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晶片企業華為排12,中微5納米工藝,我國晶片到底如何?

2021-01-14 秀兒科技解說

這兩天我國在晶片半導體的新聞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先是ARM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又是中微掌握5納米工藝的刻蝕機,華為在全球AI晶片企業排名12.好像給人一種感覺,我國的晶片半導體實力,很強大,已經達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了,那麼我國的晶片領域到底是處於什麼水平?

市場調研和諮詢公司Compass Tntelligence,在調查研究了全球100多家公司中,華為排名第12名。其中排在前兩位的是大名鼎鼎的英偉達和英特爾都是本身在CPU和GPU領域的領先者和統治者。此外IBM、ARM、AMD、高通、蘋果等科技公司紛紛上榜,除了華為最近聲名鵲起的寒武紀也在榜上。那麼這個榜單是怎麼排的呢?

在 Compass Tntelligence目錄中對AI晶片定義是,包含CPU GPU NPU RISO等單元。上榜標準除了產品實力,商用案例,市場覆蓋率還有公司的收入和AI收入,增長潛力,市場寬度和品牌實力等。所以在這個榜單上至少說明AI產品都是獲得市場認可,技術至少都是一流的,然後英偉達和英特爾本身實力強和體量大所以排名高也正常。

華為在技術積累上還無法和以上這些企業相比,華為能上榜最重要的產品就是麒麟970處理器和即將亮相麒麟980。大家都知道麒麟處理器的CPU和GPU都是ARM和它旗下企業的IP授權生產的。使用ARM的架構自己進行晶片設計在臺積電代工生產,那麼麒麟處理器中的NPU(人工智慧晶片)是誰的IP呢,華為海思半導體使用寒武紀的智能晶片IP,進行設計的。在它們合作推出的麒麟970晶片上也證明了,中國的AI技術是不落後與外國水平的,只是像寒武紀因為體量小市場影響力不夠等原因,排名略低。

那麼中微5納米晶片工藝是什麼鬼?大家都知道晶片設計出來是要代工廠來生產的,晶片製造工藝不行,在好的晶片設計也是白搭,世界上最好的晶片代工工藝排在首位的當然是大名鼎鼎的英特爾,此外還有三星和臺積電實力也都非常的強,也只有它們這幾家有實力和技術代工最先進的晶片工藝。大家也都知道現在手機最好的晶片供應商高通今年的旗艦處理器驍龍845也只是第二代10納米製程。那麼中微都掌握了5納米那不是,碉堡了,領先世界了。其實不是這樣的。

這幾個晶片代工企業為什麼這麼強,為什麼每年只有它們能推出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工藝,那一切都是因為光刻機,世界上最先進的光刻機供應商是荷蘭的AMSL供應商,英特爾、三星、臺積電、海力士等半導體公司都要向AMSL購買光刻機。如果不出意外,明年就會有7納米製程的手機晶片問世。那麼有人問了明年這些半導體公司才能推出7納米晶片,中國現在就要5納米工藝了,那不是領先了嗎。

其實中微的5納米是刻蝕機,刻蝕機和AMSL的光刻機是有區別的,光刻機和刻蝕機都是晶片製造不可缺少的機器之一。光刻機是用光將掩膜版上的電路圖形「複印」到矽片表面的膠上,在平整的矽片表面構建半導體MOS管和電路基礎。那麼刻蝕機是做什麼的呢,刻蝕機通過化學或者物理的方法,把顯影后的電路圖永久精準的留在矽片上,把曝光後的光刻膠通過腐蝕等方法把矽片上不需要的部分剝離去掉。

中微LOGO

其實光刻機和刻蝕機工作原理很複雜我也只是儘量簡單的描述。簡單來說就是光刻機就是把圖案印上去,刻蝕機就是把圖案部分或者是圖案之外的部分去掉,留下想留下的部分。刻蝕機製造要比光刻機容易,中國的光刻機應該還停留在16納米之前的工藝,據說國產已經有28納米工藝的光刻機了,不過刻蝕機確實是世界一流的水平。

芬蘭的光刻機也是很多國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例如最好的光源是美國的,最好的鏡片是德國的。製造一顆世界一流的晶片是非常複雜的,架構 設計 工藝 等等,中國在一些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接近或者達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但是在一些關鍵的光刻機,CPU GPU IP等方面還是差的多。希望祖國再接再厲,在未來製造出真正的各項技術都是中國的晶片!!!

大家對我們國家的晶片領域怎麼看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我國的晶片製造水平如何?
    我國企業晶片製造水平的實情已顯露。隨著華為遭遇晶片製造劫難和中芯國際也被限制,我國晶片製造的真實水平可以說已經顯露無遺了。按中芯國際的那個公告,還能,因為「對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也就是長期之後才會有重要以至重大的影響;重點是,短期內儘管仍然排名世界第五,中芯國際的技術卻「無」了一大塊,原來是美國的、如今是不供應,而且還是「先進工藝」,原來支持中芯國際12納米以上工藝的美國技術倒是不會被「收回」;關鍵是,本來就如梁孟松所說現在是在「只待」拿到荷蘭EUV光刻機,否則就造不出真正的7納米EUV晶片,這下可好
  • 華為最後的驕傲!全球首發5納米麒麟9000晶片,超越蘋果高通
    對於華為來說,目前唯一能夠做好的事就是把2020年度旗艦Mate40正常的發布出來了,但在這之前,華為還要幹一件大事,幹一件最後令華為這麼多年來堅持自研所驕傲的大事,那就是全球首發5納米的麒麟9000處理器。
  • 14納米的晶片與7納米的晶片,有什麼差別嗎?
    以華為麒麟980及華為麒麟970為例,麒麟980是7nm工藝的晶片,麒麟970是10nm工藝的晶片。麒麟980為69億個電晶體,麒麟970為55億個電晶體,提升了25.5%左右。在同樣大小的一塊晶片裡,7nm工藝的晶片顯然可以比10nm的工藝搭載更多的東西,更別說是14nm的了,所以現實中越小的製程,技術越先進,相應的性能越高。
  • 5納米光刻機或將拋棄,石墨烯晶片迎來突破,性能是矽基晶片10倍
    目前晶片製造的實力來看,暫期國內還沒有哪個公司可以具備麒麟1000處理器,華為在後續的手機配置上很有可能選擇聯發科晶片來替代麒麟處理器。麒麟1000處理器採用臺積電5納米工藝打造,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相比上一代麒麟990,麒麟1000在電晶體數量方面更上一層樓,有望做到全球集成度第一。
  • 中國晶片處於國際市場的弱勢 中國晶片到底是什麼水平
    但與人工智慧基本還處於起步階段有所不同,我國晶片產業已然走過了產業構造期,目前進入到需要借力與聚力以求強筋壯骨的重要關口…… 中國晶片在國際市場所處的弱勢地位 中國晶片企業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在設計、製造以及封測領域已經形成了一批規模不小的企業,但與全球晶片巨頭的技術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那麼,在全球晶片生態鏈的各個版圖裡,中國晶片到底是什麼水平?
  • 華為使用中芯國際14納米晶片了,為何不優先使用臺積電7納米呢?
    據報導,從2020年開始華為將加強、加大和中芯國際的合作,已經將之前給臺積電的訂單陸續轉單給中芯國際。我們都知道,當前中芯國際晶片代加工使用的還是14納米工藝,而臺積電已經達到了5納米,那為何不優先使用臺積電的呢?
  • 中微研製5納米蝕刻機,已供貨給臺積電,對中國半導體影響有多大
    談及我國晶片製造行業的相關企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臺積電,中芯國際這幾個被人們掛在嘴邊的知名企業。這讓很多人認為似乎除了這幾個企業,中國晶片領域再無領頭者,讓人們對於中國晶片的未來有所擔憂,其實並不是這樣,除了這幾大熱門企業之外,在我國還有無數的中小企業專注於半導體領域以及晶片領域的研發,為此做出自己的貢獻,只是其成就沒有廣為流傳而已。
  • 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晶片工藝從90nm到28nm
    工藝   十年來,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晶片工藝從90nm到28nm,尺寸不斷縮小,性能不斷提升,並具備在全球範圍展開競爭的實力和底氣。
  • 三星5nm晶片發布,能為晶片市場帶來什麼?或對華為有著推動作用
    文|科技在前方上周三星在上海發布了獵戶座Exynos 1080晶片,這是一款5nm工藝打造的高端手機晶片,對於5nm工藝這個名詞很多人都不陌生,因為華為的麒麟9000就是應用了這個製程,也因為華為被限制大家對於晶片的關注度也水漲船高
  • 華為 Mate 40 最新曝光!全球首發麒麟 1000 晶片,5nm 工藝製程
    1000,該晶片將採用 5nm 工藝製程打造,由臺積電代工生產,華為 Mate 40 系列將首發該晶片。全球首發麒麟 1000 晶片,5nm 工藝製程據了解,華為全新一代旗艦晶片麒麟 1000 的開發代號為「巴爾的摩」,業內人士透露,麒麟 1000 晶片有可能採用 Cortex A77 或者 A78 架構,此前麒麟 990 5G 採用的是 Cortex A76 架構,如果消息屬實,那麼該晶片 CPU 和 GPU 性能將會有較大幅度提升。
  • 中國5nm晶片蝕刻機面世,華為迎來最強助攻,蘋果高通誰也離不開
    導讀:中國5nm晶片蝕刻機面世,華為迎來最強助攻,蘋果高通誰也離不開眾所周知,對於科技企業的發展來說,晶片無疑是十分重要的東西,中國作為全球知名的製造業大國,每年我們所消耗的半導體晶片也是全球最多的;雖然說中國對晶片的需求巨大,但是一直以來,我們的晶片產業基礎都是比較薄弱的,而國產科技企業生產所需的晶片都是依賴於從美國高通等科技企業進口而來
  • 晶片是如何產生的?我們的晶片產業鏈真實差距有多大?
    在不依靠美國企業的情況下,華為能否獲得足夠優秀的晶片?而我國晶片相關企業,技術和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又有多大? 晶片是如何誕生 晶片又名集成電路,是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統稱。大致可分為兩類,實現思考功能的晶片,如 CPU、AI;實現記憶功能的晶片,如存儲晶片等。
  • 臺積電7納米、5納米訂單已經排到2021年下半年?
    臺積電7納米、5納米先進工藝訂單已經排到2021年下半年?】臺積電受到5G手機驅動,蘋果、高通、英偉達和聯發科等廠商紛紛追加了7納米、5納米晶片的備貨量。此外,其它工藝的訂單也在增加。據說,臺積電的部分訂單已經排到2021年下半年。雖然沒具體說明是7納米、5納米工藝,但根據目前華為尚未獲得5G晶片許可以及多家手機廠商追加訂單看,7和5納米晶片應該比較緊張。
  • iPhone XS裡的A12晶片,是用這家中國企業的刻蝕設備造出來的
    在《華為「備胎」,一夜轉正》一文中,小魚有提到,目前我國晶片產業鏈中,晶片製造和設備製造,是最大的短板。尤其是設備製造。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大陸地區的設備銷售額將達到 170 億美元,但國產 IC 設備自給率不到 5%。
  • 5納米晶片國產化?為之喝彩但別被誤導!
    現在Made in China已經享譽全球,可中國雖然是一個製造大國,卻並不算是科技強國,尤其在半導體產業上,核心的技術都掌握在別人手中,晶片製造設備的95%都是依賴於進口。而紫光國芯的DDR4內存晶片更是很快就將面市。但說到晶片製造就不能不提到光刻與蝕刻這兩個關鍵的工藝,目前世界上先進的晶片工藝已經進入了7納米製程,甚至5納米製程,但是光刻、蝕刻作為晶片生產的最關鍵步驟,技術要求非常之高,頂尖的光刻機、蝕刻機的生產與製造都集中在荷蘭ASML等幾家大公司。
  • 蘋果首款5納米移動晶片發布,全球5納米晶片產能爭奪加劇
    記者 | 彭新1全球半導體製造加速切換至5納米工藝製程,多款5納米晶片產品陸續發布。9月16日的蘋果新品發布會中,隨著新一代iPad Air發布,搭載的A14仿生晶片成為蘋果首款使用5納米製程的移動晶片。
  • 科創板受理企業透析|中微半導體:7納米晶片刻蝕機第一梯隊
    中微半導體生產的是製造晶片的關鍵設備——刻蝕機。由於西方國家對刻蝕機產品出口中國進行管制,一些最先進的刻蝕機無法第一時間出口到中國。中微公司是我國半導體設備企業中,極少數能與全球頂尖設備公司直接競爭並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的公司,是國際半導體設備產業界公認的後起之秀。
  • 晶片行業最新突破!臺積電兩納米晶片工藝重大突破中國晶片任重道遠
    大家好,這裡是科幻金屬,晶片行業傳來一個重磅消息,臺積電晶片兩納米工藝取得重大突破!臺積電計劃在2021年初 開始試險3nm晶片,2022年底 開始量產3nm晶片,2023年底 試險2nm晶片兄弟們,我知道,大家肯定在想憑啥不是咱們?
  • 中芯國際擁有7納米晶片工藝,為何未能實現量產?今天算明白了
    中芯國際擁有7納米晶片工藝,為何未能實現量產?今天算明白了在美國對我國華為提出晶片制裁戰略之時,我國華為就立刻將國產晶片的研發提上了企業發展的重要日程項目,與此同時我國也崛起了一批新興的晶片企業,從晶片的周邊技術入手,為華為發展提供助力支撐。然而發展至今,我國國產晶片依舊未能突出美國的包圍,國產晶片的崛起之路依舊困難重重。
  • 尹志堯:中微5納米不是做晶片的,無良媒體誤國誤民!
    還有這個:《此人突然回國,美國慌了,日本傻眼,世界驚呆》……你都不知道,發這些虛假不實消息的人,他們到底是誰派來的?他們到底想幹什麼?vNrEETC-電子工程專輯現在鬧得尹志堯本人都不得不再三出來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