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對於未來是否會有超級人類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過。
如同地球上有許多種不同的動物諸如貓、狐狸等一樣,在幾十萬年前,地球上有至少6種不同的人。智人(當前人類)只是其中一種。
而隨著人類進化與發展,其他人種或因自然選擇或因智人趕盡殺絕而消失。
在將近40億年的時間裡,地球上每一種生物的演化都依循著自然選擇的法則。像長頸鹿因為要吃到樹頂上更多的葉子而擁有了長頸。人類同樣依靠自然選擇而進化成可直立行走、有語言會思考的高等動物。
所有生物都無一例外受生物因素的限制。而進入21世紀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終於打破了這個限制。
以上列舉的這些科技事件無不與人類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在關於如何運用這些科技的問題上,任何「不明智」的選擇都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就如歷史之所以會是現在我們知道的那樣,不過是當時的決策者一個個選擇的結果。
《人類簡史》作者認為以下三種智慧設計可以打破自然選擇的限制,甚至可能大幅改變智人這個物種,進而發展成另外一個不宜再稱之為「智人」的物種。
指人類刻意在生物層次進行行為幹預,如基因植入與編輯,以改變生物某些方面的表現、能力、需求、欲望等。
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變性。變性是指通過外科手術的方式使人的生殖器官發生改變,進而改變性別。易性病是性別顛倒性疾病,患者會感覺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相反,會因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而感到極度痛苦。
隨著時代發展,易性病不再被視為精神疾病,並且能夠通過醫學手術解決這類人群改變性別的需要。
第一例成功的變性手術是在上世紀50年代,在當時被視為不可思議的事情現在也為大眾所接受。基因治療技術在逐漸展開應用,而目前被譴責的基因編輯不知未來會不會被接受。而經過基因編輯的人類也是在原來生物形態基礎上的再次優化了。隨著各種學科技術的進步,不知人類未來能夠接受多大程度的「生理修改」。
指有機和無機組織結合,創造出「生化人」。生活中各種用來輔助人類的感官與能力的都屬於仿生工程,如心臟起搏器、假肢眼鏡等。
一直處於研究中並有個別實驗的人體晶片已有幾十年的發展史,理論上在人體皮膚下植入一個晶片,出門就不用帶手機、錢包(當前手機已實現這個功能)、鑰匙等等物品,同時只需一個傳感器就可以呈現你的身份資料、住址信息、消費記錄、病史等幾乎一切個人信息。
如果某天理論真的成為現實,那麼人體晶片將在計算機的基礎上進一步代替人的記憶功能;當前已有科學家提出嘗試用人體晶片來增強大腦的思考功能;當記憶、思考功能都被替代後,是否人類只剩下「感情」無可替代呢?而隨著科技發展,「感情」也許也會被什麼東西替代。
也許人類就真的成為毫無感情的掙錢機器了。
即通過改變生命法則,創造出完全無機的生命,如機器人。
如今機器人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助手有小度,家務助手有掃地機器人,甚至情感陪伴機器人也開始出現;網上購物時有自動答疑機器人客服;在商場中有引導機器人、巡檢機器人;工廠更是有擁有著各種各樣外形與功能的機器人……
在機器人的功能不斷完善時,人類開始追求機器人的類人化,當前已研發出具有人類外形並且可隨著對話做相應表情的機器人。
2017年,一則「兩個機器人在沒有人為幹預的情況下以自己的語言對話」新聞震驚世界,雖然後來證實是烏龍,但是對於未來機器人是否是發展出自我意識的討論卻從未停止。
而一旦機器人覺醒,智能開啟,因為其超強的學習能力,其智力也將呈指數級增長。那時,人類將何以自處?
如今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世界日新月異。人類的壽命一長再長,在未來的某天,也許會實現古人追求的長生不老。
但是在這些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中,一旦某天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這個世界可能就不受人類控制的朝著無可挽回的方向發展。那時,智人是被另一個物種取代還是會進化成全新的物種,一切猶未可知。
但如果還認為我們能夠踩剎車、阻止讓人類升級成另一種不同的物種,可能就太天真了。
本文原創,轉載請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