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不體驗側切後的步步鑽心?產後這樣護理,讓你少受罪

2020-12-05 十月呵護

很多媽媽都說,躲過了剖宮產的一刀,卻沒躲過順產的側切。

小小的刀刃在會陰上劃一下,就帶來了那麼多的痛苦和眼淚!

分娩後更甚,走路時候也疼,人家是步步驚心,寶媽們是步步鑽心...

寶媽們看了之前的文章:《比起生娃,我覺得縫針更痛!如何避免撕裂與側切,這幾點必不可少》都忍不住在留言區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事實上,產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與側切息息相關:

側切後傷口一直疼痛,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最難受的不是側切縫合,而是側切後大小便的時候,傷口被浸溼的那種鑽心的疼痛,不幸再遇上便秘,只能眼含淚水長嘆一聲:只恨不是男兒身……

拆線的時候忍不住哭了,當時就想再也不要生娃了……

生過七個月了,側切縫合的地方偶爾還會疼……

這些都是側切這個「磨人精」帶給寶媽的見面禮,雖然媽媽們覺得這個傷口充滿了惡意,但它的出現是為了讓寶寶順利出生,也幫寶媽規避了會陰撕裂的風險,而且側切傷口比撕裂傷口更整齊更好恢復。

這個傷口也是寶寶順利出生的烙印,是寶媽們孕育生命的「幸福勳章」。

側切雖然不可選擇,但我們能用正確的護理方式把它帶來的傷害減到最小,這就揭開今天的主題——側切傷口的護理。

知己知彼是做一切事情的首要法寶,先來了解一下側切的傷口:最常用的是會陰左側切開術,沿會陰聯合中線向左向後45°剪開會陰,長度約為4~5cm。(會陰正中切開術雖長約2cm,但傷口有自然延長撕裂至肛門括約肌的風險,一般不採用。)

側切傷口需仔細護理

會陰部位本就特殊,再考慮到產後伴隨惡露《產後惡露多久乾淨?月經啥時候來正常?一文解決你所有問題》,還會受到大小便時候的影響,而且因為個體差異,恢復時間差異也比較大,有的寶媽1~2周能恢復好,有的寶媽則需要一個月甚至更久。(在一般情況下,側切傷口在術後一周左右拆線,若縫合時用的線是可吸收的,就不需要拆線了。)

此外,這個部位的傷口容易出現感染、裂傷、血腫等併發症,所以平時的護理非常重要:

1.注意清潔

準備一個小盆和一塊乾淨的毛巾,每天用溫水清潔外陰(特別是大小便之後)。

清潔時不要用各種洗液,應該從會陰到肛門進行清洗,以免將細菌帶入會陰部位,最後清潔完記得擦乾然後塗上碘伏。

平時也要注意保持傷口的乾燥,勤更換會陰墊及內衣褲。

2.用對姿勢

關於姿勢,其實是要用你感覺舒服的姿勢,特別是在坐、臥的時候。

「坐」:在硬的表面上落座,歪向一邊可能比坐直了更疼。如果沒有哪個姿勢可以忍受,可以選擇坐柔軟的墊子,或坐在柔軟的沙發上,這樣可以減少會陰承受的壓力。

「臥」:躺的時候主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對側臥位」,與傷口反方向躺,比如傷口在左側,就右側躺,避免壓迫和惡露汙染傷口。如果側躺躺累了,可以換為平躺。

3.大小便

先要做到避!免!便!秘!

便秘會讓媽媽們在解便時太過用力,不僅疼還容易導致傷口裂開,所以平時一定一定要多吃纖維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蘋果、菠菜等),多喝水,適當多下床運動。

大小便後用廁紙從前往後擦拭,以免把肛門細菌帶到會陰部;便後的清潔參照前面的方式,清潔後記得用柔軟的毛巾蘸幹。

4.傷口腫痛

傷口疼痛是每一位側切媽媽的血淚史,雖然我們無法選擇傷口的出現與否,但我們可以用切實可行的方法緩解疼痛:

1.在術後24小時內,寶媽可以用毛巾將裝有碎冰塊的袋子包裹起來冷敷在傷口處,一般冷敷10~20分鐘左右,可以有效緩解疼痛。

2.24小時之後也可以溫水坐浴,建議每天4次,每次5分鐘左右,大小便清洗後也可以使用坐浴,若寶媽覺得冷敷更有效果,也可以繼續冷敷,然後再開始使用溫水坐浴。

3.如果側切傷口有水腫的現象,可以使用50%硫酸鎂溼熱敷緩解水腫疼痛。

4.如果疼痛厲害,使用冷敷、溫水坐浴也不能夠緩解,可以服用止痛藥,比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片,不會影響母乳餵養。

5.緩解會陰疼痛的其他方法還有一些物理療法,比如微波照射等。

護理方法已經列出,媽媽們可不要再獨自忍著偷偷抹淚了,能在日常生活中舒服一些就是對一位母親最大的安慰,也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心願~

當然解決媽媽們的疑慮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Q:初次分娩的媽媽有可能無側切無撕裂嗎?

A:有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要側切,在準媽媽會陰部彈性比較好,胎兒大小合適和產道正常情況下,寶寶能夠順利通過產道時,也是有無側切無撕裂的情況的。

Q:一胎側切,二胎時基本都要側切嗎?

A:如果準媽媽有過分娩的經歷,再次分娩時,一般再次側切的機率會小一些。

Q:側切會對以後性生活有影響嗎?

A:側切傷口只要認真護理,一般都會恢復得比較好,不會影響性生活。

Q:產後十天後側切傷口裂開了一個小口子,醫生說不能重新縫線,只能等他自己癒合,這樣對以後生活有影響嗎?

A:若傷口只是小部分裂開的話,癒合好之後對生活是沒有影響的,只是恢復的比較慢一些,平時注意傷口護理,保持清潔乾燥。

Q:側切的傷口感覺還有痛感,醫生叫我吃產婦康幫助恢復,母乳餵養時可以吃嗎?

A:產婦康並不是止痛藥,且屬於中成藥,目前很多中成藥的療效和安全性並沒有循證醫學依據,關於傷口疼痛媽媽可以按照上面關於疼痛的方法處理,通過護理不能緩解疼痛,可以口服對乙醯氨基酚片。

當傷口出現血腫、感染、裂開這些情況時,不要猶豫儘快去醫院:

● 如果寶媽感覺傷口疼痛嚴重,甚至有肛門有墜脹感,考慮是傷口血腫;

● 當傷口明顯有紅、腫、進行性疼痛加重、局部有膿腫形成,膿性分泌物流出時,說明傷口可能發生感染了;

● 若能明顯感覺到會陰部有較大裂口,且痛感加劇不止時。

在讓傷口恢復的更快這件事上,寶媽們心急是可以理解的,但任何傷口的恢復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太過心急、不良情緒不利於傷口的恢復,所以調整好心態、認真的護理也是恢復傷口的一劑特效藥,寶媽們萬萬不可忽視。在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也不要猶豫耽誤,立馬去醫院接受醫生的幫助。

為了迎接寶寶的到來,媽媽們過五關斬六將,已準備好給寶寶滿滿的愛與耐心。

媽媽們不要忘記,自己是寶寶的保護傘,要好好的愛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

相關焦點

  • 產後都要經歷哪些痛?順產側切後傷口該怎麼護理?
    產後都要經歷哪些痛?順產側切後傷口該怎麼護理?生過寶寶的媽媽們都知道,順產要經歷猶如斷骨之痛。本想終於熬過去生產之痛後,好好坐個月子,卻不知產後還要經歷這些痛,其實這些痛不比宮縮輕鬆到哪裡,現在回想還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女人本弱,做母則剛。
  • 順產有側切傷口該怎麼護理?過來人分享:很實用的五條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對於順產的孕媽媽,有的會因為胎兒大或者其他情況導致側切。可且帶有傷口。如果護理不好就會感染,那麼應怎麼護理呢?
  • 順產側切傷口多久癒合 側切傷口如何好得快
    許多孕婦都會傾向於自然分娩順產生下寶寶,這樣不僅恢復身體快而且對寶寶頭部發育也好,但提起順產很多孕婦對順產充滿了恐懼,覺得會很疼,留疤很醜等。其實有這麼多的擔心,主要是準媽媽對順產側切了解不多,不知道順產側切傷口多久癒合,現在我們介紹什麼是順產側切,以及如何順產側切傷口怎麼好得快。
  • 順產側切後,傷口如何護理?注意好這三點,不僅恢復快還不易發炎
    文|福林媽咪提到順產側切,很多孕媽都會害怕,很希望自己到了順產的時候不需要被劃上這麼一刀。但是在實際分娩過程中,為了保險起見,防止出現更嚴重的撕裂傷,醫生更多的會選擇進行這樣一個側切小手術。有的寶媽在產後側切傷口恢復的不好,覺得很疼,所以告訴身邊人說側切是很痛苦的,但是相比撕裂傷或者是剖腹產的那一刀給產婦身體帶來的影響,側切傷口是很容易癒合的,也是痛苦最小的。所以說,孕媽在面對這個側切問題時不用太過擔心,同時要掌握科學的傷口護理方法,這樣就能讓避免感染,很快恢復了!
  • 順產側切VS剖宮產刀口,護理起來有講究
    剖宮產有刀口,順產有時也得切上一刀——做媽媽真是傷痕累累……今天糕媽就分順產側切和剖宮產刀口兩部分,來好好講講產後「外傷」的護理要訣。曾經聽閨蜜講過側切刀口:翻身疼走路疼,連尿尿都疼,隨著癒合還會發癢(且沒辦法撓),簡直是抓心撓肺的感覺!
  • 順產側切的7個秘密,你知道嗎
    而且側切的傷口是人為地切開,邊緣整齊,縫合後的切口癒合和外觀都要優於自行裂傷後所造成的不規則傷口的縫合。由於側切傷口減輕了胎頭對產道的擴張,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陰道的彈性。有文獻報導,會陰側切還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產後因陰道鬆弛而造成的性生活質量下降。對於胎兒來說,會陰側切可以縮短其娩出的時間,也就是縮短了胎兒頭部在陰道口被擠壓時間,可以減少胎兒缺氧的發生。
  • 順產時的「側切和撕裂」,會影響生活嗎?孕期做好這幾點避免側切
    有經驗的醫生,可以參考媽媽分娩過程中的具體情情形,判斷是否需要會陰側切。現在無撕裂無側切的辣媽非常多,孕期如何練習,可以實現順產無側切呢?1~2度的撕裂,屬於輕度撕裂,產後很快恢復,不會影響媽媽生活,屬於比較理想的情況。如果撕裂情況可以達到3~4度,可能會導致產後大便失禁等問題,需要進行人工幹預。側切可以有效防止會陰重度撕裂。
  • 順產時,醫生:側切or自然撕裂?哪個有利產後恢復?聽聽建議吧!
    有一個朋友是十幾年的婦產科醫生,根據她的描述,在她接觸過這麼多的分娩中,產婦哪怕被陣痛折磨地氣若遊絲,可一躺到分娩的病床上卻絕對不忘了提醒醫生:怕以後生活受影響,所以不想側切。從這個描述可以看出兩個問題,一個是大部分產婦都會關心側切所帶來的影響,另一個問題則是大部分產婦沒有真正了解分娩側切的意義。分娩之時,產道為了能夠適應寶寶的通過,產道需要擴張數十倍的寬度。如果產婦產道彈性不佳、胎兒頭部太大以及突然急產,在產道還沒有充分張開就面臨分娩,那麼無疑只有兩種選擇,醫生會問你:側切or自然撕裂?
  • 順產側切傷口如何正確護理
    堂妹兩個寶寶都是順產,有側切,也是夏天生產的。她兩個寶寶都是在同一家醫院生的,甚至可巧的是都是在同一張產床上,相差兩年多。兩個寶寶都有側切,甚至生二寶的時候,因為她生的太快,還有撕裂。產婦在大小便後都應該用水衝洗會陰,並用衛生紙擦拭,一定要從前往後擦,以避免細菌感染。上廁所的時候,如果是坐便池,最好是不要跟別人共用坐便器。可以準備幾個一次性的馬桶坐墊,因為月子裡特別容易感染。月子裡一定要多注意休息,睡覺的時候可以側著身子。最好是穿寬鬆,舒服柔軟的睡衣或者月子服,儘量不要碰到側切刀口。月子裡儘量少坐著,或者站著。
  • 分娩時「側切」和「撕裂」,對生活是否有影響?助產士說了實情
    堅持用肯定沒問題」「嗯開藥了,還有相應的產後恢復訓練,等回頭我再問問我的主治醫生」「嗯好,你問問心裡也放心」其實閨蜜的擔心相信也是很多順產寶媽的擔心。「側切」和「撕裂」究竟是什麼?一位助產士的朋友說:側切之後,一般都能恢復到正常的體貌的,不必過於擔心,對今後的夫妻生活是沒有影響的。
  • 產婦分娩做好什麼準備,才能超快順產,又無側切撕裂呢?
    還記得有位親戚就在生完寶寶後,跟大家說,自己是想著順產生寶寶了,也這樣準備的,可是還是發生了側切的情況,自己還是有點小遺憾。 哪怕在順產時候發生了側切的可能,但是對於很多媽媽來說,她們都是更希望在順產的時候能夠超快順產無側切撕裂的發生。既然大家都這麼關注這個話題,咱們就來具體聊聊。
  • 順產時,「自然撕裂」和「側切」有什麼區別?產科醫生說出了實情
    很多人不明白分娩時,自然撕裂和側切的區別,以及為什麼要進行側切的原因。實際上,在分娩時,孕婦的生殖器官會擴大到原來的幾十倍,以便胎兒的順利產出。但是如果產婦的c道彈性不好、胎兒太大或者分娩的速度太快等原因,就會很容易造成產婦y道的嚴重撕裂,帶來非常嚴重的後遺症。
  • 順產時,側切和自然撕裂哪個恢復快?
    其實到懷孕末期,準媽媽的外陰部和宮頸會逐漸變得柔軟而有彈性,多虧這種變化,宮頸、產道和會陰才能在出現宮縮時很好地擴張,以便讓嬰兒通過。 在分娩時,醫生會用手控制著胎兒前進,等待著陰道口的擴張,這叫做保護會陰。
  • 順產為什麼要側切?側切傷口多久能好,會影響夫妻生活嗎?
    那麼側切真的像這位媽媽說的這麼恐怖嗎,今天貓爸就跟大家聊聊產婦側切的那點事兒:一、順產為什麼要側切?側切的全稱是會陰側切,指的是在分娩的時候,醫生主動在產婦的會陰部位用特殊的剪刀剪開一個口子,等分娩結束後又重新縫上的過程。幾千年的產科實踐發現,絕大多數產婦(特別是初產婦)分娩時或多或少會有會陰的撕裂和損傷。
  • 自然分娩,媽媽的擔憂,側切還是撕裂?也許你有第三個選擇!
    那麼是不是每一位媽媽分娩時都一定要側切呢?側切比撕裂更痛苦嗎?不側切一定就會撕裂嗎?側切和撕裂兩者是什麼關係?很多媽媽都害怕側切,擔心側切會對產後恢復不好,導致生活質量下降,但是很多人也沒有因此而躲過側切。有的醫生也特別喜歡接生時側切,說側切比撕裂好。這些現象正常嗎?為此,今天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 順產的「側切」或「撕裂」,對以後有什麼影響?醫生說的實情是?
    在順產時,會有不少的媽媽所擔憂的就是需要「側切」或者是「撕裂」的情況,這當然有媽媽個人的情況的原因,在順產過程中遇到了產程困難的情況,不得已而為之,需要進行這樣的順產操作。其實,除此之外,對於眾多的孕媽媽來說,真的很有必要對於「側切」和「撕裂」的情況、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影響有所了解。只有這樣,對於順產可能存在的情況了解的越多,才能夠消除心中不該有的疑惑,更加有利於分娩及產後的恢復工作。那麼,關於順產的「側切」或者是「撕裂」,將會對以後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 孕媽順產生娃時「側切和撕裂」,會不會影響以後生活?
    前兩天做菜的時候,不小心刀切到自己的手指了,之後用創可貼貼上後沒看到傷口,但還有痛,在,因為有這個傷口做事諸多不便。不太敢碰水,洗菜洗婉這些事都沒有幹了,就是切菜也打心中覺得有點恐懼了,所以整整大半個月,廚房成了我敬而遠之的地方。
  • 產後4個月做骨盆閉合後疼到跪地:這樣做骨盆修復都是在坑媽
    前陣子中山就有一位產後媽媽(黃女士)體驗了一次「神奇」的產後骨盆閉合術,結果做完產後修復的第二天,她疼到下不了床,給娃換尿布都得跪地換。 黃女士(化名)已經產後4個月了,但由於生完孩子後骨盆變得鬆弛 ,她來到月子中心體驗了一個產後修復的項目 ——骨盆閉合 。
  • 如何避免撕裂與側切,這幾點必不可少
    說起一朝分娩的十級陣痛,每個媽媽都有不同的感受:「不是那種鑽心的刺痛,而是一種難受得讓人喘不上氣的痛。」「那種持續增強到頂點的疼痛,一輪接一輪,並且有可能是十幾個小時的循環。」但說起撕裂與側切,經歷過的媽媽都是統一的說法,「比起生娃,我覺得縫針更痛!」很多媽媽在分娩前都會問問醫生「我可以不側切嗎?我會不會撕裂?會不會影響性生活?今後會不會出現漏尿、子宮脫垂的情況?」今天我們說說這讓媽媽們談之色變的會陰撕裂與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