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納米與7納米是什麼意思?
晶片中14納米與7納米,指的是晶片的製程。大家知道晶片是由電晶體組成的,製程越小,那麼在同樣面積的晶片裡,電晶體就越多,相對應的性能就越強了。以華為麒麟980及華為麒麟970為例,麒麟980是7nm工藝的晶片,麒麟970是10nm工藝的晶片。麒麟980為69億個電晶體,麒麟970為55億個電晶體,提升了25.5%左右。在同樣大小的一塊晶片裡,7nm工藝的晶片顯然可以比10nm的工藝搭載更多的東西,更別說是14nm的了,所以現實中越小的製程,技術越先進,相應的性能越高。
國內最新進的工藝
在2019年之前,國內晶片製造最厲害的是中芯國際也僅僅只能量產28nm的晶片,不過2019年的時候,中芯國際對外宣布,公司正式可以量產14nm的晶片,技術上取得了一大進步,比中芯國際更牛的為韓國三星,目前可以量產10nm的晶片,全球實力最強的為臺灣的臺積電,可以量產7nm的晶片(蘋果、華為、高通的高端晶片都是臺積電在代工生產的),而且臺積電的5nm製程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了,遙遙領先於其他的晶片代工企業。
14nm與7nm的差距
14nm與7nm之間的距離還是非常之大的,中間還間隔著12nm與10nm技術,要說他們的差距呢?我們以華為的兩款手機為例,在2019年中芯國際宣布三季度14nm晶片實現量產後,華為榮耀發布的千元機Play 4T產品中,搭載了自研晶片麒麟 710A 處理器,這款低端處理器就採用了中芯國際的 14nm 工藝代工。目前華為最為先進的mate30搭載的晶片則為7nm工藝,由臺積電代工,兩者的差距,你買下兩部手機試用一下就知道了。
14nm製程的晶片目前來說就是低端機的代表了,2018年7月華為發布的Nova3手機(華為的中端系列),其搭載的首代榮耀710,當時是由臺積電代工,而製程工藝12m。
當然了如果你不打遊戲,不同時運行多個佔用大額內存的APP,其實使用14nm與7nm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以我和我媽為例,我使用的是mate30,我媽就是榮耀paly,她在使用上並沒有覺得有哪裡不好用,而我同時對比兩臺手機,除了一開始啟動APP的時候,mate30速度更優越一些,其他的在使用上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也就是說你不玩遊戲,不追求極致性能的,那麼14nm與7nm的晶片並不影響你的使用(其實試想一下,蘋果這些高端機,不也都是從28nm、14nm、7nm走過來的嗎,你早期在使用蘋果這些手機,有感覺到不好用嗎?)
總結
晶片生產一共有三個環節:晶片設計、晶片製造以及晶片封測,目前封測技術我們是領先的(當然封測也是最沒有含量的一項),晶片設計(如華為海思)我們處於中等水平,現在弱就若在晶片製造(從圖紙變為實物),晶片製造落後其實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美國不讓荷蘭的ASML出口我們最高端的光刻機,所以我們不僅要自己研製光刻機(上海微電子)還要自己做到從光刻機到晶片製造的其他器材適配及生產(中芯國際),當然我相信我國人民的智慧,終有一天我們的晶片製造業也會傲視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