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ic愛搞機
說到LED智能投影,估計不少人就要吐槽了, 雖然投影儀投射大屏幕,大屏電影帶來更震撼的效果,甚至在客廳臥室也能打造成電影院的感覺,但也有不足的地方,甚至是LED投影儀的死穴——亮度不夠,突出表現就在於「夜晚能看、白天看不了」,看場電影都要模擬電影院黑壓壓的環境才行,實在讓人又愛又恨。直到近期,酷樂視科技發布了全球首款亮度超千流明的LED智能投影S3,才打破了這個LED智能微投在使用場景上的局限,白天也有如夜晚般清晰明亮的畫面表現。
可是你知道為什麼S3可以做到超過1000ANSI流明的亮度,決定亮度的因素有哪些嗎?光機!對的就是光機!投影光機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光從光源發出後到鏡頭折射前的,中間經過的那部分成像系統。這裡就涉及到三大要素:光源、光路(處理光的路線)、鏡頭。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這款「全球首款超千流明LED智能微投」的光機,同樣也是目前「LED微投最強光機」。
一、光源部分:德國 歐司朗P1A光源
從官方資料中我們可以得知,酷樂視S3採用的德國歐司朗最新款高亮P1A LED光源,比上一代P1W亮度提升15%--20%。雖然這款歐司朗P1A最新高亮光源還是首次被運用智能微投上,但它的前一代產品P1W卻早就進入市場,是當今高亮智能微投市場的主流光源,如市面上關注度比較高的一些0.45WXGA、0.47FHD等實際亮度為500--700ANSI流明左右的機型大多採用的此款P1W光源,由於各廠家對於光機的設計、調校不同,則會產生不同的亮度,但對於同一款光源而言,不管怎麼調試只能提高光源的利用率,並不能改變光源本身的亮度(輸出的光通量)。這也就是為什麼2016年上半年發布的幾款高端LED智能投影產品亮度還止步於900ANSI流明(媒介檢測真實亮度為700ANSI流明左右)的原因。
酷樂視S3率先優選了2016年剛量產德國歐司朗全新研製的高亮
P1A光源,該LED發光晶片後部增加一層「白油」工藝,將後部散射的光重新高效利用起來,可以在相同發光面積裡獲得更大的亮度輸出。
二、光路部分:玻璃非球面透鏡+雙複眼光引擎設計
玻璃非球面透鏡:光機中越接近光源的部分,能量熱量越高,其中,光源收集器的光學部件最容易被光源的巨大熱量(P1A的光源輸出大約在3000ANSI流明左右)烤壞、烤變形。大多數LED智能投影的光源收集器部分,採用了相對廉價的塑膠非球面鏡片,在投影亮度輸出低於400流明時,問題並不大,超過500流明之後,長期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導致鏡片變形、整機故障(比如:某品牌的500流明級的高亮機型,曾經出現過批次性熱損壞,導致畫面出現明顯的黑團等異常)。酷樂視S3在此關鍵部位,設計了全玻璃的非球面鏡片,相對塑料聚光鏡,它具有更加通透、耐熱、長壽命的有點,輕鬆勝任數千流明級的能量收集,可以長時間承受高亮高溫環境,杜絕任何變形、損壞情況出現。
雙複眼光引擎設計:酷樂視S3在光源的照明部分,創新運用「雙複眼」的設計,體積與成本雖然有一定的增加,但明顯提升光效25%左右。特別談一下「雙複眼」設計,相對於一般LED投影機所採用的「單複眼」照明系統
(R、G、B三路LED光束經過合光後,再進入一片複眼透鏡,來完成RGB光束的勻光與整形),這樣的設計,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但三路光源的在進入複眼透鏡前的光程長短不一,有一定的損耗。酷樂視所採用的「雙複眼」設計,對於合光後紅綠光用一片複眼透鏡來做整形勻光,藍光單獨採用一片複眼透鏡,之後,經過複眼透鏡整形勻光後的RGB三色光,再合光。如此設計明顯提升了光源的利用效率。
三、鏡頭部分:通風式鏡頭設計+金屬光機本體
隨著led投影機亮度性能的提升,導致功率明顯提高,LED散發的熱量也在飆升,當酷樂視S3在突破亮度瓶頸的同時,50--70W的光源功率也對光機甚至整機散熱也提出了嚴苛的要求。意味著酷樂視S3除了要在常規的光源散熱、DMD散熱的選材和使用上恰到好處之外,還必須採用其它不同尋常措施來保證超千流明高亮度的完美輸出。對此,酷樂視S3摒棄了常規光機的塑膠本體結構,大量採用鎂鋁合金,從而具備更好的導熱性及均勻性,如此雖然帶來成本激劇提升,但換來散熱性能的明顯改善。此外,酷樂視S3採用的通風式鏡頭設計。這裡聯繫到一個詞「熱失焦」,即溫度過高引起鏡頭鏡片發生位移或形變,導致畫面模糊的情況,通常都是鏡頭部分的熱量得不到很好散發所造成的,酷樂視S3採用的這款通風式鏡頭設計,很好的解決了鏡頭及鏡片的散熱問題。
總結:對於酷樂視S3這款光機的一切優化處理,都是為了最終高出行業均50%的亮度展現,事實證明S3確實做到了,「國家音視頻檢測中心」公證亮度為:1081ANSI流明。這樣的亮度提升也戳中了廣大影音愛好者的痛點,讓酷樂視S3在6月13日-7月13日眾籌旗艦一舉獲得了1150萬的眾籌總金額,創造了家用投影類的眾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