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油是一種技術密集型產品,是基礎油(通常是複雜的碳氫化合物混合體)及相應添加劑的混合物,其使用性能是複雜的物理或者和化學變化過程的綜合效應,通常要用一系列的理化指標、模擬及使用性能指標、以及臺架試驗指標三個層次來定義,不同產品可達到十餘項乃至幾十項不等。
這些性能指標及其實際測試數據會出現在產品規格及質量檢驗報告中,認識這些指標的意義,從而判斷產品的質量及變化後對使用的影響對潤滑油研發、銷售、生產和使用人員來說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中,臺架試驗是採用某種典型的設備進行實際或強化工況試驗後取得的評價數據,如發動機臺架或液壓泵臺架等,一般耗時長、費用高,多半是在產品定型時測試;模擬及使用性能指標,不是採用摩擦付或相似工況的條件實驗後,測取相應指標數據,比如抗磨FZG及抗泡防鏽防腐蝕等特性,其耗時和費用比臺架低、但也是使用中或使用後的性能,多半要批量測試、但也有一些只做定型或定期測試;理化指標是潤滑產品未使用的組成結構及性能,比如密度、粘度、元素含量、閃點傾點等,測試成本最低、一般需要批次測試,所以往往是用戶判斷油品質量水平的最常用參數。
石油產品含有一些能與鹼形成金屬皂的添加劑,如酯類。此外,有些在用潤滑油,尤其是在用汽輪機油和內燃機油,也含有一些能與鹼發生類似反應的化合物。皂化值就是指每1g試樣以特定的方式與鹼共熱時所消耗鹼的量。由此可以估計試樣中存在的酸的量,即在加熱條件下已轉化成金屬皂的任何游離酸以及複合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