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更新後很多小夥伴都說不好找了,
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加上星標,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解密志】是懸疑日誌的懸疑解惑欄目
解密各類有趣的故事,或奇趣話題
從而達到娛樂和長見識的目的
首先祝各位看官老爺萬福金安。話不多說,直接開始正文:
看《鬼吹燈》的時候,有幾個細節始終沒有搞明白,今天跑去網上圖書館裡翻了好久資料,終於知道作者書裡把胡八一他們困在古墓中,沒有終點的鬼梯是怎麼回事了! (書裡頭說,胡他們在走懸魂梯的時候,總感覺自己是在下樓,但是走了幾個小時後,還是沒有走到終點,似乎這個梯子是沒有盡頭的,最終將通往地獄)其實……
如果拿一個火把把梯子的全貌照出來,應該是這樣的【如下圖1】,我想的是個"8"字形狀的,跟前面有位同人想的差不多不過是有空間感的"8"字。就是一面高一面低的那種,出口和入口沒想出來在什麼地方。鬼吹裡寫的是「我和金牙先往下走,然後在胖子能看到的地方把金牙留下接著走,然後發先前面下方有燭光的,而且他們三個身上都繫著繩子。雖然繩子很長,但是按照圖1的畫法,再長的繩子也不能夠用,所以空間上,一定不是特別大的地方。還有一點就是因為黑,所以才找不到出口在什麼地方的,如果有足夠的亮光的話 說不定用眼睛看就可以看到。書裡也寫了樓梯上有一種吸光材料,造成樓梯裡一種很迷糊的感覺。
8字形狀懸魂梯
這種二十三層的石階,學名應該叫做「懸魂梯」,這種設計原理早已失傳千年,有不少數學家和科學家都沉迷此道,有些觀點認為這是一種數字催眠法,故意留下一種標記或者數字信息迷惑行者,傳說中的懸魂梯,實際是一種非常厲害的機關術,但需要一些特定的條件,譬如:牆壁、臺階、光線和幻影的配合等。
而數學家則認為,這是一個結構複雜的數字模型,身處其中看著只有一道樓梯,實際上四通八達,月牙形的記號就是個陷阱,記號其實是在臺階上逐漸偏離,再加上這些臺階和石壁,可能都塗抹了一種以遠古秘方調配,吸收光線的塗料,更讓人難以辨認方向,一旦留意這些信息,就會使人產生邏輯判斷上的失誤,以為走的是直線,實際上不知不覺就走上岔路,在岔路上大兜圈子,到最後完全喪失方向感,臺階的落差很小,可能就是為了讓人產生高低落差的錯覺而設計的。
懸魂梯圖解示意圖
這種樓梯並非只是視覺效果,現實環境中的確也能做得出來。假設胡司令他們所遇到的真是這種四面懸魂梯的話,答案非常簡單:假設東面為起點向南走,假設每階樓梯落差是17釐米,我們把起點的下一階樓梯水平面微微往上斜1釐米,這麼細小的變化人在黑暗中是根本體會不到的,那麼有23階樓梯,每階其實都是斜一釐米的,總共往上斜了23釐米,減掉落差17 釐米,實際上人是往上走了6釐米,再換到西面,還是往上斜1釐米,走完23階實際上又往上走了6釐米,加起來就是12釐米,再轉到北面,前22階樓梯都往上斜一釐米,最後一階直接落在起點上,因為起點是平的,那麼實際上這一段只斜上去22-17等於5釐米,加上前面的6+6的總和12釐米正好又是17釐米,如此循環下去,永遠走不完。
科學圖解懸魂梯的原理
鬼吹燈迷研究的懸魂梯模型
點落差180cm ,總長3600cm或7200cm或更長,越長越好設計,A點為最高和最低點,要利用彎道,才能上升或下降不被人所察覺,梯道內牆壁或石壁的渲染要體現是走直線的,這一點很關鍵。外弧都是一樣的形狀和角度,並可以設計出口和入口,迷惑入梯者用。
假如有岔路,不論是分岔的還是匯合,那麼那個月牙形標記不就要一分為二或二合為一了?那不就會發現同一臺階有兩個標記?而且為了產生直線的錯覺,偏移的弧度肯定很小(不像圖中那麼誇張),但是偏移弧度越小這兩個月牙標記就勢必離的越近,極容易被同時發現 另外,既然後來的岔路形成了一個圈,而與來自入口的那條路又相連,那麼如果一開始從入口就順著某一側的牆壁走,不論順著哪邊的牆壁都最終能發現這個岔路口。而且如果是在繞圈子,憑指南針不就可以發現方向的變化了嗎?
不斷的向下走又回到原地?原文的意思就是說臺階的高低落差很小,以至於一直在平地走卻以為在上下樓?我個人認為憑重力感,地面傾斜感,和攀登難度是可以覺察到的,但也不排除該解釋合理的可能。懸魂梯其實就是當今盛傳的潘洛斯階梯。
潘洛斯階梯
懸魂梯,以樓梯的四個角為A、B、C、D點,從其中任意一點下樓梯,最終都會回到原點,這就是《鬼吹燈》裡邊對「懸魂梯」的描述,胡八一遭遇的「懸魂梯」似乎應該是8字型的,不過那不重要,關鍵的問題是,這樣的情形到底有沒有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看法不一,其中有人提到,在黑暗的環境中,通過巧妙的使用陰影和特殊標誌將人引上岔路而毫無覺察,加上本來坡度很小,而石階很大,只要長度夠長,就會造成上坡和下坡的感覺不太分明,從而達到上面的效果。我比較贊同這種觀點,不過個人認為應該再加上一個條件,這個樓梯應該是有斜度的,只是斜度太小而不會被人察覺,這樣才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覺的轉彎或是什麼。
法國潘洛斯階梯(Penrose Stairs),又名潘羅斯階梯、彭羅斯階梯,由英國著名數學物理學家、牛津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羅傑·潘洛斯(Roger Penrose)提出。
潘洛斯階梯是:四條樓梯,四角相連,但是每條樓梯都是向上的,因此可以無限延伸發展,是三維世界裡不可能出現的悖論階梯。
潘洛斯階梯
潘洛斯階梯(Penrose Stairs),曾出現在電影《盜夢空間Penrose triangle》(Inception)裡面的清醒夢境(lucid dream)中。Arthur 展示給Ariadne看的奇怪階梯,以及Arthur繞到傭兵背後的樓梯間,這是一座無限循環的階梯。這種不可能出現的物體來自於將三維物體描繪於二維平面時出現的錯視現象。其名稱Penrose來自於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潘洛斯(Roger Penrose),他於1950年代設計了Penrose triangle,潘洛斯寫了幾篇文章討論這些所謂的不可能事件,[1] On the Cohomology of Impossible Figure這篇短文討論了這些對象的群的上同調。Penrose stairs可視為Penrose triangle的一種變形。有名的Penrose stairs出現在荷蘭藝術家M. C. Escher的版畫Ascnding and Descending,以及Waterfall。本來這些對象不可能實際在三維空間構造出來,因為這些錯視和觀看角度密切相關,不過可以利用計算機3D繪圖做到很接近的程度,畢竟觀看者看到的依舊是顯示在二維平面屏幕上的圖像。
好了,又扯遠了,我想關於鬼吹燈裡面的懸梯。應該就是以上方法吧!你們怎麼認為呢?
END
世界從未如此神秘
▬▬▬▬▬●▬▬▬▬▬
開啟神秘未知的世界
億萬探秘者陣營 解密志永不停更
打造最走心的解密類平臺
文中圖片視頻均來自網絡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