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11月29日新媒體專電(記者 呼濤)10歲那年,張昕宇向青梅竹馬的小夥伴梁紅「求婚」,約定長大一起玩。當時,8歲的小姑娘有個願望是「想去全世界最遠的地方」。於是,他們決定長大去南北極——因為老師告訴他們,世界上最遠的地方是南北極,南極還要更遠些。
2016年,他們決定嘗試以更具挑戰性的方式實現約定:兩人計劃於12月至2017年春自駕中國飛機環遊世界,兩次跨越赤道,兩次穿越南北半球西風帶,穿越三大洋,飛向南極的中國中山站,最終返回中國。
「我們是有著樸素民族自豪感的中國人!現在要開著這架有著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老『功勳飛機』運-12,挑戰中國飛機首次環球飛行。」張昕宇說,這是一對中國普通年輕人的小夢想,也是中國航空人全力託起的起飛大夢想。
開中國飛機去和世界問聲好
在旅行者的江湖上流傳著張昕宇和梁紅的傳說,傳說的名字就是他們旅行真人秀節目《侶行》。在一次次打破自己的極限去探索世界後,他們的旅行計劃保留著兒時的小願望:「飛去南極」。
「開中國的飛機去南極中山站,和梁紅一起向這個世界問聲好!」張昕宇說。
事實上,他們已經開始了一次次探索世界的旅程:從混戰之中的敘利亞、海盜頻出的索馬利亞到世界寒極奧伊米亞康、核洩漏陰霾下的車諾比,「越難就越想去試」。
在梁紅看來,「一次次迫近曾經設想的極限,一次次在成功後發現自己原來還可以。這得歸功於老張是個嚴謹的處女座,從路線到交通工具,從風險評估到應急準備,他能把旅行準備做得超越完美。」
張昕宇將目光鎖定在一架有著32年機齡的「老爺爺飛機」運-12,這一機型是中國目前唯一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且獲得美國FAA認證的國產飛機。在效力中航工業直升機旗下的中國飛龍通航公司期間,它曾經「吃苦耐勞」地執行科考、航拍等任務。
「它是一架功勳飛機,曾經飛過新疆羅布泊執行艱難的科考任務。我們要和它一起去飛一條人類從未完成過的複雜環球飛行線路!」張昕宇說,在購買了這架飛機後已經改造了航電、燃油、液壓等系統,塗裝成為環球飛行的座駕「超級白」。
學飛行讓人有衝動更有敬畏
煥然一新的「超級白」正在和它的新主人進行著啟程前的磨合,隨著「侶行夫婦」在飛龍通航的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基地展開飛行配合訓練。
「當他們說要開著中國飛機到南極中山站,我就被打動了。我們要支持有夢想、有民族自豪感的人!」中國飛龍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大興安嶺分公司總經理李心明說,這對年輕人打動了自己,也打動了飛龍團隊。
李心明說:「我們不僅能夠進行飛機、直升機和航線運輸駕駛員培訓,運營的機隊還是全國最大通航作業機隊之一。作為專業航空人,我們太清楚飛行安全的意義,決定盡全力支持。」
在定製飛行訓練中,張昕宇學習了九種飛機的駕駛,梁紅則學習了六種飛機的駕駛,其中包括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現在,他們掌握了夜航、複雜天氣、複雜飛機、陸地單發、陸地多發、活塞式發動機、儀表飛行等多項飛行技能。
「張昕宇將肩負機長、地勤保障等多重使命。他是個學習能力特別強的機械控,從飛機駕駛學到飛機設計和維修保障。」飛龍航校校長龔全說。
「想飛的衝動讓人既期待又忐忑。系統的專業化學習,讓我們更保有對飛行的敬畏之心。」梁紅說。
絕望中有光亮 寒冷中有溫暖
有熟悉這對「侶行夫婦」的朋友曾說:「老張最牛的地方是他把吹過的牛都變成了現實。」他們自己說,越來越遠地行走在最難最艱苦的環境中,反而看到了人性中好的地方,放下了通常意義的享受和奢望。
「絕望中有光亮,寒冷中有溫暖。我們走過的地方感受了太多戰亂和傷害,卻反而更被那些人性中美好的東西點亮。」梁紅說。
曾經,他們在戰亂中的索馬利亞看到醫院草坪上的一個傷殘孩子,當他們甚至不忍心和孩子對視時,卻聽到他微笑著說:「至少我還活著。」
曾經,他們在伊拉克去看望被掠去做了性奴的女孩,當他們不知如何開口安慰這個受到巨大身心傷害的孩子時,她主動擁抱了梁紅:「還好逃出來了,醫生救了我。」
「在參加汶川地震救援時,我像是突然被敲醒了。我拼命賺過錢,卻在那一刻發現生活或許可以很奢侈地過,可對於有些人,活著都很奢侈。」張昕宇說,他決定履行給梁紅的承諾,要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
他說:「我們也討論過,如果坐飛機可能兩三天就真的能繞地球一圈,也算是環球吧。可是那樣真的有意思嗎?」
世界那麼大,他們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看看。
「完美準備控」張昕宇說:「我不是一個莽夫,而是一個特別怕死的膽小鬼。我們卸掉飛機最舒適的部分卻一定做好飛機的安全監測維護,不會讓自己冒險。」
即將啟程穿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他們想用中國人開著中國飛機的行動「去戰勝內心,挑戰極限,最終腳踏實地、遇見彩虹」。他們將分享《我們的侶行》,讓更多中國人走向世界,也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今天的中國人。
「我們其實就是想去實現普通中國人的夢想,追尋自己的目標,嘗試挑戰更多挑戰。」梁紅說,如果可以再多些期待,那就是希望「侶行」故事能給更多人正面的力量,看到生命的溫暖和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