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2018年冬要冷出天際?假的!10月底颱風還來不來?

2021-01-19 水產前沿

 廣告

 廣告

 廣告,也是一種資訊


廣東、海南局地還將有短時強降水天氣


預計10月16日20時至17日20時,廣東西南部、海南、廣西南部、福建東部、雲南東部等地局地將有短時強降水天氣,小時雨量20-30毫米,局地可達30毫米以上。


昨日,廣東中西部、廣西南部、海南島中部和福建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大雨或暴雨,廣東茂名大暴雨(110~159毫米);北京東南部、天津、河北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中雨或大雨,河北唐山出現暴雨(53毫米);黑龍江北部、西藏東北部、青海東南部等地出現1~5毫米降雪或雨夾雪。另外,四川甘孜西部出現1~6毫米降水。


預計從17日開始,華南降雨進入間歇期,除去海南、臺灣有些降雨外,華南大部這種少雨的格局,將至少持續5天。


假的!網傳「冷冬」實屬謠言!


隨著季節更迭,秋冬季冷空氣日漸活躍,社會公眾更加關注今冬的氣候預測情況,在此背景下,網上相關「冷冬」傳言增多,甚至出現「2018年是冷冬,且從今往後一直到2025年,氣溫一年更比一年冷」的說法,十分離譜,十分荒謬,吸引公眾眼球,製造公眾恐慌。


氣候預測是專業性很強、科研型突出的業務,需要大量的氣候觀測資料為基礎、高解析度數值預報產品為支撐、動力和統計的診斷分析,才能慎重得出科學結論。正因為氣候預測的複雜性和科學性,《中國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明確規定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按照職責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並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補充或者訂正,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是我國短期氣候預測產品發布的唯一官方部門。


國家氣候中心每年10月下旬都會組織全國科研院所及業務單位的氣候專家對冬季的氣候形勢進行科學的會商研判,發布官方預測。關於2018/2019年冬季氣候趨勢,國家氣候中心近期有一初步預測結論:預計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出現冷冬的可能性不大。主要理由如下:


1)2018年6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轉為偏暖並不斷發展增強,此次增暖將繼續發展,並於2018/2019年冬季形成一次ElNino事件。發生ElNino事件時,東亞冬季風強度弱,我國氣溫普遍偏高。


2)我國冬季氣溫受到東亞冬季風各環流系統的協同作用。國內外氣候模式一致預測,2018/2019年冬季歐亞大氣環流整體以緯向型為主,不利於冷空氣頻繁活動,有利於我國氣溫大範圍偏暖。且隨著預報時效的臨近,各家模式預報結果相比之前更向大範圍偏暖的趨勢進行訂正。


颱風玉兔10月底究竟會不會出現?


10月16日,過去的一天中,在中央氣象臺的網站上只剩下了深低壓「盧班」的最後一報。「盧班」撤編之後,在地球上目前似乎已經看不出有出現颶風的跡象。


按GFS的最新預報,顯示31日還是有颱風的


而在西太平洋地區,在大風圈前面幾天分享的數據中顯示,在十月底本來會有兩個比較像樣的颱風出現的,不過在最新一報中似乎已經被副高擠破了。雖然按照GFS的預報看,10月30日到31日之間依然會生成颱風。不過從數據看上去底氣已經不是很足了。


那麼現在就面臨著一個問題了,10月的西太平洋地區真的會成為空臺嗎?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按照歷史上平均值來看10月到12月之間基本上會有4到7個颱風生成。1965年以後從來沒有出現過10月空臺。


而從近兩年的數據看,10月生成的颱風不僅有強度,甚至還會登陸中國。


2016年10月到12月一共生成8個颱風。分別是:19號艾利、20號桑達、21號莎莉嘉、22號海馬、23號米雷、24號馬鞍、25號蝎虎、26號洛坦。期中10月的颱風莎莉嘉先登陸海南省萬寧市沿海,再登陸廣西防城港東興市沿海;而海馬則登陸廣東汕尾沿海;而12月的超強颱風洛坦則強勢襲擊菲律賓。


2016年的10月颱風莎莉嘉連續登陸三個地方


海馬的路徑幾乎跟山竹一樣,只是它比山竹晚了一個月


2017年10月到12月同樣生成8個颱風。分別是:20號卡努、21號蘭恩、22號蘇拉、23號達維、24號海葵、25號鴻雁、26號啟德、27號天秤。其中十月颱風卡努登陸廣東湛江徐聞沿海;蘭恩則登陸日本;達維10月生成,11月登陸越南;另外11月生成的颱風鴻雁再次登陸越南。

卡努的登陸時間和地點


所以從歷史數據看,10月要不生成颱風真的很難,今年10月如果真的沒有颱風,那可算得上是半個世紀一遇的罕見現象了。


小夥伴們覺得在十月剩下的十幾天時間裡下一個颱風玉兔是否會出現?



本文轉自【中央氣象臺、國家氣候中心、追風愛好者】。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

廣告,也是一種資訊

相關焦點

  • 「60年最冷冬天」遭闢謠,月底冬季氣候預測也要來了……
    天氣變化那是後半周的事了,那時候滲透過來的冷空氣要和暖空氣纏鬥一番,下點兒雨再降點兒溫。 下周四、五氣溫要「滑坡」 初秋的天氣,是一年中最美的光景。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 麗日風和,桐葉深淺。
  • 颱風來襲五一假期要泡湯?@中國天氣:太假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還有幾天就是五一假期了,聽說颱風要來攪局?中國天氣網闢謠稱,「假到翻白眼」。最近南方的網友在朋友圈、微信群裡看到一些人轉發了關於五一颱風的消息,大概內容是「五一有颱風要登陸」「假期要泡湯」之類的。那麼五一期間到底會有颱風來嗎?
  • 闢謠| 2018年4月颱風「卡努」將登陸瓊粵沿海?嚇壞了多少老百姓
    來源:南海網作者:胡麗齊這些人不知道 一篇虛假的文章,讓多少老百姓日夜難眠,眼看豐收季節,說來一個16級颱風,感覺日子都沒法過了!別怕,這都是假的,告訴您真相在這裡,不要再傳播之前的負能量信息了!南海網記者搜索發現,近日流傳消息內容與2017年10月16日媒體報導新聞消息,高度一致。
  • 專家預測:2018年我國颱風來的早,災情或偏重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上月底召開2018年度全國海洋災害預測會商會,預計2018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25個~27個熱帶氣旋,影響渤黃海的有1個~2個,影響東海的有7個~8個,影響南海的有10個~11個;登陸我國東南沿海的有7個~9個。而近期沿海各地也分別對本地區2018年可能遭遇的颱風數量、時間作出預測,並對防災減災作出了部署。
  • 闢謠|史上最強颱風登陸日本?假的,沒有破歷史紀錄
    對於這一說法中央氣象臺已經闢謠:這個颱風他雖然大但不是史上最大以前的ABCD颱風都比他強…… 中國天氣網也表示:1、首先這個颱風叫海貝思,名字來源於菲律賓,意義是褐雨燕。「海貝思」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久,風雨強,對於影響日本的颱風來講,這個颱風影響的時間相對就是比較長的了,大部地區會被風雨覆蓋,像是人口非常密集的東京都處於颱風右側風雨最強的區域,在這裡的小夥伴一定要加強防範!!!但是日本地形比較狹長,所有區域這種說法不夠嚴謹。4、「海貝思登陸強度會超過利奇馬」這種說法也不可信。
  • 2018年10號颱風最新消息 安比攜風雨到達天津強度還沒減弱
    天氣網訊,根據2018年10號颱風最新消息,今年的第10號颱風已經登陸兩天了,到現在為止還是為止這熱帶風暴級別,目前已經到達了天津境內。其實颱風達到天津也不是第一次了,歷史上還有颱風登陸天津的案例,但是神奇的是安比攜風雨到達天津強度還沒減弱,天津的朋友這兩天是挺涼快的,要注意暴雨天氣帶來的影響。
  • 深圳35年最強颱風「山竹」過境,平安緊急闢謠,哪些股票明天要漲
    超強颱風「山竹」今日登陸廣東,此次颱風破環力十分強大。颱風「山竹」(強颱風級)於16日17時在廣東江門臺山海宴鎮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相當於162公裡/小時),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 深圳氣象臺稱,山竹是1983年以來影響深圳最強的颱風。此外,深圳氣象臺表示,今日下午兩點半,是山竹距離深圳市最近的時刻,約129公裡。
  • 史上最強颱風?萬萬沒想到,有天竟要幫日本闢謠……
    ),引用@中央氣象臺 的話「萬萬沒想到,今天要幫日本闢個謠」—— 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雖強,但絕非地球史上最強/最大颱風! 看到這,中央氣象臺官微坐不住了,立馬出來闢謠,並貼出了中央氣象臺及日本氣象廳的監測數據和預報——
  • 10月13日暴雨預警發布,根據預測10月底或將出現雙颱風
    今天天氣重點關注我們國家的暴雨天氣,以及月底的颱風情況。先來看下暴雨的情況,10月13日雲南發布暴雨藍色預警。暴雨預警具體內容通過全國的降水我們能夠發現雲南的西部會有一次強降水過程,這裡也是暴雨預警發布的地方。
  • 地球史上最大颱風登陸日本 預測死亡8000人?科普博主闢謠:2019最強
    不過10月10日,知名科普博主@中國氣象愛好者 在微博闢謠,對這些傳言進行了澄清。1、海貝思確實是2019年西北太平洋最大、最強的颱風,強風圈直徑1400公裡,在海上巔峰風力17級以上,氣壓可能低於900百帕。但有個定語,是2019年。
  • 2020年國慶節會有颱風嗎?十一天氣預報、颱風最新消息
    最後說一下很多小夥伴關心的問題——十一期間到底來不來颱風? 答案是:可能會來! 預計10月上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面,還將有1~2個颱風生成。 此外,今天下午,今年第12號颱風「白海豚」已經生成,未來或將影響日本沿海,不會登陸我國。
  • 「2021年春晚節目單出爐」?官方闢謠:假的!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2021年春晚節目單出爐
  • 十一期間可能還有颱風要來?!
    今年杭州的秋天:入秋的第一周,多陰雨……入秋的第二周,還是多陰雨……沒錯,今天我們要說的重點,依然是陰雨。總體來說,本周的雨量沒有上周大,大多時間以陣雨為主。降雨主要出現在今天到24日,以及26日。值得關注的是,受低渦切變系統影響,今天下午到後天有比較明顯的降雨過程,西部、南部縣市將出現中雨局部大雨。
  • 2020年十四號颱風今日最新消息 十四號颱風胚胎即將生成
    2020年十四號颱風今日最新消息,十四號颱風胚胎即將生成。到了9月底,海陸氣象自然不同,冷暖自有規律。冷主要表現在大陸上,冷空氣接連南下,引發降溫降雨就是明證。而暖就別說了,主要指低緯度熱帶海洋,海溫的活躍,讓整個洋面躁動起來,以至於新颱風出現,活躍了整個海洋。
  • 《城市:天際線》自然災害DLC月底上線
    《城市:天際線》自然災害DLC月底上線 時間:2016-11-23 05:56:20 來源:3DM新聞組-Cassander
  • 德州通報2018年十大氣候事件,颱風影響歷年最多
    1月4日,德州市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018年氣候影響評價及氣候事件、2018年履行防雷和施放氣球社會監管情況。2018年全年,德州出現了十大氣候事件:冬春大風沙塵多。冬春連旱無降雪。1—3月,全市平均降水量10.6毫米,較常年(21毫米)同期偏少50%;其中1、2月份無明顯降雪過程,氣溫階段性明顯偏低,不利於小麥安全越冬。春季旱澇急轉。
  • 公安部公布2018年打擊「假印章假公文假證件」十大典型案件
    發布會上公布了2018年打擊「三假」十大典型案件:(一)天津「3·28」偽造國家機關證件案。2018年7月,天津市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獲取的涉嫌購買偽造駕駛證線索破獲一起製販假證案件,先後在天津、浙江、湖南等地搗毀制假窩點15個,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06人,查獲假證、假印章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3萬餘件。
  • 2018年颱風「山竹」「溫比亞」被正式除名
    2月27日,在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51次屆會上,2018年颱風「山竹」和「溫比亞」被除名。  此次屆會上,菲律賓提出除名2018年第22號颱風「山竹」,中國提出除名2018年第18號颱風「溫比亞」,同時「山竹」和「溫比亞」的命名國——泰國和馬來西亞將在下一次屆會上提出新的替代名字。  據了解,自2002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颱風中已有45個被除名。
  • 2018年第四號颱風叫什麼名字?2018颱風命名表一覽
    2018第三號颱風名字:傑拉華(Jelawat)  2018第二號颱風名字:三巴(Sanba)  2018第一號颱風名字:布拉萬(Bolaven)  附颱風命名表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呢?  首先,你要知道颱風也是有「國籍」的。颱風通過不同的海域來劃分不同的名稱。我國習慣稱為「颱風」,但在北大西洋地區和東太平洋地區則統稱為「颶風」。在印度洋地區颱風被稱為「風暴」。因此,當颱風登陸時的地點在哪,就會按當地的習慣冠以稱呼。
  • 2018颱風最新消息路線圖:10號颱風安比會登陸哪裡
    2018颱風最新消息路線圖:10號颱風安比會登陸哪裡》》颱風安比最新消息:2018年10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颱風「安比」將影響東部沿海  中央氣象臺7月21日06時繼續發布颱風黃色預警(見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