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該臺最新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2020 VA1。該小行星目前正在向地球靠近,預計在11月20日飛掠地球。本次飛掠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在掌控地球的同時,人類也將視野拓展到了銀河系之外,地球看似風平浪靜,但是在大氣層之外確實暗流湧動,但是如果有超大體積的行星與我們相遇該怎麼辦,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的這部電影就是由此而來——《末日逃生》
《末日逃生》相較於其他的災難大片而言,算是低配版了,在長達2個小時的影片中,彗星撞擊地球的畫面總共不超過兩分鐘,為數不多的特效場面要麼事件發生時主角在室內,要麼是通過電視屏幕觀看其他地方的災難情況,不得不說導演真是為了省錢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整部影片的思路很好理清,在得到彗星撞擊地球的消息後,男主憑藉著工程師的身份帶著一家人去往政府所建立的救護避難所,從家驅車前往機場,然後飛到格林蘭。但是過程卻是百般的曲折,由於年輕的兒子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在去往機場的路上,時間匆忙,未來得及拿胰島素耽誤了很多的時間,母親也不小心說漏了嘴,被士兵拒絕登機,整部影片的災難不是在彗星撞擊地球,而是就兒子的性命!

影片折射出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對社會的價值取向和人性平等的矛盾,在生存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究竟會是怎樣的人才能有活下來的機會,男主獲得生存的機會便是因為他的職業,一位結構工程師,人在面臨生存問題所展現出來的動物本性一覽無餘,這樣的生命價值傾向性才是我們透過影片最該探討的,影迷們!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