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第一個工作日,10句話為你揭開今年工控行業的發展趨勢

2020-11-22 OFweek維科網

如今,工業自動化、智能製造已然成為全球工業製造業的主要方向,在已經過去的2019年裡,各企業都在大力布局智能製造市場,為實現數位化、自動化、智能化而奮勇前行。2020年,這一趨勢勢必還將繼續。

為了更好地深入了解工控產業,OFweek工控網梳理了2019年度工控行業十大言論,它們有的來自企業精英、有的來自專家學者。通過他們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新的一年工控行業的發展趨勢。

1、智能製造浪潮下,細分市場需要更多隱形冠軍

隨著智能製造浪潮襲來,許多中小型企業想通過轉型升級實現逆襲,然而現實情況是,即便是在智能製造時代,大型企業依然比中小型企業更具優勢。因為與中小型企業相比,大型企業有足夠的資本或實力,可以通過自研或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快速實現智能化升級。但中小企業卻會受到資金、人才、技術等制約,難以推進智能化進程。

對此現象,德國萊茵TUV集團大中華區商用及工業產品服務副總裁夏波有些不一樣的想法。在夏波看來,創新源於發現「藍海」,轉變源於「製造到智造」。中國作為工業、製造業大國,還有很多市場潛力可以挖掘。從國內外市場的對比中可以預見,中國市場的增量有可能比歐洲更多。

夏波認為,在工業4.0轉型和智能製造的大浪潮下,中小企業尋求發展完全可以另闢蹊徑——即關注細分行業和領域,找到符合市場的碎片化需求,結合自身優勢,做行業的隱形冠軍。「只有做好產品本身,企業才有發展的可能。」夏波如此說到。

TUV萊茵大中華區副總裁夏波,圖源:OFweek工控網

2、AI是智能製造的有力武器

隨著個性化需求的增長,市場對製造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多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任務,意味著製造業迎來更大的挑戰。傳統製造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現代製造業面臨產品成本上升的巨大壓力,企業必需提升化機械的利用率,最大化投資回報率,才能在未來製造業中佔得優勢。

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杜品聖表示,產品的生命周期在縮短,解決此問題的關鍵在於加快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和降低生產成本。而單靠傳統的自動化控制技術不可能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傳統的生產製造管理模式必須變革,而智能制模式正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佳方法。

杜品聖認為,人工智慧將解決傳統自動化控制不能解決的問題。人工智慧通過計算機模擬人類思維過程,能為自動化帶來極大提升,可以讓機器執行那些靠智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在IT和OT的結構中融入人工智慧技術,可以使得智能製造生產製造模式成為企業產品生命周期生產製造模式。

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杜品聖,圖源:OFweek維科網

3、企業需要進行工業4.0成熟度評估

今天,如何將德國工業4.0的製造技術應用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已經成為許多跨國公司的主要目標之一。

博世互聯工業中國區總經理賈睿萌表示,企業需要明白自身在各個領域的精益程度,以及工業4.0的成熟度,通過這兩個層面,才能找出物流和生產環節的問題和瓶頸。同時,企業需要對自身的增值環節、必要非增值環節以及浪費環節進行一個清晰的評估,這樣有利於企業的長期高效發展。

博世互聯工業中國區總經理賈睿萌,圖源:OFweek工控網

4、工業網際網路首先要解決的是連接問題

近幾年,由於人力成本急劇上升,企業急需使用物聯網手段降低對人工的依賴,提升產能和品質。在此背景下,工業網際網路應運而生。隨著5G時代的到來,工業網際網路必然會在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方面起到關鍵支撐作用。

重慶郵電大學教授魏旻表示,工業網際網路本質是人、機、物深度融合形成智能的網絡空間,其終極目標則是將技術、產品和服務落地。簡而言之,即數據是核心、網絡是基礎、應用才是王道。就當前發展形勢來看,整個工業網際網路首先要解決的是連接問題,同時需要防止核心技術空心化和平臺內容空心化。

5、未來製造業的趨勢是協同製造

羅克韋爾自動化智能製造業務經理莫軍認為,未來製造業的趨勢應該是協同製造,包括協同研發、協同製造和協同服務。在協同製造的過程中,信息傳遞是關鍵,因為製造商需要對供應商下達一些計劃,要對生產進度進行跟蹤,以及進行交期跟蹤、庫存跟蹤、質量測試結果,還有追溯等一系列問題,這一系列對於整車廠來講都是關鍵。

有時候,製造商會接到來自不同區域的巨大定單,從集團管控的角度來看,需要平衡各種分廠生產任務,以實現更智能化的生產。那麼,如何保證產品在異地生產的品質,管理者要評估各個工廠表現,那就需要一個跟蹤的體系。

因此,未來製造業會有三個大趨勢,第一個是供應鏈的溝通,第二個是集團的管控能力增強,第三是以人為本的數據服務。製造系統最終需要把數據進行轉換,以支持員工和管理者更好地工作,包括給予一線員工操作上的指導。

羅克韋爾自動化智能製造業務經理莫軍,圖源:OFweek工控網

6、雷射微增材技術在製造領域有廣闊前景

傳統的製造技術在電子行業的應用非常廣,技術相對成熟,但是只能進行平面加工,汙染嚴重,局限性很大。而雷射先進增材製造技術的發展,不僅有效而精準地將設計思想轉變為實體,更提供了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的實現手段。因此,增材製造技術被認為是近20年來製造領域的一個重大成果。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建國認為,雷射微增材製造技術在電子產品的製造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雖然雷射微增材製造技術已經有所發展,但在技術和產業界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推廣速度慢等不足。

在未來的發展中,該技術將會在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與傳統工藝相結合等方面展開更深入的研究,應用範圍也會拓展得更寬,對提高我國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由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具有更大的意義。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建國,圖源:OFweek維科網

7、電子廠房正邁向智能化運維階段

近年來,中國的晶片產業發展迅速,但同時也存在許多行業困境。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已經成為整個行業最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在電子廠房投資巨大的情況下,除了人才、技術等問題,如何從能源以及建設和維護周期方面提高效率至關重要。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李瑞表示,對於建設電子廠房而言,無論是做晶片還是面板都會有大量能源的消耗。而通過數位化手段,電子廠房正在邁向智能化運維階段。

在李瑞看來,當前電氣化和數位化兩大趨勢正在催生全球能源轉型和工業革命。對於電氣化而言,電力是整個人類工作、生活的基礎,電氣化仍然在快速的發展。對於數位化而言,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正在不斷發展。未來數位化可以極大影響電氣化發展,能源使用、消耗可以更加安全、綠色。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完全透明、智能、可以預知故障的透明工廠會更符合發展趨勢。所謂透明工廠,跟以往被動的運維方式完全不同,它可以實現數據信息分析全合規、維護改造升級全預見、系統運行風險全掌控、設備運行狀態全感知,從而保證整個產品、工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8、智能製造底層數據的價值蘊含在場景中

深圳康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工藝技術部副總經理景平表示,智能解決方案決定了「怎麼做」,智能管理方案決定了「怎麼管」。未來智能製造的升級,硬體有要求,軟體管理也不能落後,在產業網際網路浪潮中,智能製造底層數據的價值蘊含在場景中。對於客戶來說,他們需要的是每一個場景都有對應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因此景平認為,無論是硬體廠家還是專職集成商,只有當整個行業能一起從具體場景出發,讓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更契合用戶的需求,為行業貢獻一份價值,最終才能真正把中國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推向世界。

9、紅外熱像讓工業物聯網更加透明

物聯網未來的方向是設備化、終端互聯化、和智能化。而這些應用分類中,紅外熱像都可以發揮自己獨特的優勢,尤其是在工業中,紅外熱像將「無處不在」。

艾睿光電測溫產品部總監餘廣友表示,紅外熱像在工業物聯網領域能夠對目標以及工業現場進行實時、在線、全面感知,然後通過後端數據處理,能夠對設備狀態進行智能分析、數據挖掘。這樣,企業能夠實時了解設備、生產流程具體狀態,從而對其進行全面、精準的管理和決策。

10、傳統工業機器人不再適應每個領域

當前全球裝備製造業的廠商都在面臨同樣的問題:嚴重的勞動力短缺;提高生產力及效率碰到瓶頸。隨著勞動力人口比例逐漸減小,未來勞動力缺口現象將會越加嚴重。為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許多工廠開始引入工業機器人。

珞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王皓表示,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密度遠低於日韓等國家,因此國內機器人市場潛力依舊巨大。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傳統工業機器人將不再適應每個領域。安全性更高、能滿足生產線柔性化需求的協作機器人更符合當前發展趨勢。

王皓認為,開發出針對現場工藝的工藝包,做足行業落地應用,預先設置好解決應用問題,這些都是國產機器人落地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珞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事業部總經理王皓,圖源:OFweek機器人網

總結

2019年,智能製造浪潮席捲全球。2020年,這股趨勢必然會持續提速,切入更多行業。但在巨大的機遇背後,同時也潛伏著驚人的挑戰。中國智能製造的發展,離不開5G、人工智慧、機器人、工業網際網路等各個產業的幫助。只有形成一個完成的產業生態,加強合作,齊心協力,中國工控產業才能真正地崛起,並實現長足的發展。

相關焦點

  • 製造強國核心 工控行業推動轉型升級
    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人力成本快速上漲,企業用工壓力持續增加,機械生產替代手工勞動的經濟性越加突顯。  ●根據工控網數據,預計2018年至2020年,我國工控市場將以9%的複合增速持續增長,預計到2020年,行業產值將超過2000億元。其中,電子製造設備、醫療設備、食品機械、暖通空調以及市政和汽車等領域都將產生可觀的工控自動化需求。
  • 盤點2019年工控行業不得不知的十大核心數據
    2019年,儘管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全球整體經濟發展放緩,市場不景氣,但工控行業依然在這一年大步邁前。隨著工業製造業的產業需求不斷升級,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工業物聯網、自動化軟體等技術在今年也進一步擴大落地規模,取得積極進展。
  • 2019年工控行業十大熱門事件,承擔了今年一半的流量
    OFweek工控網給大家帶來工控行業年度十大熱門事件,讓各位一睹為快。1、三星手機徹底退出中國製造從年初開始,三星似乎一直忙著「退出」中國市場。2018年最後一天,三星關閉位於天津的手機製造工廠。今年10月2日,當國人正在慶祝國慶時,三星又關閉了位於惠州的手機工廠。
  • 2020年茶飲行業的現狀和2021年發展趨勢
    最近茶顏悅色武漢首店開業排隊8小時的新聞,又使茶飲市場再一次火爆,還記得2017年喜茶上海店開業排隊六小時,看來奶茶店的發展仍然不容小覷,那麼2021年奶茶店的發展趨勢 如何呢?下面看看這篇分析。2020年茶飲行業的現狀和2021年發展趨勢12月3日,奈雪的茶聯合CBNData發布了《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底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茶飲市場的總規模為4420億元,中國咖啡市場的總規模為2155億元。
  • 2020年風電塔架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風電塔架行業發展...
    根據相關統計,國內風電單位千瓦平均造價約7000-8000元,以整套風電機組成本佔整個風電場投資的75%,風塔約佔每套風電機組成本的20%為測算依據,參考**年國內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數據,國內風電設備市場容量約為1325-1514億元,風塔市場容量約為265-303億元。
  • 輸配電氣行業:工控龍頭乘風破浪 電力設備盈利改善
    1)「乘」行業復甦之「風」:19Q4工控行業景氣度改善,20Q1 受疫情影響,Q2國內疫情後重回復甦軌道。從下遊看鋰電、光伏、電子等先進位造業需求強勁,傳統行業紡織、 電液、及基建相關的起重等行業需求恢復,看好下半年行業需求持續復甦;分產品看,下遊以先進位造、離散行 業為主的伺服、PLC需求2020年有望重回10-20%增長,以傳統、流程行業為主的變頻有望維持個位數穩健增長。
  • 2020-2026年中國玻璃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年中國玻璃行業的經營數據分析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玻璃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全國重點聯繫玻璃企業**年1-**月累計生產平板玻璃59308萬重量箱,比上年同期下降10.43%,佔全國總產量的80.49%,產能下降力度加大;累計銷售平板玻璃56803萬重量箱,比上年同期下降
  • 手機、電話空號檢測軟體平臺行業於今年發展趨勢
    手機、電話空號檢測軟體平臺行業自2005年左右興起以來,軟體從較早的單口檢測設備,逐步升級出現了第二代多口檢測設備、第三代空號檢測設備;除了硬體方面的升級,還有個別空號檢測服務商聚焦軟體的研發與升級,截止到2020年,軟體研發方面,軟體使用性能與口碑好的當屬急速空號檢測。
  • 2018:工控安全關鍵年
    提高工控領域整體安全意識,將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上升到最高級。 觀察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對於工業控制系統領域所部署的工作,能夠看出2018年將是工控安全工作開展落實的關鍵年。 宏觀指導明確 為加快我國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提升工業企業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能力,促進工業信息安全產業發展,2017年底,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並印發了《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負責人就《計劃》內容進行了解讀。
  • 2020年核電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認為,**年,中國核電發電量和上網電量繼續保持上升趨勢。22臺商業運行核電機組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累計發電量為1305.80億千瓦時,比**年增長18.89%;累計上網電量為1226.84億千瓦時,比**年增長18.80%。
  • 中國汽車發電機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一、車用柴油機產銷情況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汽車發電機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從**年的柴油機產量來看:玉柴、濰柴、中國一汽、全柴、江鈴控股、雲內動力、北汽福田、東風汽車、山東華源萊動、中國重汽柴油機名列柴油機累計生產前十位,產量分別為466855臺、441676臺、383141臺、318021臺、269290臺、224648
  • 2020年中國塗布機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年中國塗布機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塗布機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塗布機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報告首先介紹了塗布機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塗布機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塗布機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塗布機市場競爭格局及塗布機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塗布機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塗布機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
  • 2020年全國工控安全深度行(山西站)在太原成功舉辦
    2020年10月28日,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在太原舉辦2020年全國工控安全深度行(山西站)活動。此次活動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省工信廳、省國資委主辦,工信安全產業發展聯盟、省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行業技術中心、省工控聯盟承辦,太鋼集團、烽臺科技等提供技術支撐。
  • 2020年版中國工業計算機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年,我國共生產微型計算機3.37億臺,同比下降4.9%,其中筆記本2.73億臺,同比增長7.9%。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工業計算機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根據不完全統計,**年全行業共完成51起併購,涉及併購金額超過161億元億元,以橫向併購為主,做大原有業務。少數企業嘗試業務轉型,嘗試網絡信息服務業務。
  • 中國中藥材GAP基地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中藥材GAP基地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對中藥材GAP基地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中藥材GAP基地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中藥材GAP基地行業發展現狀、中藥材GAP基地市場動態、中藥材GAP基地重點企業經營狀況
  • 中國眼鏡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年我國眼鏡成鏡產量60262.17萬副,比**年同比增長10.2%.我國眼鏡成鏡產量從**年開始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年產量下降較為明顯,相比**年下降了23.9%.**年之後其產量增速較緩,**年同比僅增0.1%,**年其產量又出現較為可觀的增長,同比增長了10.2%.
  • 中國雷射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在部分雷射器研究開發的核心技術上,形成了5個國家級的雷射技術研究中心,10多個研究機構。  國內雷射企業主要分布在湖北、北京、江蘇、上海、深圳等地,已基本形成以上述省市為主體的華中、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四大雷射產業基地,其中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約300家。**年我國雷射產業鏈產值約為800億元。
  • 2020年中國膠粘劑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膠粘劑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近年來,在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中國膠粘劑行業的生產規模迅速擴大,產品產量、銷售額高速增長,應用領域不斷擴展,膠粘劑與密封劑產品已廣泛應用到電子電器、建築建材、汽車與交通運輸、機械製造、醫療衛生、航空航天、輕工和日常生活等眾多領域。中國已跨入世界膠粘劑與密封劑生產和消費大國。
  • 2020年中國玻璃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玻璃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年,我國玻璃行業產能擴張迅猛,產量呈現快速增長。  《2020年中國玻璃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在多年玻璃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玻璃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玻璃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玻璃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中國有機農業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有機農業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顯示,我國有機農業是從20世紀**年代中後期開始發展起來的,**年,我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農村生態研究室加入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IFOAM),成為中國第一個IFOAM成員;**年,浙江省臨安縣的裴後茶園和臨安茶廠獲得了荷蘭SKAL的有機頒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