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至22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將在廣州舉行。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家、戰略家、企業家代表將通過「雲參會」形式,與來自我國政界、學界、企業界的代表一起,透過中國與世界連接的「南大門」廣州,讀懂中國故事,共享中國智慧。
記者從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屆會議設置了10場平行研討會,「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與跨國公司的機遇」、「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等議題都與開放合作緊密相關。這一設置向世界釋放了什麼信號?
國創會常務副會長李君如表示,10場平行研討會選擇的議題都有同一個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全球化是社會化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不以任何意志為轉移,同時它又是全球生產的發展和市場機制共同作用的產物,體現為各個經濟體和相關市場主體在全球範圍的開放融合和共同發展。因此,儘管在世界範圍內出現了逆全球化的思潮,但是誰也扭轉不了這麼個大趨勢。
但同時他也注意到,全球範圍內的逆全球化趨勢為區域經濟一體化也奠定了體制機制基礎,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本身的局限性也刺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可以說這幾年在經濟全球化推進的同時,區域經濟一體化也一路並行。」
「從本質上來說,人類社會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會改變,相互協作、優勢互補的經濟規律不會過時,貿易投資自由便利化的趨勢不可逆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誰也阻擋不了。」李君如強調。
他坦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國內外形勢確實是嚴峻複雜,「但中國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步伐沒有放緩。」
從4月份出臺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到5月份《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的出臺,6月份《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頒布,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和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越來越短,金融業準入負面清單正式清零,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成果豐碩,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吸引力強大,「尤其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到深圳發表了極其重要的講話。以上都體現了中國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定不移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決心。」李君如說。
他預告,本屆會議將聚焦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創新等議題,多領域、多層面、全方位地向世界分享中國方案,為促進各國共同發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五號樓工作室出品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方晴、王燕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