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泛光照明後的鐘樓
今年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和應急管理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指出文物建築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搞「亮化工程」,在文物建築外安裝燈具的要保持安全距離。昨日記者了解到,鐘鼓樓的景觀燈已經調整為夜間泛光照明模式,木建築本體照明設施已關閉。
鐘鼓樓真的熄燈了嗎
是真的 採用泛光照明
近日,有細心市民發現,鐘鼓樓的景觀燈好像不亮了。12月6日,西安鐘鼓樓博物館館長王磊證實,從11月29日起,鐘鼓樓木結構上的景觀燈確實關了。國家文物局和應急管理部的文件出臺後,他們召開專題會研究文物消防安全工作,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對鐘鼓樓進行安全大檢查,排查消防安全隱患,確保文物安全。
同時將鐘鼓樓的景觀燈調整為夜間泛光照明模式,關閉木建築本體照明設施,並開展全面檢查。邀請文保照明領域專家,結合鐘鼓樓夜間照明系統使用期已到的實際,抓緊完善夜間照明方案,儘快組織實施。
什麼是泛光照明?
安全距離外給予整體照明
王磊說:「泛光照明的概念是夜間通過鐘樓的基座和外圍花壇裡的燈光照明,將原本木結構上的燈光全部關閉。文物本體木結構上的燈光和線路取消後,能更好地保護文物安全。」
6日晚上7:30,鐘樓附近車水馬龍,但是進南門後卻很難看到以前華燈璀璨的鐘鼓樓,一路走到鐘樓飯店時才能看到泛光照明下的鐘樓。附近的商戶說:「這兩天就覺得鐘樓和以前有些不一樣,你一說才看出來,確實燈光不一樣了。」
王磊說:「600年的鐘樓不僅是西安的地標建築也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美觀相比,還是文物安全更重要。」
還會有地方熄燈嗎?
嚴格執行上級精神保證文物安全
採訪中有市民對鐘鼓樓「熄燈」的做法點讚,相比夜景,更看重鐘鼓樓的安全。
記者也從文物圈內的專業人士處了解到,陝西是文物大省、西安是文物大市,業內人士都很重視文物安全。國家文物局和應急管理部發文後,省市兩級都進行了文物消防安全排查,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此次發布的文件主要針對文物的消防安全,亮化工程只是消防安全中的一個,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引起重視。
省市兩級文物部門都嚴格對照文件,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和排查,確保文物大省眾多文化遺產的安全。 文/圖 記者 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