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分娩多在夜裡發動?什麼時候去醫院最有利?

2020-12-04 寶寶知道

《人體信息圖》書中提及歐洲西部、北美洲和類似的發展中國家的足月自然分娩的平均數據,最有可能發動分娩的時間是:凌晨2點~凌晨4點。原來這跟催產素也是有關係的呢~

1

催產素讓分娩通常發生在夜裡或清晨

由於孕婦的大腦在夜間能分泌較多催產素,而且子宮在夜間對這種神經激素最敏感,因此孕婦的宮縮常常出現在休息時間。

其實在孕期即將結束的時候,不僅孕媽媽的大腦會產生催產素,胎兒的大腦也會產生催產素,並輸送到血液中,促進母親的子宮收縮,加快分娩過程。孕媽媽的生物鐘確保分娩過程晝夜節律,讓分娩通常發生在夜裡或清晨這段休息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分娩的速度最快且需要助產士的協助最少。

(來源《我即我腦》)

2

男人也會產生催產素

還不止哦,男人也會產生催產素呢~

比如在愛愛的時候,催產素對於勃起有重要作用。在性興奮的過程中,男性和女性血液中的催產素都會增加。催產素刺激平滑肌纖維收縮,促進精子運輸,然後將精子沿著一個方向運輸,並將卵子向另一個方向運輸,以確保兩者最終能夠結合。(來源《我即我腦》)

△圖片來自網絡

孩子出生後,催產素對於父親的養育行為以及父親和孩子之間的連繫也具有重要作用。當父親和孩子一起玩耍時,以及在父親感受都孩子溫暖的接觸時,催產素都會升高。

3

催產素是怎麼產生的

科普時間到啦~下面的內容需要花點腦力哈~

催產素的老家在人體的內分泌系統裡。

我們人體的各組器官、組織和細胞按功能分,可以分為皮膚系統、骨骼系統、肌肉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淋巴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感覺系統、生殖系統、神經系統。(來源《人體信息圖》)

△圖片來自《人體信息圖》

內分泌系統是與腦和神經進行著通力合作的指揮系統。內分泌系統由生成並分泌激素的腺體組成,調節細胞或器官的活動。調節生長、代謝、性發育和許多其他過程。

血液不僅是把所含營養供給全身的分配者,也是一張大規模的公路網,把激素分布到全身。凡是通過血液循環或組織液起傳遞信息作用的化學物質都屬於激素。每種激素都是小的血源性的化學物質。它來自一個特定的內分泌腺,到達全身每一個角落,但只會影響特定的組織或器官。(來源《人體信息圖》)

催產素由下丘腦產生,再由垂體神經部分泌,所以它也叫垂體後葉素。

「催產素」這個芳名來源於它可以作用於子宮,促進子宮收縮,從而為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做準備。這種由子宮體部平滑肌負責完成的收縮可以造成一種張力,通過收縮與間歇的反覆交替,才能使胎兒不斷沿著產道下降來完成分娩,所以在分娩中的作用至關重要。(來源《解碼神奇的激素》)

4

發動了!什麼時候去醫院最有利於順利分娩?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我也在夜裡發動宮縮,什麼時候該去醫院呢?聽聽Kama老師怎麼說:

常見去醫院的建議:

1. 破水,當你感覺陰道又大量液體湧出,或者感覺到又液體慢慢滲出時;

破水需要引起重視,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你應遵循以下原則:

-記錄破水的時間、羊水的顏色、氣味、流量。正常的羊水是透明的無氣味的。

-不要在陰道內放置異物避免感染,例如棉塞,不要用手摸。

-去醫院並告知醫護人員你破水的情況。

2. 當你的宮縮越來越規律,越來越強烈,每隔4分鐘出現一次、每次持續1分鐘、持續1個小時;

其他情況:

①陰道流出鮮紅色大量的血液

②發燒37.7攝氏度以上

③排尿時疼痛或者有灼燒感

④臉部或手部突然腫脹

⑤視覺模糊或者經常性頭痛

⑥早產

⑦持續24小時及以上的嘔吐或腹瀉

⑧腹部區域突然疼痛

⑨胎動有較大改變

⑩聽身體的聲音和媽媽的直覺

⑾不規律宮縮伴有不受控制的強烈便意

圖文分享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孕育加油站)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屬鼠的夜裡分娩才吉祥?產房裡,白天出生的新生兒為何比夜裡多?
    這天上午,一位待產產婦的婆婆找到我,諮詢說:「醫生,我們家要生的孩子屬相是鼠,屬鼠的要夜裡生才算好命,老鼠夜裡才有得吃嘛。能不能讓我兒媳婦夜裡生孩子呢?」說到生孩子的時間,一些老輩人有些迷信思想,總覺得要按照屬相的特點來決定生孩子時間的吉兇。
  • 「我在三甲醫院無痛分娩,卻被疼死!」無痛分娩是真or假
    要看清一個男人,給他生孩子的時候就知道了!最近在微博上看到個報導,真是有夠氣人的!一產婦要求無痛分娩,竟遭到她家大豬蹄子的強烈反對,原因是害怕麻醉對他家兒子有不好影響……(呵,男人!如果沒有提前在早孕期搶到國際部的號,普通病房就別想無痛分娩的事兒了,即使醫療系統內亦如此,有位朋友的愛人在北京的某家頂級的三甲醫院進修,她去她愛人醫院分娩,也沒有打到無痛分娩,幸虧是二胎,產程短.......還有,即使你運氣好搶到了號,動輒十萬左右的費用,來自一般工薪階層的你是不是要考慮一下你錢包的感受.....
  • 寶寶什麼時候出生最合適?過來人後悔選擇這個時間段
    為啥,因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花開季。 倒不是因為我想著前去春遊賞花,而是醫院裡,擠滿了想要在夏季前生娃的產婦! 尤其很多根本就沒發動,甚至是剛足月,但想讓寶寶能提前一年上學,就要求提前剖出來。
  • 預產期到了寶寶還不發動,要不要去醫院催產呢?聽聽醫生怎麼說
    文|好孕姐孕媽懷孕後醫生便會為孕媽推算預產期,有些孕媽預產期還算準確,寶寶剛好那天出生,但是有些孕媽會提前發動,而有些孕媽會推遲發動。對於提前發動的孕媽還比較好說,只要注意臨產的三大信號(陣痛、見紅、破水)就行,但是推遲發動的該怎麼辦呢?
  • 產婦分娩信號燈:臨產徵兆!胎兒是否快出生、真假宮縮,一次說清
    導語:產婦分娩信號燈:臨產徵兆!胎兒是否快出生、真假宮縮,一次說清臨近預產期,也就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候,孕媽們往往內心忐忑不安,不知道寶寶到底啥時候出生,自己能不能順利生產……其實,寶寶在發動之前,都會給準媽媽一些信號,例如輕微的宮縮陣痛、內褲上一抹淡淡的紅絲似等,都是在提醒你,寶寶就快要降臨了,你就要升級當媽了。
  • 為啥進產房前要自備「刀紙」,能用其他紙代替嗎?答案是這樣的
    很多孕媽在懷孕期間就會裝好待產包,這樣方便到時突然有反應了,隨時拎著包就能去醫院,避免到了醫院後發現少東西而慌亂。 等到了妻子發動,一家人拎著待產包來到醫院後,辦好了住院手續,妻子在病房裡休息,護士給了小劉一份待產清單讓他仔細看。
  • 為啥有的寶貝提前出生,有的過了預產期還不發動?跟這些方面有關
    「看著一些早產的寶寶,小小一個躺在保溫箱裡就覺得心疼」孕媽童童說,表姐懷孕的時候孩子就是早產。37周就出生了,自己去醫院探望的時候,也是非常的心疼,自己懷孕了,轉眼間到了孕晚期。自己也是比較害怕寶寶早產,和老公兩個人各種小心各種照顧。但現在都過了預產期兩天了,自家寶寶還沒有發動。
  • 為啥女性能熬過「分娩陣痛」,男性卻頂不住?為母則剛真不是瞎說
    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醫療的發達,為了讓更多丈夫感同身受,很多醫院都推出了分娩體驗,真實的讓丈夫感受分娩陣痛。 不少感受的丈夫上去之前都是信心滿滿,但卻鬼哭狼嚎的下來,分娩體驗都是一步步增加疼痛的,但很少有丈夫能夠堅持到最高級別。
  • 發動後如何才能更快開十指?孕媽媽記住這4點,縮短產程少受罪
    文|福林媽咪還沒進入孕晚期,孕媽媽就會開始擔心分娩了,畢竟順產痛之痛如雷貫耳。稍微有些了解的孕媽會知道,從宮縮開始,也就是俗話說的「發動」,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開指」過程。這個開指過程還因人而異,快的話可以兩三個小時,長的可能十多個小時,這就要看「人品」了,相信很多孕媽媽都暗暗祈禱,自己生的時候寶寶能儘快出來,自己少受一些罪。
  • 「分娩助力」快生的時候肚子疼,不能使勁壓肚子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真正到了分娩的時候,對於初產婦的我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緊張也許蓋過了一切。這個時候,最好的就是聽從醫生的安排了。但是,分娩的開始,醫生和護士不是時刻都待在自己身邊的。這個時候,也許自己有些做法會不正確的。
  • 3個分娩徵兆孕媽要記牢,別傻等預產期
    如果孕媽出現了規律宮縮,那就說明胎兒發動了,要出生了,要及時去醫院。 京媽建議: 一般出現見紅,可能需要2-3天才會分娩,因此寶媽不用太著急,也不要緊張,但是要去醫院,讓醫生檢查見紅情況,然後聽醫生的建議,是回家待產(有情況隨時入院),還是住院觀察。
  • |親歷米國無痛分娩
    傳統上醫生確實把宮口作為是否需要上鎮痛的標準,而現在越來越多的醫生傾向於把疼痛指數作為標準。作者生大女兒的時候開了一指,用的Epidural鎮痛,生小兒子的時候去醫院已經開了6指,仍然使用的Epidural鎮痛。作者的朋友在加州生產,開了7指醫生還是給用了鎮痛。
  • 為啥老人說「生兒要午時,生女要子時」,生在哪個時間更好?
    小琳下個月要生寶寶了,之前她找了關係去檢測,事先知道了自己懷的是男寶。結果,她的父母專門從老家趕過來,其他的沒說什麼,只是要求小琳跟醫生說好,一定要讓寶寶在下午的午時出生。 因為在老一輩的觀念中,孩子的出生時間非常重要,所以講究「生男在午時,生女在子時」。
  • 都40周了寶寶還不發動,要打催產針嗎?催產針注射須知
    文|福林媽咪最近發現,只要我寫關於孕產的文章,總有寶媽在下面留言:40周了,求寶寶發動,或者多少周了,求發動。還有一些寶媽很恐慌,問我:寶寶都40周+3天了,還是沒動靜,我要不要去醫院打催產針啊?①破水後遲遲不發動要知道,產婦臨產的信號只有三個,見紅、破水、宮縮,三者不分先後,其實理論上的順序是見紅、宮縮然後破水,但是孕媽們存在個體差異,所以沒有準確的定義。有見過寶媽宮縮疼了很久的,卻還沒破水的,那麼可能就需要人工破水。當然,這裡說的破水後不發動,指的就是先破水了,但是一直沒有出現宮縮。
  • 這3種孕婦,分娩就要打「催產針」,別傻傻的等發動了
    不少生過孩子的寶媽都知道,在自然分娩的時候,是分為三個產程的,每一個產程都十分不容易,從宮縮開始,到分娩結束,真的是一把辛酸淚,尤其一些產婦出現了一些生產難度,產程時間過長,那就更遭罪了。所以,往往遇到宮縮不明顯等等狀況,就會用上"催產素",其實,催產素就是在分娩過程中,促進子宮平滑肌的收縮,幫助產婦縮短產程,減少一些分娩痛苦的激素。但是,催產素並不是說所有產婦都會打,有些產婦的生產進程很順利,就不會用到催產素,所以也是因人而異。那麼,什麼樣的孕婦,分娩的時候,才需要打催產素呢,不妨一起了解一下吧,不要到了生產的時候,還傻傻不知道。
  • 「——蹭熱點說說我在美國經歷的無痛分娩
    這種情況得馬上去醫院。我趕緊叫醒老公,送我上醫院。那是12月的一天,加州罕有的來了一場冬季的大風大雨。我們在風雨中到達醫院產科。護士檢查了下確實是羊水,就讓我進了產房。衣服全部脫光,換上醫院裡的衣服,背後的扣子可以解開。躺在產床上,左右手臂被插上各種搞不清用途的管子,身邊是各種看起來很神秘的儀器。因為當時我的宮口只開了一點點,所以給我打了催產素。
  • 學明星媽媽自然分娩 給寶寶最原始的愛
    縱觀最近的明星皇室產子新聞,不論是微博女王姚晨,還是英國的凱特王妃,她們一致都選擇了自然分娩。姚晨通過自然分娩產下男嬰,一家人樂的合不攏嘴, 其實姚晨本身已算是高齡初產婦(年齡超過30歲才第一次分娩的孕婦則稱之為高齡初產婦。高齡初產婦的難產率明顯高於適齡孕婦,自然分娩相相較來說會很困難。)
  • 蒙古帝國發動了三次西徵,為何在最強大的時候,卻不再西徵了
    蒙古帝國在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徵以後,如果他們繼續西徵,是完全可以把整個歐洲,乃至非洲拿下來的。但是後來,他們卻不再西徵了。那麼,是什麼原因,阻止了他們西徵的步伐呢?如果說是因為實力不足,沒能力再打仗,他們才不打了,還勉強說得過去。
  • 自然分娩,媽媽的擔憂,側切還是撕裂?也許你有第三個選擇!
    如果產道彈性差,而胎兒頭圍比較大,還有的是急產情況,產道還沒有完全擴張到十指寬度,這時候胎兒分娩常常會引起陰道口發生撕裂。這種特別的情況下發生撕裂一般都不可控,對於媽媽的身體也是較大的傷害,這時撕裂的傷害比醫生為你側切還要大,縫合有難度,還容易感染。什麼是側切?什麼時候該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