎,科研成果的應用轉化通道就變得順暢、通達起來。相比往三三兩兩的技術交易,戴聰傑表示,今年來,泉州師院已經和企業完成3筆技術交易,還有涉及3D列印、反光膜、傳感器等多項技術正在洽談落地合作。近日,在泉州市科技局的支持下,師院還舉辦了一場線上科技成果推介會,5個科研團隊輪番推介各自的研發成果,它們都是泉州人才"港灣計劃"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

出臺政策 完善科研成果轉化體系

今年1月份,《泉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意見》出臺,這是泉州第一份專門為構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而出臺的政策文件。文件主要針對泉州高校、科研機構較少,民營企業眾多且研發實力不強的現狀,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和實施路徑。

這份文件在促進成果轉化方面出了不少「重拳」,給科研人員開出了政策「大禮包」,大大激發了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如深化了在泉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管理改革,如上述單位對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決定轉讓、許可或者以作價投資等方式實施轉化;其轉移轉化科技成果所獲得的收入全部留歸單位,納入單位預算,不上繳財政。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後,可提取不低於70%的比例用於獎勵科研人員。科技成果在我市就地轉化,並經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認定登記的,按交易金額給予不同比例的獎勵。

文件實施後,泉州市技術交易市場更活躍了,前來備案的合同數量出現爆發式增長。今年二季度,全市技術合同認定登記額突破 1.7億元,同比增長超100%。

發力「六個一」 打通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

今年以來,泉州市科技局通過打好「六個一」這套「組合拳」,致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裡」:出臺一項政策《泉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意見》,建設一個科技大市場、設立一筆成果轉化基金、實施一批科技合作項目、培育一批科技服務機構和一支專業化的技術經理人隊伍,著力構建具有泉州特色的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體系。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環境的優化,吸引了不少有實力的企業與政府一起合作。 目前,泉州科技部門已引進浙江伍一公司合作共建泉州科技大市場,走訪調研高校、科研機構、企業152家,收集技術需求108項,發布高校技術成果848項,解決技企業技術難題5項,並通過科技大市場的牽線搭橋,認定登記技術合同228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累計達3.4億元,同比增長188.14%,成交金額近三年來首次突破3億元。設立我省第一隻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子基金「福建省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3.75個億。

此外,泉州市科技局還著重加強對科研人員的服務,今年6月起,舉辦「研發項目管理」專題系列培訓,內容圍繞科研團隊績效提升、研發流程管控、項目計劃制定、質量控制、法務及風險管理等主要環節的操作及容易出現的誤區和問題,通過實際案例進行講解。其中還涉及科研項目路演、項目推介等相關技巧的輔導。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市還培育了一批專業化的服務機構和人才隊伍,包含國家級、省級、市級各類科技服務機構25家。今年,泉州市科技局聯合豐澤區政府與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合作共建「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泉州中心」和「陝西高校技術轉移聯盟泉州產學研辦公室」。這些科技服務機構已成為泉州促進科技轉移轉化的生力軍,僅省級技術轉移機構"福建省新竹科技諮詢有限公司"一家,去年就完成技術合同交易27項,合同成交金額2000多萬元。

【來源:福建省科技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的生動實踐
    建德的發展,是全面貫徹省委重大決策部署、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的生動實踐,是我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一個縮影,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第一,必須全面、準確、深刻地領會省委重大決策部署精神,充分發揮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的整體效應。
  • 湖北:打好轉動能增後勁降成本 優環境強保障政策組合拳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成「自己人」,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27條,有力提振了民營企業發展信心。1~10月份,民間投資增長11.2%,比上年同期高2.9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導報:黨中央作出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是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戰略部署的具體落實。為打好三大攻堅戰,湖北省出臺了哪些政策和措施?
  • (科技)科技加持,提升「逆商」——黑龍江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新觀察
    新華社哈爾濱1月14日電題:科技加持,提升「逆商」——黑龍江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 楊思琪 2020年研發投入4000多萬元,北鬥導航產品銷售量比去年翻了兩番,無人農場試點在黑龍江4個農場推進,即將推出新一代北鬥智能終端產品……新年伊始,黑龍江惠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曬出一張亮眼成績單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持續攀升
    在正在舉辦的2020中關村論壇上,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副總評估師、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秘書長韓軍對外發布了《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該報告以中國3200家公立高校院所2018年成果轉化數據為樣本,綜合分析了科技成果轉化進展成效、典型案例、存在問題等。
  • 新模式助力我市科技創新 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即將建成運營
    2020年,市科技局圍繞省、市科技工作會議精神確定科技目標任務,加快推動一批先進適用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有效調動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的積極性,為改善蘭州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礎條件,及時實現科技創新成果信息共享,助推各高校
  • 開放辦學市場主導激勵導向科技成果轉化的青科大經驗
    這是學校多年來始終堅持開放辦學、堅持市場主導、堅持激勵導向,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動寫實。2020年,青科大獲批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獲批的3所非部屬高校之一,也是山東省唯一入選高校。在《2020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排行榜》中,青科大實現轉化244件,居全國第57位、省屬高校第1位。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青島科技大學:破除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障
    青島科技大學:破除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障礙激勵教師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多年來,青島科技大學始終堅持走「科研強校」之路,以突出的科技成果轉化支撐起了「政產學研」融合辦學特色,創造了社會各界高度評價的「青科大現象」,被社會讚譽為「中國橡膠工業的黃埔」。
  • 西安航空基地深化產學研合作 推進科技創新成果就地轉移轉化
    近日,西安航空基地與西安交通大學空間視覺實驗室就「三維機器視覺產業化」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達成合作,雙方將在空中飛行、工業製造三維位姿計算、多目標檢測與安全作業和生產等重點領域開展相關研究,加速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
  • 萬年縣:打好組合拳 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萬年縣財政局根據全縣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提質年」活動工作部署,從幫助企業瘦身減負、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增強財政服務企業本領、打造作風過硬幹部隊伍四方面發力,打好營商環境「組合拳」,進一步增強財政系統服務全縣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水平,助力萬年打造全國營商環境百佳示範縣市。  一、落實減稅降費,幫助企業瘦身減負。
  •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助推科技創新發展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助推科技創新發展 2020-08-12 0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助力「科創泉州」建設 福建省第二期東南科技論壇在泉州舉辦
    福建省第二期東南科技論壇在泉州舉辦。東南網記者 林婕 攝 東南網12月24日訊(本網記者 林婕 通訊員 王思穎)12月22日—23日,福建省第二期東南科技論壇在泉州舉辦。與會專家就助推福建省和泉州市智能製造科技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模式等相關方面進行交流、研討,提出對策建議,並深入當地企業進行考察調研,提供科技服務,推動泉州傳統製造業向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帶動相關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記者了解到,本期論壇由特邀報告會和專家泉州行組成,貫徹落實中國科協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發展行動方案,聚焦智能製造領域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支持泉州市「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發布:科技成果越來越值錢了
    2019年,年報編寫組以全國3200家公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2018年成果轉化數據為樣本,綜合採用數理統計、專家諮詢、電話訪談及實地調查等方法,綜合分析了填報單位科技成果轉化進展和成效、典型經驗、存在的主要問題等。報告顯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持續攀升。
  • 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呼喚「耐心資本」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尤其像量子科技等一些前沿科技成果,由於尚處於探索研究期,需要進行深入的概念驗證,技術成熟度不高,往往得不到資本的認可,轉移轉化存在諸多困難。而在10月19日,中關村科學城舉行「科學家基金」集體籤約儀式,總規模27.85億元的五隻科學家基金宣布成立,旨在打造全鏈條、全周期「耐心資本」服務體系,通過優秀科技成果與資本市場對接,加速實現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 國網河北電科院紀委打好疫情防控監督「組合拳」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國網河北電科院紀委切實履行監督責任,多措並舉打好疫情防控「組合拳」,推動疫情防控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加強監督檢查,為疫情防控拉好「警戒線」。 堅持疫情防控部署到哪裡,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裡,由紀委書記帶隊,組織相關部門成立監督檢查組,深入兩個院區開展監督檢查。
  • ...實驗室首批概念驗證項目亮相 跑好科技成果轉化「最先一公裡」
    所謂實驗室概念驗證項目,是指在中關村開放實驗室內,依託國家各類重點研發專項、已經取得基礎研究等成果的項目,為減少轉化風險和不確定性,這些前沿技術項目需進一步開展技術可行性、商業可行性論證等工作。「通過對概念驗證項目的驗證,能夠讓具有潛在市場價值、國際或國內行業領先的技術項目吸引不同的科學家圍繞核心技術問題進行攻關。」
  •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三個痛點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究竟面臨哪些痛點?痛點一:互相掣肘的政策、法規從科學技術到成果應用,除了專業的人員與平臺,政策更是至關重要的推動力。事實上,目前關於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政策與法規數量繁多,但如此眾多的政策法規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起到了怎樣的作用,還有待觀察。
  • 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打好黨建扶貧「組合拳」
    南召縣南河店鎮黨委政府堅持「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扶貧」的工作思路,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與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推動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黨建活力轉化為攻堅動力,組織對農村幹部進行「領頭雁」培訓,通過專題輔導、現場觀摩、座談交流相結合的形式,不斷增強農村基層幹部抓黨建、促發展、惠民生的能力,引導村裡群眾發揮自身優勢,拓寬增收渠道,提高致富能力。
  • 國企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方法模型詳解
    知本諮詢在《國企科技成果轉化五種激勵形式及實施難題破解》一文中,就涉及到的自主實施、作價投資、許可使用、技術轉讓、項目跟投等五種科技創新技術成果轉化激勵工具進行了大致介紹。很多企業的朋友,政策文件讀了很多遍,各種激勵工具的名詞也能倒背如流,但是具體到本企業一項具體科研成果,在轉化過程中還是有兩個問題搞不清楚:在五種激勵工具中,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最有效的激勵工具?
  • 讓「雙一流」高校成醫學科技成果轉化領跑者
    就「雙一流」建設人才培養而言,科技創新及服務社會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是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北大醫學不僅在醫學研究方面不斷有理論創新和突破,也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碩果纍纍。
  • 這才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正確打開方式
    目前應該是陝西的一個窗口期,一旦錯過這個窗口期,陝西的科技優勢不能發揮出來,科研成果被引流到南方發達地區,那麼我們就將錯失歷史發展的機遇。」 「修護城河,就必須要蓄水池;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也必須有生態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把陝西的科技成果保留下來,王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