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做客武漢大學,與同學們分享美妙的奇幻之旅
為了一句「週遊世界」的承諾,這個男人變賣千萬家產買下帆船,帶著愛人跋涉了3萬4千海裡,歷時114天,環遊世界5大洲,繞地球一圈,終於完成北極求婚、南極結婚的兩極之旅。他們是來自北京的張昕宇、梁紅夫婦——中國駕帆船去南極的第一對夫妻。
前晚,他們做客武漢大學,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們的奇幻之旅。
承諾之旅 變賣千萬家產週遊世界
前晚,張昕宇、梁紅夫婦穿著普通的休閒裝和武大學生見面,張昕宇可以用「五大三粗」來形容,說話真誠、幽默,典型的北京爺們。他滔滔不絕地說,妻子梁紅溫柔地看著他,偶爾補充幾句。
「我小學六年級開始就在學校賣豆奶、賣筆、賣橡皮,後來賣賀年片,直到高中都沒怎麼花過父母的錢。」張昕宇高中沒讀完就當兵去了,退伍回來開過小吃鋪,賣過羊肉串,承包過公共廁所,打掃過街道衛生。他是個機械狂人,曾因製造豆腐機賣豆腐成為百萬富翁。後來,他還賣過首飾,開過工廠,做過外貿,滿世界跑,很快升級成千萬富翁。
在經歷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現場救援後,他和妻子梁紅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張昕宇曾問梁紅:「你最大的心願是什麼?」梁紅回答說:「週遊世界!」於是,他們便有了一個十年之約:2008年到2017年要一起旅行、探險。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們用了四年的時間做準備,學習各地文化和生存技能,並且尋找到一艘適合環球遠航的頂級帆船。他們變賣了家產,花1280萬元從一個荷蘭老人手裡買下了這艘世界上僅製造了21條的帆船,並在香港進行重新改裝,增加了許多現代化的電子航行設備,又花費了700萬元。給帆船起名為北京(beijing)號,重新進行了註冊。
在南極的結婚照
浪漫之旅 皮筏當「婚船」企鵝做「伴娘」
兩人從讀幼兒園就認識了,經常在一起玩,小學時候就決定長大要結婚。「那時我們什麼也不懂啊,覺得結婚就是在一起。」張昕宇說,兩人一起成長了30年,決定要結婚的時候,他決定用一個不一樣的方式紀念他們的愛情——在北極求婚,南極結婚,完成兩極之旅。
這對「神仙眷侶」終於在2012年踏上了週遊世界的旅程。2012年1月30日,他們在被稱為「地球寒極」的北極奧伊米亞康露營成功。當時氣溫是攝氏零下五十多度, 「吹個泡泡,吹出來就凍了。打上來的活魚20秒鐘也能變成速凍的。」張昕宇幽默地說。
張昕宇在這裡完成了對梁紅的求婚,戒指是他從北京一路帶過來的,中途還丟失過一次,「費了好大勁兒才找回來。」梁紅回憶道:「當時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我就掉眼淚。因為太冷,眼淚在臉上就掛住了。」說完她自己也笑了。
接下來,張昕宇要給梁紅一個南極的童話般婚禮,而且這次他要駕駛帆船前去。2013年7月5日,他倆在四個小夥伴的協助下,駕駛著懸掛了五星紅旗的「北京號」從上海出發,踏上了前往南極的結婚旅程,實現他倆週遊世界的探險之旅。這也是中國人首次駕駛帆船前往南極。
今年2月25日,傍晚的南極,張昕宇乘坐橡皮筏接了新娘,由企鵝「伴娘」們見証,在長城站的基石前完成了交換婚戒的婚禮。一路同船的四個小夥伴還送上了神秘禮物——在南極裸泳。
他們的婚禮還得到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祝福。
馬魯姆火山探險
驚險之旅 船遇大浪吐滿了30個塑膠袋
在過去的旅行經歷中,張昕宇和梁紅去過槍林彈雨的索馬裡首都摩加迪沙、到過20多年前發生核爆炸的車諾比核電站、去了沒有中國人去過的馬魯姆火山,下降到離熔巖湖100米的懸崖邊。
他們第一次遇險是在從美國阿拉斯加的荷蘭港到洛杉磯的路上。此時,整個航程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因為突遭6米大浪,船體極度傾斜,雷達顯示屏、GPS、衛星電話信號瞬間消失,全船電路短路,連船帆都被風撕破了,「我們一下回到了哥倫布時代,」張昕宇笑著回憶:「那時梁紅狀態極差,也是我第一次跟她說如果實在不行,我們就放棄吧。誰知梁紅用僅有的力氣反駁說,都折騰到這了,你跟我說放棄?!」
那天,梁紅吐滿了30個塑膠袋。
張昕宇還經歷了馬魯姆火山探險。他說,這座火山被當地土著看做聖山,張昕宇的探險行動一開始遭到土著酋長的阻攔,酋長甚至開下天文價格作為探險條件。但是兩人用真誠打動了酋長,「我們在火山口上插的是印有『中國』二字的旗,而不是五星紅旗。因為這是對於他們的尊重,這是他們的聖山,插上國旗會被認為是對火山進行佔領。」張昕宇穿上藍色防熱服,戴上了60多公斤重的防毒面具進入火山口,距離沸騰的巖漿僅270米。
後來,他和這位酋長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我的兄弟就是你的兄弟,我的朋友就是你的朋友,我的妻子……就是你女朋友的姐姐。」酋長盛讚中國人是最好的人。
奇幻之旅 坐氦氣球體驗「飛屋環遊」
南極結婚後,二人繼續環遊世界探險度蜜月。
在南非,張昕宇嘗試了驚心動魄的氦氣球飛行,他也是全世界第12個成功用氦氣球飛行的人。張昕宇搭乘氣球飛行,梁紅就坐飛機在旁邊給他航拍。飛行近尾聲,張昕宇必須邊往下扔壓重的礦泉水,還忙著用手槍開槍打破氣球使之降落。「一點也不誇張,就跟『飛屋環遊記』一樣。」張新宇說,當時還手忙腳亂地換子彈呢。
張昕宇還在亞馬遜食人族部落中接受了「子彈蟻」成人禮。所謂「子彈蟻」成人禮即是放把手伸進裝滿子彈蟻的筐子裡,忍受其叮咬的劇痛。「他們那裡規定不掉眼淚就算成功,誰堅持的越長誰就越受人尊敬。」張昕宇說,「堅持了很久,但之後那幾天的心跳啊,血壓啊,身體各項指標都不正常了,我現在做噩夢的時候還能夢見,然後被嚇醒。」但也因他的堅持,他贏得了全部落人的尊敬。
「我們還遇到了魚洄遊,」梁紅興奮地說,「第一條魚我們是用筐子扣來的。」梁紅看著張昕宇笑著說。「我們好久都沒有吃到鮮肉了。」張補充道,大量意外得到的魚也給他們橫跨白令海峽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補給。
友誼之旅 就是要給中國人爭口氣
前晚,張昕宇夫婦在武大還見到了他們在南極結識的好朋友——湖北省南北極科學考察學會秘書長、武漢大學南極測繪研究中心艾鬆濤教授。
昨天,艾教授告訴記者,張昕宇他們到南極時正值長城站30周年站慶,他們事先並不知道,後來覺得這讓婚禮更有意義。
「張昕宇還幫我們完成了設備更新工作。」艾教授說,他去長城站的工作之一是將放置在海底的一個潮汐觀測儀器撈起來更新,再放回海底。放回的過程中,因為他們的橡皮筏只能坐10人,操作儀器不方便,但張昕宇的船夠大,而且有一個專用打撈設備,張昕宇二話沒說就答應幫他把更新的設備放回海底。「工作完後,張昕宇就用我們的橡皮筏當婚船,把新娘從帆船上接到了南極站的國旗邊。」艾教授還將很珍貴的30年前我國首次南極科考的明信片送給了張昕宇。
艾教授和張昕宇接觸不到一周時間,強烈地感受到他身上的那股勇敢自信和民族自尊心,「我問過他為什麼跑南極來結婚,他說了很多理由,但有一句我印象很深——『我就是要給中國人爭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