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科技要聞
11月20日下午,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開幕。南方日報記者 吳偉洪 攝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於11月20日在廣州開幕。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認為,中國是科技大國而非強國,科技自立自強就是要鼓勵科研人員作出更多原創性貢獻,加快我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轉變。科技自立自強與開放創新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科技自立自強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創新,而是指要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科技自立自強可以讓中國平等地、更好地參與全球科技合作>>>(來源:南方日報)
11月20日至21日,由國家基金委計劃局與廣東省科技廳聯合主辦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對接活動在廣東舉行,國內70多位傑出科學家來粵開展成果對接。廣東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對接活動主要將廣東省的創新需求與國家基金委的優秀成果進行對接,同時以項目帶人才的方式吸引全國優秀科學家到廣東創新創業>>>(來源:南方日報)
■會議現場
11月20日,2020年「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成都舉行。「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批准設立的、新聞界跨媒體的唯一科技獎項,從2004年到現在,已舉辦16年。此次共評出20名獲獎人,其中「終身成就獎」3名、「傑出人才獎」12名、「特別貢獻獎」5名。(來源:封面新聞)
11月20日,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在武漢舉行,工業與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表示:我國5G商用一年多來,已建設5G基站近70萬個,終端連接數突破1.8億,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技術先進、運行高效、資源集約的高質量5G網絡正加快建成。(來源:科技日報)
■新發現
示意圖。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等聯合國際研究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利用規模化量子體系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這一成果1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消息站
簡歷截圖。
11月19日,南方+記者從多方權威信源確認,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學、自旋電子學、拓撲量子物理和高溫超導電性。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陳嘉庚科學獎、求是傑出科學家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等獎勵。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來源:南方日報)
【整理】見習記者 劉佳榮
【作者】 劉佳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