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滅頂之災,就在不遠的將來:評科幻影片《末日逃生》

2021-01-09 中國科普網

1998年,我在影院裡看了《天地大衝撞》。影片裡,一顆彗星即將撞擊地球,人類面臨滅頂之災。當年,受「蘇梅克-列維」彗星事件激發產生了一波同類題材電影,這是最出名的一部。

不過,影片雖然設定很好,但是偏重抒情,細節沒有深入。當年我邊看邊想,一百萬人避難需要挖多大的掩體?招收哪些人有沒有標準?美國士兵為什麼還能維護秩序,他們不知道自己面臨死亡嗎?

2020年上映的《末日逃生》使用了同類題材,但是填補了這些漏洞。這部新片把小天體撞擊地球的真實危險,以及人類會有怎樣的反應,進行了沙盤推演式的解說。雖然不是《天地大衝撞》那樣的巨片,卻在真實性上更勝一籌。

在《天地大衝撞》裡,毀滅者來自太陽系本身。所以人類能夠提前發現,有數年預警期。但這也留下漏洞,既然一個中學生都能用普通天文望遠鏡觀察到它,這個秘密根本保守不了。

《末日逃生》把毀滅者換成系外天體,顯然,2017年發現的「奧陌陌」提供了素材。當年發現這顆系外小行星時,它離地球只有3000萬公裡。如果其軌道直衝地球,數周后就能到達。影片改用系外天體,壓縮預警時間,保障了情節的突然性。

奧陌陌(Oumuamua)是已知的第一顆經過太陽系的星際天體,2017年10月19日被科學家們發現

影片對隕石撞擊形成的各種次生災難作了詳細描寫——地震、大火、衝擊波,還有衝擊後回落的碎片。限於經費,大場面並不多,但是用新聞講解、旁白等形式,把這些災難立體地描繪出來。和其他類似題材的影視作品相比較,《末日逃生》最為完整。

正因為科學細節設置得很合理,影片開始夫妻冷戰的設置才顯得很多餘。縱觀全片,這個設定出現後基本沒起作用,男女主人公在逃生中完全像一對恩愛夫妻。重點情節都在展示他倆如何團結起來對抗災難,還不如「孩子患糖尿病」這個設定更有情節推動作用。

這個漏洞體現了文藝界使用科學題材時的通病。科學著重探討人與環境的矛盾,文藝,至少是傳統文藝著重人與人的衝突。不預先設置某種人際矛盾,就不知道怎麼開始演一齣戲。

其實,把夫妻冷戰放到一邊,《末日逃生》裡到處都是人際衝突。生存機率突然縮小了幾十萬倍,人們之間不再是謙謙君子,開始你爭我鬥,甚至互相殺戮。從主人公在高速入口處倒車開始,影片就提示觀眾,社會秩序會因為這場自然災難而崩潰。

《末日逃生》還填上了類似影片的兩個漏洞。誰有資格進入地下掩體?答案是有專業技能的人,顯然也遠沒有一百萬那麼多。至於維持逃生秩序的美軍,99%都沒有機會生存,他們完全是志願者。

用人的一生來衡量,小天體撞擊很罕見,但對於人類則不是。12900年前,一顆小天體撞擊地球,導致一千年左右的極寒天氣。考古學上發現的印度「死丘」遺址,以及明朝北京的王恭廠大爆炸,極有可能是天體撞擊的結果。1908年6月30日的通古斯大爆炸,釋放能量相當於兩千萬噸TNT。如果那顆小天體偏離幾百公裡,擊中某座城市,完全能把它抹掉。

我國也未能倖免。1976年3月8日,一顆隕石擊中吉林省吉林市郊區,形成了蘑菇雲,造成1.7級地震。

《末日逃生》中這些人際衝突的情節,恰恰反應了科學事業的價值。倉廩實而知禮節,人類能有今天的道德水平,依靠著科技進步釋放的生產力。只有生存變得容易才能互相謙讓。

今天,人類對近地小行星只能做到監控,還不能摧毀,或者改變其軌道。2013年,美國宇航局啟動了「小行星重定向任務」。試圖尋找一顆小行星,把它遷移到繞地球的軌道上。可惜,這個任務後來被取消。如果成功,這是人類控制近地小行星的開端。這套科技發展下去,便有可能在太空中對付電影裡這麼大的天體,或者將其擊碎,或者改變其軌道。

《末日逃生》中的災難有多大機率能在將來發生?答案是百分之百!只是不清楚要在幾百萬年後,還是幾百年後。聽到這裡,你可能會暫時鬆一口氣。然而,人類如果想迎擊小行星,只依靠地球上的能源完全不夠。

《末日逃生》這類電影,揭示了人類進軍宇宙的迫切性。它不只是科學家的私人愛好,完全關乎人類命運。以人類今天控制的能源,只能抵禦颱風、乾旱這些地球上的局部災難。天體撞擊這種全球性災難,遠在人類現有能力之上。

既然早晚要進軍宇宙,為什麼不就在今天?

作者系中國作協會員,科幻作家,中國未來研究會常務理事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鄭軍

編輯:吳桐

終審:尹宏群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眾號ID:kepuing>

相關焦點

  • 布魯斯·威利斯的經典科幻老片《世界末日》,你看過嗎?
    不知道是不是出生於軍事基地受軍人家庭影響的原因,他很擅長這類影片,他的動作戰爭類影片一向都很不錯。>《世界末日》(Armageddon)又名《絕世天劫》,是1998年7月1日上映的一部科幻災難電影,影片由麥可·貝執導,布魯斯·威利斯、本·阿弗萊克和麗芙·泰勒主演。
  • 科幻懸疑片《滅絕》將至 曝「逃離末日」版海報
    《滅絕》「逃離末日」版海報1905電影網訊 《降臨》編劇埃裡克·海瑟爾時隔兩年再度操刀的科幻懸疑力作《滅絕》,自曝光物料以來便備受科幻迷們的關注。當夢境成為現實,皮特將如何在虛實結合的記憶中帶領家人躲避末日,查明真相?侵襲事件始末撲朔迷離,世界滅絕危在旦夕,結局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導演用抽絲剝繭的敘事方式,為觀眾呈現一個不落俗套的科幻故事。
  • 科幻懸疑大片《滅絕》持續熱映中!解鎖末日逃生遊戲
    由《降臨》編劇埃裡克·海瑟爾操刀,麥可·佩納、麗茲·卡潘、伊瑟爾·布羅薩德、邁克·柯爾特領銜主演的硬核科幻大片《滅絕》正在持續熱映中。隨著影院有序開放營業,觀眾可以繼續在大銀幕上感受《滅絕》帶來的驚險刺激。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後天》《2012》等,人類能避免末日的災難?
    末日災難電影,一直在電影市場上佔據著重要的位置,而通常的末日災難都可以歸結為科幻,本篇小編帶你看幾部典型的末日災難科幻電影,同時分析下這樣的災難是不是真的會發生,自己我們人類如何應對。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為影片中冰天雪地的景象驚嘆,視覺上的衝擊讓人也陷入了思考,這樣的冰天雪地的景象是不是真的會出現呢?
  • 「熱映電影」末日逃生
    今日小壹為您推薦的影片《末日逃生》是裡克·羅曼·沃夫導演、傑拉德·巴特勒 / 莫蕾娜·巴卡琳 / 大衛·丹曼主演的劇情/科幻/災難電影,喜歡此類影片的小夥伴們不要錯過哦。這部來自於美國 英國的影片全長119分鐘,於2020-11-20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該片豆瓣評分5.7。劇情簡介:兩顆彗星正在朝地球運動,人類即將在24小時內面臨毀滅性撞擊,然而政府封鎖了內部消息,在格陵蘭建造了堡壘,只允許部分人類進入。
  • 劉慈欣再推科幻電影《末日拯救》!
    6月16日,文投之夜暨文投控股影視戰略發布會曝光重磅項目, 劉慈欣編劇、 張家輝和 胡軍主演的科幻電影 《末日拯救》已進入製作階段,還有 麥兆輝《檢察風雲》、 劉德華、 葛優主演的《莫斯科大劫案》等十餘個項目同時發布。
  • 劉慈欣談科幻小說:末日題材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劉慈欣談科幻小說:末日題材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2015-09-16 08:39:36近日,劉慈欣做客中新網訪談節目,暢談了《三體》的創作過程,並分享了他對科幻小說的理解。  寫好科幻小說的關鍵是有科幻思維方式  劉慈欣在訪談中表示,之所以走上科幻寫作的道路,因為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科幻閱讀愛好者。在他看來,科幻小說是一個類型很豐富的文學題材,很難一概而論。
  • 十大經典科幻影片(下)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第六部《瘋狂的麥克斯4》,世界已經崩壞,人性已經殆盡,身為主角的麥克斯一個沉默寡言的男人,用自己堅韌的身軀,帶領五個隊友打爆不死喬戰隊,獲得了最終的勝利。電影上映的挺早,1999年第一部,2003年出來兩部,電影風格比較吸引人,因為以前比較喜歡科幻電影,動作電影這類,這部電影正好就吸引到我了,流暢的武打,華麗的特效讓我欲罷不能停止腦海中的想像。劇情,題材,特效方面可以說非常好,如今這種題材雖不多見,但是經典還是經典。
  • 除了流浪地球,還有這些優秀科幻災難片!片荒必備!
    目前,除中國內地以外的流媒體播放權,Netflix網飛買下了流浪地球的版權,並計劃將影片翻譯成28種語言,面向全球範圍播出,具體時間待定!今天就為大家帶來和《流浪地球》一樣優秀的科幻災難大片!希望國產電影正視不足,努力提高,加油!1.
  • 科幻巨製電影《末日戰士》今日開機 頂級團隊掀起極致視效新浪潮
    由於硬核科幻電影對視效呈現的要求極高,完善的攝製流程以及高水準的後期製作標準缺一不可。據了解,電影《末日戰士》主創團隊,自2017年末提出影片核心創意起,到如今置景面積超過15000平方米,歷時三年,潛心打磨,所有後期工作前置到位,從臺詞到道具、從場景到構圖、從燈光到美術,力求在電影的每一個製作環節做到推陳出新,做到現階段所能完成的最高標準。
  • 曾經的硬核科幻《星際穿越》,科幻片不一定只講科幻!
    在科幻電影的歷史上,很多人認為《盜夢空間》是沒有辦法被超越的,但很多時候歷史都是會被改寫的,縱觀所有的科幻電影,有一部電影營造的比《盜夢空間》更加的出色。這部電影的話就是《星際穿越》,相信很多人也看過這部影片,在影片之中有很多能夠打動人們情緒的點。
  • 2020年「開年」科幻懸疑電影《滅絕》上線!
    《降臨》編劇全新打造的科幻懸疑力作——《滅絕》,今日重磅上線新片大片,帶你探尋「滅絕」的真相。由《降臨》編劇埃裡克•海瑟爾執筆,美國知名喜劇演員麥可•佩納、《驚天魔盜團2》女主麗茲•卡潘領銜主演的科幻電影《滅絕》今日發布定檔預告及海報,宣布將於1月18日全國上映。
  • 《末日逃生》定檔11.20 彗星撞地球人類面臨滅亡
    《末日逃生》確定引進,定檔11月20日登陸中國內地,成為2020年唯一一部引進的災難動作力作。由傑拉德·巴特勒飾演的建築工程師與莫蕾娜·巴卡琳飾演的妻子,將與患有糖尿病的孩子一路同行躲避從天而降的彗星,上演24小時逆天極限逃生之旅。 除了震撼的硬核災難大場面以外,《末日逃生》的故事衝突極強。
  • 中國科幻電影溯源 國產經典影片回顧
    據說在上海公映時,影院裡的孩子叫聲一片,幾乎是站著看完整部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中出現了幾次外星人,這一形象被該片美術處理成演員身穿綴滿亮片的衣服;但他擔心別人給穿壞了,於是親自披掛上陣出演———他就是電影學院78班畢業生馮小寧。後來馮小寧做了導演,執導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科幻電影《大氣層消失》,在這部影片裡,小主人公能夠聽懂動物的語言。
  • 《末日逃生》定檔20日上映 傑拉德·巴特勒最新電影來襲
    災難動作電影《末日逃生》確定引進,定檔11月20日登陸中國內地,成為2020年唯一一部引進的災難動作力作。影片中災難場面升級,巨大彗星即將撞擊地球,人類首次面臨徹底滅絕的驚天危機,視覺效果震撼刺激,末日氛圍沉浸感極強,被譽為繼《2012》後最震撼人心的災難片。
  • 災難電影《末日逃生》,末日下的救贖!你讀懂影片深層含義了嗎?
    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在掌控地球的同時,人類也將視野拓展到了銀河系之外,地球看似風平浪靜,但是在大氣層之外確實暗流湧動,但是如果有超大體積的行星與我們相遇該怎麼辦,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的這部電影就是由此而來——《末日逃生》《末日逃生》相較於其他的災難大片而言,算是低配版了,在長達2個小時的影片中,彗星撞擊地球的畫面總共不超過兩分鐘,為數不多的特效場面要麼事件發生時主角在室內
  • 外媒評10大最佳科幻電影,《黑客帝國》僅第五,第一實至名歸
    影片講述了在不遠的未來,機器人在人類各個領域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三大法則」約束著機器人,當機器人突破「三大法則」的約束,人類將面臨滅頂之災!這部影片反映了人類對智能機器即依賴又恐懼的複雜心理,霍金就曾表示「智能機器」很可能成為人類的威脅。相信很多人對智能威脅論是贊同的,這個問題也會困擾人類相當長的時間。
  • 災難力作《末日逃生》定檔1120,彗星撞地球掀起人類滅亡危機
    災難動作電影《末日逃生》(Greenland)確定引進,定檔11月20日登陸中國內地,成為2020年唯一一部引進的災難動作力作。影片中災難場面升級,巨大彗星即將撞擊地球,人類首次面臨徹底滅絕的驚天危機,視覺效果震撼刺激,末日氛圍沉浸感極強,被譽為繼《2012》(2012)後的最震撼人心災難片。
  • 十大末日科幻電影,看美國電影是如何作死人類的
    末日討論是科幻電影常用的命題,網友經常調侃中美電影的區別在於中國沒未來,美國沒過去。意思是說中國想拍科幻片卻一直拍不好,美國想拍歷史片,講的都是別的國家的歷史。其實有時候,美國的科幻片也沒有未來,因為他們會拉著人類共赴末日。下面就為大家列舉十個美國電影作死人類的末日科幻片。
  • 《今日影評》周黎明評《流浪地球》:「硬科幻」包裹柔情感
    《今日影評》周黎明評《流浪地球》:「硬科幻」包裹柔軟情感中新網2月1日電 2019年被稱作「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因為中國影壇將有三部大製作國產科幻片問世,分別是《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與《拓星者》。而《流浪地球》作為春節檔「硬科幻」力作,無疑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