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納米的晶片與7納米的晶片,有什麼差別嗎?

2020-12-04 財經知識觀

14納米與7納米是什麼意思?

晶片中14納米與7納米,指的是晶片的製程。大家知道晶片是由電晶體組成的,製程越小,那麼在同樣面積的晶片裡,電晶體就越多,相對應的性能就越強了。以華為麒麟980及華為麒麟970為例,麒麟980是7nm工藝的晶片,麒麟970是10nm工藝的晶片。麒麟980為69億個電晶體,麒麟970為55億個電晶體,提升了25.5%左右。在同樣大小的一塊晶片裡,7nm工藝的晶片顯然可以比10nm的工藝搭載更多的東西,更別說是14nm的了,所以現實中越小的製程,技術越先進,相應的性能越高。

國內最新進的工藝

在2019年之前,國內晶片製造最厲害的是中芯國際也僅僅只能量產28nm的晶片,不過2019年的時候,中芯國際對外宣布,公司正式可以量產14nm的晶片,技術上取得了一大進步,比中芯國際更牛的為韓國三星,目前可以量產10nm的晶片,全球實力最強的為臺灣的臺積電,可以量產7nm的晶片(蘋果、華為、高通的高端晶片都是臺積電在代工生產的),而且臺積電的5nm製程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了,遙遙領先於其他的晶片代工企業。

14nm與7nm的差距

14nm與7nm之間的距離還是非常之大的,中間還間隔著12nm與10nm技術,要說他們的差距呢?我們以華為的兩款手機為例,在2019年中芯國際宣布三季度14nm晶片實現量產後,華為榮耀發布的千元機Play 4T產品中,搭載了自研晶片麒麟 710A 處理器,這款低端處理器就採用了中芯國際的 14nm 工藝代工。目前華為最為先進的mate30搭載的晶片則為7nm工藝,由臺積電代工,兩者的差距,你買下兩部手機試用一下就知道了。

14nm製程的晶片目前來說就是低端機的代表了,2018年7月華為發布的Nova3手機(華為的中端系列),其搭載的首代榮耀710,當時是由臺積電代工,而製程工藝12m。

當然了如果你不打遊戲,不同時運行多個佔用大額內存的APP,其實使用14nm與7nm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以我和我媽為例,我使用的是mate30,我媽就是榮耀paly,她在使用上並沒有覺得有哪裡不好用,而我同時對比兩臺手機,除了一開始啟動APP的時候,mate30速度更優越一些,其他的在使用上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也就是說你不玩遊戲,不追求極致性能的,那麼14nm與7nm的晶片並不影響你的使用(其實試想一下,蘋果這些高端機,不也都是從28nm、14nm、7nm走過來的嗎,你早期在使用蘋果這些手機,有感覺到不好用嗎?)

總結

晶片生產一共有三個環節:晶片設計、晶片製造以及晶片封測,目前封測技術我們是領先的(當然封測也是最沒有含量的一項),晶片設計(如華為海思)我們處於中等水平,現在弱就若在晶片製造(從圖紙變為實物),晶片製造落後其實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美國不讓荷蘭的ASML出口我們最高端的光刻機,所以我們不僅要自己研製光刻機(上海微電子)還要自己做到從光刻機到晶片製造的其他器材適配及生產(中芯國際),當然我相信我國人民的智慧,終有一天我們的晶片製造業也會傲視群雄。

相關焦點

  • 如果用回14納米的晶片,影響有多大,會比7納米的差多少?
    14納米和7納米工藝差別很大14納米生產技術和7納米生產技術差別很大。對於晶片來說,都是追求體積更小,功耗更低,運算速度更快的目標。這樣一來,製造工藝對於晶片的影響就非常大了,特別是手機晶片。14納米和7納米指的是蝕刻工藝的電路間距,數字越小,意味著電路間距越窄,就能夠在同樣的體積內放進去更多的電晶體,而電晶體越多,意味著晶片的算力就越強大,性能就越好,而且耗電量可能還不會增加。
  • 華為使用中芯國際14納米晶片了,為何不優先使用臺積電7納米呢?
    我們都知道,當前中芯國際晶片代加工使用的還是14納米工藝,而臺積電已經達到了5納米,那為何不優先使用臺積電的呢?華為使用中芯國際晶片,更安全這主要是因為兩家公司的性質不同。其中,臺積電雖然是中國臺灣地區公司,但深受美國影響。
  • 未來會不會有3納米1納米的晶片啊?那1納米之後是什麼?
    未來會不會有3納米1納米的晶片啊?那1納米之後是什麼?既然要談晶片的未來,自然要看看晶片的現在。晶片製程玩家三足鼎立:英特爾、三星、臺積電。目前,最先進的晶片製程工藝是臺積電的7nm EUV,蘋果的A13處理器、華為的麒麟990 5G處理器、高通驍龍865處理器都採用了臺積電的額7nm EUV工藝。可以看到的短期未來:華為的麒麟1020處理器、蘋果的A14、高通的驍龍875晶片,將會採用臺積電的5nm製程工藝。
  • 晶片納米製程的概念
    晶片納米製程的概念首先了解一下納米的單位:納米(nm),是nanometer的譯名,即為毫微米,是長度的度量單位,國際單位制符號為nm。1納米=10毫米1納米=米比較形象地理解為:1、 假設一根頭髮的直徑是0.05毫米,把它軸向平均剖成5萬根,每根的厚度大約就是1納米。2、 納米和米的關係相當於三個桌球和地球的直徑之比。
  • 國產7納米晶片大邁進!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納米良品率突破大關
    可以看出,我國晶片行業均需要進口組裝,若能打破壟斷完全實現自產自造控制開發,國產晶片才會有本土產業鏈,不受制於人。近日,我國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傳來消息,中國7nm晶片正在和世界縮小差距,14nm的晶片工藝更是實現大步邁進式發展。
  • 中芯國際7納米晶片新進展,國產晶片技術有突破?繞過EUV光刻機
    不需要EUV的光刻晶片造出來了!近日中芯國際傳來消息,據去年14納米晶片成功量產之後,可以媲美7納米的N+1晶片已經開始試產了。中芯國際是中國大陸工藝最為先進的一個代工廠,可以說是全村的希望,一舉一動都受到市場的關注。
  • GlobalFoundries CTO談公司為何放棄7納米晶片工藝研發
    照片來源:Global Foundries八月下旬,第二大晶片代工廠GlobalFoundries宣布停止對7納米製造工藝的研發,從而結束了其向摩爾定律極限的攀登。IEEE Spectrum於2017年10月與該公司的首席技術官Gary Patton會晤時,他正在紐約馬爾他的Fab 8工廠推動向7納米節點的進軍。
  • 中科院首創2納米晶片關鍵技術,還依賴光刻機嗎中國晶片迎轉機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在晶片領域可以說一路波折,由於缺乏關鍵設備光刻機,我們在該領域也很難有所突破,那中芯國際是如何逆轉實現量產14納米晶片的呢?並掌握2納米的關鍵技術的,本期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 國產晶片迎來突破,14納米晶片開始量產,不再懼怕制裁
    幸虧以後我國漸漸在晶片平臺發力,逐步收縮了與西方國度之間的差異,但是至今為止,我國仍然要掉隊很多。跟著美國的晶片禁令公布,更是使得我國的開展受到了緊張攔阻。真相在晶片方面,我國對國外或是有著極大的依附性。在片面嚴緊晶片無法生產的環境下,我國只能選定從國外採購。但是因為美國憂愁我國5G高速開展,並搶佔美國環境趨勢,美國首先對我國諸多公司舉行了限定,不準國內或應用美國將技術的企業將晶片出口中國。
  • 中科院攻破2納米晶片技術,為晶片領域打下基礎
    雖然我國外晶片領域暫時只能夠生產出實現商用的光刻機還在28nm。 但是據報導中國科學院已經攻克了2納米晶片的關鍵技術,隨後要解決的就是量產問題了,14納米晶片生產線難題我國已經解決了,隨後更低級別的晶片也將會實現量產。在日常生活中,晶片小小的體積,很少被人關注到,但是它卻是一個特別高端的技術,它是很多智能設備的核心,手機有了它可以實現良好的溝通。
  • 3納米、2納米、1納米晶片該如何造?
    因此,選擇3nm工藝的代工廠希望在2022年遷移到下一代電晶體,稱為納米片FET。納米片式FET屬於柵極全環繞式FET的範疇。 納米片式FET是鰭片式FET的延伸。它是在其側面有一個柵極包裹的鰭片FET。納米片會在3nm處出現,可能會延伸到2nm或更高。
  • 蘋果首款5納米移動晶片發布,全球5納米晶片產能爭奪加劇
    記者 | 彭新1全球半導體製造加速切換至5納米工藝製程,多款5納米晶片產品陸續發布。9月16日的蘋果新品發布會中,隨著新一代iPad Air發布,搭載的A14仿生晶片成為蘋果首款使用5納米製程的移動晶片。
  • 這個1納米黑科技晶片 是在給摩爾定律判死刑嗎?
    但隨著晶片技術的發展,摩爾定律所預言的發展軌跡似乎已逼近終點。  這意味著,固守傳統思路的晶片製造商將舉步維艱。  最近,美國團隊研製出的1納米電晶體對晶片商來說無異於「最後通牒」。他們將如何自我救贖?
  • 晶片7納米製程,到底是電晶體間距還是電晶體大小7納米?
    我們經常看到報導上說晶片製程達到了14nm、7nm、5nm,最近中芯國際在沒有ASML的EUV光刻機的情況下,實現了7nm的製程,有很多人對此感到很興奮。同時也有人問,半導體的多少納米製程,到底是指電晶體間距多少納米,還是電晶體的大小是多少納米?
  • 航錦科技回應了提問:請問公司28納米的晶片量產了沒?22納米的晶片...
    請問公司28納米的晶片量產了沒?22納米的晶片明年能研發成功嗎?景嘉微(300474)22納米的晶片明年都量產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希望公司加大研發能力,超越景嘉微(300474)。武漢導航院的28nm北鬥晶片,在2021年下半年可實現量產。感謝您的關注。
  • 杭州量產全球第一款7納米晶片 但離高端的路還很長
    浙江在線8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雲山)最近嘉楠耘智火了,原因是該公司研發成功量產了全球第一款7納米晶片。甚至有媒體稱,一個中興倒下去,千千萬萬個中國晶片公司站起來,這是杭州人的驕傲,是全國13多億人的驕傲。
  • 美國技術封鎖,我們能生產多少納米的晶片?結果出乎意料
    華為的相關新聞層出不窮,美國的打壓持續不斷,華為一直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總之到年底晶片的準備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了。就在之前,美國針對晶片技術對華為進行了封鎖,晶片不僅對我國來說是弱點,應該說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來說都是弱點。
  • 中興通訊自研7納米晶片已商用 但中國芯仍步履維艱
    中國老牌科技企業中興通訊近兩年在晶片領域,尤其是在基站晶片的研發上,開始做出更大力度的投入。10月11日,一則中興通訊自研7納米晶片實現市場商用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
  • 1納米會是摩爾定律的終點嗎?中國晶片的機會在哪裡?
    YgIEETC-電子工程專輯所謂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晶片上的電路數目,每隔18個月就翻一番。隨著矽片上線路密度的增加,技術複雜性和成本越來越高,半導體工藝也走到了極限。YgIEETC-電子工程專輯1納米會是摩爾定律的終點嗎?現有製程工藝下,也許會。除非新工藝和新材料出現突破。
  • 英特爾:Q1將提升10納米伺服器晶片產量
    美國晶片製造商英特爾公司當地時間周一表示,將在第一季度提升10納米製造工藝技術的數據中心晶片產量,今年內10納米製造工藝技術晶片的產量將會超過14納米工藝製造技術晶片,使得新一代晶片製造技術成為該公司今年產量的關鍵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