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亞特蘭蒂斯(Atlantis)的傳說是人類最古老神話之一,公元前360年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首次提及,將其描述為一片繁榮的陸地,後來消失得無影無蹤,沉沒在大海中。
許多人認為希臘聖託裡尼島曾經就是亞特蘭蒂斯,在那裡一次毀滅性的火山爆發引發了海嘯,進而抹去了米諾安文明(又稱「克裡特文明」)。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海嘯可能是由火山噴發物流入海洋中形成的火山碎屑流引發的——這一理論挑戰了以前的解釋。
(圖註: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海嘯可能是由火山噴發物流入海洋中形成的火山碎屑流引發的——這一理論挑戰了先前有關海嘯導致米諾安文明消失的解釋。)
公元前1500年,聖託裡尼島火山爆發引發巨大海嘯,一直被認為是導致米諾安文明終結的一個因素。
在希臘克裡特島附近的幾個地點,發現了當地歷史上出現至少9米高海浪的證據。
之前研究表明,火山口塌陷進海洋中導致了海嘯。
但是,來自雅典大學(National and Kapodistrian University of Athens)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不同的理論。
研究人員調查了火山口下面的海底,發現有證據表明火山口塌陷時與海洋並不連接在一起。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火山爆發後火山口被海水淹沒,但這種洪流本身不太可能引發海嘯。
(圖註:藝術家的想像圖。許多人認為聖託裡尼島曾經是亞特蘭蒂斯,因為柏拉圖的描述與該島史前的米諾安文明有許多共同點,後者也消失了,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相反,研究人員認為,火山噴發時釋放的大量火山碎屑物質迅速流入海洋,導致水位上漲引發了海嘯。
在《自然》雜誌發表的論文中,以Paraskevi Nomikou為首的研究人員寫道:「區域規模的海嘯之所以與火山噴發相關,是因為火山碎屑流洪水般流入海洋,更可能是由於該島嶼火山朝海一面的斜坡快速堆積了火山噴發物,它們大規模坍落至海洋中。
進一步支持這一理論的證據是,在聖託裡尼島附近發現了高達60米厚的火山沉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