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鹿鼎記》已開播,豆瓣評分卻創新低,只有2.7分。
張一山演繹的韋小寶被說成像猴,昨天看了前面兩集,張一山確實表演得不怎麼樣,不說像猴,只覺得沒演繹出原著韋小寶裡該有的樣子。
只能說是劇情不行,不能怪演員。而到第三集之後,張一山的表演就進步了。
隨著劇情的發展,張一山也演得越來越好。
曾經黃曉明版《鹿鼎記》的時候,黃曉明的表演也被吐槽。
只能說我們習慣了老版的《鹿鼎記》,習慣了經典的《鹿鼎記》,就喜歡把它們拿來跟新版比較。
其實這種做法不可取,我們不能拿經典來對比新版,這樣對演員不公平。
曾經的影視劇,經歷了那麼多年的淬鍊,在那時影視劇並不多,我們沒法多元選擇的年代,我們才會覺得它好看,它經典。
再是那時的編劇,導演,演員,都比現在的認真,負責。
他們演繹一部是一部,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所以那時的劇,才讓我們覺得好看,覺得經典。
現在的影視劇,選擇有很多,我們總會挑花眼,總會覺得現在的電視劇差強人意。
沒錯,有些電視劇是不怎麼樣,但是大多數的電視劇還是好的。
就比如張一山版的《鹿鼎記》,前兩集是不怎麼樣,但隨著劇情的發展,張一山後面的表演還是進步了的。
不能拿電視劇的一兩集就來評判英雄,畢竟40多集的電視劇,幾集根本看不出所有的內容。
希望觀眾不要因為前面不好看而棄劇,就像一本書,如果只有開頭精彩,後面爛尾,那也不好吧!
一萬個人一萬個哈姆雷特,所以十幾部《鹿鼎記》也有十幾個韋小寶。
要讓每個韋小寶都一樣,那是不可能的。
作為張一山版的韋小寶,也是新的一個嘗試。
正如張一山說的,我在成長,我們就應該包容他的成長,看到他的進步。看著韋小寶一步步成長為韋爵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