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時期的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德國,希特勒,相對論,猶太人,反猶...

2021-01-13 東方網

  人類文明的發展有兩個判斷標準:一是人類與自然關係,它可以用科學技術來衡量;二是人類自身的理性良知和道德建設,它可以用人類對自身文化的反思來衡量。從工業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人類和自然的關係已出現了從徵服自然到順應自然的變化,而在理性良知和道德建設方面,對人性弱點的認識並沒有超過古典哲學家。二十世紀納粹極權主義的興起及其對猶太人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正是對這一事件的深刻反思,人類日臻理性良知和道德建設的飛躍。

  愛因斯坦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在許多國度千年人物(1001—2000)評選中都名列榜首。但因為這位俊傑是猶太人,故受到德國極權主義的迫害,納粹時期的愛因斯坦是人們反思這一事件理應直面、值得咀嚼的一個話題。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開創了相對論,徹底改變了人們看待宇宙的方式。隨著反猶主義在德國越來越泛濫,對愛因斯坦及其相對論的攻擊此起彼伏,反相對論與反猶主義掛上了鉤。當時,德國甚至專門出版了一本名為《一百位教授證明愛因斯坦錯了》的批判相對論的書。雖說這些陳詞濫調來勢洶洶,但愛因斯坦則以一言笑談之:「只需一名教授證明就夠了」。1933年5月11日,身為希特勒科學顧問的菲利普*萊納德在《人民觀察員》報上撰文,稱:「猶太集團危及自然科學研究的最重要例子就是愛因斯坦先生拙劣地生拉硬拽數學而提出的理論,其基礎完全是科學童話,再加上些隨心所欲的補充。就像所有那些脫離自然的理論一樣,這個理論正在一塊接一塊地崩塌。相對論所以能在德國紮根,完全要歸功於那些光顧著完成自己任務的科學家們助紂為虐。他們沒看見或不願看見,把這個猶太人看做優良的德國人是多麼大的一個錯誤!」

  德國進入上世紀三十年代後,「科學種族主義」甚囂塵上,不僅愛因斯坦的科學貢獻受到攻訐,連他的講課資格也頻遭排擠。據德國學者克勞斯*費舍爾《德國反猶史》一書披露:「德國自然哲學委員會公開宣稱相對論是『猶太理論』。柏林大學曾終止愛因斯坦在柏林大學上課,其中一個學生說:『我要割斷這個骯髒的猶太人的喉嚨!』」1933年納粹上臺後,帝國的教育部長伯恩哈特*魯斯特宣布:「德國所有大學的所有猶太教授必須解職」。愛因斯坦當在其列。著名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向希特勒抗議解僱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傑出的猶太籍科學家,希特勒回答道:「猶太人就是猶太人,我們必須把他們全部清除!」

  當法西斯主義在德國日益猖獗之時,愛因斯坦發表了思想傑作《我的世界觀》,堪稱討伐希特勒的檄文。它彰顯出這位人文思想家所終生追求民主和自由、反對權威與專制的政治理想:「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讓每一個人都作為個人而受到尊敬,而不讓任何人成為崇拜的偶像。」「只要我還能有所選擇,我就只想生活在這樣的國家裡,這個國家中所實行的是:公民、自由、寬容,以及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公民自由意味著人們有用言語和文字表示其政治信念的自由;寬容意味著尊重別人可能有的任何信念。這些條件目前在德國都不存在。那些對國際科學事業有特別重大貢獻的人,在那裡正受到迫害」。而愛因斯坦正是這樣一位「正受到迫害」的「對國際科學事業有特別重大貢獻的人」。

  1936年,愛因斯坦以一種極為厭惡的情緒離開了德國,從此再也沒有回來。他在美國講學時發表了《不回德國的聲明》,其中有句名言:「國家是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為國家而生存。」他說:「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這些言語既是對納粹主義的挑戰,更是對人類願景的憧憬,體現了具有偉大科學家和傑出思想家雙重殊榮的愛因斯坦的良知和睿智。

  「二戰」結束後,納粹主義壽終正寢,痛定思痛的德國人頗為懷念愛因斯坦,以他為自豪,以他曾經在這裡生活過並獲得重大研究成果而驕傲,現如今,柏林有多家「愛因斯坦咖啡館」就是一個例證。而德國政府紀念愛因斯坦的方式是,將他的政治信條刻在政府大樓上:「國家是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為國家而生存」。值得尋思的是,德國人為何沒有將愛因斯坦的著名的質能關係式——「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刻在政府大樓上?因為前者對納粹主義更有衝擊力和戰鬥力,更能昭示經過反思後的德國人洗心革面、正本清源,重返民主、自由的民族追求。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烏鴉校尉:二戰六百萬猶太人被迫害,有沒有逃跑的機會?
    至於猶太人為德國做了多少貢獻,不了解的民眾壓根就不在乎。在希特勒奪取政權的過程,「反猶」,成為了他重要的執政綱領之一。1920年, 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國工人黨(納粹黨)的《25點綱領》中,明確提到了「反對猶太人的唯物主義思想」。
  • 愛因斯坦的1919:是科學不是狗血
    如果我被看成眼中釘的時候,就會反過來,德國人把我當成瑞士猶太人,而英國人把我當成德國科學家。」愛因斯坦的這些話富有政治意味,而且後一句的假想在幾個月後成真。1888至1918年,德國處於威廉二世時期,軍國主義高漲。1918年,一戰結束,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國進入民主的魏瑪共和國時期。當時很多猶太人從俄羅斯和波蘭遷入德國。戰爭創傷、通貨膨脹、種種社會問題。
  • 愛因斯坦說了2句話,醫護卻理解錯了,最終大腦被分成了240片
    毫無疑問,20世紀這百年光景裡,人類最聰明的大腦一定長在了愛因斯坦的頭上。沒有他的《相對論》掀起物理學領域的革命,人類是否能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還兩說。顯然,愛因斯坦全能全知的智慧已經超越了那個時代。
  • 愛因斯坦對原子彈的貢獻,說實話,真沒想像中的大
    其實不然,愛因斯坦對原子彈的貢獻並沒有世人想像的那麼大。愛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狹義相對論,推導出著名的質能轉換公式,E=Mc^2。它能解釋原子失去極少的質量,為何能換來如此巨大的能量。1938年末,德國早已是希特勒掌權,納粹德國妄想吞併歐洲,攫取世界霸權。二戰的陰雲籠罩著這片剛從血腥中恢復過來的文明大陸。哈恩意識到核裂變可能製造出殺傷力巨大的武器,立刻就向希特勒提出了研製原子彈的計劃。
  • 愛因斯坦因何放棄德國國籍加入美國國籍?是不愛國,還是另有原因
    愛因斯坦於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國南部古老的小城烏爾姆,父母是猶太人。到了四五歲,愛因斯坦還不會說話,有一次,父親送給他一個指南針,愛因斯坦非常好奇,注視著指南針,激動得渾身發抖,童年的這一經歷使他對科學和未知的世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 希特勒掌權後,為何藝術家最先遭殃?
    摘要:在利伯曼去世前不久,他悲傷地得出結論,對身為猶太人的德國年輕藝術家來說,只有一種選擇,「除了移民巴勒斯坦,沒有別的獲救方法。只有在那裡他們才可以作為自由人而生活,並擺脫淪為難民的危險」。 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當選德國總理。
  • 德國為什麼這麼痛恨猶太人?什麼事情導致他們要種族滅絕呢
    二戰時期,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德國在歐洲對猶太人實行了種族滅絕的政策,為此還建造了多所集中營,專門用來折磨並且殺害猶太人,那麼猶太人到底做了什麼,導致希特勒對他們深惡痛絕呢?第一、希特勒是個非常極端的種族主義者,他認為自己代表的雅利安人最大的敵人就是猶太人,猶太人是惡魔的族裔、是世界毀滅的根源。這導致了希特勒對於身為德國人的愛因斯坦也要趕盡殺絕,即使愛因斯坦的科學貢獻十分的突出,但是因為他是猶太人,希特勒對他的態度就是十分堅決的,殺無赦。
  • 歷史中的那些牛人:愛因斯坦,除了相對論你還記住了我什麼
    這可能是我們最熟知的名人照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猶太人,1879年3月14日,出生於德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市的一個商人家庭。猶太人,商人家庭,這兩樣加在一起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了一顆商界新星的冉冉升起,可是,這個名字和這顆非凡的大腦,註定了他不會成為一個商人。下面我帶大家從幾個方面來了解一下這位天才,我們所知道的或不知道的故事。自由的思想和希特勒讓他成為了「世界公民」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但是在1896年瑞士求學期間,出於對軍國主義的憎恨和逃離兵役,愛因斯坦脫離了德國國籍。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上)
    阿道夫·希特勒於1933年開始掌權成為德國總理之時,愛因斯坦正在走訪美國。由於愛因斯坦是猶太裔人,所以儘管身為普魯士科學院教授,亦沒有返回德國。1940年,他定居美國,隨後成為美國公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他在一封寫給當時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信裡署名,信內提到德國可能發展出一種新式且深具威力的炸彈,因此建議美國也儘早進行相關研究,美國因此開啟了曼哈頓計劃。
  • 物理科學家—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英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烏爾姆市,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現代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
  • 小提琴故事——愛因斯坦和小提琴
    比利時王后伊莉莎白,生活樸素,思想開通,不擺架子,平易近人,鍾愛小提琴,極愛邀約好友愛因斯坦一同演奏,愛因斯坦呢,只要出行比利時,都要抽空去拜訪她。大廳裡,有三個人正在焦急地等待著作為第一小提琴手的他。他一到,王宮大廳立刻響起了小提琴四重奏優美的旋律。愛因斯坦經常受邀至荷蘭萊頓大學參加物理學研討,這樣的時候,愛因斯坦總愛住在他的朋友———大物理學家埃倫菲斯特家裡。科學家與科學家相聚,少不了激烈的爭論。埃倫菲斯特有著敏捷的思維,愛因斯坦話語中哪怕有一點點漏洞,也會一下子被他抓住。
  • 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二三事
    德裔猶太人愛因斯坦是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被稱為「現代物理學之父」,也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之後,與牛頓齊名的偉大物理學家。他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 ,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 。
  • 你見過和秘書「滾黑板」的愛因斯坦嗎?
    年輕時期的愛因斯坦由歌手 Johnny Flynn 飾演。↓↓↓所謂傳記,當然是要全面地剖析愛因斯坦這個人。比如,他的風流成性。在首集開始才幾分鐘不到,愛因斯坦的好朋友遭到納粹分子槍殺,與此同時,他卻在教室裡和他的秘書滾黑板。
  • 愛因斯坦的國家觀:哪裡有自由哪裡就是我的國家
    愛因斯坦1879年出生於德國。16歲移居義大利。17歲放棄德國國籍。22歲加入了瑞士國籍。34歲重新成為德國公民。1933年納粹上臺,他拒絕回到德國,從此定居美國,時年54歲。61歲年正式加入美國國籍。終其一生再未踏上祖國——德國的土地。享年76歲的愛因斯坦,辭世時只擁有瑞士和美國國籍,並非德國人。
  • 愛因斯坦對美國貢獻巨大,為何被監視,曼哈頓計劃將他排除在外
    在1933年,愛因斯坦在希特勒掌權前,他帶著家人趕赴美國,因為此時的德國,在納粹主義思想的灌輸下,瀰漫著濃烈的戰爭氣氛,其環境已經不適合他搞科學研究,並且愛因斯坦還是一個猶太人,因為猶太人的身份,愛因斯坦敏銳的感覺到,希特勒將對猶太人動手。
  • 愛因斯坦對美國貢獻巨大,為何被監視,曼哈頓計劃將他排除在外
    在希特勒掌權前,愛因斯坦前往美國 在1933年,愛因斯坦在希特勒掌權前,他帶著家人趕赴美國,因為此時的德國,在納粹主義思想的灌輸下,瀰漫著濃烈的戰爭氣氛,其環境已經不適合他搞科學研究,並且愛因斯坦還是一個猶太人,因為猶太人的身份,愛因斯坦敏銳的感覺到,希特勒將對猶太人動手。
  • 愛因斯坦其實是天才少年,小時候成績不好並非事實
    愛因斯坦。(資料圖片)相對論手稿。(資料圖片)▲愛因斯坦寫給母親的明信片。▲愛因斯坦與妻子愛爾莎。為年輕猶太人奔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猶太裔科學家弗裡茨·鮑爾批評愛因斯坦決定去美國為希伯來大學募款,並指責這是背叛德國。一份首次公開的信件顯示,作為回應,愛因斯坦寫道:「雖然我擁有國際化思維,但我還是常常覺得要為我那些受迫害和被壓抑的同胞說話,只要我有能力這樣做……這就是忠誠,而非背叛。」
  • 數學教材出現「bug」,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愛因斯坦也撓頭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英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烏爾姆市,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 1900年畢業於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 。
  • 漫畫物理: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00年畢業於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 。1905年,愛因斯坦獲蘇黎世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 ;同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1933年移居美國、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職,1940年加入美國國籍同時保留瑞士國籍 。
  • 英國最著名的科學家是牛頓,德國最偉大是愛因斯坦,中國是誰呢?
    第二個科學家是愛因斯坦,他出生在德國,父母都是猶太人。猶太人的聰明是人盡皆知的,愛因斯坦在智力方面完全繼承了其父母的種族天賦。不過二戰爆發之後,由於希特勒的猶太人清洗政策,愛因斯坦不得不暫離德國,去往美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