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將於11月20日至22日在廣州舉行,聚焦「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就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下,人類共同面臨的大考驗和基於利益交匯點的大合作展開交流研討。
11月13日上午,廣州新聞發布會(2020年總第223場)舉行,南都記者在會上獲悉上述情況。本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由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廣東省人民政府、21世紀理事會主辦,廣州市人民政府承辦。會議將於20日正式開幕,會期3天。
約150名國際嘉賓線上線下參會
「讀懂中國」國際會議迄今已成功舉辦四屆,第二次在廣州舉辦。發布會上,國創會常務副會長李君如稱,在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下,會議主辦方克服許多困難,如期召開此次大型國際會議,充分證明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交往交流、互學互鑑的誠意和決心。
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會長李惠來介紹,本次大會邀請了來自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韓國、新加坡和發展中國家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駐華使節、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駐華代表共約150名國際嘉賓出席,其中包括20多位外國政要及國際組織負責人。截至11月13日,墨西哥前總統、21世紀理事會主席塞迪略,德國聯邦議院議長朔伊布勒,保加利亞前總統普列夫內利埃夫,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比利時前首相萊特姆,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英國前首相布朗,日本眾議院前議長、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長河野洋平,俄羅斯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現任審計署署長庫德林9位政要及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幹事拉米確認以視頻方式參會,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和五國駐華使節將來廣州現場參會,共有60多位全球知名的政商學界代表確認以線上或線下方式參會。
李惠來說,通過相互學習借鑑,洞察全球發展趨勢,觸摸中國變革脈絡,凝聚智慧共識,有助於讓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讓中國更好地讀懂世界,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溝通、理解、信任與合作。
10場平行論壇聚焦
中國經濟發展與全球治理
發布會上,李俊如介紹稱,本屆大會設置了開幕式及主旨演講、10場平行研討會、專題對話會和配套活動。
其中,11月20日下午將舉辦開幕式和主旨演講環節。21日全天,大會圍繞「新基建、新製造:發展新動能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雙循環下中國金融挑戰與機遇」「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與跨國公司的機遇」「城市更新與治理創新」「網際網路與美麗中國健康中國」「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非傳統安全威脅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下的文化認同與文明對話」「疫情下生命與健康教育創新實踐」議題等10場「平行研討會」,從國內外、海內外以及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中國經濟發展問題、全球治理問題入手,深入探討。值得注意的是,當天中午設置了以「疫後全球經濟復甦大合作」為主題的午餐專題對話會。當晚,舉辦CGTN智庫電視論壇,專題解讀「十四五規劃」建議,深刻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詮釋中國未來發展路線圖。22日上午將舉行兩個閉門研討會,一是「氣候行動:中美省州合作」閉門研討會;二是「疫後世界秩序的挑戰與建構」閉門研討會,深入討論疫後世界秩序。
此外,美食展示環節是對廣州承辦的2019年廣州亞洲美食節成果的繼續深化,藉助美食講好中華文化與各國文化友好交流交往的故事。
全員核酸檢測,提前封閉式管理
目前,疫情防控的壓力依然存在。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小燚表示,本次會議規格高、影響力廣、出席的國內外政要和重量級嘉賓人數眾多,廣州將嚴防嚴控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確保會議安全有序。
據介紹,廣州有關部門已制定疫情防控總體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成立醫療保障與疫情防控專業保障團隊,並加強疫情監測和聯防聯控,組織疾控專家對會議舉辦期間疫情進行了評估,目前廣州市屬於疫情低風險區域,符合舉辦大型會議要求。
同時,會議將嚴格執行實名制,並通過核酸檢測、體溫檢測、穗康碼查驗、全面消毒、提前對會場實行封閉式管理等科學防疫手段加強防控。大會工作人員需提前48小時完成核酸檢測。參加大會開幕式及各類平行論壇的嘉賓需提供7天內的核酸檢測報告,並當日再次進行核酸檢測。
採寫:南都記者 莫郅驊
實習生 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