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3的頂尖AI科學家來自中國,為何我們的最強大腦在建設他國

2020-09-06 李言隨筆

中國擁有14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而且,有研究結果稱:

世界上有兩個種族是最聰明的,一個是猶太族,一個則是漢族。

中國: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麼,既然我們人口又多,又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那為什麼我們沒有世界級的頂尖人才呢?

又或者說,為什麼我們的科技在世界上卻不是頂尖水平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究竟我們國家有多少人才流失去了國外,我們的人才有多少是在為他國進行科技建設。

近期,紐約時報給出了一組數據,從這個數據中,我們大致可以窺探出究竟有多少我們國家的人才在為別人的國家建設。

圖片來源於網絡

根據NeurIPS 2019入選的論文與作者信息分析發現:

共有15920位研究者提交了論文,共有6614篇,而最後的接受率為21.6%。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得出美國在AI方面的成就是世界當之無愧的大哥大。

因為,有59%的研究者隸屬於美國的機構或者是公司。

圖片來源於網絡

美國的這些研究成果都是來源於美國人嗎?

根據這份數據研究進一步發現,美國的頂級AI科學家中有30%多來自中國——他們在中國完成了本科階段的學習,然後奔赴美國進行更深入的學習,並且最後留在美國。

這個數據甚至超過了美國本土的科學家所佔的比例。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這個數據中,我們不難得到這樣一個結論:美國AI能夠全球領先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我們國家的最強大腦們在幫助他們建設。

這對於美國來說,或許是好現象,可能也有人會覺得這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來說也是好現象,因為科技無國界(而近期持這種觀點的人被打臉了)。

但是,這對於我們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現象,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科技不是全球頂級的一個核心原因之一。

因此,我覺得,接下來我們在人才方面的建設,主要還是應該放在如何保證自己的人才不流失,保證我們自己的最強大腦能夠留下來建設我們自己的國家這件事情上面,這恐怕是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需要考慮的問題,而吸引國外的人才,則可以排在次要位置同時進行。

-END-

相關焦點

  • 頂尖AI晶片來自中國,頂尖人工智慧科學家來到中國,中國芯希望
    美國害怕中國,因為中國就像一塊磁鐵,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學家。美國人工智慧語音識別的創始人丹尼爾被「政治正確」逼走後,來到中國;美國計算機科學家馬裡奧·塞格德加入了阿里巴巴,塞格德曾在2001年和2005年兩次獲得理論計算機最高獎哥德爾獎;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前校長Jeffrey Vitter加入了百度,Jeffrey Vitter是計算機和大數據領域的專家;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金榕和終身教授施堯耘
  • 中國完成首例AI+5G心臟手術!谷歌大腦新型優化器LAMB加速大批量
    【今日資訊頭條 | 中國完成首例AI+5G心臟手術!2分鐘AI建模,400公裡遠程協作「補心」】來源:新智元谷歌大腦去年,谷歌發布了基於雙向 Transformer 的大規模預訓練語言模型 BERT 並開源。
  • 全球「最強大腦」為何青睞上海?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剛剛落幕,全球最強大腦「雲端」相聚,新冠肺炎疫情絲毫沒有影響頂尖科學家與會的熱情。從第一屆到第三屆,頂尖科學家人數從35到65再到137位,其中諾獎得主從26到45再到61位,論壇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 美科學家華裔佔30%,貢獻比美本土科學家高,我們為對手培養人才
    美國的AI領域有近1/3科學家都是中國人,這些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在中國完成本科,赴美留學後留下來成為美國頂尖AI研究員。對此有媒體批評如今川普的對華嚴厲政策限制高科技領域的華人科學家,如果美國不再歡迎他們,他們就會回到中國去。
  • 最強大腦選手將入中國首個超級大腦人才庫
    同時,儘管不乏爭議聲,節目卻也捧紅了「找茬王」鄭才千、「中國雨人」周瑋、「蛋叔」李勇等一批「最強大腦」。   事實上,這批「最強大腦」不僅成了明星,也將成為中國腦科學研究的樣本,同時成立的「中國超級大腦人才庫」,已有300人被納入其中。
  • 世界頂尖計算機科學家:美國有632位,德國有45位,中國有多少?
    近年來,人類的生活發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可以使用手機和千裡之外的人進行聯繫,我們也可以乘坐汽車、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前往所有我們想去的地方。而改變人類生活方式最關鍵的東西,就是科技。科技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也增強了信息的傳播速度。
  • 「最強大腦」雲集上海 全球科創中心建設匯力提速
    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最強大腦」雲集,其中,諾貝爾獎得主61人。「我們將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在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上下更大功夫。」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要以世界眼光匯聚全球創新智慧。圍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致力於當好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
  • 「聽」雲端匯聚「最強大腦」汲取創新策源智力
    儘管全球疫情阻隔了「科學天團」面對面交流,但137位「最強大腦」的參會規模,較去年翻倍。作為以色列「國寶級」科學家,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疫情期間基本過著從住所到實驗室兩點一線的生活,甚至連兒子去探望他,父子兩人都遵守社交距離,隔著窗戶交談。但為了赴這次上海之約,他接受兩個14天的隔離期,用行動闡釋越是困難時刻,就越需要國際間的科學交流合作。
  • 科學界"最強大腦"齊聚上海 在此激蕩腦力
    就在他與上海市領導進行交流的幾天之後,中國迄今為止投資最大、建設周期最長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在上海張江科學城開工建設,與之為鄰的正是2009年投入使用的中國大陸第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裝置"上海光源"。
  • 又一個頂尖AI晶片中國科學家歸國
    他是微軟必應和微軟小冰的締造者,是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還是美國國家工程師的外籍院士,發表了1000多篇頂尖的論文,擁有超50項的美國專利,但是如今他選擇了回國,成為清華大學的雙聘教授。與此同時,一大批頂尖的華裔科學家都跟約好了一樣,紛紛踏上了回國之路,比爾蓋茨認為這是川普對中國企業和人才的諸多限制
  • 為何漕河涇開發區能夠成為生物醫藥產業研發的「最強大腦」?
    然而,隨著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迅猛發展,光機電、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領域加速融合,科研機構集聚、創新資源豐富、信息產業發達的漕河涇開發區同這一全球最活躍的創新領域形成了最佳契合點,正在成為生物醫藥產業研發環節的「最強大腦」。截至目前,漕河涇開發區已有5家生物醫藥企業在國內外主要資本市場實現上市。
  • 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美國632位,德國45位,中國有多少?
    目前全球最頂尖的計算機科學家主要在幾個世界科技強國之中,其中最大的科技強國就是美國。美國利用大量的高待遇移民手段,吸引了眾多科學家和技術人才移民美國,他們為它建設出謀劃策,讓美國的科學技術力量不斷增加。
  • 大量外國科學家湧入中國,日美首當其衝,為何優秀人才願意來中國
    其中,大部分人回到中國,進入國家的各個行業,大家熟悉的詹天佑、唐國安等人就是首批留美幼童。當然,此時也已經有人選擇留在國外。20世紀初,官費出國留學者越來越多,日本、美國、英國和法國等都是中國留學生極多的國家。此時,我國已經有大量的人才外流,同時一批頂尖的科學家也在此時成長起來,比如錢學森、鄧稼先等人。
  • 孔令文七段:為何圍棋中國最強?
    而站在世界圍棋頂點的中國卻在日益擴大世界圍棋圈中的影響力。為何中國圍棋如此強大?日本圍棋能否重返世界圍棋的頂尖舞臺?針對這些問題,接下來我們對熟知中日兩國圍棋狀況的日本棋院孔令文七段進行訪問。大出公二記者(以下略):根據日本國情調查統計白皮書的數據來看,日本的圍棋人口有200萬人。那麼中國有多少圍棋人口呢?
  • 中國航天落後美國幾十年?美國學者:該正視他國成長了
    文/行走天涯 中國航天落後美國幾十年?美國學者:該正視他國成長了 毫無疑問,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但是難道美國在各方面都領略世界各國了嗎?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56歲獲諾獎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無關
    土生土長美國人當初錢學森與錢永健的爸爸錢學榘一起在美國留學。後來我們國家需要大批優秀的科學家人才回國建設,錢學森毅然決然放棄美國的優厚待遇,但是美國不願意放人,軟禁錢學森三年。最後我國提出用俘虜換錢學森回國美國才勉為其難同意。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56歲獲諾獎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無關
    後來我們國家需要大批優秀的科學家人才回國建設,錢學森毅然決然放棄美國的優厚待遇,但是美國不願意放人,軟禁錢學森三年。最後我國提出用俘虜換錢學森回國美國才勉為其難同意。錢學森回國後致力於飛彈的研究,是我國「兩彈一星」元勳。錢不捨得美國的薪資待遇,便留在美國發展,成為一名機械工程師。
  • 「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帶你看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吸引了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分布在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200餘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參加。當今世界面臨哪些共性問題,如何集聚全球頂尖科技力量,讓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人類?「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帶來怎樣的科技創新新動能?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規模最大的科學界盛會。
  • 世界最頂尖的計算機科學家:美國有632位,德國有45位,中國呢?
    那麼創新來自於誰呢?很多時候就是來自於高科技人才。作為現代人,我們可以靠著計算機完成很多工作,大部分人也都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技術,基本操作大家都會。但真正厲害的還是那些計算機科學家,他們的創意以及創新能力讓這個世界不斷出現一些新的東西。
  • 各國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數量:美國高達632位,德國45位,中國呢?
    如果要打破遊戲規則,就必須創新,那麼創新來自誰呢?自然而言,就是來自於高科技人才。對於現代科技的發展,定然是離不開一項重要的輔助工具的,那就是計算機,當然跟我們平常使用的電腦不同,科學家們使用的計算機都是非常厲害的超級計算機。各國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數量:美國高達632位,德國僅45位,中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