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些指標決定了潤滑油好不好

2020-11-22 騰訊網

潤滑油是一種技術密集型產品,是複雜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複雜的物理或化學變化過程的綜合效應。潤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擬臺架試驗。

一般理化性能

每一類潤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以表明該產品的內在質量。對潤滑油來說,這些一般理化性能如下:

(1) 密度

密度是潤滑油最簡單、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標。潤滑油的密度隨其組成中含碳、氧、硫數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樣粘度或同樣相對分子質量的情況下,含芳烴多的,含膠質和瀝青質多的潤滑油密度最大,含環烷烴多的居中,含烷烴多的最小。

(2)外觀(色度)

油品的顏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製程度和穩定性。對於基礎油來說,一般精製程度越高,其烴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脫除的越乾淨,顏色也就越淺。但是,即使精製的條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屬的原油所生產的基礎油,其顏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對於新的成品潤滑油,由於添加劑的使用,顏色作為判斷基礎油精製程度高低的指標已失去了它原來的意義。

(3)粘度指數

粘度指數表示油品粘度隨溫度變化的程度。粘度指數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溫度的影響越小,其粘溫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4) 粘度

粘度反映油品的內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動性的一項指標。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劑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強度越高,流動性越差。

(5)閃點

閃點是表示油品蒸發性的一項指標。油品的餾分越輕,蒸發性越大,其閃點也越低。反之,油品的餾分越重,蒸發性越小,其閃點也越高。同時,閃點又是表示石油產品著火危險性的指標。油品的危險等級是根據閃點劃分的,閃點在45℃以下為易燃品,45℃以上為可燃品,在油品的儲運過程中嚴禁將油品加熱到它的閃點溫度。在粘度相同的情況下,閃點越高越好。因此,用戶在選用潤滑油時應根據使用溫度和潤滑油的工作條件進行選擇。一般認為,閃點比使用溫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6) 酸值、鹼值和中和值

酸值是表示潤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質的指標,單位是mgKOH/g。酸值分強酸值和弱酸值兩種,兩者合併即為總酸值(簡稱TAN)。我們通常所說的「酸值」,實際上是指「總酸值(TAN)」。

鹼值是表示潤滑油中鹼性物質含量的指標,單位是mgKOH/g。

鹼值亦分強鹼值和弱鹼值兩種,兩者合併即為總鹼值(簡稱TBN)。我們通常所說的「鹼值」實際上是指「總鹼值(TBN)」。

中和值實際上包括了總酸值和總鹼值。但是,除了另有註明,一般所說的「中和值」,實際上僅是指「總酸值」,其單位也是mgKOH/g。

(7)凝點和傾點

凝點是指在規定的冷卻條件下油品停止流動的最高溫度。油品的凝固和純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並沒有明確的凝固溫度,所謂「凝固」只是作為整體來看失去了流動性,並不是所有的組分都變成了固體。

潤滑油的凝點是表示潤滑油低溫流動性的一個重要質量指標。對於生產、運輸和使用都有重要意義。凝點高的潤滑油不能在低溫下使用。相反,在氣溫較高的地區則沒有必要使用凝點低的潤滑油。因為潤滑油的凝點越低,其生產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一般說來,潤滑油的凝點應比使用環境的最低溫度低5~7℃。但是特別還要提及的是,在選用低溫的潤滑油時,應結合油品的凝點、低溫粘度及粘溫特性全面考慮。因為低凝點的油品,其低溫粘度和粘溫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凝點和傾點都是油品低溫流動性的指標,兩者無原則上的差別,只是測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的凝點和傾點並不完全相等,一般傾點都高於凝點2~3℃,但也有例外。

(8) 機械雜質

機械雜質是指存在於潤滑油中不溶於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劑的沉澱物或膠狀懸浮物。這些雜質大部分是砂石和鐵屑之類,以及由添加劑帶來的一些難溶於溶劑的有機金屬鹽。通常,潤滑油基礎油的機械雜質都控制在0.005%以下(機雜在0.005%以下被認為是無)。

(9) 水分

水分是指潤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數,通常是重量百分數。潤滑油中水分的存在,會破壞潤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潤滑效果變差,加速有機酸對金屬的腐蝕作用,鏽蝕設備,使油品容易產生沉渣。總之,潤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

(10)灰分和硫酸灰分

灰分是指在規定條件下,灼燒後剩下的不燃燒物質。灰分的組成一般認為是一些金屬元素及其鹽類。灰分對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對基礎油或不加添加劑的油品來說,灰分可用於判斷油品的精製深度。對於加有金屬鹽類添加劑的油品(新油),灰分就成為定量控制添加劑加入量的手段。國外採用硫酸灰分代替灰分。其方法是:在油樣燃燒後灼燒灰化之前加入少量濃硫酸,使添加劑的金屬元素轉化為硫酸鹽。

(11)殘炭

油品在規定的實驗條件下,受熱蒸發和燃燒後形成的焦黑色殘留物稱為殘炭。殘炭是潤滑油基礎油的重要質量指標,是為判斷潤滑油的性質和精製深度而規定的項目。潤滑油基礎油中,殘炭的多少,不僅與其化學組成有關,而且也與油品的精製深度有關,潤滑油中形成殘炭的主要物質是:油中的膠質、瀝青質及多環芳烴。這些物質在空氣不足的條件下,受強熱分解、縮合而形成殘炭。油品的精製深度越深,其殘炭值越小。一般講,空白基礎油的殘炭值越小越好。

現在,許多油品都含有金屬、硫、磷、氮元素的添加劑,它們的殘炭值很高,因此含添加劑油的殘炭已失去殘炭測定的本來意義。機械雜質、水分、灰分和殘炭都是反映油品純潔性的質量指標,反映了潤滑基礎油精製的程度。

特殊理化性能

除了上述一般理化性能之外,每一種潤滑油品還應具有表徵其使用特性的特殊理化性質。越是質量要求高,或是專用性強的油品,其特殊理化性能就越突出。反映這些特殊理化性能的試驗方法簡要介紹如下:

(1)熱安定性

熱安定性表示油品的耐高溫能力,也就是潤滑油對熱分解的抵抗能力,即熱分解溫度。一些高質量的抗磨液壓油、壓縮機油等都提出了熱安定性的要求。油品的熱安定性主要取決於基礎油的組成,很多分解溫度較低的添加劑往往對油品安定性有不利影響,抗氧劑也不能明顯地改善油品的熱安定性。

(2) 氧化安定性

氧化安定性說明潤滑油的抗老化性能,一些使用壽命較長的工業潤滑油都有此項指標要求,因而成為這些種類油品要求的一個特殊性能。測定油品氧化安定性的方法很多,基本上都是一定量的油品在有空氣(或氧氣)及金屬催化劑的存在下,在一定溫度下氧化一定時間,然後測定油品的酸值、粘度變化及沉澱物的生成情況。一切潤滑油都依其化學組成和所處外界條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自動氧化傾向。隨使用過程而發生氧化作用,因而逐漸生成一些醛、酮、酸類和膠質、瀝青質等物質,氧化安定性則是抑制上述不利於油品使用的物質生成的性能。

(3)腐蝕和鏽蝕

由於油品的氧化或添加劑的作用,常常會造成鋼和其它有色金屬的腐蝕。腐蝕試驗一般是將紫銅條放入油中,在100℃下放置3小時,然後觀察銅的變化;而鏽蝕試驗則是在水和水汽作用下,鋼表面會產生鏽蝕,測定防鏽性是將30ml蒸餾水或人工海水加入到300ml試油中,再將鋼棒放置其內,在54℃下攪拌24小時,然後觀察鋼棒有無鏽蝕。油品應該具有抗金屬腐蝕和防鏽蝕作用,在工業潤滑油標準中,這兩個項目通常都是必測項目。

(4)油性和極壓性

油性是潤滑油中的極性物在摩擦部位金屬表面上形成堅固的理化吸附膜,從而起到耐高負荷和抗摩擦磨損的作用,而極壓性則是潤滑油的極性物在摩擦部位金屬表面上,受高溫、高負荷發生摩擦化學作用分解,並和表面金屬發生摩擦化學反應,形成低熔點的軟質(或稱具可塑性的)極壓膜,從而起到耐衝擊、耐高負荷高溫的潤滑作用。

(5)抗泡性

潤滑油在運轉過程中,由於有空氣存在,常會產生泡沫,尤其是當油品中含有具有表面活性的添加劑時,則更容易產生泡沫,而且泡沫還不易消失。潤滑油使用中產生泡沫會使油膜破壞,使摩擦面發生燒結或增加磨損,並促進潤滑油氧化變質,還會使潤滑系統氣阻,影響潤滑油循環。因此抗泡性是潤滑油等的重要質量指標。

(6)抗乳化性

工業潤滑油在使用中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混入一些冷卻水,如果潤滑油的抗乳化性不好,它將與混入的水形成乳化液,使水不易從循環油箱的底部放出,從而可能造成潤滑不良。因此抗乳化性是工業潤滑油的一項很重要的理化性能。一般油品是將40ml試油與40ml蒸餾水在一定溫度下劇烈攪拌一定時間,然後觀察油層-水層-乳化層分離成40-37-3ml的時間;工業齒輪油是將試油與水混合,在一定溫度和6000轉/分下攪拌5分鐘,放置5小時,再測油、水、乳化層的毫升數。

(7)水解安定性

水解安定性表徵油品在水和金屬(主要是銅)作用下的穩定性,當油品酸值較高,或含有遇水易分解成酸性物質的添加劑時,常會使此項指標不合格。它的測定方法是將試油加入一定量的水之後,在銅片和一定溫度下混合攪動一定時間,然後測水層酸值和銅片的失重。

(8)空氣釋放值

液壓油標準中有此要求,因為在液壓系統中,如果溶於油品中的空氣不能及時釋放出來,那麼它將影響液壓傳遞的精確性和靈敏性,嚴重時就不能滿足液壓系統的使用要求。測定此性能的方法與抗泡性類似,不過它是測定溶於油品內部的空氣(霧沫)釋放出來的時間。

(9)橡膠密封性

在液壓系統中以橡膠做密封件者居多,在機械中的油品不可避免地要與一些密封件接觸,橡膠密封性不好的油品可使橡膠溶脹、收縮、硬化、龜裂,影響其密封性,因此要求油品與橡膠有較好的適應性。液壓油標準中要求橡膠密封性指數,它是以一定尺寸的橡膠圈浸油一定時間後的變化來衡量。

(10)剪切安定性

加入增粘劑的油品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機械剪切的作用,油品中的高分子聚合物被剪斷,使油品粘度下降,影響正常潤滑。因此剪切安定性是這類油品必測的特殊理化性能。測定剪切安定性的方法很多,有超聲波剪切法、噴嘴剪切法、威克斯泵剪切法、FZG齒輪機剪切法,這些方法最終都是測定油品的粘度下降率。

(11)揮發性

基礎油的揮發性對油耗、粘度穩定性、氧化安定性有關,這些性質對多級油和節能油尤其重要。

(12)溶解能力

溶解能力通常用苯胺點來表示。不同級別的油對複合添加劑的溶解極限苯胺點是不同的,低灰分油的極限值比過鹼性油要大,單級油的極限值比多級油要大。

(13)電氣性能

電氣性能是絕緣油的特有性能,主要有介質損失角、介電常數、擊穿電壓、脈衝電壓等。基礎油的精製深度、雜質、水分等均對油品的電氣性能有較大的影響。

(14)防鏽性能

這是專指防鏽油脂所應具有的特殊理化性能,它的試驗方法包括潮溼試驗、鹽霧試驗、疊片試驗、水置換性試驗,此外還有百葉箱試驗、長期儲存試驗等。

(15)潤滑脂的特殊理化性能

潤滑脂除一般理化性能外,專門用途的脂還有其特殊的理化性能。如防水性好的潤滑脂要求進行水淋試驗;低溫脂要測低溫轉矩;多效潤滑脂要測極壓抗磨性和防鏽性;長壽命脂要進行軸承壽命試驗等。這些性能的測定也有相應的試驗方法。

(16)其它特殊理化性能

每種油品除一般性能外,都應有自己獨特的特殊性能。例如,淬火油要測定冷卻速度;乳化油要測定乳化穩定性;液壓導軌油要測防爬係數;噴霧潤滑油要測油霧瀰漫性;冷凍機油要測凝絮點;低溫齒輪油要測成溝點等。這些特性都需要基礎油特殊的化學組成,或者加入某些特殊的添加劑來加以保證。

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進行交流!

相關焦點

  • 潤滑油技術指標及意義—黏度
    黏度是保證柴油霧化、噴油距離和擴散度及高壓油泵與噴嘴柱塞副潤滑要求的指標。作為液體流動阻力的一個量度。通常用記錄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體積的燃料流過標準尺度小孔的時間來測定。表示黏度的方法通常有運動黏度、動力黏度,還有目前少用的恩氏黏度、賽氏黏度和雷氏黏度等。
  • 詳解航空潤滑油指標之運動粘度
    在《航空潤滑油有哪些常見的指標》一文中,航材科技小編曾經也提到過,運動粘度是業內人員關注度最高的航空潤滑油指標之一。為了應對如此苛刻的運行環境,航空潤滑油必須兼顧較為寬泛的溫度使用能力。為了防止疲勞磨損殷勤的剝落,潤滑油必須具有足夠的油膜厚度,以保證在工作溫度範圍內都有足夠的彈性流體動力的潤滑能力。這就是運動粘度參數由來。
  • 潤滑油的黏度指數
    潤滑油是一種技術密集型產品,是基礎油(通常是複雜的碳氫化合物混合體)及相應添加劑的混合物,其使用性能是複雜的物理或者和化學變化過程的綜合效應,通常要用一系列的理化指標
  • 潤滑油檢測與監測指標解讀—黏度、酸值
    潤滑油的理化指標,體現的是潤滑油的基本性質,在產品開發、生產、銷售、採購以及技術監督部門進行檢查等方面被廣泛使用。 潤滑油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其具有良好的潤滑減摩、冷卻降溫、密封、清淨分散、防鏽防腐、減震緩衝等作用,潤滑油不僅可以保證機械設備在高負荷或高速條件下運轉,更可以延長設備使用的壽命。對在用油的理化指標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如黏度、酸值、水分、磨粒分析、顆粒汙染、漆膜傾向等,可以通過在用油的性能變化,掌握設備的的運行狀態,為設備潤滑制定合理的配套解決方案。
  • 長城潤滑油,潤滑油知識
    或許在生活中,人們都很少接觸到潤滑油這個東西,但是這也不妨礙人們去了解它,因為多學一點知識並無害處嘛,俗話說:技多不壓身。那麼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潤滑油的知識,到底哪款菜是適合您的車子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經典潤滑油:機動車製冷系統對潤滑油的要求是什麼
    製冷系統中潤滑油的存在對壓縮機性能、換熱器中的流動和傳熱以及對毛細管中的節流過程都有重要的影響。潤滑油是否適用於製冷系統,主要取決於潤滑油的特性能否滿足要求, 評價潤滑油品質的主要因素有:粘度、與製冷劑的互溶性、熱化學穩定性、吸水性。統一經典潤滑油檢測重點一般就是上面這幾條。
  • 崑崙潤滑油:解惑潤滑油及使用過程知識講堂
    崑崙潤滑油:以往發動機需要磨合期,是為了去除發動機在加工後殘留在內部的金屬屑或者研磨性物質,並使氣閥和密封環正確"就位"。但是現在的發動機與一、二十年前的發動機相比,採用更緊密的公差,加工工藝大大改善,加工環境也更加清潔。所以,採用現代技術製造的發動機在使用基於石油的機油時不需要磨合期。    Q4:油能夠"拉絲"就是好油嗎?
  • 統一潤滑油科普時間:潤滑油理化指標之酸值測試流程及意義
    潤滑油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其具有良好的潤滑減摩、冷卻降溫、密封、清淨分散、防鏽防腐、減震緩衝等作用,潤滑油不僅可以保證機械設備在高負荷或高速條件下運轉,更可以延長設備使用的壽命。
  • 一篇文章讀懂潤滑油
    汽車潤滑油的作用往往被我們所忽略,他們肩負重任,在你看不見的時候默默無聞的工作,保護您的汽車引擎和設備。潤滑油油膜那麼潤滑油是如何工作的呢 首先潤滑油會形成一個油膜,分隔和潤滑金屬表面,較少摩擦和磨損,保證機器高效的運轉,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
  • 稀=不好?低粘度機油到底好不好?能不能用?
    那為什麼維修師傅們會覺得「稀」=「不好」呢?這得從潤滑油的粘度說起。而潤滑油越「粘」,油膜的張力就會越大,抗剪切力相對也會更好。簡單來說,就是能給發動機提供足夠的保護。 不過這樣的壞處也是很明顯的,以為畢竟潤滑的最終目的是減少摩擦。機油的粘度越大,產生的摩擦阻力也會相應變大。阻力越大,油耗自然增加;如果粘度過高,甚至會成為「漿糊油」,極大影響發動機效率。所以說,維修師傅們,錯了!
  • 潤滑油分析主要實驗方法標準對照表——國標、國際標準
    ,基礎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決定著潤滑油的基礎性質,主要分為礦物基礎油、合成基礎油和生物基礎油三大類,其中礦物基礎油應用最廣泛,約佔95%左右;添加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賦予基礎油某些新的性能,如抗氧化性、抗磨性、防鏽蝕等功能。
  • 拉曼光譜儀在潤滑油定性鑑別方向的應用
    傳統的光譜測定主要採用螢光和紫外等,這些方法預處理便捷、光譜信息豐富,指紋特徵明顯的光譜技術也逐漸引起重視。 拉曼光譜作為一種強有力的分子結構鑑別手段,不僅能區分多種振動模式,同時具有微觀(微區、微量)、特徵、靈敏、原位無損傷、多相態、穩定性好等優點,因此,科研工作者們逐漸將拉曼光譜技術應用到原油檢測與分析領域。
  • 雲南省市場監管局:1批次發動機潤滑油產品實物質量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2月21日,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通報2018年雲南省發動機潤滑油產品質量風險預警監測情況。據通報,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發動機潤滑油產品質量風險預警監測工作,雲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具體承擔抽樣、檢驗工作。
  • 全合成潤滑油、半合成潤滑油、礦物潤滑油都是什麼原理?
    開門見山,我們今天來跟大家詳細聊一聊潤滑油的那些分類,說清什麼是全合成潤滑油、半合成潤滑油、和礦物潤滑油。 半合成油指的是合成油與礦物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製成的潤滑油。 由於合成油的原材料貴,合成工藝複雜,投資高,因此合成油及半合成油的價格普遍比礦物油高。
  • 駕馳超高性價比全合成潤滑油重磅上市
    近日,駕馳重磅推出的兩個系列全新潤滑油產品——駕馳TIGEAR全合成潤滑油0W系列和5W系列,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重磅上市。據悉,這兩個系列潤滑油由駕馳聯手全球知名潤滑油生產商SK集團出品,其「一線性能,理智價格」的產品定位,直指車友的真實需求,甫一亮相便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 潤滑油會導電?情況嚴重還會爆炸?
    油品在運輸、流動中會和容器以及部件摩擦產生靜電,這些靜電如果不及時釋放,有可能會產生靜電火花,處理不好會引起燃燒爆炸。 潤滑油的電導率越低,那麼潤滑油的絕緣性越好,越容易產生靜電。影響潤滑油電導率的因素有:調配潤滑油使用的基礎油種類,添加劑的種類,油裡含有的水分、雜質、機械雜質、金屬粉末等等,都會影響潤滑油的電導率。例如,純水本身的電導率非常低,因此不導電。但是自來水會導電,因為裡面含有一些金屬礦物鹽,酸和鹼離子,因此自來水的電導率增加了。
  • 皂化值是反應什麼的指標?
    潤滑油是一種技術密集型產品,是基礎油(通常是複雜的碳氫化合物混合體)及相應添加劑的混合物,其使用性能是複雜的物理或者和化學變化過程的綜合效應,通常要用一系列的理化指標
  • 潤滑油粘度檢測最佳溫度 40度還是100度
    「檢測潤滑油的粘度時,最佳的檢測溫度是多少度?應該是40度還是100度?」粘度是潤滑油最重要的指標,潤滑油是否適宜使用,首先就要看粘度是否處在要求的範圍。粘度不合適,那麼潤滑油就不宜使用,因此粘度是潤滑油常見的檢測項目。在檢測粘度時,一般有運動粘度或者絕對粘度兩種檢測,其中尤以運動粘度居多。
  • 潤滑油,對人體而言,有沒有傷害呢?那在用完後要不要洗呢?
    對於夫妻而言,若是情到深處的話,自然而然就會做出一些讓人羞羞的事情,但是難免有的時候會出現比較掃興的事情,就比如說乾澀,其實很多人都應該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要怎麼辦呢,大家應該都知道需要上油了,潤滑油也就是為了能夠提高性能的生物,但是在用完之後就會發現自己皮膚上特別黏糊糊的,另外還不好清洗
  • 潤滑油的密度與比重
    密度是潤滑油最簡單最常用的物理性質指標,它既是質量控制參數,也是計量控制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