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學員說,他/她看書或上網,了解到當油脂與鹼液混合後,就要立即快速的攪拌,甚至要邊倒油邊攪拌,因為這樣可以讓皂化反應更順暢。而看到我的操作後,都有點好奇,為什麼我不這麼做呢?
大多數人都知道水與油是不兼容的概念,所以認為鹼液倒入油脂時一定要迅速攪拌,且儘量攪拌速度快一點,讓鹼液與油脂增加分子碰撞機會。這算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因鹼液與油脂接觸就立即產生碰撞,即會在彼此接觸的表面間產生皂,就是一種天然的表面活性劑(或稱天然乳化劑),它會將油水分離情況打破,當油與水的表面消除之後,就會增加更多油分子與鹼液分子結合的機會,可以加速油與鹼液間的皂化反應,讓皂液之溫度提高,因此可以利用這個契機操作來讓制皂的過程更順暢。
所以,有些初學者在鹼液倒入油中後,馬上就加足馬力徒手用力攪拌,敬業的精神令人尊敬。不過,還是要注意安全,有時候太大力的攪拌,皂液反而更容易濺出,這樣不光危險,而且皂液變少就得不償失了,而且很容易帶入很多氣泡,讓皂形成後質地不細膩。
況且畢竟人的手動攪拌速度是比不上機器的,故只要開始用矽膠鏟手動攪拌均勻混合後的油脂,讓各種油脂均勻一下,然後倒入鹼液後再開始攪拌即可。想選手攪或機打都可以,我的意見是皂化過程可以全部交給攪拌機,千萬不要為了快速攪拌而讓鹼液噴出來造成傷害。機器打皂又快又均勻,但也有自己的缺點,比如起泡問題,比如皂液濃稠度的把握問題,這都需要經驗來掌控。
我們用機打,要將「快」字放下,機打皂該追求的是細緻、均勻與無泡,一鍋好的手工皂,均勻才是王道,一鍋均勻的皂液,已經可以避免雪花、松榚發生的機率,當然保溫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減低晾皂期間出油斑的機會,當然晾皂環境也很重要,說真的,你把手工皂打好,保不保溫已經是其次。
有人說手打比機打細緻,說真的我很難理解,電打轉速比手工快,是不爭的事實,手工皂是怎麼來的?就是油鹼混合後產生皂化反應,而機打因為轉速快,油與鹼混合時,結構分子會隨著高轉速而產生改變,油與鹼得以更充分混合,皂化反應亦因而加快,出來的製成品會較細緻之餘,感覺較紮實,也就是說,機打皂比手打皂來得硬,晾皂時間更短。
我們有機打皂課程,適合那些觀念較落後,有一定經驗的皂師,還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加大產量,歡迎諮詢,點擊下面: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