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怪相:情願剖宮產,也不願意選擇側切
在導樂陪產的過程中,導樂師說常常會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一些媽媽經過好幾個小時的陪伴,產程進展順利,看著馬上上產床了,這時候又有了新的擔憂和顧慮,甚至還有的突然恐慌,情緒大變,喊著叫著要行剖宮產的。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媽媽們如此多變呢?經過溝通才知道她們是害怕產床上的剪刀,也就是會陰側切。
完整的身體,好好的組織,突然這麼一剪刀下去,想想就不寒而慄。據報導,我國剖宮產率居高不下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害怕分娩時側切。一些媽媽情願剖宮產,也不願意選擇側切。
自然分娩,選側切?選撕裂?
那麼是不是每一位媽媽分娩時都一定要側切呢?側切比撕裂更痛苦嗎?不側切一定就會撕裂嗎?側切和撕裂兩者是什麼關係?
很多媽媽都害怕側切,擔心側切會對產後恢復不好,導致生活質量下降,但是很多人也沒有因此而躲過側切。有的醫生也特別喜歡接生時側切,說側切比撕裂好。這些現象正常嗎?為此,今天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順產過的媽媽都應該記得,當你躺在產床上拼命地使勁的過程中,產道需要不斷地擴張,達到十指寬度,目的就是讓寶寶順利出生。如果產道彈性差,而胎兒頭圍比較大,還有的是急產情況,產道還沒有完全擴張到十指寬度,這時候胎兒分娩常常會引起陰道口發生撕裂。這種特別的情況下發生撕裂一般都不可控,對於媽媽的身體也是較大的傷害,這時撕裂的傷害比醫生為你側切還要大,縫合有難度,還容易感染。
什麼是側切?什麼時候該側切?
側切其實就是醫生為媽媽們分娩時人為地擴大產道口,目的就是方便胎兒正常分娩。是否需要側切,一般來說都是由醫生根據產婦分娩當時的具體情況來做出判斷的。生產過程中,當產道達到十指時候孕婦開始用力生產,這時候會陰會變軟變薄,如果寶寶的胎頭過大或者胎位不順,胎兒在娩出至產道口時,極大可能導致會陰出現不同程度的撕裂。
根據撕裂的嚴重情況,通常分為4種程度。1度和2度一般比較輕,3度和4度的撕裂發生已經是比較嚴重的結果了,如果產婦堅定地拒絕側切,有可能造成3度4度的撕裂,對於身體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產後的修復會變得很艱辛。傷口處理起來醫生也感到棘手,後續還容易感染。所以建議媽媽們還是要聽從醫生的建議來做決定最好,該側切的時候不要一味抗拒。
那麼,有的醫院基本上初產婦人人都側切,側切率非常高,這樣對嗎?這種做法肯定不對!盲目的給產婦側切,帶來的傷害不可估量。現在很多產科,都把降低側切率作為產科質量考評標準之一。隨著醫學的發展,不少醫院也在降低側切率方面下功夫,紛紛開展了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對降低產婦分娩時候的疼痛非常有幫助,無疑使大大的福音啊。媽媽們要做的就是放鬆精神,配合助產士做勻速的用力,讓會陰慢慢擴張,胎兒緩緩娩出,其他的交給助產士去做就好了。
分娩是痛苦而幸福的,媽媽們不切即撕的時代過去了
對於女性來說,分娩是痛苦,既要擔心寶寶是否能夠平安誕生, 自己又害怕受痛苦,還要擔心產後的康復 ,真是很為難。但是女性分娩又是幸福的,十月懷胎,自己孕育的新生命即將來到人間,那是夫妻愛情的結晶,更是自己乃至家族生命的延續,而這個任務將由你去完成,何等神聖偉大!
現在很多醫院開展了導樂分娩,提倡的就是溫柔分娩、無保護自然分娩。所以媽媽們要做的就是多了解分娩知識,放鬆自己的精神,配合助產士和導樂師去完成這一神聖的使命即可。有人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希望媽媽們都能夠勇敢地去面對,你的配合可能避免側切和撕裂呢。祝願每位媽媽都能夠無側切無撕裂,溫柔的誕下寶寶。
【今日話題】你生寶寶時有撕裂還是有側切?或者你享受到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了?歡樂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