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泛光照明
通常用投光燈或泛光燈照射某一情境的目標,且其照度比周圍照明明顯高的照明方式。其照明效果不僅能凸顯建築物的全貌,還能有效地表現景物的造型、立體感、飾面顏色、材料質感,甚至是裝飾細部的處理。
泛光照明不是簡單地重現建築物的白天形象,而是利用投光照明的光、色、影的手段,重塑建築物在夜間更加動人、俏麗、雄偉壯觀的形象。
泛光照明的技術要點
目前建築外觀亮化運用最多的泛光裝飾照明技術不是簡單的泛光和照明,而是燈光的景觀藝術和技術的融合體現,其設計施工應根據建築的地位、功能、特色配置不同的泛光燈具,以便在建築不同部位、不同功能區體現不同的燈光語言。
泛光燈的投射角度和方向
用分隔的成組泛光燈具沿同一方向向受照對象投射,或從兩個方向以對比的色調投射,都可以得到增強立體感的效果,而投光燈的投射角使得投射陰影的存在,陰影和明亮的對比也可以突出建築立面的立體感。
投射陰影的大小取決於建築表面凹凸程度和照明光線的投射角度。照明光線的平均方向角度與表面法線應該不小於45度,為了突出一個特別低的凸面應該增加投射角度。
泛光燈投射距離與亮度
在夜晚,建築和雕塑細部的可見度主要取決於亮度,因此泛光燈具根據需要可以遠距離或近距離設置,也可以顯露地或隱蔽地設置。
遠距離投射可以改進亮度的均勻性,近距離投射則能強調受照面的細部和質地。對整個受照面來說,其上部的平均亮度為下部的2~4倍時,可使觀察者產生上下部亮度相等的感覺。
泛光燈的安裝位置和數量
根據建築物本身特點,儘可能地使泛光燈離開建築物一定距離設置。為得到較均勻的亮度,其距離與建築物的高度之比不應小於1/10。如條件限制的可直接在建築物本體上安裝泛光燈,在國外有些建築的立面結構設計的時候就考慮了外觀的亮化需要,有專門給泛光燈安裝預留的安裝臺,使得安裝泛光設備後見光不見燈,從而保持建築立面外觀的整體性。
建築本體上安裝泛光燈突出建築物長度應控制在0.7m-1m以內,避免光斑現象的發生。燈具與建築的間隔大小與泛光燈的光束類型、建築物的高度有關,同時考慮被照立面的顏色和周圍環境亮度等因素。當泛光燈的光束為窄配光並且牆面照度要求較高、被照體較暗、周圍環境亮時,可以採用較密的布燈方式,反之燈間隔可加大。
泛光燈的光色選擇
一般來說建築外觀的亮化重點是用光來體現建築之美,用顯色性較強的光源展示出建築白天的本來色彩。
1)不要企圖用光色去改變建築的外觀色調,而應依據建築本體的材料、色質等用接近的光色去照亮或加強。如金黃的屋頂常用光色偏黃的高壓鈉燈光源加強照明,青色的屋面和牆體則多用偏白和顯色性較好的金滷光源等。
2)多種色彩光源的照明只適合短暫時間場合,最好不要用於建築外觀的永久性投光設置,因為有顏色的光線在陰影的襯託下非常容易導致視覺疲勞。
泛光燈具防眩
在泛光照明設計時要充分地考慮到周圍的照明環境,為了保證具有較好的均勻度,安裝在建築上面的燈具間隔應是託架長度的2.5~3倍,如果間隔太寬的話,則會產生扇形的亮區。
如果採用側面照明,要考慮燈具的遮擋,使不需要的光儘可能的減少,而在對建築物的泛光照明中,基本上是將燈具從下向上照射,這樣可最大性地避免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