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像吸鐵石,不斷吸收全球頂級科學家,集齊了最好的智能AI晶片

2021-01-19 十月憶白

美國懼怕中國,因為中國就像吸鐵石一樣,不斷吸收著來自全球的頂級科學家,上個月我就講過美國人工智慧語音識別鼻祖級的科學家,Daniel被美國腦 殘大學生逼來中國的故事,最近微軟級別最高的人工智慧科學家沈向陽也宣布回中國了,目前中國集齊了最好的人工智慧科學家和AI晶片。

中國晶片不是被人卡著脖子嗎?最好的從何談起啊?弄明白這個問題,你得先知道晶片的種類和意義,晶片主要負責計算是機器的大腦,而判斷一個晶片有多好,主要是考察他的計算能力和相對應的功耗。傳統晶片靠堆疊電晶體來增加絕對算力,主流的指甲蓋大小的手機晶片要塞下幾十上百億個電晶體,就需要極其高端的設計和製造工藝,我們被卡脖子主要在這塊兒,但AI晶片主要從軟體和算法層面提升算力,不拘泥於硬體工藝。當年中國棋手柯潔和阿爾法狗的圍棋大戰,其實真正擊敗柯潔的是谷歌放在庫房裡的48個AI晶片。

再以自動駕駛舉例分析判斷複雜的道路情況需要極其大的算力,如果用上傳統晶片,要麼算得慢,等他反應過來,你的車已經翻到河裡去了,要麼電耗高,沒跑幾公裡,你的電池都讓他用沒了。因此,特斯拉自研了FSD人工智慧晶片,算得上是業界頂尖,但他在阿里的全球性能最高的AI推理晶片「含光800」面前只能算是個弟弟,含光800有多強,2019年發布時,性能比當時的第二名高四倍。

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發生,他成了日不落帝國,第二次電氣革命在西方普及他們成了諸國列強,第三次科技革命由美國主導超級大國誕生了,第四次的革命主要領域在5G和人工智慧,結果猶未可知,但肉眼可見的是中國正逐漸成為這張牌桌上籌碼最多的玩家。很多老外害怕,但更多的人看不懂,為什麼今天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開幕,馬雲和馬斯克在大會上的對話其實很能說明問題,馬斯克代表的是美國的理想主義,去年他談論的是未來夢想外太空,今年他連外形都不提了,一心一意只想賣車。為了復工,他甚至公開聲稱新冠並不可怕,強行復工為量產不顧員工安全。馬雲呢,代表的則是中國式的務實,疫情期間他為國家奔走,為全球提供援助,他當然也看得到未來也擁有夢想,但他心心念念的都是如何讓生活更美好,沒有要一分高低的意思。馬斯克很厲害,但我更想和馬雲生活在一起,因為他的目標不是拋下地球去火星定居,而是讓人類能更好地在地球活下去。

我是十月憶白 關注我跑得更快一點。

相關焦點

  • Nature解析中國AI現狀,2030年能引領全球嗎?
    但與此同時,有觀察家警告說,有一些因素可能阻礙中國的國家戰略,包括缺乏可以指導領域發展的理論貢獻成果以及來自中國公司的基礎科研投入。中國對於人工智慧領域的追求更像是和美國競爭的形式化表現,一些科學家說。人工智慧可以促進醫療、交通和通信領域的發展,在該領域取得根本性突破的國家將引領未來的發展方向並獲得最大的收益。
  • 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公布
    機器之心根據研究實力、技術與產品、市場與行業潛力、運營能力、資本與財務狀況、創新性與實用性等多項標準,評選出四項大獎: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中國十大最強 AI 研究實力企業、中國十大最具潛力早期 AI 公司、三十大最佳 AI 應用案例。Drive.ai、流利說、追一科技等GGV紀源資本被投企業入選榜單。
  • 全球頂級科學家名單出爐,美國616人,英國55人,中國呢?
    都說「科技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人類的發展都離不開科技二字,科技的不斷進步,推動著人類的不斷發展。儘管AI技術已經相繼被各國用於各大領域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即便未來人類真的進入了智能時代,作為核心的人類也不會被淘汰,畢竟所謂的智能也是由人所創造,如果人類不能夠對其加以掌控不是給自己挖坑嗎?一個國家要想實現科技的進步,就必須對人才的培養和招攬足夠重視,用人類的智慧推動整個國家工業的發展。在如何培養和招攬人才方面,世界第一大國美國無疑是做得最成功的一個國家。
  • 全球頂級科學家名單出爐,美國616人,英國55人,中國呢?
    都說「科技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人類的發展都離不開科技二字,科技的不斷進步,推動著人類的不斷發展。不久前,Guide2Research 網站發布了2002年全球計算機頂級科學家排名,各個國家的頂級科學家都在其中,那麼數據怎麼樣呢?
  • 全球那些頂級的AI研究院
    而從中國AI領域研究院的發展情況來看,管中窺豹可略見一斑,中國AI的道路還是任重而道遠。研究注重理論與實踐經驗結合,目標是成為全球研究機器人最好的地方。作為NASA航空航天科研任務的主要承制單位之一,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學院在自動駕駛、月球探測步行機器人、單輪陀螺式滾動探測機器人的研究上成績非凡。目前,該學院以ROBOTC平臺為基礎,已發布近20門教育機器人相關課程,構成了覆蓋K12到大學階段的課程體系。
  • 再獲頂級諮詢機構認可 沙利文報告評百度AI實力全球第四 中國第一
    百度AI技術團隊實力雄厚,研發人員佔比高達61%,百度CTO王海峰、百度研究院David Forsyth 、Mark Liberman 等科學家享譽全球。2018年,百度研發投入達到全年營收的15.2%,遙遙領先於其他企業。
  • 頂尖AI晶片來自中國,頂尖人工智慧科學家來到中國,中國芯希望
    美國害怕中國,因為中國就像一塊磁鐵,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學家。,亞馬遜前高級華人科學家任小楓等等都加入了阿里巴巴,他們都是量子計算、人工智慧、AI領域的世界級科學家;微軟最高級別的中國人工智慧科學家沈向洋也宣布返回中國。
  • AIOpenIndex發布全球人工智慧創新城市榜單,中國32個城市進入世界...
    為了不在時代浪潮中落於下風,全球各大城市提升自身創新能力的意識逐漸增強。它們在競爭中不斷積聚創新資源、創造創新成果,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基本驅動力,推動城市或城市群的綜合可持續發展。  放眼全球,世界主要國家都將人工智慧上升成為重大發展戰略,無論是德國的「工業 4.0」、美國的「工業網際網路」、日本的「超智能社會」、還是我國的「中國製造 2025」,人工智慧都是其中的核心關鍵技術。從城市層面,不同城市也根據自身情況成立了人工智慧研究機構,比如中國北京的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加拿大蒙特婁的 Mila 研究院等。
  • 一文看全:全球99家AI晶片公司全景圖,中國正在崛起
    IC供應商(15家) 科技巨頭&HPC供應商(15家) IP供應商(7家) 中國晶片初創公司(15家) 全球晶片初創公司(47家)
  • 深扒全球仿生晶片計劃:15+公司入局
    2017年,Koniku首次展示由老鼠神經元構建的64神經元矽晶片Koniku Kore,據稱是全球首個擁有「嗅覺」並可檢測爆炸物、疾病等氣味的晶片。去年4月,瑞士創企aiCTX推出全球首款純基於事件驅動運算的視覺AI處理器DynapCNN,單晶片集成超過100萬個神經元、400萬可編程參數,適合實現大規模SNN。
  • 從帝國理工走出的中國AI晶片新秀,造出全球首款量產數據流AI芯
    根據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AIIA)的數據,CAISA晶片僅用1/3的峰值算力,即可實現英偉達同類產品(NVIDIA T4)最高3.91倍的實測性能。同時,基於CAISA晶片的星空X3加速卡已在智慧城市、智慧製造、安監生產、軌道交通、智能遙感等領域均有落地。那麼鯤雲科技是如何突破傳統晶片架構對晶片利用率的約束呢?又如何做到幫用戶省錢呢?這源自鯤雲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線。
  • 其實,ai不止是一項科技,更是一種文化,一種觀念
    其實,ai不止是一項科技,更是一種文化,一種觀念。自2016年alphago在圍棋系列賽中戰勝職業棋手以來,ai已經開始在某些領域中取得進展,並且在某些問題上實現了突破。在最近的新聞中,谷歌發布的兩張miranda照片不僅僅是事實,還再次為我們揭開了ai正在開始各領域進行科學研究的新面貌。
  • 科學家利用AI技術造出更快,更精準,更清潔的光碟機納米晶片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AI)應用場景需求的不斷拓寬,人們對於AI的處理速度、能耗,以及系統、硬體尺寸大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前,越來越多的科學家也開始從「類人腦」的角度出發,致力於將 AI 推向另一個高點。
  • 解密:畢馬威中國晶片新銳50強!
    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晶片訂單便會隨之而來。總部位於中國上海,在中國成都設有全資子公司。  3、地平線:地平線是邊緣人工智慧晶片的全球領導者。得益於前瞻性的軟硬結合理念,地平線自主研發兼具極致效能與開放易用性的邊緣人工智慧晶片及解決方案,可面向智能駕駛以及更廣泛的通用 AI 應用領域提供全面開放的賦能服務。目前,地平線是國內唯一實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量產前裝的企業。
  • 看懂未來十年AI晶片趨勢!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成功舉行
    全球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巨頭Cadence,以及兩家知名半導體IP供應商Imagination、安謀中國在現場掀起AI晶片創新與落地的話題;全球FPGA晶片巨頭賽靈思、我國自動駕駛晶片明星創企黑芝麻智能與地平線也於峰會聚首
  • WICV2020 |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車載AI晶片,智能汽車的數字...
    旨在打造全球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內規模最大、級別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世界級平臺,持續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全面開啟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徵程。下面是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在本次論壇上的發言:大家早上好,感謝主辦方這樣的場合讓我們有機會交流,向大家匯報地平線在車載人工智慧晶片方面做的工作以及未來的想法。
  • AI晶片「點燃」北京!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大咖演講全乾貨
    峰會現場,尹首一教授重點為大家梳理了當前AI晶片的分類和中國AI晶片發展概況。按技術路線劃分,目前的AI晶片主要包括深度神經網絡(DNN)處理器和神經形態處理器兩類。 其中,DNN處理器可細分為指令集處理器、數據流處理器、存內計算處理器,以及可重構AI處理器。在尹首一教授看來,無論是哪種技術路線,最終目標都是實現對深度神經網絡的計算加速。
  • 全球AI晶片企業華為排12,中微5納米工藝,我國晶片到底如何?
    這兩天我國在晶片半導體的新聞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先是ARM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又是中微掌握5納米工藝的刻蝕機,華為在全球AI晶片企業排名12.好像給人一種感覺,我國的晶片半導體實力,很強大,已經達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了,那麼我國的晶片領域到底是處於什麼水平?
  • 全球九大地標建築,集齊五福可點亮,你集齊幾個?
    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菜菜,咱們繼續聊旅遊吧,想必大家現在都在集福吧,每年湊夠了五福就可以分錢,今年也同樣不例外,而今年的玩法又新增加了不少。據說今年還新增加了「福滿全球」的活動,只要點亮全球這九個地標性的建築,也是可以獲得超多獎勵的,那麼到底是哪九個建築被選作為全球九大地標建築呢?全球九大地標建築,集齊五福可點亮,你集齊幾個?
  • 上交大AI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雷:中國人工智慧研究真的世界領先?
    那麼,中國整體人工智慧發展水平距離世界頂尖水平還差多遠?徐雷認為,要講清這個問題,最好先看一下這一波人工智慧熱潮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在晶片方面,設計各種專門的人工智慧晶片,是可以有望很快趕上甚至超越的。但是在晶片的製造上,卻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趕。而製造能力才是基礎,造不出來的設計只能是紙上談兵。在算力方面,儘管中國的神威和天河超級計算機都曾經問鼎全球,現在也仍位四甲,但在量子計算機方面,谷歌和IBM都在商用化方面推進很快。還有,在下一代計算材料和晶片方面,我國的短板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