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出讓雲南政府滿意的文旅形象IP設計方案,蔡春林曾連續加班了一個月。
這位設計師任職於騰訊互動娛樂設計團隊Tgideas,曾設計出騰訊互娛logo和大量《王者榮耀》IP衍生品。去年年初,在騰訊任職9年的蔡春林組建入了一個新的小組,專注於遊戲內容創意拓展,將目光放在了騰訊新文創戰略下數字文化IP的跨界和聯動,其中包括將我們熟知的《穿越火線》、《王者榮耀》等遊戲IP與其他的文化進行結合。
在蔡春林看來,這是一件極其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在這樣的嘗試下,面向大量年輕人的遊戲不再是單純的「玩樂」,還能為用戶群打開一扇了解不同文化的窗口。他的工作也不再局限於設計本身,還會接觸到各種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去尋找遊戲與這些文化之間的交叉點,並將這個點放大,最終落地實現。
在5月21日舉行的雲南國際智慧旅遊大會上,騰訊與雲南在此前「一部手機遊雲南」的合作基礎上,共同發布了「新文旅IP合作計劃」。雙方希望基於新文創的思路,以「自在雲南」為核心價值觀體系,共同開展國內第一個省級文化與旅遊融合的項目,打造一個能夠代表雲南文旅的全新IP。
國內最大網際網路公司和省級政府的聯手,是國內文旅融合的全新嘗試,希望通過IP來傳遞更多情感,讓雲南的風土人情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煥發新生,進一步讓雲南文旅形象實現升級。
於是,在這種背景下,關於如何選擇這個IP的形象視覺、它是誰、如何與「自在」結合、如何展現細節、如何講好故事、如何長線運營,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作為建立起「自在雲南」價值觀體系的騰訊IEG新文創團隊,和蔡春林所在的創意設計團隊一起,做了大量的調研和論證,終於,讓一個能代表雲南、代表雲南文旅的IP新形象——「開口成雲」的「雲南雲」與大眾見面。
探尋雲南的雲
在接到這個任務之前,對於雲南的雲,甚至是雲南省,蔡春林都是陌生的。
他從未去過雲南。
他想了解,於是,閱讀了大量與雲南有關的書本文獻。
與他生活的深圳不同,雲南仿佛另一個世界,這裡是古老的、奇妙的、多彩的,也是閒適的、充滿著塵土氣的:雲南不僅有溫柔浪漫的麗江、「風花雪月」的大理、原始生態的西雙版納和神秘聖境香格裡拉,更有哈尼族人在1300多年間不斷「雕刻」出的山水田園風光畫——雲陽梯田;還有擁有312座孤峰、83個溶洞、54個湖泊、13公裡大峽谷和3公裡茶馬古道的普者黑……
在170萬年前,人類就曾在這片土林之中留下足跡。如今,依舊有25個少數民族生活在這片巨大而暗紅色的龜背上。各式各樣的民族文化、歷史名城以及獨特地貌都在雲南這裡匯集,文化不同、語言不通的多個民族的人民匯聚在這裡,他們或面向雪山、或面向洱海、或面向鮮花、或面向叢林,在晨間煮茶,午後閒逛,晚後賞霞。
當蔡春林閉上眼,他的思緒划過雲南的每一個民族、每一塊特殊的地貌和每一種特殊的動植物,但是每一個獨特的場景都不過是其中的碎片。只有那一抹雲,詩意又美麗,逍遙且自在,風輕撫過,雲便飄搖了起來,捉摸不定,卻又會悄悄匯集在明天的天空。
雲南與雲之間,有著天然的情感關聯,無論是「彩雲之南」,還是 「雲嶺之南」,都與雲有極強的相關性。在中國人的文化認知中,雲象徵著一種逍遙閒適的生活狀態,也正是雲南百姓最好的寫照。
「漢武年間,彩雲見於南中,譴吏跡之,雲南之名始於此。」從兩千年前漢武帝的一個夢開始,「彩雲南現」便用來形容這片美麗的紅土高原。
而雲南既然因「雲」得名,那它的雲也該是獨特的。
在沈從文的筆下,他這樣描述雲南的云:「雲南的雲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長年的熱浪,兩種原料經過一種神奇的手續完成的。」正如這裡匯集著完全不同的景色和民族一般,這裡的雲時而濃鬱如一幅水墨畫、時而淺淡如風。
蔡春林說,從具體應用的視角來看,「雲」是不同旅遊場景的最大公約數,無論是玉龍雪山、東川紅土還是蒼山洱海,其豐富的旅遊體驗都與抬頭所見的藍天白雲有著很大的關係,這也讓雲在未來能夠適應各種旅遊應用場景。
於是,蔡春林將自己對雲的理解付諸於筆端,做出了「雲南雲」的第一版設計稿。
「自在」的雲
第一輪IP形象的匯報,順利。
雲南政府肯定了騰訊團隊當時的設計方向。但他們還有更多的期待。
他們希望看到「雲南雲」,能夠擁有更多的故事、溫度和情感。
9月,基於此前發布的「雲南新文旅IP戰略合作計劃」,雲南聯動騰訊打造的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同名主題路線,已經上線。它圍繞1938年長沙遭遇戰亂,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向雲南轉移,經過千辛萬苦,來到聯大蒙自分校文學法商學院授課這一歷史背景展開。通過讓遊客重走當年赤忱學子求學之路,了解當年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波瀾壯闊的事件和它背後的故事。
前有通過短視頻快速大火的西安和重慶,而雲南卻主動選擇了一種更漫長、更需要沉澱的方式,希望給大家展現的不僅僅是雲南擁有各種網紅景點,還有整個雲南的歷史、文化、和動人故事。
這種沉澱一定不是「快餐式的旅遊消費」,而是建立在雲南地域特色之上,能夠呈現地區包容性和獨特的文化內涵,能夠讓遊客與雲南之間產生足夠的情感連結。
去往雲南的遊客,也與去往其他地區的遊客有著些許不同:他們希望在雲南的土地上,讓自己的腳步慢下來,寄情於山水,或深入群山聽鳥鳴於谷,或抬眼望遠看雲過於穹:只有雲南能讓遊客產生的這種獨特的「自在」情感。
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情感聯想正向,千變萬化,代表的也恰是一種逍遙、自在的生活狀態。「如雲如山如海,自然自由自在」,正是對雲南的自然與人文的凝練總結,而雲在其間,可以完美勾連雲南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天然滿足雲南源出於「自然主義美學」的「自在」IP價值觀。
大家都愛「開口成雲」
為了進一步完善和打磨這朵自在的雲,蔡春林選擇將視野「回歸」到自己擅長的領域當中。
作為一個從小受遊戲、動漫影響最終入行IP設計的設計師,蔡春林有自己的理解。因為從小喜歡動漫,所以他會去了解一部動漫的故事,也會對這部動漫背後的誕生地、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時至今日,他依然會去購買衍生品,甚至親自動手圍繞自己喜歡的《JOJO的奇妙冒險》、《靈能百分百》等日漫做周邊。
在蔡春林看來,一個好的IP,往往能夠承擔起文化輸出的意義,並連接人們的情感。
所以,這一朵「雲南雲」,需要讓人們在它身上要能夠看到如今雲南的模樣,產生對雲南的聯想,又要與雲南文旅現在對外傳遞的「自在雲南」相契合。
總結下來,蔡春林認為:它需要區別於日本、歐美的IP形象,具有中國特色;同時,能夠與豐富的雲南地域元素進行融合,比如打上「雲南」印記的一碗過橋米線。
因此,蔡春林將「雲南雲」頭部設定為祥雲的形態,祥雲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其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而且,祥雲也被賦予祥瑞的文化含義。
其次,蔡春林做了一個巧妙的結合,把「雲南雲」的嘴形設置為一個「雲」字,寓意「開口成雲」。
這一設計,在最終提案的會議上,獲得了所有政府領導的一致認可,也成為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雲南雲」形象:大大的祥雲腦袋上掛著亮晶晶的雙眼,獨特的「雲」字嘴形掛著笑容,足夠可愛,又足夠純真。
參會政府領導也提出了更多設想:「這個形象能否與當地的多個少數民族做結合,比如穿上他們所有少數民族的衣服、來展現他們的多彩?」「這個形象,能否出現在雲南旅遊的所有場景中,比如說吃米線的時候,比如說遊船的時候,比如說看星星的時候,比如說跳篝火舞的時候?」「這個形象,是否要分一下男孩女孩……」
這些想法,固然有實現的難度,但也讓蔡春林足夠振奮,因為這代表著他筆下的這個IP形象,在不久的將來,能夠以各種形式出現在雲南的街頭巷尾。
從誕生之初,這朵小雲就具備了年輕化思路與強大的網際網路基因,面向著年輕的市場,代表著傳統產業的年輕化改革。而背後推動它的,卻是一個佇立萬年、在人們心中沒有那麼科技感的的紅土高原。這一次奇妙的融合,或將讓這朵小雲成為一個窗口,連接外界和古老的彩雲之南。
雲南雲的未來
「大家好,我是雲南的小可愛。」在9月29日下午舉辦的「遊雲南」國際旅遊體驗服務中心揭幕儀式上,「雲南雲」正式亮相,引起了不少現場觀眾駐足拍照。
「雲南雲」這樣一個省級文旅IP,在中國是前所未有的。
蔡春林表示,「在過去的經驗中,我們看到了非常多為城市打造的IP形象,當下這個IP形象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可是在短暫的繁榮後,IP形象卻並沒有為這個城市留下些什麼,這正是因為沒有後續的長線運營。」
浙江金華市便曾打造過「金金」和「華華」,但是這樣的形象僅僅停留在吉祥物上,並沒有一個對應的IP打造思路。在國內眾多城市吉祥物的設計中,也存在著大量同質化的現象:有的甚至連表情和動作都是完全一樣的。除了在一些大事件、大活動期間集中曝光,但在其他的更多、更長線的應用場景,這些吉祥物的身影卻漸漸消失。
在日本,我們倒是能夠看到一個旅遊和IP運營結合的典範——熊本熊。在設計之初,人們只是希望熊本熊能夠以吉祥物的身份,為熊本縣帶來更多的觀光以及其他附加收入。但是在長期的運作中,熊本已經在海內外獲得了超乎想像的歡迎,振興了熊本縣的經濟,成為一個兼具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的IP。
這背後,是熊本縣政府長期不懈的經營,以及為其講述的生動故事:熊本熊曾在大阪出差途中下落不明,隨後,地方政府為此召開緊急發布會,尋找熊本熊,並在一年後將它任命為熊本縣營業部長;2013年,熊本熊還曾被縣政府「安排」失去了兩頰的腮紅,在這一事件中,人們也了解到熊本熊兩頰腮紅代表著熊本縣「火之國」的火山地理和紅色食物。
熊本熊就像是熊本縣人的一位朋友。他需要上班,會出差,周末偶爾去戶外騎腳踏車採風。每一次事件,不僅提升大眾對熊本熊的認知程度,更豐富了他的性格與故事。熊本縣的文化、歷史還將通過熊本熊對年輕人、對本國、對世界,進行傳達。
雲南政府對「雲南雲」的期待,其實也是如此。他們希望通過騰訊新文創IP構建的的能力,以「雲南雲」為介質,講好雲南故事、展現自在精神。蔡春林說,雙方都對「雲南雲」未來展現出了堅定的信念,它會擁有巨大的生命力。
這份堅定的信念,離不開騰訊IP打造的豐富經驗,基於新文創戰略,騰訊在IP打造方面有過多個成功案例,無論是與故宮、敦煌的合作,還是與杭州、成都的合作,都已經證明了新文創的廣泛適用性。作為新文創在省級文旅IP打造的首次探索和嘗試,背靠著雲南和騰訊的「雲南雲」,其未來值得期待。
「雲南雲」長大以後,會經歷哪些故事呢?
蔡春林也曾進行過這樣的設想:這朵小雲將擁有自己的人物設定、並圍繞其展開一系列的故事,在它的生命裡,雲南的各個地區特色、民族風情、萬物之靈都將伴隨,讓這朵小雲的內涵更為豐富。
為了這個設想的落地,騰訊團隊也已經投入了接下來的籌備工作,和雲南當地的文化與生活進行進一步的接觸,尋找更多的契合點。
在不遠的未來,這朵小雲將落地到當地老百姓的生活中,成為他們的服飾、掛件和塗鴉,走進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對於遊客來說,雲南雲則會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走進人們的心裡,而遊客對它的認同和喜愛,最終又將成為一種對雲南價值和文化的認同。
這一切也正如沈從文描寫雲南的雲時所說:「只要有人會看雲,就能從雲影中取得一種詩的感興和熱情,還渴望將這種可貴的感情,轉給另外一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