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害怕中國,因為中國就像一塊磁鐵,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學家。
美國人工智慧語音識別的創始人丹尼爾被「政治正確」逼走後,來到中國;
美國計算機科學家馬裡奧·塞格德加入了阿里巴巴,塞格德曾在2001年和2005年兩次獲得理論計算機最高獎哥德爾獎;
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前校長Jeffrey Vitter加入了百度,Jeffrey Vitter是計算機和大數據領域的專家;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金榕和終身教授施堯耘,亞馬遜前高級華人科學家任小楓等等都加入了阿里巴巴,他們都是量子計算、人工智慧、AI領域的世界級科學家;
微軟最高級別的中國人工智慧科學家沈向洋也宣布返回中國。
目前,中國已經聚集了頂尖的人工智慧科學家和人工智慧晶片。
中國的晶片不是被國外掐著脖子嗎?怎麼會是頂尖的?要理解這個問題,你必須首先了解晶片的類型和意義。
晶片主要負責計算,是機器的大腦,判斷一個晶片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它的計算能力和相應的功耗。傳統晶片依靠堆疊電晶體來提高絕對計算能力。主流手指甲大小的手機晶片擁有幾十甚至數百億個電晶體,這需要極其高端的設計和製造技術,我們主要是被困在這個方面。然而,人工智慧晶片主要從軟體和算法層面提高計算能力,並不拘泥於硬體技術。前幾年中國棋手柯傑和阿爾法狗的圍棋大戰,真正擊敗柯傑的是谷歌在倉庫裡的48個人工智慧晶片。
再以自動駕駛為例,分析和判斷複雜的道路需要極大的計算能力。如果使用傳統晶片,速度會很慢。當他反應過來時,你的車可能已經拐進了河裡;要麼是耗電量高,你只跑了幾公裡,電池可能就被他用光了。所以特斯拉自研了FSD人工智慧晶片,它被認為是業內頂尖的。但他在阿里全球最高性能AI推理晶片含光800面前,只能做小弟。含光800有多強?當它在2019年發布時,它的表現是當時第二名的四倍。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他成為了一個日不落帝國;第二次電氣革命在西方普及,他們成為諸國列強;第三次科技革命由美國領導,超級大國誕生了;第四次革命,主要領域是5G和人工智慧,結果仍然未知。但肉眼可見的是,中國正逐漸成為這一桌上籌碼最多的玩家。許多外國人害怕,但更多的人不明白為什麼。
今天,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開幕。馬雲和馬斯克在會上的對話實際上很能說明問題。馬斯克代表了美國的理想主義,去年,他談到了未來、夢想和外太空。今年,他甚至沒有提到外星球,只想全心全意地賣車。為了復工,他甚至公開宣稱COVID-19並不可怕,並不顧員工的安全,強行進行復工復產。馬雲則代表中國式的實用主義,在疫情期間,他為國家奔走,並向全世界提供援助。當然,他也看到了未來,也擁有夢想,但他所關心的是如何讓生活變得更好。他們沒有高低之分,馬斯克很強大,但我更想和馬雲一起生活,因為他的目標不是離開地球去火星定居,而是讓人類在地球上生活得更好。
你對於「中國AI人工智慧發展」,有哪些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期分享就到這裡,接下來會給大家分享更多實用好用的IT數碼產品,使用小技巧及業內信息。
我是toni,一個運營IT商場17年的資深科技萌新,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