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松果健康」為你破解「後疫情時代」的生命密碼

2020-11-29 環球網

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行,與往屆不同的是,受全球疫情影響,本屆會議採用線下為主、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進行。在廣州設線下主會場,中方發言嘉賓和參會嘉賓到現場參會,境外國際嘉賓均採取視頻方式參會。

本屆會議圍繞「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深刻解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國積極參與新一輪經濟全球化、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堅強決心和堅定信心。

21日,十場異彩紛呈的平行研討會相繼展開,各領域專家學者圍繞「新基建、新製造:發展新動能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網際網路與美麗中國健康中國」「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下的文化認同與文明對話」「疫情下生命與健康教育創新實踐」等方面,從國內外、海內外以及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中國經濟發展問題、全球治理問題入手深入探討,成功搭建了中外交流與對話的橋梁。

不難發現,在平行研討會上,除了研討經濟發展、科技創新、文化交融,還有兩個詞不斷閃現,那就是「疫情」與「健康」。在全球新冠疫情陰影籠罩下的今天,世界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後疫情時代」。疫情下,網際網路醫療的長足發展引人矚目,而「後疫情時代」如何綜合運用先進科技與醫學手段,進一步打破時空限制,更深入地為人類健康服務,成為中國健康行業持續探索追求的方向。

北京正氣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韓治剛先生應邀出席此次大會,並在主題為「疫情下生命與健康教育創新實踐」的研討會上作引導發言。作為一名系統科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的資深專家,在如何將系統科學運用於生命健康方面,韓治剛先生帶領他的團隊邁出了紮實的一步。韓治剛創立松果健康品牌,研發了24小時號脈的智能醫生系統,致力於為老百姓提供便捷、低成本、個性化的智能健康服務。「讀懂中國,從關注健康開始「,松果健康新一代產品也入選本次大會官方禮品,為參會代表帶去中國創新科技的體驗。

「臨危受命全力保障火神山一線工作人員的健康」、「老院士系統分析探究病因」,韓治剛從案例入手,由淺及深的闡述了系統科學與中西醫融合的創新探索與實踐。「輕」、「準」是在這次發言中多次提到的兩個關鍵詞,「輕」體現在採集數據便捷,治療與服務簡單易執行,「準」是從精準的分析與判讀角度來詮釋的。他認為,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系統科學,通過中醫西醫的互補借鑑、取長補短與思想碰撞,最終實現理論融合、經驗融合與實踐融合,是中國醫學科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並將為後疫情時代人類健康事業提供中國方案。

相關焦點

  • 復旦人類表型組:破解人群生命健康密碼的探索者
    且建有國際領先的組學質量控制參比實驗室,可以為人類表型組學研究提供強有力的平臺支撐。」復旦青年記者 鍾佳琳 主筆復旦青年記者 潘玥 報導復旦青年記者 張飛宇 編輯一段頭髮、一顆指甲蓋、一串腳印、甚至是濾紙上微量的齦溝液,這些性狀都可以成為人類生命健康密碼。
  • 破解美國最安全的密碼,這個中國奇女子火了
    HAVAL-128 ,和 RIPEMD 等算法,1995年,王小雲開始研究國際密碼的破解。密碼的破解和密碼的設計同樣重要。她和密碼學專家安東尼·茹,幾乎同時獨立破解了 SHA-0。另一位密碼學專家比哈姆對王小雲說:「你知道嗎?破解 MD5 是我一生的夢想,現在你破解了,你贏了,這就是遊戲規則。」
  • 讀懂中國 | 專家熱議疫情防控與健康中國,「廣州智慧」在大考驗中...
    大洋網訊 在「網際網路與美麗中國健康中國」研討會與「疫情下生命與健康教育創新實踐」研討會上,嘉賓分別從大數據對中國醫療、健康中國,疫情防控、生命宣傳教育等角度進行了討論。他們發現,從另一個角度看,疫情的出現促進了健康醫療數位化、生命與健康教育等領域的發展,而廣州在疫情防控中展現出獨有的智慧,並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 陳根:後疫情時代,健康碼該如何使用?
    截至目前,已有多市完成健康碼升級,實現與電子健康卡、電子社保卡的打通使用,即憑碼看病。那麼,防疫健康碼的實質到底是什麼?升級的背後是健康碼的革新,還是健康碼的另為所用?或許,一個新的時代正在拉開序幕。健康碼的本質是孿生人許多人認為自己的健康碼顯示綠色,就代表了身體的健康,這樣理解當然沒有問題,因為這就是健康碼的基本功能,證明個人的健康,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除此之外,大部分的人卻並沒有在意,健康碼是任由自己申報身體狀況進而申領健康碼的,這似乎又與健康碼的基本功能產生了矛盾:你怎麼知道你是健康的?
  • 用設計破解生命之花的成功密碼
    以人為本,文化為根每一個成功企業的背後,都蘊含著獨特的成功密碼。只有將其破譯,才能更好地帶領企業走向行業的前列,成為時代的弄潮兒。2018年4月14日至15日,福壽園國際集團產品研發中心年度例會暨全員企業文化培訓在杭州天泉佳境成功舉行,對福壽園的成功密碼進行了深度解析。
  • 破解生命密碼
    《生命密碼2:人人都關心的基因科普》:尹燁著;中信出版集團出版。在與讀者朋友們的交流中,我發現大家對生命健康問題很感興趣,但很多人對決定生老病死的主要因素——基因,卻陌生得很。我們為什麼會生病?人類可能永生嗎?如何生育一個健康的孩子?
  • 破解密碼時,人工智慧在「思考」什麼?
    數周前,我去了倫敦的帝國戰爭博物館,觀摩一個人工智慧程序試圖破解德國人在二戰期間使用的複雜的英格瑪(Enigma)密碼。它用了12分50秒就破解了那套密碼。在機器閱讀了來自《格林童話》的一些德文培訓數據後,人工智慧程序分析了由四個轉子的英格瑪機器生成的數十億個排列組合,在海量字母組合中尋找德文語句。
  • 後疫情時代的大眾健康論壇舉辦
    7月17日下午,由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Disaster Communications(《應急管理與減災傳播》雜誌,JEMDC),「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聯合舉辦的「後疫情時代的大眾健康論壇」成功舉辦。
  • 破解生命密碼,阿爾法狗的親兄弟Alpha Fold 2又開掛了
    當準確率超過90分時,將被認為是與實驗所確定的結構相一致,徹底破解密碼,這一成績已相當接近,是人工智慧推進科學發展的又一裡程碑!如果科學家可以根據蛋白質的化學構成來預測其形狀,就能了解它的功能、會如何出錯及所造成的危害,並設計新的蛋白質來對抗疾病,或幫助其正常履行職責,邁入科學和醫學研究的新紀元,並最終解決健康、生態、環境等生命系統的任何問題。
  • 張晉元:疫情後生物醫藥、生命科學等健康行業有較大利好
    張晉元:疫情後生物醫藥、生命科學等健康行業有較大利好 2020年12月02日 15:28 來源:鳳凰網房產 鳳凰網房產訊:12月1日-4日,「錨定」2020第八屆鳳凰網全球華人不動產財經盛典開啟,300
  • 基因科技(上海)經理王東:破解生命健康"終極密碼"-密碼 終極密碼...
    東方網6月11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基因,被譽為生物遺傳的密碼,如何破解這一「密碼」,為人類造福?科學家們為此不懈努力著,基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分子生物學博士王東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從農業專業轉行基因研究十餘年來,王東始終堅守在基因研究領域,運用分子診斷學原理進行病症前期測試,從而為提前介入治療提供有效手段。
  • 生命密碼的起源,帶你了解全新的自己!
    易學簡介自古中國流傳三大神術,分別是太乙神術、奇門遁甲、六壬神課。其中太乙神術是觀天象預測國運,奇門遁甲是看事預測事情發展,六壬神課是看人,了解一個一個人的命理。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以易經為主,為華夏子孫留下了豐富的知識和文化。
  • 肽好中國趙竑宇:逐夢大健康,讓肽成為後疫情時代的爆發點
    趙竑宇是一個樂善好施的人,在「肽好中國」成立之後,心懷詩和遠方的他曾載夢而行,帶著肽好中國的產品遠赴西藏,為藏區的朋友們送去愛與健康!他始終認為,健康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一直在用好產品與好技術為大健康產業賦能。
  • 「史前」美味七腮鰻身上的密碼,成為人類破解地球生命的奧秘!
    這是困惑人類許久的一個話題,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從人類點滴積累的生物認知常識,出現了生物進化論,告訴人類起源於生物進化,而最早的地球生命來自於海洋,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已經有很多的生物被自然環境所淘汰,就連曾稱霸陸地的恐龍也被滅絕,人類的未來會像恐龍一樣成為化石嗎?相對於地球的年齡,人類的實力太過的短暫,人類打開自然科技之門後,科學家們發現自己了解的越多,越覺得生命的神奇。
  • Asia Training生命密碼全息圖是什麼?
    生日裡潛藏著生命的秘密,通過AT生命密碼全息圖,可以幫助你發現自我價值、學習調整固有模式,有智慧地與他人相處。生命密碼是什麼?生命密碼距今已有2500年的悠久歷史,是由古希臘數學家、幾何之父畢達哥拉斯所首創的數字理論。後經AT集團拓展研究,結合行為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說,進一步完善了其內涵,使之在人生各個角度都得以延伸引用,並升級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 科學探秘 | 人類遺傳密碼的3%締造了50項諾貝爾獎.剩下的97%,我們該如何破解?
    我們讀懂了這40層樓的書,就會了解自己的遺傳密碼,但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遺傳密碼的測序產生了生物醫學領域的根本性變革,直接導致兩個重要事件的發生。一個是預示著生物醫學進入大數據時代,另一個是預示著精準醫學的到來。
  • 破譯遺傳密碼 掌握生命秘密
    醫院不再只是得了病才去的地方,而是一個全民健康保障的中心。每個人都可以對自己的身體了如指掌,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有優勢,在哪些方面有弱點,都會一清二楚。甚至,你還可以選擇通過修改致病的基因來保障健康,讓自己遠離疾病的折磨。        這些神奇的場景可不是某個科幻作家的想像,而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信息學家陳潤生基於科學依據對未來作出的推斷。
  • 上海交大舉行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
    7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在閔行校區圖信大樓8樓報告廳舉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焰,副主任委員馬建青、桑志芹、黃晞建,委員李樺,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李正雲、上海高校心理諮詢協會會長陳增堂、復旦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劉明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李春波等多名知名心理專家與會研討
  • 這5本生物學著作,帶你讀懂生命的密碼
    生命是個神秘又迷人的話題,我們似乎每個人都了解,卻又沒有那麼熟悉。我們從何處來,又將往何處去?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有哪些相似又有哪些不同?就讓這5本生物學著作,帶你懂得生命的密碼。面對未來,基因編輯的挑戰只會更多,擁有繞不過的,是科學與倫理的問題,多大程度上的基因編輯,才是尊重生命,而不是褻瀆人類,這條紅線應該畫在哪裡?科學家為這個問題依然爭論不休。
  • 迎難而上 擁抱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與健康的新未來——2020年國際...
    與會專家表示,通過回顧與總結一年來疫情對我國食品安全與食品工業的諸多影響,從國際與國內雙重維度出發,用更加理性的思考,夯實後疫情時代食品產業健康發展的科學基礎。我國食品安全水平同樣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分析,2020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合格率為97.89%,和2019年相比提升了0.29個百分點。然而,受疫情衝擊,食品工業也顯露出食品原輔料供應鏈不健全、冷鏈物流疫情防控能力亟待強化、多元化健康食品供應跟不上快速放大的市場需求等新的矛盾和問題,亟待通過各方協同,並通過科技的力量予以逐一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