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方法模型詳解

2021-01-10 國企雜誌

文|劉斌(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知本諮詢首席國企改革專家)

2020年12月24-25日,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順利舉行,對於2021年全國國企的重點工作任務,以及十四五期間國企的戰略工作要求,進行了系統部署。

核心工作內容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工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意識,優化研發支出結構,著力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系統推進科技創新激勵保障機制建設,進一步激發廣大科研人員創新動力、創造潛能」,要求非常清晰,既是壓力,更是動力。

國企科技創新的激勵保障機制,在過去幾年的政策規定中,相對完整。知本諮詢在《國企科技成果轉化五種激勵形式及實施難題破解》一文中,就涉及到的自主實施、作價投資、許可使用、技術轉讓、項目跟投等五種科技創新技術成果轉化激勵工具進行了大致介紹。

很多企業的朋友,政策文件讀了很多遍,各種激勵工具的名詞也能倒背如流,但是具體到本企業一項具體科研成果,在轉化過程中還是有兩個問題搞不清楚:

在五種激勵工具中,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最有效的激勵工具?

在實施特定激勵政策時需要關注哪些關鍵要點?

這兩個問題涉及國有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核心決策,是一個必須明確解答的事情,我們今天就來略做探討。

影響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五大變量

選擇採取什麼樣的激勵工具,有些關鍵節點和變量有必要考慮。就科技成果轉化來講,大致有五個方面,大家可以先看下面這張圖:

知本諮詢依次來討論每種變量對於科技成果轉化方式的影響。

製圖|知本諮詢

1、轉化主體

轉化主體是指什麼樣類型的國企在開發和實施技術的產業化。

很多朋友容易忽略一個情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及其配套文件中規定的轉化主體,多數是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這些主體所使用的科技資金投入,是國家的財政性資金。

而對於廣大國企來說,進行科技研發投入,運用的是國有經營性資本,大部分不是財政性資金。因而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需要對轉化主體的特點首先加以關注和辨別。

國有企業實施技術成果轉化,大概涉及到三類不同的主體。

第一類,是國企根據業務要求內部設立的研發中心或研究機構開發出來的新技術、新產品。

這一類研發成果,突出的特點是從國企主業發展的需求出發,技術成果服務於主業,對於現有業務持續進行迭代升級。無論從用途還是從效益角度來看,這種實施主體最方便採用的激勵方式,是自主實施。

第二類,是轉制科研院所。2000年左右的轉制科研院所改革,使得很多應用型科研機構都成為央企和地方國企的下級企業性質單位。

轉制科研院所,和國企母公司之間業務和技術度關聯有深有淺,自身也有一定技術研發和面向集團外部市場的轉化能力。這一類研發技術成果,就有可能採用轉讓、授權許可或作價入股的形式。

第三類,是國企產業孵化平臺。近幾年,通過創新創業工程,很多國企都通過內部創業基地或者孵化器,推動一些新的技術成果產生。

孵化平臺的技術,從開始就是要面向市場、面向投資者,並完全按照市場價值實現發展的,所以這些技術的轉化,要積極採用轉讓、投資等技術價值快速實現的模式。

在科技成果轉化激勵選擇時,對於轉化主體的準確把握是前提,不要跑錯了賽道哦!

2、技術特點

雖然都叫技術成果,但是不同技術的差別還是巨大的。

比如一款新型筆記本電腦的設計,或者一個新能源汽車型號的技術開發、一個化工新產品技術工藝包,都具備產業化的前景條件,但是它們的技術範圍、技術特點、技術周期、技術轉化難度有很大的差別。

因而,企業在選擇採用何種產業轉化激勵的模式時,需要詳細而系統的對技術自身特點進行評估。

首先是技術邊界清晰程度。有的技術,是從一張白紙上進行的,與其他企業的技術積累關聯不大,可以清楚的劃定其技術範圍,就可以很好的界定技術產權,這時進行投資入股、轉讓定價等激勵方式是可行的。比如,中國電信集團開發的網絡支付工具「翼支付」,就具備這個特點。

同時另外很多國企研發的技術,是在大量的基礎性技術積累基礎上進行的,有大量的沉澱技術、周邊技術進行支持配套,這個時候就很難進行技術邊界的切分。比如,海洋石油工業開發應用的新型鑽井技術就有這個特點。

此時,科技成果轉化過程就要更多考慮自主實施或者許可使用等不直接涉及產權定價的轉化激勵方式。

其次是技術投資周期。有些技術,可能研發到產品化的周期不長,比如一些網際網路應用領域的技術,有些時候需要一個PPT可能就夠。

另外很多技術,從實驗室驗證、到中試、再到示範項目,最後才能走到產業化、商品化的最後階段,在這個比較長周期的技術開發過程裡,需要持續的投資和支持。

對於快頻率的技術開發,可以迅速通過資本產業化,通過股權實現科技人才激勵;但是對於長周期、持續投資的技術產業化,就需要轉化企業進行綜合設計,前期開展自主實施轉化,後期可以配套進行項目跟投,這樣將技術投資周期和激勵周期更好的搭配起來。

3、市場前景

有市場,是實現技術成果轉化和技術人才激勵的前提。市場前景不同,涉及轉化激勵的方式也會有差別。

這裡最重要的問題是,這項技術最終會是誰來使用?最大、最直接的客戶應該是誰?

對於很多國有企業來說,自行投資研發的很多技術,都是從主責主業創新能力提升出發立項並實施的,一項科研成果出來後,最直接的使用主體,就是企業自身,最終形成科技價值的閉環。

在此情況下,自主實施,或者個別時候聯合實施,就成為國企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方式。

我想說,這一點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完全不同的。這些國家機構是很難自主實施的,一是沒責任,二是沒資源,所以在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法律法規中,規定轉讓、許可等等方式,對高校和院所來說是經常出現的情形。

但對國有企業來說,是不一樣的。國企既是創新的研發方,也是成果的實施方,因而不能照搬照抄針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規定。

雖然,在針對國有科技企業的股權和分紅權激勵政策(4號文)中,也規定了包括轉讓、許可、作價投資等方式可以作為項目分紅激勵的途徑,但是如果這項技術的應用主要客戶是本企業集團,那麼採用這幾種方式就會產生新的重大關聯交易行為,將使技術轉化和激勵的過程複雜化,知本諮詢不建議採用。

在科技成果自主實施的過程中,由於涉及到新興領域、風險領域,除了按政策規定通過不低於5%收益分享的方式進行科技人才激勵外,企業可以大膽採用項目跟投等形式,更好的形成企業和團隊的利益綁定。

4、估值難度

國有技術類無形資產的評估,是一件難題,這也是制約國企技術成果轉化和價值實現的關鍵問題。

從政策上來說,對於高校和科研院所由財政出資形成的科研成果,國家已經給予很大授權,轉化主體可以自主決定是否需要技術資產評估,如果不評估,可以進行協議定價,並通過內部公示方式來明確程序。

但是對於國有企業經營性資本投入形成的技術類無形資產,按照相關規定,仍需嚴格進行資產評估定價。所以,企業在選擇技術成果轉化激勵方式時,需要同時考慮這項技術的估值難度。

估值難度,取決於幾個條件:

技術的歷史投入。歷史投資越大、越長、越難界定,評估就越有挑戰。

技術的複雜程度。技術系統越複雜、涉及領域越多、未公開專有技術越多,評估就越難。

技術的市場前景。技術應用市場明確,市場訂單可以準確預測,或者同類技術有參考的轉讓價值,那麼技術就更容易進行定價。

估值難度不高或者中等的技術,可以優選投資、轉讓等轉化方式,如果估值難度較大,建議採用自主實施或者許可使用等方式。

5、團隊狀態

最後一個需要考慮的變量,是技術研發團隊的情況。根據團隊情況來確定,什麼樣的激勵手段是最適合這些科研人員的。

五種用於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工具,大致分成兩種,一是股權類激勵,二是現金類激勵。不同的科研人才適用情形是不同的。

適用於投資作價入股等股權類激勵的科研人員,知本諮詢覺得有兩個基本特徵:

一是有事業奮鬥能力,有企業家精神,擅長經營管理企業,或者持股投資的團隊中有這樣能力結構的帶頭人。

如果科研人員是那些能做好科學家,但是當不好企業家的人員,請不要勉強對他們進行投資入股類的激勵。

二是年紀比較輕,屬於30-40歲的當幹之年,有精力和時間去市場中拼搏驗證技術空間,實現人生價值。

如果科研隊伍帶頭人的年紀距離退休不滿十年或者五年,不再建議運用股權型的激勵工具。

對於現金型激勵方法的選擇,正好與股權激勵的考慮相反。所以,企業在選擇時,需要對於科研團隊進行全面的評估。

最後,用「知本諮詢國企科技成果轉化激勵五維評估模型」把這些變量總結一下:

製圖|知本諮詢

知本諮詢這個模型,是希望給各位朋友一個系統性的分析工具,用來對自身技術可能採用的轉化激勵方向進行分析判斷。就像算盤珠一樣,化複雜為簡單,融技術於管理。

模型不是用來欣賞的,是用來幹事的。預祝各位能夠在新年開始之際,在企業創新體系建設、創新激勵落地方面,走得更遠、更穩、更有力!

編輯丨葉子

相關焦點

  • 開放辦學市場主導激勵導向科技成果轉化的青科大經驗
    原標題:開放辦學市場主導激勵導向科技成果轉化的青科大經驗   堅持開放辦學,聯合政府、
  • 國企混改中長期激勵「工具箱」
    文|張利國(中國人民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國際註冊管理諮詢師、知本諮詢執行董事)伴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部署和落實,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從大面積試點階段正式轉入全面深化落實階段。與此同時,作為「1+N」國企改革政策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中長期激勵政策體系也日趨完備。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發布:科技成果越來越值錢了
    2019年,年報編寫組以全國3200家公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2018年成果轉化數據為樣本,綜合採用數理統計、專家諮詢、電話訪談及實地調查等方法,綜合分析了填報單位科技成果轉化進展和成效、典型經驗、存在的主要問題等。報告顯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持續攀升。
  • 讓「雙一流」高校成醫學科技成果轉化領跑者
    我們希望通過搭建醫學科研及成果轉化的交流平臺,加快高校、醫院的科技成果孵育轉化,共同推動健康中國和科技強國戰略的實現,最終惠及百姓健康。北大醫學不僅擁有專業化人才的主力部隊,各學院、臨床醫院的成果轉化支持部隊,還擁有北大醫學科創中心的市場化運作團隊,以及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提供的政策指導與專業支持。目前,北京大學醫學部共有29人持技術經紀人證書。團隊建設中,人員激勵機制是重要一環。
  • 郭偉:國企混改重在「改」而不在「混」,多案例詳解國企改革成功路徑
    我們自2014年以來,參與了數十起國有企業改革案例,在研究和實踐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提出華夏基石國企改革的「六步法」模型(見圖1),涵蓋了系統規劃制定方案、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員工持股、規範治理、機制改革與創新,以及走向資本化六個步驟。
  • 如何深入推進國企黨建?請看這些優秀課題研究成果
    過去的一年,國企黨建專委會在全國黨建研究會、國資委黨委領導指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緊貼國企改革發展新形勢新任務,聚焦國企黨建重點難點實踐問題,紮實開展黨建課題研究工作,在各委員單位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批具有較高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作用的研究成果。
  • 泉州打好「組合拳」 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然而,從技術研發成功的3年以來,該項成果卻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 「泉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環境的優化,打破了很多條條框框的束縛,而眾多激勵政策的出臺更是讓科研人員幹勁倍增。」泉州師範學院科研處處長戴聰傑表示,去年學校成立了技術轉移中心,同年就被評為省級技術轉移機構,大家幹勁十足。大膽地打破體制機制的攔路虎,科研成果的應用轉化通道就變得順暢、通達起來。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青島科技大學:破除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障
    青島科技大學:破除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障礙激勵教師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多年來,青島科技大學始終堅持走「科研強校」之路,以突出的科技成果轉化支撐起了「政產學研」融合辦學特色,創造了社會各界高度評價的「青科大現象」,被社會讚譽為「中國橡膠工業的黃埔」。
  • 福州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措施
    (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收入留用。市屬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市級事業單位轉移轉化科技成果所獲得的收入,按照非稅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上繳市財政後,全額返回各單位。各單位扣除對完成和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貢獻人員的獎勵和報酬後,應當主要用於科學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等相關工作,並對技術轉移機構的運行和發展給予保障。
  • 科技企業股權激勵的「生命周期理論」的五階段(中)
    摘要:歡迎關注國企改革先鋒號「混改風雲」原演講專家|劉斌(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訪美學者,知本諮詢首席國企改革專家)編輯|億億編者按:2019年12月27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百戶科技型企業深化市場化改革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專項行動》)。
  • 國有科技型企業,如何用好用足中長期激勵政策?
    ,鼓勵國有科技型企業創新實施中長期激勵機製成為當前國企混改的重點強調內容之一。 大家可以發現,在提到國企混改的激勵機制政策文件中,大部分會專門強調針對科技型企業或科技人員的激勵機制。 國有科技型企業(非上市)如何用好用足員工中長期激勵政策呢?
  • 中長期激勵實操:掌握「2同、3不同」要點,中國電科院、航天科技...
    (二)3個不同:標的、分紅標準、時間限制不同 1、與激勵總額掛鈎的標的及標的的選擇標準不同 第一,項目分紅以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為標的。 項目分紅需要對科技成果的產權進行界定。
  • 成都「升級」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支持科研人員「合理合法富起來」
    中新網成都1月8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8日從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獲悉,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等11部門近日正式印發《成都市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促進科技成果在蓉轉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積極性,加快職務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持續攀升
    在正在舉辦的2020中關村論壇上,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副總評估師、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秘書長韓軍對外發布了《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該報告以中國3200家公立高校院所2018年成果轉化數據為樣本,綜合分析了科技成果轉化進展成效、典型案例、存在問題等。
  • 再迎重要政策突破 成都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升級版」來了!
    日前,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等11部門正式印發《成都市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促進科技成果在蓉轉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積極性,加快職務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據悉,《實施方案》提出了十項改革舉措共30條具體內容,與成都市近年來出臺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成都十條」有效銜接。
  • 上海大國企躍出一批「輕卒銳兵」
    ■上海作為國資重鎮,眾多龍頭國企需要創新型企業發揮「小快靈」的作用,充分實施激勵,把創新的速度節奏提上去;創新型企業生長在領軍企業的產業鏈供應鏈上,能夠盤活各類資源,落地創新成果,更高效地尋找市場機會 ■在推動領軍企業與中小企業形成創新聯合體過程中,上海可以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作用,同時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戰略新興產業
  • 同濟大學發布「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 將全力推進優秀科研...
    他們表示,這些科技成果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非常好的應用前景,希望通過校企等多方共同努力,早日推動它們轉化落地。發布會上,吳志強作了題為《從acatech2020到精準聚焦前沿》的主旨演講,展望了4D材料、採水膜技術、基於模型的建築工程系統、智慧空間、真菌生物技術、身體預警系統、協作和類人型機器人等一系列前沿科技圖景。
  • 貴港市承接2020年度自治區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績效考評指標質量係數...
    近日,自治區科技廳公布2020年度全區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清單和質量係數
  • 王陽元:科技成果轉化需要體制和觀念的更新
    從開始到現在他所從事的工作一直都沒有離開技術應用和成果的產業化,作為一個與科學技術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人,王陽元對科技成果的轉化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機制的更新是很重要的一點,但是比機制的更新更重要的是人的觀念的跟進。
  • 突破體制機制束縛 上海大國企躍出一批「輕卒銳兵」
    ■上海作為國資重鎮,眾多龍頭國企需要創新型企業發揮「小快靈」的作用,充分實施激勵,把創新的速度節奏提上去;創新型企業生長在領軍企業的產業鏈供應鏈上,能夠盤活各類資源,落地創新成果,更高效地尋找市場機會■在推動領軍企業與中小企業形成創新聯合體過程中,上海可以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作用,同時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戰略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