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瓜攜手中科院人才中心舉辦 「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

2020-12-02 海峽網

「走進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高級研修班暨「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於11月20日—21日在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辦。會議活動由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開發中心、八月瓜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聯合主辦。會議於11月20日進行了「走進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高級研修班「課程,組織了「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實踐、科研項目智慧財產權全過程管理、中科院研究所科技成果轉化」專題研修,並參觀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21日舉辦的「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內容更加豐富,分為9個主題演講和成果對接交流。內容涉及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生物醫藥科技、區塊鏈技術、資本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北大科技成果轉化經驗分享、新基建背景下研究所成果案例分享、新材料技術成果介紹等廣泛領域。

 

 

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楊向峰致辭

 

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楊向峰做對接會致辭。他代表中科院人才交流中心向參加研討會的來賓表示感謝。他在致辭中說,中科院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方面,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探索出很多新的途徑,重點突破關鍵環節,不斷健全產學研結合的有效機制,成功實現以科研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科院最寶貴的是人才資源,最出彩的是成果資源。近年來在成果與人才對接方面,中科院與眾多的科研院所、高校和高新技術企業建立了業務聯繫和合作關係,匯聚高端人才資源,促進地方科技和經濟發展。希望通過這次研討會,共同探討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有效模式,更好地將中科院的技術轉移技術創新平臺,研究成果和轉化經驗分享給大家,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對接,同時為成果轉移爭取更多的金融支持,實現市場化運作,讓更多創新要素匯聚融合,促進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八月瓜聯合創始人孫鵬

 

以「八月瓜為例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經驗分享」被安排在主題演講的第一個。八月瓜聯合創始人孫鵬在主題演講中,對八月瓜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八月瓜)的發展歷程、服務構架、專業優勢、創新成果、業務布局、戰略支點和運營經驗進行了內容廣泛的分享。八月瓜秉承「讓創新更有價值」的使命,以「打造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賦能平臺」為願景,以「數據資源」為核心,以「核心技術」為競爭優勢,以「智能工具」為驅動 ,採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科技服務」的模式,打造創新大腦、智慧財產權申報保護、交易運營、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等全產業鏈科技服務生態鏈。

 

孫鵬介紹道,八月瓜前瞻把握國家戰略,精準定位科技創新主體需求,深度解碼行業痛點,整合全球科技大數據資源,逐步打造了以「科技諮詢、智慧財產權服務、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科技金融」為核心的科技創新服務生態鏈,在研發前期,提供以全球專利資料庫檢索查新為主的「創新大腦」服務;在研發過程中,可提供以技術方案申請保護為主的全流程智慧財產權服務;在研發後期,可提供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產品市場化、科技金融、項目落地等服務;並輔以行業分析、技術分析、技術盡調、智慧財產權管理、運營、監測、預警、訴訟等,先後獲得由中央及地方財政背景基金數億元的投資。

 

中科院原副院長楊柏齡

 

研討會上中科院原副院長楊柏齡做以「高技術產業化的幾點思考」為題的主題演講。楊院長在演講中聯繫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和態勢,提出了「技術轉移體系的核心力量是以企業為主體的社會優勢資源的整合」的觀點,並提出技術轉移的科學合理分工應該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應讓「科學家做科研、企業家做企業、技術經紀人做科技服務」。按「四梁八柱」介紹了我國技術轉移體系構建的進程,並分享了許多生動的國內外科技成果轉化案例。

 

國家納米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勇

 

國家納米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勇做了「納米科技與極限制備」的主題演講。張勇在演講中分析了我國科技創新的體系結構,以及與發達國家的客觀實力對比。他認為,技術創新可以分為硬體創新和軟體創新這兩個方面,也可以說是想法、工具和方法的創新過程。認為我國在科學創新方面差距相對較大,貢獻較大和進展較快的主要是技術創新。他分析了納米科技的概念、理論框架、研發體系和國際創新成果對比,以及納米科技的發展歷程和關鍵節點,簡明地勾畫了納米科技的發展概貌和創新路線圖。

 

中科院動物所王昱凱博士

 

周琪院士團隊的中科院動物所王昱凱博士分享了「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的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闡述了幹細胞的基本概念、神奇作用、應用發展、國際相關創新研發進展,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開展幹細胞研究的研發項目、研發階段性成果、應用案例等。王昱凱博士演講後,一些投資機構和專家與王博士進行了互動交流,對其研發項目和研發團隊表現出濃厚的合作興趣。

yy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區塊鏈實驗室主任孫毅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區塊鏈實驗室主任孫毅在會上做了「區塊鏈的基礎和應用」主題演講。孫毅主任曾擔任首屆中國區塊鏈技術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入選中科院50人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他系統闡述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歷程,基本原理框架,重要應用場景和領域,並分享了近些年圍繞區塊鏈網際網路服務優化技術開展的研究工作和成果。

 

資本是科技成果轉化的催化劑,科技成果資本化是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趨勢。創勢資本董事長湯旭東在會上分享了「科技成果如果藉助資本高效轉化」主題演講。他回顧了從事科技領域天使投資的歷程、重要領域和重大項目,簡要分析了科技創投與高價值成果、國家政策機遇、創投市場規模、技術及市場成熟度、研發團隊水平的關係,並分享了科技創投的決策依據和運作經驗,以及科技成果轉化主體在投融資運作中應注意把握的原則和要點,給科研團隊的成果轉化運作帶來多角度的價值啟迪。

 

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副部長郭蕾博士

 

北大科技成果轉化做得有聲有色,是高校成果轉化的一個標杆。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副部長郭蕾博士做了「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實踐與探索」的主題演講。她介紹了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在成果轉化中的管理運營職能,對北大科技成果轉化中有關科學決策、規範運作、激勵體系、優化考核、協同創新、知產運營、模式探索等方面的做法,以及如何協調成果轉化與高校整體職能的關係,做了全面闡述,並結合大量案例對北大科技成果轉化經驗做了生動的分享。

 

中科院自動化所資產公司副總經理夏衛平博士

 

中科院自動化所資產公司副總經理夏衛平博士做了「新基建背景下研究所成果和案例分享」的主題演講。圍繞宏觀背景、研發體系、重點布局、成果績效、轉化鏈條、應用場景、轉化模式、成果產業化等多個維度,穿插大量案例,對中科院自動化所在國家特定政策背景下的成果研發轉化做了全景式描述。

 

中科院過程所資產公司總經理郝國防博士

 

最後,中科院過程所資產公司總經理郝國防博士做了「生物駐極體與功能材料技術的應用成果分享」主題演講。郝博士首先介紹了中科院過程所,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是1958年成立的研究所,原來叫化工研究所,50多年來的研究範圍逐步擴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資源環境工程等領域,學科方向也由原來的化工冶金的發展為過程工程。研究所有4個國家級的研發平臺。資產公司主要是研究所無形資產進行管理和運營。過程所截止到今年將近有近30家對外無形資產投資企業。郝博士在演講中用了主要篇幅介紹了駐極體技術的原理特性、應用領域、應用場景,描述了駐極體技術作為一項前沿技術在醫藥健康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

 

研討會最後一個議程,組織了與會機構、團隊、研發者和專家的自由對接和深度互動。綜合來看,這次培訓暨研討會聚合了眾多領域高水平的專家學者和優秀科技成果,信息量大,層次高,議程緊湊,內容豐富,互動活躍,成果豐碩,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協同創新、資源整合搭建了高效平臺,受到與會者普遍好評。

相關焦點

  • 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攜手中科院人才中心舉辦「科技成果轉化...
    「走進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高級研修班暨「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於11月20日—21日在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辦會議活動由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開發中心、八月瓜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聯合主辦。會議於11月20日進行了「走進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高級研修班「課程,組織了「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實踐、科研項目智慧財產權全過程管理、中科院研究所科技成果轉化」專題研修,並參觀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21日舉辦的「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內容更加豐富,分為9個主題演講和成果對接交流。
  • 「中科院科技成果進蘭白」首場成果推介會舉辦
    1 月 14 日,由甘肅省科技廳、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聯合主辦,中科院蘭州分院、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蘭州科技大市場共同承辦的 " 院省聯動 百企共聚 中科院科技成果進蘭白 " 首場成果推介會,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方式啟動舉辦。
  • 韓國科學技術院重慶理工大學攜手舉辦最新科技成果展
    韓國科學技術院重慶理工大學攜手舉辦最新科技成果展暨2016未來信息、通信、汽車及機器人技術國際研討會 日期:2016/09/02 16:07:13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編輯:劉春雪     9月1日
  • 中科院煙臺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揭牌啟動
    理事會上,煙臺市副市長張代令宣布了中科院煙臺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第一屆理事會(推進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理事會審議通過了中心章程、理事會(推進委員會)章程、中心領導人員組成人選。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楊紅生代表中心作籌建進展與工作計劃報告。煙臺海岸帶所所長王凡表示,研究所將與各方攜手共進,高效推動中心的建設與發展,為煙臺市產業升級,新舊動能轉換貢獻力量。
  • 中科院廣州分院聯合省科技廳舉辦院瓊科技合作座談會在海口召開
    10月28日,中科院廣州分院聯合省科技廳舉辦的院瓊科技合作座談會在海口黃金海景大酒店召開,這是貫徹落實2019年《中國科學院 海南省人民政府科技合作協議書》,加強院省科技合作,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舉措之一。
  • 攜手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戰略支點
    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加快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進一步加強與科技部、中科院合作,狠抓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攜手把懷柔科學城建設成引領全球科學發現和重大前沿技術突破的新引擎,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戰略支點。  蔡奇強調,要強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管理。抓好在建項目建設,做好科研設備採購和安裝,力爭儘早投用。
  • 2020年第六批科技成果轉化·中科院農業與環保專場活動舉辦,12個...
    、中科院武漢分院主辦,湖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科產業育成(湖北)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0年第六批科技成果轉化·中科院農業與環保專場活動」在武昌區洪山賓館成功舉辦。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21家科研院所的150餘項最新成果現場發布。
  • 昌發展「未來奇點」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即將啟幕
    其中,儀器科學與技術、教育、安全科學與工程等一流學科及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雷射增材製造等七十餘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也逐步開始在園區布局發展。基於沙河高教園區良好的科研、人才及創新資源,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在調研中指出:「要打造以奇點中心為中心的校城融合示範基地,加快沙河高教園校城融合建設,推動高校成果儘快實現資本化、產業化。
  • 中科院微電子所:科技創新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中科院微電子所)立足科技創新,在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主要領域突破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產出系列重要創新成果,儲備大量優秀人才團隊,為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奠定堅實基礎。目前,微電子所每年平均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每年申請和授權專利約400項,已累計申請專利超過6000項,授權專利超過3100項,成為促進集成電路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中科院微電子所創辦的華進半導體封裝先導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常務副經總理肖克來提展示介紹該公司新研發的2.5D矽轉接板。
  • 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科技成果廣東對接會在穗舉行
    他表示,長期以來,中科院發揮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以及廣東發揮在經濟產業發展方面優勢,通過院省合作機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協同中發展,在合作中共進,院省合作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他強調,此次對接會正是瞄準廣東創新鏈與產業鏈間的「籬笆牆」,精確定位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關鍵環節,著力把科技創新成果與地方經濟發展緊密聯繫起來,是一項非常好的合作對接舉措。
  • 江蘇(省)中科院地理信息與文化科技產業基地迎來大發展 引來一個...
    3月28日,坐落於蘇州科技城的中科院地理信息與文化科技產業基地內,蘇州中科天啟遙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雷一鳴在巨幅液晶顯示屏上進入自主研發的「開放高分遙感影像地圖」系統,勾選「蘇州高新區工業用地調查」,高新區3000多家工業企業所在位置、房屋結構、佔地面積在畫面中一覽無餘。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深圳科技創新做對了什麼?
    他還帶來了香港中文大學的5位教授,後來他們在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牽頭組建了最早的5個研究中心。這些教授為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的籌備做了很大的貢獻,包括把握學術方向和吸引國際人才,也為後來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招聘國際一流人才打開了局面。
  • 新模式助力我市科技創新 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即將建成運營
    促進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位於蘭州工業研究院一樓(蘭州中心東門對面),佔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包括科技成果主體展廳、科技智慧體驗大廳、辦公區等區域。科技成果展廳展櫃是採用現代科學技術雕刻工藝打造,其中包括菱形、圓形、波浪形等各種異形展臺。科技智慧體驗大廳採用高清LED小間距顯示屏,結合聲光電完美展播科技成果。
  • 泉州市積極推進石墨烯、高性能陶瓷產業發展
    11月23日,從泉州市科技部門了解到:泉州市積極編制「十四五」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在新材料六大重點領域產業發展上下功夫,有力推進石墨烯、高性能陶瓷等產業加快發展。  聯建一批研發機構。;四是推動安溪凱鷹電池與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合作共建「中科院海西院-泉州凱鷹鉛碳超級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五是推動福師大泉港石化研究院牽頭髮起成立了泉州市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
  • 海南「十三五」期間科技成果蓬勃湧現 科技創新優勢漸顯
    目前全省累計支持創新平臺建設、科研項目研發資金共計2.5億元,支持中科院深海所等科研院所申請國家科研資金超過10億元。此外,省科技廳協調推動中國船舶集團深海科技中心項目、中船南海艦船深遠海科研試驗及綜合性服務保障基地項目開工建設;協助推動「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科教城深海科技創新公共平臺」項目開工建設;推進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建設。
  •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建設啟動
    他表示,中科院深理工是深圳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最新成果,學校建設正式啟動,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深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實際行動,必將對新時代深圳經濟特區改革發展形成有力支撐。深圳市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中科院深理工發展,與中科院攜手共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為深圳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 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成功舉辦
    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成功舉辦 2020-11-24 09:3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中科院天津市農業科技成果發布暨項目對接會召開
    5月27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張國範帶領科研、管理和合作企業人員17人參加了由中國科學院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科學院·天津市農業科技成果發布暨項目對接會,本次會議共有中科院28個研究所和天津市50餘家企事業單位500餘人參加,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施爾畏,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苟利軍等到會並講話。
  • 中科院科技成果進「蘭白」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1月14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科技因交流而璀璨,因互鑑而豐富。為深化甘肅省與中國科學院科技合作,引導中科院科技成果在甘肅落地轉化,由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甘肅省科技廳聯合主辦,中科院蘭州分院、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蘭州科技大市場承辦的中科院科技成果進蘭白首場線上推介活動,今天在蘭州科技大市場融資路演中心舉行。
  • 科技創新「引爆」京津冀協同發展---2016光電子-中國博覽會
    推薦與民企國防科研院所對接,通過技術合作與聯合,吸納進入國防工業產業鏈條,讓民企參與到國防科研體系中。採購陣容如此高規格大手筆,參展商能夠全方位、多層次、更加精準地與潛在客戶交流,面對面向目標客戶推介自家企業拳頭產品,迅速吸引採購方的注意,還可以在會後與有意向的潛在客商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 同期還將舉辦「2016軍民應用技術成果展洽會」及2016年軍民融合政策解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