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領域的越來越熱,巨頭們紛紛殺入了戰場。媒體總結了國外十家由科技巨頭創立的,處於AI商業化
應用研究最前沿位置的人工智慧實驗室,幫助大家隨時掌握AI的最新動態。
谷歌: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
谷歌人工智慧實驗室
谷歌旗下實際上有兩家互相獨立的人工智慧實驗室,谷歌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谷歌自身產品相關的AI產品開發,大名鼎鼎的第二代人工智慧系統TensorFlow就是在這裡誕生的。谷歌內部採用的是「嵌入式模式」,也就是說每個人員都在平等的進行研究,並沒有一個明顯的負責人。
谷歌在2011年推出了其第一代機器學習系統,從大量的YouTube
圖片中學會了識別貓,目前這個系統已經應用於許多領域。谷歌還在谷歌郵箱工具Inbox、Google Now、谷歌圖片等多項應用中應用了其在AI方面取得的成果
加盟谷歌的最重磅的專家應屬Geoffrey Hinton,他可謂是將深度學習帶入谷歌的第一人。Hiton也許是全世界研究神經網絡系統最早的專家,在1980年代中期,他就是人工智慧技術的先驅(他提到在他16歲時就開始思考神經網絡了)。
Geoffrey Hinton,圖片來源,wired
DeepMind
DeepMind是一家英國的人工智慧公司,由人工智慧研究者兼神經科學家Demis Hassabis等人聯合創立,2014年被谷歌收購。前段時間舉世聞名的AlphaGo就是這家公司的成果。之前他們就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了相當多的成果,包括已經教會了計算機玩49種不同的電子遊戲。
DeepMind表示,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挑戰即時戰略遊戲《星際爭霸2》。
Demis Hassabis,圖片來源,Deepmind/techug.com
微軟:微軟研究院、艾倫人工智慧研究院
微軟研究院
微軟同樣是一家對人工智慧相當重視的公司,由於其也擁有自己的行動作業系統、翻譯、地圖、搜索等業務,微軟在人工智慧上的研究和應用軌跡同谷歌十分相似。其亮點在於旗下分別定為智能助手和情感交互的小冰和小娜,目前小娜和小冰的對話水平已經屬於語音助手界的頂級水平。
目前負責微軟研究院的是執行官Harry Shum。
Harry Shum,圖片來源,Microsoft.com
艾倫人工智慧研究院
艾倫人工智慧研究院是由微軟的聯合創始人Paul Allen建立的,致力於AI的研究機構。目前主要專注於四個項目的研究:名為Aristo的機器閱讀與推理程序,SemanticScholar的語義理解搜索程序,Euclid的自然語言理解程序,和Plato的計算機視覺程序。
目前艾倫人工智慧研究院的CEO是Oren Etzioni。
Oren Etzioni,圖片來源,GeekWire
Facebook人工智慧實驗室
Facebook最初只是一家社交網站,但最近對人工智慧的需求已經越來越強烈了,Facebook需要由機器學習來對用戶在News Feeds中看到的內容等大量信息進行自動管理。目前Facebook在AI領域的應用主要有語言翻譯、強大的個人數字助理「M」和圖像、
視頻分析程序等。
Facebook人工智慧實驗室的負責人Yann LeCun是人工智慧界的一個傳奇。他最早在1988年在貝爾實驗室擔任研究員(由電話之父Alexander Graham Bell創立,並因其在電信技術領域的無數領域的實驗而聞名)開始他的研究,然後在AT&T實驗室擔任部門主管直到2003年。那之後他開始在紐約大學任教。現代的卷積神經網絡是 LeCun職業生涯的巔峰之作。ATM機識別鈔票的方式就得益於 LeCun負責的「SN」的神經網路模擬器的早期研究,成果於1996年被採用。
Yann LeCun,圖片來源,jeanchristophebonis.com
豐田實驗室
最近豐田實驗室因為收購發明雙足
機器人Atlas的波士頓動力刷了一波屏,其實這家實驗室才成立半年左右,但已經具有相當的研發實力,既關注無人駕駛領域也在機器人領域有了相當大的進展。在波士頓動力之前豐田實驗室已經從谷歌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部門挖了好幾個人過去,包括谷歌機器人項目Replicant的聯合創始人James Kuffner,機器人業務部門的機器人高級專家Philipp Michel,Replicant的系統及硬體高級工程師Adam Geboff。豐田實驗室的現任CEO Gill Pratt曾擔任美國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的項目主管。豐田實驗室的主要製造成果有豐田生活輔助機器人(HSR),豐田Kirobo Mini機器人等。
Gill Pratt,圖片來源,ecommercetimes.com
Uber先進科技中心
作為網約車服務的創始者,Uber也在去年建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希望在自動駕駛領域有所突破,5月底Uber的自動駕駛汽車剛剛獲準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實驗。Uber先進科技中心的很多研究者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挖來的著名學者和研究人員,目前由Uber的副總裁Sherif Marakby負責
Sherif Marakby,圖片來源,autonews.com
亞馬遜AWS
亞馬遜並沒有為人工智慧單獨成立一個實驗室,但其雲服務部門AWS已經對雲服務有了深刻的應用,亞馬遜啟用了一個叫「亞馬遜機器學習」(Amazon Machine Learning)的服務,用於數據的處理和存儲,來同微軟和谷歌競爭,亞馬遜Kiva機器人則可以提高倉儲中心的工作效率,近期旗下的Alexa Internet還推出了一款叫Echo的智能音響兼語音助手。用戶表示其智能化程度和語音識別率均比Siri高出許多。
AWS目前的負責人是Matt Wood。
Matt Wood
IBM實驗室
IBM最近的超級電腦華生(Watson)安裝有IBM研發的「語氣分析工具」(Tone Analyzer),這一工具可以對人類的書寫文字進行智能識別,識別出其中的高興、悲傷等情緒。
華生電腦甚至可以識別出用戶的性格特性,比如是內向還是外向。另外其分析工具能夠分析整個的句子,而不是零散的幾個單詞。如果能夠識別出用戶的情緒,華生電腦自然也能夠做出更有針對性的應答服務。比如通過語音文本轉換工具,華生電腦可以以恰當的語氣語調回答問題。比如如果某個用戶當前的情緒屬於憤怒狀態,則華生電腦也不會採用興奮激動的語氣回答問題。
目前Watson項目的負責人是David Kenny。
David Kenny
本田矽谷研發中心
和豐田同出於日本的本田建立實驗室的歷史要悠久一些。至今本田已有四家技術研發中心,兩家在美國,一家在歐洲,一家在日本埼玉縣,並且計劃在東京設立第五家實驗室。研究領域涉及計算科學、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機器人等多個方面。矽谷研發中心主要關注於車聯網、大數據、語音識別等領域。
本田矽谷研發中心是蘋果Siri Eyes Free項目的誕生地。目前的負責人是Naoki Sugimoto
Naoki Sugimoto,圖片來源,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