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的威力能毀滅地球嗎?
近來,核武危機再次成為吸引人們眼球的焦點,而自核武器誕生伊始,就有不少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核武器的威力能毀滅地球嗎?今天時雨就來扒一扒背後的真相!
首先,從核武器來看,主要就其威力看分為兩種:原子彈和氫彈,至於中子彈,它只屬於一種小型氫彈,或者稱為增強輻射彈。在這兒我們先分析下他們的原理。
按照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2的原理,消耗一定的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就能得到相當的能量,這個方程直接推動著原子武器的產生,而核武器利用的就是這個原理,進行的核裂變或者核聚變的,雖然方程很簡單,但具體到核武器的原理,卻歷經了二十到三十年的歷程。首先誕生的是原子彈,原子彈是利用核裂變的原理,殺傷敵人的一種炸彈,其起爆溫度是炸藥爆炸時候的溫度,所以原子彈的起爆就是靠炸藥起爆的,原子彈的構型分為槍式和內爆式兩種。槍式屬於比較原始的構型,而內爆式的威力更大,比當量的彈重更輕,朝鮮的核武器能力就介於槍式和內爆式之間,有觀點認為朝鮮所謂的氫彈爆炸,還只是介於內爆式的發展型基礎上,而不是真正的氫彈爆炸。目前原子彈的核原料主要有三種:鈾233、鈾235和鈽239。而一般的原子彈材料主要以鈾235和鈽239為主。原子彈的瞬間爆炸溫度可以高達幾千萬度。原子彈的爆炸當量約為幾萬到幾十萬噸TNT當量
回頭再說氫彈,最初的氫彈為三相彈,而三相彈主要由兩種構型組成美國和俄羅斯的T-U構型和中國的于敏-鄧稼先構型,氫彈是利用氫的同位素氚氘進行核聚變反應而進行殺傷敵人的一種武器,而氫彈的起爆溫度基本就是大於幾千萬攝氏度,其瞬間爆炸溫度可以接近一億攝氏度,爆炸時,相當於一顆人造的小太陽。俄羅斯曾經在北極附近的新地島靶場測試過一顆爆炸當量為5000萬噸TNT當量的綽號為沙皇的氫彈,這也是迄今為止人類製造的最大當量的氫彈,就真正在役能長期保存的氫彈看,目前俄羅斯和美國均已不正式長期列裝氫彈,而中國仍舊擁有一定數量的氫彈,這得益於中國優於美俄的氫彈構型,適合輕量化長期保存氫彈。而在這裡也有必要分析下新一代的乾淨核彈中子彈,其與一般氫彈的區別是採用鈽239起爆,取消了三相彈外層的鈾238裝藥,直接用中子來殺傷有效生物體,而不損害其他設備和器材,可以說中子彈是乾淨的核彈,中國於上世紀80年代末完成了中子彈的研製。
說完原理,我們來看核武器的威力能否毀滅地球,即使以地球上現存的近萬顆核彈都以百萬噸當量計,也不足以毀滅整個世界,而只是消滅人類文明,但核彈未覆蓋地區的人類則不在此之列,對於海洋生物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可以這樣說,地球上存量的所有核材料的爆炸也遠遠比不上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的物種滅絕的危害更大,可是從歷史上看在白堊紀晚期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了墨西哥灣的地形和猶塔坎半島的變化,並間接造成了恐龍滅絕,但地球並未由此滅絕,生命也在繼續延續,所以,核武器滅絕地球,基於現在人類的核武器擁有量來說是杞人憂天,但如果人類肆意使用核武器這個潘多拉魔盒,最終毀滅的將是人類文明自身,所以就這點來說,防止核武器擴散和核武器控制,仍是目前負責任的大國應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