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期,第一次看《蝴蝶效應》,嘆為神片。時隔多年以後再看,依舊感到震撼!
電影劇情十分開放,完全可以做兩個極度相左層面的解讀,這既是電影經典的體現,同時也是很多人對這部電影不理解的原因。
一、主流派劇情解讀:
人設簡述:
男主埃文是一個記憶缺陷症患者,會慣性遺忘已經發生的事情。而導致他有此症狀的原因,有兩種可能:
(1)、遺傳性質,埃文的父親被關進精神病院,而埃文無意中找到的爺爺死亡證明,也證明了爺爺也是一個瘋子,這種基因遺傳給了埃文,導致埃文記憶出現問題!
(2)、心理醫生在給埃文治病的時候,和埃文母親說,過重的外界壓力會讓記憶出現混亂和斷裂!
為了治療記憶缺失,醫生建議,讓埃文每天記錄當天發生的事情!這裡記錄成冊的日記,也成為了電影後續發展和走向的重要支點!
劇情概述:
電影開頭,埃文在眾人追捕下,瘋狂的尋找和在一張紙上寫下了電影開頭的一段話,然後時間節點瞬間回到了十三年前!
埃文自幼缺失父愛,一次課堂上畫了一幅血淋淋的「孩子刀殺父母」的畫,讓母親覺察了埃文身體裡與他父親相似的因素。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埃文開始寫起了日記!
但由於記憶力問題,埃文並不能完整的記錄下當天發生的一切故事,於是埃文擁有了一本本並不完整的日記!在埃文有限的記憶裡,他的好友,青梅竹馬的凱麗生活並不幸福,極度戀童癖的父親,性格極端好狠鬥勇的弟弟,都是凱麗噩夢般的記憶!
埃文在13歲那年,因為與玩伴的一次惡意玩笑,用雷管炸傷了鎮上的鄰居,電視機裡播放的警察正在調查的新聞,促使埃文的母親,帶著埃文一起搬離了鎮上!
再轉眼已是七年後,埃文成為了州立大學生,主修心理學,潛心研究記憶缺失的問題。埃文在一次約會中,在女友的慫恿下讀起了幼時寫的日記,原本殘缺不全的日記。卻在7年以後,被再次讀起的時候,很多丟失的記憶湧進到埃文腦海。
醒過來的埃文,察覺到重讀日記也許是治療記憶缺失的一種有效方式!於是埃文再一次的選擇嘗試,第二次閱讀日記的時候,記憶中燃燒的香菸掉落到衣服上,將肚皮燃燒了一個疙瘩。醒來以後的埃文,發現現實中的自己,無中生有的多了記憶中才有的疙瘩!
於是一個驚人的秘密,被埃文發現,重讀日記,並在記憶中,對過去的時間點裡發生的事情做相應的改變,會在未來的現實中真實的發生!也正是因為這次的重讀日記,讓埃文想起了年幼時候的玩伴:凱麗!
與凱麗重逢再見的過程中,埃文執著對記憶的研究和完善,不假思索的詢問凱麗一些童年陰影的往事,而也正因如此,凱麗不堪重負,選擇了在相見的那個夜晚自殺!
從這個節點開始,電影正式進入了看似雜亂無章,卻又井然有序的高潮劇情段中!
埃文在失去凱麗以後,想要彌補這一切,於是他想利用重讀日記,在記憶中改變細節的方法,將凱麗的人生扭轉!
記憶中,他選擇將凱麗的父親痛罵一頓。醒來以後,凱麗和他的人生真實的發生了巨變!
但與之對應的,則是凱麗弟弟的不幸人生,因為埃文在記憶中,只改變了凱麗爸爸對凱麗的態度,而忽略了其他的一些人和事!
於是埃文,想再次改變記憶,想要處理一個個他不想見到的悲劇,於是一次次不斷地閱讀日記。記憶裡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進行調整,每次醒來以後的埃文,在現實中發生著同樣的天翻地覆,不同變化!這也是電影名字《蝴蝶效應》四個字的內涵體現。
然而,每次的改變,都無法做到埃文想要的那種完美。埃文最後一次閱讀日記,記憶中的事情並未按照埃文計劃的去衍變。爆炸的雷管炸死了凱麗,而這個記憶線對應的現實世界中,埃文成了一個瘋子,需要定期治療!
埃文依舊想要回到過去,再次進行改變,但是因為日記本在這次的現實世界中已經不存在!
埃文在與醫生發生了爭執以後,躲在桌子底下寫下了一段話:「如果再回到,所有這一切的開端,我想我可以拯救他!」。而此時桌子底下的放映機恰好放起了埃文母親在醫院生產的畫面!
這種莫名的巧合,讓埃文這次回到的記憶線,是自己還在母親肚子裡的那段記憶!
他為了讓一切事情再度重演,這次他選擇的改變,是殺死了還處於胎兒階段的自己!
至此電影終!
內涵解讀:
(1)生活裡,任何一點微妙的改變,都會在未來產生巨大的影響!
(2)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即使可以回到過去,也無法做到,活在當下,珍惜眼前!
二、現實派劇情解讀:
埃文具有家族性的遺傳精神病,記憶混亂和丟失,都是病症的體現,通過更改記憶,重獲新的人生,只是埃文的想像。
而埃文真實的生活,就是最後的那段,埃文因為失手炸死了凱麗,提前激發了體內的精神病因子,所謂的日記和中間的那些故事,都是埃文思維混亂下的錯覺記憶!
如此猜測,並不是毫無根據,埃文最後一次重讀日記,回到過去其中有一幕場景,拿著刀站在廚房,與電影開篇第一段人生中的埃文,拿著刀站在廚房,形成了相似的吻合!
兩段聯合起來,就是埃文的真實人生經歷,而中間的一切都是埃文自己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