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博物館照明的亮與暗?

2021-01-08 騰訊網

跑過大大小小數百家博物館,發現一個普遍的問題:

大型綜合類博物館一般來說會比較暗,像個」黑盒子」。而小型或非國有博物館都比較亮。兩者反差較大。

博物館整體空間比較暗,這個好理解:空間做暗能讓人們安靜下來,這樣能夠集中注意力,專注觀展。

許多大館非常規範,嚴格按標準實施,相關的標準如下:

《博物館照明設計規範》與《建築照明設計標準》

《建築照明設計標準》對於博物館空間照度的控制與其它空間都不一樣,其它空間都規定工作面或者參考面照度不能低於某標準值。

公共區房間或場所照度標準

比如走廊的地面,照度不能低於50lx。

而《博物館照明設計規範 GB/T23863-2009》與《建築照明設計標準 GB50034-2013》中與博照度相關的部分,規定的是最高值!即文物表面的照度及年曝光量不能超過規定值。

如對文物特別敏感的展品表面,照度不能超過50lx!

這個照度比酒店走廊的標準都要低!

事實上,實際應用中絕大多數情況都會超標,為什麼呢?因為太暗了。人多了根本看不清。

去年一個國家級博物館辦了一個很有名的展覽,這個展覽嚴格按照標準做照明的,我們選取一些觀眾的評價:

現場的圖片

這個展覽筆者也去看過,的確太暗!

博物館照明的照度標準的設置,是基於展品保護而定,但過於嚴格的保護,會影響觀賞效果。

50lx是顏色辨別的最低限值,這是室內空間最低的照度標準。在這種情況下,觀眾與展品有一點距離就看不清了。

有沒有辦法提高一點?

今天,我們從多個方面分析一下:

首先,這個照度值標準的設定,是基於傳統光源的。因為傳統光源的發熱量大,光輻射中的有害成分也比較高。

可是,現在博物館空間幾乎都是使用LED燈具,我們知道,LED燈具有三個特點:

1. 不含紫外輻射;

2. 不含紅外輻射;

3. 燈具本身發熱量遠遠小於滷素燈,金滷燈等傳統燈具。

我們曾經做過測試,專業的LED博物館照明燈具,在室內應用時,燈殼溫度會低於65度(環境溫度25度以下時),燈光照射到展品5小時後(燈口距展品1。5米),展品表面溫度不超過1度,在配置了空調及通風設備的陳列區,這個溫升基本可忽略不計!

而同樣的滷素燈,燈體溫度一般會在攝氏85度左右,燈口溫度達到攝氏200度!而且燈光中的紅外輻射很厲害。所以對於展品的傷害還是很大的。相比之下,專業的LED燈光,對於文物的損害已經降低,因此,相應的照度的確有提升之必要。

我們的博物館照度標準是參照國際標準的,其它國家的博物館照明標準,大多高於國於標準。如同是亞洲國家,日本就要高一些。

博物館陳列室展品國內外照度標準值對比

(單位:lx)

[資料來源:建築照明設計標準培訓講座(編制組 編)P90-91。]

可以看出,這個1984年發布的標準,中國在嚴格執行,英國部分執行。其它國家都要高一些,尤其是美國,控制沒有那麼嚴格。

而隨著LED時代智能控制的普及,對於展品照明是可以更加靈活處理的。我們可以在適當提高照度的情況下,減少曝光時間,既達到保護的目的,又能提高觀眾的舒適感。

譬如,在博物館裡,相當一部分時間展品是不需要照明的,這些時間段是沒有觀眾的,如果通過感應與控制,對於展品照明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滅」,不僅節能,還能減少光輻射。

另外,對於臨展,展品並不是長期展出的,有明顯的時間性,故展示時間是比較短的,可以考慮在年曝光量不超標的情況下,適當提高照度。

實際上,隨著博物館功能的變化,對於照明也產生深遠影響。

早期博物館以文物保管為主,但現代博物館已經偏向於教育,致力於民眾的藝術修養的提高。以保管為主時,燈光強調的是辨識,能看清即可。而以教育推廣為目標,燈光應能滿足欣賞、觀摩、端詳等目的,相應的照度就需要提高。

隨著我國公有博物館的免費開放,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在這個文化藝術空間,會有更多的觀從湧入,而相應的,這個空間的照明應該更多地考慮觀眾感受,提倡」以人為本」。

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館照度往上調。而且越來越多的館開始嘗試自然光。

自然光畢竟最舒服,對於觀眾而言是最好的光,通過增加必要的投入,如光輻射過濾設備(將有害的光過濾),光弱化裝置(將自然光弱化,降到標準要求),光感應器械及燈光補償系統(當環境光變暗時,啟動燈光進行補償)也能將自然光引入展館!

現實情況是大館暗,小館亮,大館暗是標準滯後造成的,小館亮是設計施工不合理造成的。因為大館暗是考慮了展品保護和觀眾安靜欣賞的光環境問題。而小館亮只考慮將展品打亮就行了,沒有考慮文物保護與光噪音!

我們看看前些年的一份調查數據:

[資料來源:建築照明設計標準培訓講座(編制組 編)P90-91。]

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對光最敏感的文物照度卻最高!可能就是為了辨識,譬如如字畫,絲織品等,照度低了看不清,就把照度大幅提升了…。

還有一個現象,當博物館文物不多,以圖文板或者複製品為主時,照度控制也沒有那麼嚴格,就會高一些,不用強調保護了。

經費有限也是一個原因,無法配置專業的博物館燈光設備,也沒辦法做專業的設計,所以,只是把展品打亮就行了。這類照明還沒有上升到文物保護以及觀眾照明氛圍的營造的層面。

在專業不具備的情況下,領導與群眾的意志也會影響照明要求,大家都希望亮一點,這樣就做出了一個亮堂堂的博物館。所以,小館照度超標的情況比較嚴重,需要嚴格控制。

亮了無法表現文物,也無法營造安靜的光環境。博物館的主角是文物,我們會把燈光聚在文物上,將其它地方做暗,突出文物,引起觀眾關注。

如果太亮了,空間的其它組件會和文物」搶鏡」,如果毫無區別地做照明,就會給觀眾形成一種印象:文物沒什麼好看的…

因此,博物錧的照明環境首先要暗下來,在充分考慮展品保護的基礎上,再適當地提高照度,這樣既考慮了文物保護的需要,又考慮的觀眾的舒適感受,就很理想了!

而且,太亮了也容易讓觀眾分心,被其它東西吸引,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物上,大家走馬觀花地看一遍,什麼印象也無法留下。

因此總體來看,博物館還是要以暗為主,以暗襯亮,營造文化薰陶的氛圍,然後在此基礎上,考慮觀眾感受,適當提高照度,引入自然光,從而讓人們在愉悅舒適的氛圍中接受藝術薰陶!

一些博物館的陳列空間也在嘗試自然光,如義大利聖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館,藝術類博物館或空間用得比較多,如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所以,博物館空間會變得更亮,是一個趨勢。這個趨勢是隨著照明技術進步與博物館功能轉變而造成的,相關的照明標準也會隨之修訂,博物館也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們!

-END-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相關焦點

  • 展館照度如何調節?
    而小型或非國有博物館都比較亮。兩者反差較大。 博物館整體空間比較暗,這個好理解:空間做暗能讓人們安靜下來,這樣能夠集中注意力,專注觀展。 譬如,在博物館裡,相當一部分時間展品是不需要照明的,這些時間段是沒有觀眾的,如果通過感應與控制,對於展品照明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滅」,不僅節能,還能減少光輻射。
  • 【問答】有的地方太亮,有的地方太暗,夜間道路照明有規定嗎?
    萬同學: 我是一名在校學生,反映學校旁邊有條馬路,晚上燈光很亮,可旁邊的人行小路卻因樹木遮擋,燈光很暗;但路上的公交站牌燈箱卻又亮到刺眼。這樣強烈的明暗差,讓行人眼睛很不舒服。所以想問問:道路燈光亮度有統一標準麼?如果因樹木遮擋影響亮度,有什麼解決辦法?
  • 照明課堂丨漫談博物館照明之「標準」
    我國專業博物館照明起步較晚,缺乏系統性、學科性方面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前,博物館照明主要用自然光加點燈光的設計。燈具是普通的照明燈具,用以補充光線不足,起輔助作用。建成於1993年的北大賽克勒博物館,其陳列光環境、展櫃裡的用燈都非常有設計感,被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周士琦認為是博物館照明設計的開端。如今,照明設計已成為博物館陳列的新語言,博物館照明逐漸成為專門領域被博物館、設計、照明等專業人士深入研究。
  • 光的藝術|博物館藝術光影或將為家居照明帶來更多啟發
    博物館在展出時的燈光,需要在突出藝術品的同時保護藝術品、通過照明設計提升場景的藝術調性,同時要避免光汙染、大面積炫光對參觀者的幹擾,而是否人性化,高效節能也是重要的加分項,博物館需要在這些重要條件中尋求一個平衡點。
  • 夜間照明新模式!鐘鼓樓又亮起來了
    「熄滅」兩個多月的鐘樓夜景燈光,昨日又重新「亮」了起來。
  • 泰亮照明|戶外燈具界的節能高手來啦~
    當前我們國家正在大力提倡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的生活,LED太陽能路燈以太陽輻射能作為能源,白天利用太陽能電池板轉化太陽能給蓄電池進行充電,晚上蓄電池給LED光源供電照明使用,無需複雜昂貴的管線鋪設,可任意調整燈具的布局,安全節能無汙染,無需人工操作工作穩定可靠,節省電費免維護。
  • 家裡太暗怎麼辦?不裝修也能變亮的5個方法
    有的人想加燈位,有的人只想換個更大更亮的燈。那麼今天我們就從難到易來說說,如何在不裝修的情況下加燈和換燈。懶人可以拖到最後看結論。加燈加燈之前要看家裡剩餘插座的數量,要是還有富餘,走明線加燈或者直接上落地燈都可以。如果當初計算不足,插座都已用盡,那就只能砸牆加燈了。
  • 背景很亮,拍攝主體很暗,你要如何拍攝?
    如題,碰到背景很亮,拍攝主體很暗,你要如何拍攝?這邊主要問題就是:大光比。HDR就是通過拍攝一張曝光不足,留下亮部細節;拍攝一張曝光正常,留下中灰細節;拍攝一張曝光過度,留下暗部細節的三張照片進行合成,實現亮暗部細節都曝光準確的技巧。拍攝HDR還需要使用三腳架固定相機和不能拍攝移動物體。攝友們還有其他方式解決大光比嗎?
  • 為什麼我的照片不是過亮就是過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煩惱,在拍攝照片的時候,經常會發現畫面不是過亮,就是過暗。相信大家一定會有疑問,這難道是我的攝影技巧有問題嗎。是不是數位相機的設置失誤?還是我的相機出現了故障?莫慌,筆者來給大家排疑解惑。為什麼我的照片不是過亮就是過暗?
  • 了解室外照明設計,從泛光照明開始
    什麼是泛光照明通常用投光燈或泛光燈照射某一情境的目標,且其照度比周圍照明明顯高的照明方式。其照明效果不僅能凸顯建築物的全貌,還能有效地表現景物的造型、立體感、飾面顏色、材料質感,甚至是裝飾細部的處理。泛光照明不是簡單地重現建築物的白天形象,而是利用投光照明的光、色、影的手段,重塑建築物在夜間更加動人、俏麗、雄偉壯觀的形象。泛光照明的技術要點目前建築外觀亮化運用最多的泛光裝飾照明技術不是簡單的泛光和照明,而是燈光的景觀藝術和技術的融合體現,其設計施工應根據建築的地位、功能、特色配置不同的泛光燈具,以便在建築不同部位、不同功能區體現不同的燈光語言。
  • 【演練】路燈照明失效如何處理?空港環衛所火速應對
    【演練】路燈照明失效如何處理?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市民提供安全的照明環境
  • 張昕:多暗算暗丨暗的定義、理論與照度標準的歷史局限性
    針對用照度作為「暗」的評價依據是否合理這一問題,本文從「多暗算暗」這一視角進行文獻回顧,也作為對P.R.Boyce的回應。關於「照度標準不適用性」的討論,希望能引起研究者和工業界對如下現象進行反思:應用層面——隨著「變亮」的成本不斷降低,人們對於照度數量的要求不斷提高。設計層面——即使僅作為參考值,設計師仍像對待強條般的執行照度標準。
  • 晉江:數位化管理城市照明 路燈亮燈率全省居首
    路燈亮與不亮,看似平常小事,卻關乎大民生。為讓路燈亮起來,讓城市暖起來,晉江建立城市照明監控中心,全市路燈由中心統一控制,通過監控系統做到遙信、遙測、遙控、自控、組控等功能,並同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平臺對接,及時快速排障,全面提升路燈管理養護水平。記者近日從晉江市城市管理局獲悉,根據今年公布的全省路燈亮化率情況,晉江常年保持在98%以上,居全省第一。
  • 無極調光燈管 光平衡燈光線越暗燈具越亮 光線暗越亮燈具越暗
    【光控調光燈管】根據環境光線亮度自動調節燈具自身功率及亮度(18W~0W以下自動調節)根據環境亮度自動調節燈具功率,光線越暗 燈具越亮;光線越亮 燈具越暗;節能減排 燈具壽命更長優點:可以在不滅燈的前提下實現亮度的變化
  • 臥室用什麼燈具好 臥室如何選擇照明?
    2、臥室的燈不用太亮,燈光應該溫和為主。因為人們在半夜醒來時,常常對光很敏感,因而,床頭燈切莫選擇外型誇大、奇特的燈具,色彩也不宜過於濃烈鮮豔。為了保證床頭燈的光線的柔和性,在選擇燈具的款式時,就要注意燈罩的材質是否能起到柔化燈光的作用。
  • 泰州照明金屬表面處理加工費_華信電鍍
    泰州照明金屬表面處理加工費,華信電鍍,公司成立於1998年,位於餘姚市小曹娥鎮工業區,總佔地面約6萬平方米,建設有標準廠房和生活配套設施約6萬平方米。泰州照明金屬表面處理加工費, 可靠性高的塑料薄膜的表面解決方式。鈍化處理使塗層耐腐蝕性進一步提高並能提升表面光澤度和抗汙工作能力。電鍍工藝後一般都可以開展不鏽鋼鈍化。
  • 直播間燈光照明如何計算
    我們說,如果是這個空間是個人日常生活中使用,亮一些,暗一些,燈具的位置如何放置,對個人生活影響不大的前提下,這樣來說,也許是可以勉強能夠接受的,畢竟這是個人的選擇。但是我們也知道,對於公眾區域,例如機場的大堂,車站候車廳,售票廳,辦公室,醫院等,國家是有推出《建築照明設計標準》的,而且這個標準一直不斷更新中。
  • 北京的路燈怎麼亮起來 這樣實現根據氣候延長照明時間
    (1953年4月7日《北京日報》2版,《本市電業局認真處理人民來信受到讀者稱讚》)1980年7月7日,《北京日報》1版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城市照明有了很大發展,到1966年,全市路燈達到4.3大人們也喜歡到路燈底下乘涼、下象棋,因光線太暗,年紀大的人看不清棋時還要把棋子拿到眼前去看……(2000年6月23日《北京日報》12版,《胡同路燈下》)2難修理的「房上燈」
  • 燈光照明:燈具照明範圍對主體有什麼影響?看看高光與陰影的影響
    在攝影中,人工光源因發光面積不同,所表現的效果也有不同,有些燈光發光範圍很大,有些燈光發光範圍小,它們只有照明範圍區別嗎?對主體的影響有哪些?本文就帶你了解照明範圍、過度、陰影與高光。照明範圍下圖為發光面積較小的光源,離背景越遠,光線越暗,一般適合對較小的主體打光,燈光與主體之間的距離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
  • 魏都區智能疏散照明指示系統ILN.R08.16.1
    魏都區智能疏散照明指示系統ILN.R08.16.1智能照明是指利用物聯網技術、有線、無線通訊技術、電力載波通訊技術、嵌入式計算機智能化信息處理,以及節能控制等技術組成的分布式照明控制系統,來實現對照明設備的智能化控制。智能照明可達到安全、節能、舒適、高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