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打好轉動能增後勁降成本 優環境強保障政策組合拳

2021-01-08 中國經濟導報網
2018-12-20 第05版:特別報導·發改人共話高質量發展 大 | 中 | 小  湖北:打好轉動能增後勁降成本 優環境強保障政策組合拳 ——專訪湖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程用文
作者:胡玉林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李建民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字數:4896          位於湖北丹江口市境內的漢十高鐵丁家營跨襄渝鐵路特大橋。資料圖片

胡玉林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李建民

    今年以來,湖北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聚焦「六穩」,打出轉動能、增後勁、降成本、優環境、強保障政策組合拳,全省經濟發展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穩中育新,高質量發展條件不斷積累。近日,帶著湖北如何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做好穩促調惠防各項工作等方面的熱點話題,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對湖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程用文進行了專訪。

全力以赴固底板補短板強薄板

    中國經濟導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湖北省經濟分別增長7.6%、7.8%、7.9%,扭轉了多年增速持續下行趨勢,實現低開高走、企穩回升,好於預期、好於上年,全年有望突破4萬億元,穩居全國第7位。取得這樣的成績,湖北省具體在哪些方面發力?
    程用文:湖北省堅持以穩應變、穩中求進,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一是聚焦落實國家戰略。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抓住政策機遇,深入推進「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等,並將戰略項目化、方案化、具體化。中央作出「六穩」決策部署後,圍繞穩投資、穩外貿、雙招雙引等出臺系列具體措施。二是聚焦擴大有效投資。堅持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穩定經濟增長的「定海神針」,全力抓好重大項目,謀劃推進。今年1~10月份,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9%。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分別增長14.4%和12.4%。重大項目推進有力。1~10月份,省委省政府督辦的51個重大產業項目、233個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分別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26.9%、104.9%。全省新開工10億元及以上項目255個,較去年同期增加15個,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5.7%。三是聚焦推進消費升級。堅持以消費升級引領供給創新,以供給創新提升創造消費新增長點。1~10月份,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前三季度,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48萬億元,同比增長23.3%,位居中部第一。四是聚焦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一主兩副多極」戰略。前三季度,武漢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3%,領跑示範效應進一步增強;襄陽、宜昌發展趨穩向好;荊州、黃岡全年地區生產總值有望突破2000億元;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4個縣市進入全國百強。五是聚焦民營經濟發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成「自己人」,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27條,有力提振了民營企業發展信心。1~10月份,民間投資增長11.2%,比上年同期高2.9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導報:黨中央作出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是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戰略部署的具體落實。為打好三大攻堅戰,湖北省出臺了哪些政策和措施?
    程用文: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全力以赴固底板、補短板、強薄板,夯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一是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我們制定了全國首個省級加強企業債券監管的規範性文件,認真排查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地方政府舉債行為逐步規範。以穩槓桿、清不良、擠泡沫、治亂象為抓手,全力防控金融風險。今年9月末,全省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為1.55%,同比下降0.06個百分點,優於全國及中部平均水平。我們還聚焦重點城市房地產市場調供給、穩需求、控價格、防風險,完成國家調控目標。二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按照「六個精準」要求,下足「繡花」功夫。預計全年脫貧104.6萬人。我們深入開展產業扶貧,在37個貧困縣共有224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與貧困戶建立了幫扶機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實現國家貧困縣全覆蓋。深入推進健康扶貧,實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補充醫療「四位一體」工作機制。三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源頭治理,強化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三線一單」硬約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4.15萬平方公裡,主要汙染物總量減排工作有序推進;開展已搬遷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再開發利用情況專項檢查。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1~9月全省17個重點城市PM2.5較上年同期下降11.1%,長江出境斷面水質由Ⅲ類提升至Ⅱ類。
    
抓好「破立降」全力提升供給體系質量

    中國經濟導報: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這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意義。湖北省具體從哪些方面推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
    程用文:湖北始終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抓好「破立降」工作,全力提升供給體系質量。一是積極推進實體經濟振興。堅持把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鞏固去產能成果,開展取締「地條鋼」專項督查,保持高壓態勢,確保過剩產能、落後產能不發生復產;有序淘汰落後產能,穩妥推進「殭屍企業」退出。出臺實施第三輪降成本31條,全年可為企業減負1500億元。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1.8%,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低於全國4.9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6.1%,同比提升0.2個百分點。二是積極推進鄉村振興。突出產業振興,著力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深入開展「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範工程,積極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突出產業振興,深入開展「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範工程,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糧食產量達到570億斤;註冊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較上年底分別增長11.3%、13.2%;新增「三品一標」企業264家、產品464個,位居全國前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達98.4%;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綜合收入增長20%。加速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今年底80%的村可完成清產核資,70%的村完成集體成員身份確認。
    中國經濟導報:創新能夠實現更高水平供需結構的匹配和優化,也能培育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湖北省在創新發展中有哪些做法?
    程用文: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第一」重要論述,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推動科教優勢向創新優勢轉化。一是加快創新能力建設。積極謀劃創建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先進存儲、信息光電子、數位化設計與製造等一批國家級創新中心成功創建,區域科技創新指數穩居全國第7。推動體制創新,出臺實施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37條,更大力度向高校、科研院所放權,加快產業、創新、資金、政策、人才「五鏈」深度融合,今年已實施科技成果轉化1142項,登記技術合同17354項,成交額846.2億元。二是大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出臺促進新舊動能轉換25條,推出總規模50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集中支持十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萬企萬億技改工程,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1~10月,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1.2%,預計全年超過5000億元。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三季度,全省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40.8%,高於投資平均增速近30個百分點;「四新」經濟蓬勃發展,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500家。國家存儲器基地實現量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航天產業港(一期)交付使用,國家網絡安全與創新基地、工業網際網路國家頂級標識解析節點落戶武漢。加速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軍民融合,推出實施「萬企上雲」工程,5個項目入選國家2018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

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湖北省如何統籌長江生態治理和綠色發展?
    程用文: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正確把握「五大關係」,以長江經濟帶「雙十」工程為抓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一是突出生態修復。開展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大普查、自然資源全域調查和長江大保護「回頭看」,取締各類碼頭1103個,騰退岸線143公裡,岸灘岸線生態復綠面積566萬平方米。大力實施「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累計完成農村改廁76.9萬座,新建汙水項目647個,建成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末端設施140個,建成垃圾中轉站1658座,滅荒造林71.8萬畝。二是突出環境保護。紮實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國家交辦的386個問題已清理完成383個。打響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分批開展省級環保督察,「清廢行動2018」問題全部整改。開展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綠盾」專項行動取得積極進展。三是突出綠色發展。編制《湖北長江經濟帶產業綠色發展專項規劃》,實施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積極構建綜合立體綠色交通走廊,加快實施交通強省三年攻堅行動,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三峽翻壩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長江航道整治「645」工程、鄭萬高鐵湖北段、漢十高鐵、漢江千噸級航道等一批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加快實施。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截至9月底,49個項目獲國開行1816億元授信支持,發放資金248億元。湖北碳配額二級市場成交量達到3.21億噸,交易額74.14億元,分別佔全國62.2%、67.5%,各項指標均居全國首位。
    
釋放改革開放紅利,增強獲得感幸福感

    中國經濟導報: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是實現長期穩定的基礎。湖北省在深化改革方面作出了哪些探索?
    程用文:湖北省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開放聚動力,最大限度釋放改革開放紅利。一是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出臺優化營商環境25條,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市場預期不斷向好,10月份湖北省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1.4%,環比上升0.4個百分點,持續運行在擴張區間;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60.1%,保持高位景氣區間。始終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抓好「破立降」工作,市場預期不斷向好,活力不斷迸發。二是更大力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出臺「四張清單」,推廣「先建後驗」改革試點。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實現省市縣三級聯通。政務服務APP「鄂匯辦」正式上線,近百項便民服務實現「掌上辦」。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應用加快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面推開。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持續顯現,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分類實施「證照分離」改革,企業開辦中4個關鍵環節壓縮到5個工作日內辦結。截至10月底,全省市場主體總量484.8萬戶,較上年末增長7.8%;企業總量118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1.4%。省級機構改革有序推進。國企、財稅、投融資等關鍵領域改革穩步推進。三是更大力度「走出去」「引進來」。加快湖北自貿區建設,初步形成200餘項制度創新成果,5項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入駐企業2萬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成功舉辦湖北全球推介、世界500強對話湖北、中國中部國際產能合作論壇、國際友好城市大會等系列重大對外經貿合作活動。中國(武漢)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獲批建設。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合同外資同比分別增長56%、67%,新增世界500強企業12家,達到278家。1~10月,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4%。
    中國經濟導報:民生就是發展,民生就是政治。湖北省在保障民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程用文:湖北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人民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事,財政支出用於民生比重保持在75%以上,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推進「湖北就業提升計劃」。截至10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77.6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2.81%。啟動實施「湖北社保共享計劃」,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金實現「14連增」。棚戶區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年度目標預計12月份全面完成。312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實現升級改造。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9%、8.3%,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相關焦點

  • 萬年縣:打好組合拳 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萬年縣財政局根據全縣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提質年」活動工作部署,從幫助企業瘦身減負、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增強財政服務企業本領、打造作風過硬幹部隊伍四方面發力,打好營商環境「組合拳」,進一步增強財政系統服務全縣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水平,助力萬年打造全國營商環境百佳示範縣市。  一、落實減稅降費,幫助企業瘦身減負。
  • 上饒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禎祥來鄱調研降成本和優環境等工作
    11月27日,上饒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禎祥到鄱陽縣工業園區實地調研降成本、優環境工作,深入蘆田鄉孤山村調研脫貧攻堅及村級組織建設工作,縣委副書記王宗華,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振華,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萬曉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辦主任吳文藝,副縣長徐衛東等先後陪同。
  • 宜春降成本優環境擦亮「雙優」品牌
    中國江西網宜春訊 (記者鍾瑜、鄒海斌)「發展環境、要素保障是否滿意?政策落實是否到位?」近期,宜春市「雙優」(優化環境、優質服務)領導小組派出5個工作組,走進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入企聽訴」,收集梳理問題49個後,立說立行,迅速落實責任單位,發出督辦通報,限期整改。宜春市在降成本、優環境、提效率上下功夫,推動惠企惠民,近5年來共為企業減負兩億餘元。
  • 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的生動實踐
    截至今年8月底,累計完成債務置換64.9億元,節約財務成本3.3億元。籌備設立杭州新安江千島湖流域產業投資基金,基金規模100億元,成為我省第一隻經國家發改委批覆的產業投資基金。做大做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資產規模接近200億元,有效整合了國有資產資源。推廣運用PPP模式,推出十餘個項目、總投資約40億元,其中浙西數據中心項目已正式開工。
  • 泉州打好「組合拳」 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今年以來,泉州市科技部門連出「組合拳」,打破政策壁壘,調動當地高校、科研機構的熱情,讓更多的技術成果落地市場。打破政策「攔路虎」 科研團隊籤下「大單」不久前,泉州師範學院科研團隊研發的「太陽能組件背板材料回收與再利用相關技術」,與泉州某公司確定合作意向,很快將在市場上推廣應用。
  • 海關部門推出政策「組合拳」 外貿企業轉變發展路徑
    海關部門推出政策「組合拳」,外貿企業轉變發展路徑——  得了「及時雨」 添了競爭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關注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③)  本報記者 杜海濤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4日 第 07 版)  核心閱讀  2020年以來,各地海關部門出臺政策
  • 國網河北電科院紀委打好疫情防控監督「組合拳」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國網河北電科院紀委切實履行監督責任,多措並舉打好疫情防控「組合拳」,推動疫情防控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加強監督檢查,為疫情防控拉好「警戒線」。 堅持疫情防控部署到哪裡,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裡,由紀委書記帶隊,組織相關部門成立監督檢查組,深入兩個院區開展監督檢查。
  • 房地產限利潤環境下,如何從設計降成本?
    文章來源:綠地集團 綠得技翼、胖棟有話說 土地拓展階段 土拓先行 貨值劇增 某項目進行了挖掘土地潛力 + 優化原有規劃 + 五小四居等一系列降本增效的組合拳
  • 國資委介紹央企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呈現三增一降三優一減
    彭華崗介紹,我國前三季度的主要經濟指標看,呈現「三增一降、三優一減」的特點。三增一降:一是收入增。中央企業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1.1萬億元,同比增長1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9個百分點,收入增速已連續四個月超過10%。有19家企業收入增幅超過20%,45家企業收入增幅超過10%。二是效益增。
  • ...解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 題:建設美麗中國的總部署——專家解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新華社記者高敬、董峻新華社24日播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確定,
  • 打好脫貧組合拳 暖心扶貧添活力
    如期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既需要駐村幹部的軟服務,也需要金融資源的硬支持。 「農行對我們的扶持,大大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同時也為企業的良性發展補足了後勁。」2020年初,農行惠陽支行僅用一周,就成功為廣東六穀裕興公司法人發放惠農e貸500萬元,用於支持農業生產及春耕生產,為企業送去及時「金融雨」。 農行緊密結合各縣區資源稟賦特點及農戶需求,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幫扶模式,各種特色產品和服務模式應運而生。
  • 湖北這17名縣委書記為何被提拔重用?
    參加發布會的包括: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周靜;湖北省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辦公室主任劉蘄岡;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耀文;恩施州委常委、副州長吳槐慶;共青團湖北省委駐村工作隊隊長張義。從2015年起,全省每年投入10.1億元,保障村主職幹部工作報酬,年人均達到3.93萬元。湖北共選派了21575支駐村工作隊、78746名駐村幹部和13348名第一書記,紮根扶貧攻堅的第一線。周靜表示,全省貧困村發展黨員14306名,其中連續三年向貧困村下達發展計劃1010名。
  • 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打好黨建扶貧「組合拳」
    南河店鎮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主觀能動性和帶頭作用,通過在全鎮各行政村開展流動「紅旗」、「黑旗」勵志教育活動、開展「好媳婦、好公婆」評選、「新鄉賢」評比、開辦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舉措,用身邊的真人真事教育影響全村群眾,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龍王廟村村部旁邊黨員風採牆上,張貼著村裡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爭當先鋒葆先進,一名黨員一面旗」的光榮榜格外耀眼。
  • 訪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減汙降碳,推動高質量發展
    這裡的「深入」,我理解有兩層含義:一是觸及的矛盾和問題將層次更深、領域更寬,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要求更高,攻堅戰要延伸深度、拓展廣度;二是要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要創新和探索攻堅戰新的思路和舉措。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初步有以下幾方面考慮:一是要進一步強化源頭治理、整體治理和系統治理。
  • 集中精力 全力以赴 打好項目建設收官開局戰
    方毅調研三大產業平臺工作時強調集中精力 全力以赴 打好項目建設收官開局戰       本報訊(記者 滕晶晶)昨日下午,縣委書記方毅專題調研開發區(科技城)、富春未來城、富春山健康城工作。他強調,「三大平臺」作為主戰場、主引擎,要在比學趕超中砥礪奮進,切實打好項目建設收官開局戰,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扛起更強擔當、展現更大作為、作出更大貢獻。周海靜、申屠增標、施建華、王先勇參加。  在聽取工作匯報後,方毅充分肯定今年以來各項工作所取得的成績,認為平臺貢獻大、態勢好、狀態佳,職能部門保障強。他強調,當前正是決戰決勝的衝刺階段和謀劃明年工作的關鍵時期。
  • ...路橋區委書記潘軍明:主動打好新發展格局組合拳 | 三個地·理論...
    省委全會還提出了當前具有牽動性、創新性和突破性的「十三項戰略抓手」,著力打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組合拳是其中之一,也是路橋區積極爭取先行先試的重點突圍課題。路橋區作為浙東南商貿之都、製造強區,一直以來是浙東南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循環地。
  • 聚焦2020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之生態環境:打好汙染防治「八大戰役...
    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及時召開全省重點項目、減稅降費助推工業高質量發展等現場會,細化完善工作措施,派出工作組對困難地區和企業進行幫扶。新增減稅降費約800億元,多渠道開源節流挖潛增效,克服財政收支矛盾,實現了「三保一優」。投資消費持續擴大。
  • 廣東省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關於印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
    根據國家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工作部署,2016年2月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2016-2018年)及五個行動計劃》,通過進一步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打好降低制度性交易、人工、稅負、社會保險、財務、生產要素、企業物流等成本「組合拳」,多措並舉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目前,各項政策措施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 降低企業成本,振興實體經濟——湖北減負降費32條新政解讀
    省發改委  確保政策落地,讓企業有獲得感  建立4個清單 開展5個專項整治  湖北日報訊 (記者廖志慧、吳文娟)為確保本輪降成本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省發改委副巡視員張廣斌介紹,下一步將建立和執行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