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白色衣服發黃,或者染上色,經常會用到漂白水。然而,近日讀者江女士致電本報熱線稱,朋友圈盛傳白衣漂漬液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將頭髮放入漂漬液內,不到20分鐘的時間,頭髮就被腐蝕得一乾二淨。
「我們用了這麼久的白衣漂漬液,會不會對身體有不良影響?」江女士向記者透露了她的擔憂。昨日,記者專門購買了白衣漂漬液,實驗發現放在白衣漂漬液中的頭髮,真的不到半個小時竟然消失了。專家提醒,白衣漂漬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對人的皮膚等有腐蝕作用,在使用時,一定要依據其說明進行稀釋後再使用。
約15分鐘後,未稀釋的漂白水(左)中頭髮變細,稀釋過的(右)未發生變化。
市民擔憂:
漂白劑有腐蝕性?
江女士告訴記者,家裡的毛巾、抹布很容易會沾上汙漬洗不掉,所以她每隔一個月都會用白衣漂漬液進行漂洗。她平時使用消毒液的時候會像使用洗衣液一樣,先倒入水裡,用手攪拌一下,再放入衣物浸泡。浸泡得差不多了,將水倒掉,然後開始清洗。
「有時候洗完會覺得手有點紅紅痒痒的,起先也沒在乎,但看到這則消息後,感覺有點可怕。」江女士說。
昨日,記者來到八一七路上一家超市的洗化用品區看到,超市售賣的洗滌劑種類很多,其中漂漬液主要分為白衣漂漬液和彩衣漂漬液兩類。
導購員介紹,漂漬液不僅可以漂去沾上的汙漬,還能殺菌。記者詢問導購員這些漂漬液是否有腐蝕性。導購員稱,市民如果擔心傷手可以戴上手套使用。
記者實驗:
不到半小時,頭髮消失了
記者在超市隨機購買了兩款不同品牌的白衣漂漬液和彩衣漂漬液,進行實驗。
記者先取了半瓶蓋的白衣漂漬液,分別倒入兩個一次性杯子中。液體呈淡黃色,其中一杯白衣漂漬液倒入半瓶蓋的水進行稀釋。
而後,記者在兩個杯子中放入了等量的頭髮,使頭髮完全浸入液體中。5分鐘後,兩個杯子內並未發生什麼變化。約15分鐘後,記者發現未稀釋的白衣漂漬液內的頭髮變軟、變細了,而一旁稀釋過的白衣漂漬液內的頭髮依舊沒有變化。25分鐘後,記者發現未稀釋的白衣漂漬液內的頭髮已經消失不見了,表面漂著幾個白色泡泡;而稀釋過的白衣漂漬液內的頭髮也開始變細。40分鐘後,稀釋過的白衣漂漬液內的頭髮也完全消失不見。記者用彩衣漂漬液進行了同樣的實驗,裡面的頭髮未發生任何變化。
白衣漂漬液既然能「吃」掉頭髮,那對手部是否有傷害呢?記者隨即剪了一小段指甲丟入未稀釋的白衣漂漬液內,半個小時後,發現指甲變薄、變透明了。
專家提醒:
要按比例稀釋,最好戴上手套
福州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邱彬告訴記者,漂白水的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次氯酸鈉具有腐蝕性。高濃度的次氯酸鈉,腐蝕性也強。而頭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在高濃度的次氯酸鈉作用下,會發生溶解。
據了解,次氯酸鈉在接觸水和二氧化碳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次氯酸。人類毛髮的主要成分是一些大分子的蛋白質,蛋白質是一種長鏈的高分子化合物,受次氯酸的強氧化作用會斷裂為較小的分子鏈,小分子鏈含有氨基、羧基等親水基團,故頭髮能溶於液體,最終消失。
「如果長期和皮膚接觸,皮膚可能變粗糙,但市民不需要過分擔憂。」邱彬說,在使用這些漂洗液時,一定要依據其說明進行稀釋後再使用,不能直接接觸原液。使用時最好戴手套。衣物在使用漂白水後,為防止次氯酸殘留對人體皮膚造成影響,應該進行多次衝洗。
記者也諮詢了協和醫院皮膚科葉醫生。葉醫生告訴記者,一般的清潔劑都有偏鹼性的特點。平時在門診中,因為直接接觸清潔劑,產生皮膚問題的人不少。有的人會出現過敏性皮炎、溼疹等症狀。市民在使用過程中,應該儘量避免皮膚直接接觸清潔劑,特別是皮膚敏感的人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