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所有人在購 買相機的時候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哥,買個UV鏡吧,可以保護鏡頭;哥,買個偏振鏡吧,拍出來沒反光;哥,買個保護鏡吧,這個不怕擦……總而言之,勸花錢是 肯定沒錯的。不過相信購買這些濾鏡的朋友很多對於濾鏡都是很迷茫,這一個小小玻璃片為何要賣那麼多錢,為何又有那麼多種,每種都是幹啥用的呢?
其實濾鏡是攝影附件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在過去後期處理只屬於少數人的時代,有相當多的攝影師和文藝青年選擇用濾鏡來實現平時我們肉眼所看不到的效果。 進入數碼時代之後,相機的內置濾鏡效果和電腦的簡易處理流程讓很多人遺忘了濾鏡,不過對於生手來說濾鏡還是要比後期做出來的好看。
各種各樣的濾鏡摞起來非常壯觀 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
但是使用濾鏡也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後期處理出濾鏡效果本身是可逆的,而直接安裝濾鏡拍攝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每一種濾鏡都有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不當就會碰到問題,下面筆者就按照濾鏡的種類一一給大家介紹。
UV鏡 保護其實不是我本意
UV鏡可以說是我們最常見的濾鏡產品了,至於意思相信大家也很好理解,就是能夠過濾紫外線的濾鏡。UV鏡的興起和數位相機的興起有很大關係,由於感光元 件相比膠片對於紫外線更加敏感,所以UV鏡可以避免照片出現發白髮霧的情況。但是事實上我們絕大多數人生活在海拔比較低的區域,而且由於汙染等原因雲層會 比較厚,紫外線實際上很少,UV鏡能夠起到的效果還是非常有限的。
尼康L37c屬於目前能找到為數不多的原廠UV鏡 不過也都是多年前的產品了
絕大多數人購買UV鏡的理由就是保護鏡頭,的確有了UV鏡我們不必在擔心灰塵直接落在鏡頭上,但是看似透明的UV鏡其實卻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對 於解析度的降低和反光的增加。所以說劣質的UV鏡雖然表面上起到了很好保護鏡頭的作用,但是會讓你的所有照片變得一塌糊塗,所以如果選擇UV鏡並且長期不 摘下來,那麼一定要購買足夠高檔的產品。
主要用途:過濾UV(紫外線),保護鏡頭不受灰塵侵害。
帶來問題:降低鏡頭解析度,增加反光可能性。
注意事項:擦拭依然會造成損傷,拍攝光比大場景容易出現光斑建議摘除。
最後提示一下大家,目前市場上佳能、索尼、尼康3家沒有全新的正品UV銷售,佳能為Protect保護鏡,索尼為MC保護鏡,尼康為NC保護鏡,請各位認準購買。
偏振鏡 去除反光我最行
然後來講講偏振鏡,偏振鏡又稱PL鏡,是目前各大商業攝影機構唯一接受的可以改變畫面的濾鏡。其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只接受單一方向的光,去除掉反射的光線。對於朋友們來說最為直觀的感受就是可以拍攝到更藍的天,拍攝玻璃內部的物體也不會有反光。
偏振鏡的濾色效果是很多用戶所鍾愛的
不過使用偏振鏡同時會帶來很多問題,首先是使用偏振鏡需要用戶自己旋轉角度,而把濾鏡做 的可以旋轉角度往往比較厚,對於超廣角鏡頭來說會直接擋住畫面的邊角。偏振鏡都會降低2檔曝光,直接導致快門速度降低以及取景器亮度的降低。雖然有諸多不 便,總的來說偏振鏡對於那些想要拍出自然高飽和度照片和玻璃後物體的用戶來說是必備之物。
主要用途:過濾偏振光(主要讓天空更加藍 以及拍攝玻璃後物體不會反光)。
帶來問題:降低2檔曝光,降低取景器亮度(單反獨有)。
注意事項:使用偏振鏡需要自行調整偏振角度,超廣角鏡頭需要使用超薄產品,超薄偏振鏡容易與鏡頭蓋產生兼容性問題,劣質偏振會嚴重影響畫質。
最後說一句,偏振鏡與遮光罩最好不要同時使用,如果同時使用建議使用專門的開口遮光罩,否則一指頭戳在偏振鏡上的情況十分常見,到時候再擦來擦去就很麻煩了。
保護鏡 其實我才應該是主流
然後來談談保護鏡,保護鏡顧名思義就是保護鏡頭用的濾鏡,應該說這個東西不能叫做濾鏡,因為保護鏡除了做到保護鏡頭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對於畫質無影響。考慮到眾多用戶購買UV鏡的根本目的就在於保護鏡頭,直接購買保護鏡豈不是更加划算?
佳能的PROTECT就屬於非常標準的保護鏡片
不過保護鏡不流行也是有很多原因的,最根本原因在於保護鏡的價格往往較高,相對於我們目前市場上銷售的UV鏡壓根沒有任何優勢,而且消費者總會抱著能過濾紫外線要比不過濾來得好的想法,殊不知過濾紫外線也是會影響畫質的呢?
主要用途:保護鏡頭前組。
帶來問題:基本為0。
注意事項:簡單安裝上即可,無需考慮其他東西。
總而言之,保護鏡價格雖然貴,但是畫質無損,鍍膜也往往比較耐磨禁得住清理,筆者認為如果預算不是特別緊張應該購買專用保護鏡產品。
近攝鏡 廉價微距就靠我
然後我們來談談近攝鏡。近攝鏡又名微距鏡,從某些角度上講就是放大鏡,其效果就如同名字裡邊說的一樣,安裝在鏡頭前部可以非常有效的實現微距效果。近攝鏡、近攝接環和增距鏡一樣都擁有很強的微距效果,不過近攝鏡要比其他使用方便的多。
佳能500D可以算是優質近攝鏡的典型
近攝影的優點其實很多,比如他只需要簡單的安裝在鏡頭前部即可,不需要做曝光補償,不影 響自動對焦和自動測光,畫質方面如果是優質產品也是很不錯的,而且近攝鏡可以疊加使用(注意疊加多了畫質還是會明顯降低),對於想要拍攝相對小物體又不想 單獨購買微距鏡頭的用戶來說是個好辦法。
主要用途:增加放大倍率。
帶來問題:無法對焦至無限遠。
注意事項:近攝鏡最好搭配較長的鏡頭使用效果比較好
相比增距鏡和近攝接環,近攝鏡使用最為方便,畫質往往比增距鏡好,遜於近攝接環。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充斥著很多單片的近攝鏡產品,此類產品雖然也能達到微距效果,不過畫質會嚴重降低,建議大家還是選擇諸如佳能500D這類高品質產品。
減光鏡 萬人空巷就靠我
然後筆者來講講減光鏡,減光鏡又稱ND鏡,這也是很多採用固定光圈的小DC所內置的產品,其用處就是可以降低通過濾鏡的光線,比如我們過去的ND2指的就是降低1檔曝光,ND8則是降低3檔曝光,ND1000則是10檔曝光。
只有通過減光鏡才可以實現如此細密的流水效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
減 光鏡往往用於白天,一般用於拍攝流水或者萬人空巷的效果,當然對於某些特殊場景(比如日食)我們也需要減光鏡才能拍攝出照片。需要注意的是減光鏡最好不要 疊加使用,也最好不要使用2片偏振鏡代替,也不要和偏振鏡一起使用,因為減光鏡本身很容易偏色(尤其是廉價產品),如果搭配會讓偏色效果更加嚴重,到時候 味道怪怪的也是無可奈何。
主要用途:白天拍攝萬人空巷、流水等效果,拍攝日全食等極亮物體。
帶來問題:配合單反會導致取景器嚴重變暗。
注意事項:最好預先進行構圖然後再安裝濾鏡,如果先安裝濾鏡建議使用電子取景器進行構圖,減光鏡最好不要與其他濾鏡同時使用。
最後還要特別說一句,目前市面上還存在一種可變ND鏡,其原理類似於2片偏振鏡組合,此類產品使用要更加方便,不過價格更加昂貴,如果您熱衷於低速快門的效果,就毫不猶豫的買一塊吧。
漸變鏡 其實我也是減光鏡
然後我們來談談漸變鏡。實際上漸變鏡屬於減光鏡的一種,與普通的減光鏡不同的是他並不是整個畫面均勻的進行減光,而只是將一半畫面進行均勻的減光處理。漸變鏡往往被用於風光攝影,所以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諸如漸變藍,漸變橙等濾鏡的出現。
漸變鏡往往擁有多種型號
日落鏡給照片增加了特別的效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於喜歡拍攝風光片的朋友來說,一片漸變鏡往往讓你的照片產生顛覆性的效果,因為風光片往往天空較亮,地面較暗,使用漸變鏡可以很好的體現天空的層次,同時有效降低大光比對於相機寬容度的壓力。
主要用途:拍攝風光片製造華麗的場景。
帶來問題:有時會使畫面不協調。
注意事項:注意拍攝時的水平,否則會產生頗為詭異的效果。
漸變鏡雖然開始會給你比較大的衝擊力,但是實際上他會讓你的照片嚴重同質化,所以說漸變鏡還是少用為好,開始嘗嘗新鮮的確會有驚喜,用的太多了他會限制你的創造力。
天光鏡 曾經我也很流行
天光鏡,相信現在的朋友聽到這個名字都會覺得很陌生,實際上在90年代他很流行,而且流行的就像現在的UV鏡一樣。天光鏡與UV鏡很相似,只不過UV鏡只會單純的吸收紫外光,天光鏡還會同時吸收一部分藍綠色可見光。
天光鏡放在紙面上就會發現有微微的淡紅色
可能有些朋友不明白吸收這部分可見光的目的在哪,實際上在拍攝風光片的過程中天空往往會給整體畫面帶上淡淡的藍色調,使用天光鏡之後這種淡淡的藍色調就消失了,雖然從某些程度上講使用天光鏡會導致色彩不夠真實,不過他拍攝出來的效果的確是大多數人喜歡的。
主要用途:拍攝風光片去掉難看的藍色調。
帶來問題:非白天拍攝會帶來微微的偏色。
注意事項:作為保護鏡沒有UV鏡使用範圍大。
由於現在天光鏡已經不是那麼好買到的了,所以關於這款產品筆者也就不多說了,一般情況下你是不需要他的,需要的時候也可以用UV和偏振組合代替,如果不是特別想要嘗試就不要購買了。
色彩鏡 其實我是黑白的
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為什麼我要說色彩鏡其實是黑白的,我想肯定有很多人覺得色彩鏡就是給鏡頭前邊一套,然後拍出來照片就總是單一色調的,實際上不然。色彩鏡其實很簡單,主要用於拍攝黑白照片提高反差之用,在彩色攝影大行其道的今天的確是不怎麼好使。
紅色濾鏡就屬於黑白攝影當中非常典型壓低天空的鏡片
使用色彩濾鏡有效避免了天空的一片死白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比如紅色濾鏡,紅色濾鏡主要用於風光攝影當中壓低天空的顏色以及給雲層創造漂亮的反差,畢竟黑白照片沒有彩色照片那麼絢麗,所以足夠大的反差可以創造出非常具備衝擊力的天空效果。
主要用途:拍攝黑白照片增加反差,拍攝彩色照片產生奇特效果
帶來問題:給光學取景器帶來詭異的變化,建議使用電子取景器搭配黑白模式拍攝。
注意事項:如果沒有可預覽黑白的電子取景器,效果會非常難掌握。
黑白攝影其實在很多時候更有藝術性,所以色彩鏡實際上更難掌握。而且目前大量相機都內置了黑白拍攝預覽模式與電子色彩濾鏡,所以這樣的產品購買價值也不是很大。
特效鏡 創造華麗的世界
然後來講講特效鏡,實際上這是一大類濾鏡的總和,包括星光鏡、柔焦鏡、多稜鏡、半近攝等多種濾鏡形式,其用途不需要筆者過多說明,就是創造出某些特別的特效,比如滿天的星芒,柔和的人像等等。
星芒鏡會創造十分誇張的星光效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這些濾鏡無論那一類都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效果十分固定而且偏生硬。第一次使用的確會給你很多新鮮感,但是用多了就會覺得很膩,因為無論什麼照片拍出來都是固定的樣式,又有什麼意思呢?
主要用途:拍攝十分奇特效果的照片。
帶來問題:效果較為生硬,照片不自然。
注意事項:很多濾鏡效果都比較誇張,需要適度使用。
在數字後期如此發達的今天,這種濾鏡效果實際上並不是那麼討巧,大家盡可以通過數字後期來實現這些效果,這些產品的購買價值可以說十分有限。
紅外鏡 我不是拿來透視的
最後筆者來跟大家談談紅外鏡,紅外濾鏡和我們常說的紫外濾鏡(UV鏡)恰恰相反,UV鏡是去掉紫外部分,而紅外濾鏡則是只保留紅外部分。事實上只是安裝紅外濾鏡並不能直接拍攝紅外照片,還需要將感光元件(CMOS/CCD)前面的紅外截止濾鏡去掉才可以拍攝。
紅外攝影的透視功能十分有限 遠不像傳說中那麼神奇
紅外攝影的效果十分神奇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且紅外濾鏡本身會很大程度的降低光譜能量,所以哪怕是白天拍攝一張紅外照片往往也需要數秒,如此低的照度顯然不可能按照常規的「偷拍」方法進行拍攝,所以心裡有邪念的朋友就不要指著這玩意能有啥作用了。
主要用途:拍攝紅外照片。
帶來問題:需要拆除紅外截止濾鏡,曝光時間較長。
注意事項:建議搭配三腳架進行慢速拍攝,對焦建議縮小光圈,同時觀察相機的紅外對焦尺進行對焦。
紅外攝影有他獨特的魅力,不過拆除紅外截止濾鏡等於讓這臺相機失去了常規拍攝的能力,所以說紅外鏡實際上只是紅外攝影當中最不值錢的配角,如果不打算毀相機就不要嘗試購買這種產品了,否則無法正常使用。
總結 雖然繁雜實際就3類
諸位朋友是不是聽著這麼多種濾鏡感覺腦袋有些暈暈的,如果能讓諸位朋友感覺到買某個濾鏡自己也許有用處,那麼也不枉費自己撰寫這一篇文章。最後筆者給這些濾鏡簡單的分為3類,請大家評判是否合適。
濾鏡是一把雙刃劍 用好了威力無窮 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1類:保護類濾鏡
保護類濾鏡包括純粹的保護鏡、UV鏡、天光鏡,無論他們是否具備著什麼其他效果,其本質都是為了保護鏡頭而生,這也是大家最常購買的。對於此類產品筆者認為,不要買太便宜的否則會影響畫質,同時注意保護鏡自己也需要保護否則會嚴重降低畫質。
第2類:增效型濾鏡
增效型濾鏡首推就是偏光鏡,此外還包括減光鏡和灰漸變鏡(不含有色漸變鏡),近攝鏡、紅外鏡以及黑白攝影的顏色濾鏡。此類濾鏡可以通過去掉反光或者壓低部分區域曝光的方式使照片更加出彩,可以說是拍攝出彩照片的有力輔助。
第3類:創造型濾鏡
創造性濾鏡就是比如星芒鏡、柔焦鏡這類濾鏡產品,此類產品的確會讓你的照片增加很多很多的亮點,不過效果重複單一,而且在目前照片處理軟體越來越傻瓜的情況下其價值越來越小。
總而言之,濾鏡是攝影附件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類,用好濾鏡能讓你的照片更加華麗,用不好濾鏡則會給人留下生硬、惡俗的感覺。至於每一樣濾鏡如何使用,我們ZOL數碼影像事業部也會在後續補充,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