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納米製程的概念

2020-12-07 蛙行向遠方

晶片納米製程的概念

首先了解一下納米的單位:納米(nm),是nanometer的譯名,即為毫微米,是長度的度量單位,國際單位制符號為nm。

1納米=10毫米

1納米=米

比較形象地理解為:

1、 假設一根頭髮的直徑是0.05毫米,把它軸向平均剖成5萬根,每根的厚度大約就是1納米。

2、 納米和米的關係相當於三個桌球和地球的直徑之比。

3、 1納米相當於4倍原子大小。

接下來說下晶片。晶片本身是由數以億計的電晶體組成。

從英文上解釋,transistor(電晶體 )可以看作是transfer(轉移) - resistor(電阻器)的組合,它是一種調節電流或電壓的裝置,可以開關或放大信號,作為集成電路中的基本元素,集成電路由大量與電路互連的電晶體組成。

晶片納米製程是指什麼呢?所謂的7納米晶片,這個長度並不是電晶體的間距,二是電晶體內部電流從起點流向終點要經過一道閘門,而這個閘門的寬度就是晶片中所說的納米單位。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刪除

所以,納米級的晶片工藝是非常精密複雜的,是當前最頂級的製造技術!

相關焦點

  • 晶片7納米製程,到底是電晶體間距還是電晶體大小7納米?
    我們經常看到報導上說晶片製程達到了14nm、7nm、5nm,最近中芯國際在沒有ASML的EUV光刻機的情況下,實現了7nm的製程,有很多人對此感到很興奮。同時也有人問,半導體的多少納米製程,到底是指電晶體間距多少納米,還是電晶體的大小是多少納米?
  • 全球半導體製造加速切換至5納米工藝製程 多款5納米晶片產品陸續發布
    全球半導體製造加速切換至5納米工藝製程,多款5納米晶片產品陸續發布。9月16日的蘋果新品發布會中,隨著新一代iPad Air發布,搭載的A14仿生晶片成為蘋果首款使用5納米製程的移動晶片。A14基於ARM Cortex A72架構,由新的六核心CPU、四核心GPU以及16核心神經網絡引擎組成,同時也整合機器學習控制器和第二代ML加速器。在5納米製造工藝下,電晶體數目達到118億。
  • 全球最小的SRAM晶片,未來將可適用於先進的5納米製程技術上
    打開APP 全球最小的SRAM晶片,未來將可適用於先進的5納米製程技術上 李倩 發表於 2018-06-01 14:10:02
  • 天數智芯成功點亮7納米製程GPGPU雲端訓練晶片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李喬宇2021年1月15日,上海天數智芯半導體有限公司宣布,公司旗艦7納米通用並行(GPGPU)雲端計算晶片BI已於近日成功「點亮」。這是國內第一款全自研、真正基於GPU架構下的7納米製程GPGPU訓練晶片,量產後將廣泛應用於AI訓練、高性能計算(HPC)等場景,服務於教育、網際網路、金融、自動駕駛、醫療、安防等各相關行業,賦能AI智能社會。據天數智芯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鄭金山介紹,BI產品於2020年5月流片、11月回片並於當年12月成功「點亮」。
  • 2020年7納米製程:摩爾定律的終點站
    周一時,克羅韋爾在斯坦佛大學作演講,主題為「晶片設計遊戲的摩爾定律將終結」。克羅韋爾在接受採訪時進一步表示:「對於英特爾等企業來說,晶片業務相當昂貴,這些企業要巨額資金開發下一代晶片技術。」到底有多貴呢?Globalfoundries最近在紐約北部建設的工廠花了60億美元;2014年晚期新的研發設施也將完工,將它加進去總計要80億美元。
  • 蘋果首款5納米移動晶片發布,全球5納米晶片產能爭奪加劇
    記者 | 彭新1全球半導體製造加速切換至5納米工藝製程,多款5納米晶片產品陸續發布。9月16日的蘋果新品發布會中,隨著新一代iPad Air發布,搭載的A14仿生晶片成為蘋果首款使用5納米製程的移動晶片。
  • 32納米製程技術原理詳解
    32納米製成技術是基於45納米技術的改良版本,總體歸納起來組要有以下三點。1:32納米製程技術的基礎是第二代高k+金屬柵極電晶體。英特爾對第一代高k+金屬柵極電晶體進行了眾多改進。在45納米製程中,高k電介質的等效氧化層厚度為1.0納米。
  • 14納米的晶片與7納米的晶片,有什麼差別嗎?
    14納米與7納米是什麼意思?晶片中14納米與7納米,指的是晶片的製程。大家知道晶片是由電晶體組成的,製程越小,那麼在同樣面積的晶片裡,電晶體就越多,相對應的性能就越強了。以華為麒麟980及華為麒麟970為例,麒麟980是7nm工藝的晶片,麒麟970是10nm工藝的晶片。麒麟980為69億個電晶體,麒麟970為55億個電晶體,提升了25.5%左右。在同樣大小的一塊晶片裡,7nm工藝的晶片顯然可以比10nm的工藝搭載更多的東西,更別說是14nm的了,所以現實中越小的製程,技術越先進,相應的性能越高。
  • 外媒稱三星14nm以上製程湧入中國晶片客戶
    據外媒 Digitimes 報導,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三星近期 14 納米以上製程新增客戶有不少來自中國內地的晶片廠商,帶動三星產能利用率逐季增長。14 納米以上接單表現超乎預期。 對於此舉是否將對臺積電、聯電中國業務有所衝擊仍待觀察,但可以預期的是,三星 14 納米以上製程有龐大的新訂單撐場,一定程度上彌補了 7 納米以下先進位程頹勢。 在三星擴單的同時,與三星合作關係良好的智原及 M31 等廠商也意外受惠,2021 年中國客戶比重也將明顯提升。
  • 納米常識概念和特點以及運用的途徑
    納米是什麼納米(nm),又稱毫微米,是長度的度量單位,1納米=10^-9米。納米技術,指將材料加工成納米級,即1毫米的1/1000,如果你是問電腦技術上的納米技術,那麼可以這麼理解。 目前CPU的工藝已經達到32納米級,也就是一塊CPU上的元件最大製程是32納米,元件之間僅僅0.2納米的隔膜相隔。
  • CPU:納米製程背後的真真假假
    納米製程對於CPU、SoC而言到底多重要?又與電晶體、FinFET以及EUV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經常在某手機發布會現場聽到,「××處理器採用了最先進的10nm工藝製造」,那麼究竟這個10nm代表著什麼意思呢?納米製程對於CPU、SoC而言到底多重要?
  • 突破製程工藝:為什麼說7nm是物理極限,美國的1nm是什麼概念?
    從晶片的製造來看,7nm就是矽材料晶片的物理極限。不過據外媒報導,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打破了物理極限,採用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將現有最精尖的電晶體製程從14nm縮減到了1nm。那麼,為何說7nm就是矽材料晶片的物理極限,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面對美國的技術突破,中國應該怎麼做呢?
  • 和你講講晶片的製程 數字真的越小越好嗎?
    這個以納米為單位的數字已經逐漸從兩位數邁向一位數發展,但我們除了知道更小的數字意味著更先進的工藝,可能伴隨而來的是更好的能耗之外,其實我們並不清楚製程究竟是什麼,這個數字真的是越小越好,或者說這個數字是永無止境的繼續發展下去嗎?看完下面的介紹,相信你會找到答案的。
  • 中科院研發出2納米晶片?大家還是太樂觀了
    前些天又看到了@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在質疑中科院的2納米晶片,但是池某人和很多自媒體一樣,把最基本的概念都搞錯了,他的這篇文章引用的視頻截圖,更是斷章取義誤導讀者。
  • 1nm電晶體誕生 秒殺當前14nm主流晶片製程
    1nm電晶體誕生 秒殺當前14nm主流晶片製程電晶體的製程大小一直是計算技術進步的硬指標,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將現有最精尖的電晶體製程從14nm縮減到1nm該研究是教授阿里·加維(AliJavey)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完成的,他們利用碳納米管和一種稱為二硫化鉬的化合物開發出了全球最小的電晶體。從晶片的製造來看,7nm就是物理極限。一旦電晶體大小低於這一數字,它們在物理形態上就會非常集中,以至於產生「隧道效應」的量子力學現象,從而阻止電流從源極流到漏極。
  • 蘋果A12晶片曝光,A13晶片有望繼續使用7納米工藝製程
    Apple Insider援引消息人士稱,蘋果秋季發布會上推出的新iPhone將搭載A12晶片,這顆晶片基於7nm工藝製程打造。而且蘋果可能會推出更為強悍的A12X晶片,它將被用在iPad設備上。之前臺積電執行長稱,5nm晶片大規模生產要到2019年年底或2020年年初才會開始,臺積電預計會投資250億美元用於5nm技術,不過臺積電並未透露具體的時間表。
  • 用新的思維方式看待晶片工藝製程
    晶片的製程從最初的0.35微米到0.25微米,後來又到0.18微米、0.13微米、90nm、65nm、45nm、32nm和14nm。在提高晶片工藝製程的過程中,大約需要縮小十倍的幾何尺寸及功耗,才能達到10nm甚至7nm。從蘋果與臺積電合作到宣布實現5nm晶片只有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強調納米級製程真的重要嗎?
  • 臺媒:臺積電全部代工蘋果A14處理器 採用5納米製程
    12月30日上午消息,據臺灣地區媒體報導,供應鏈業者指出,蘋果公司下一代處理器A14全部由臺積電代工,採用5納米製程,明年第二季度末開始量產,佔臺積電三分之二的5納米產能。
  • 「上海製造」入選首條5納米晶片生產線
    5納米,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約0.1毫米)的二萬分之一,將成為集成電路晶片上的最小線寬。臺積電計劃明年進行5納米製程試產,預計2020年量產。最近,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收到一個好消息:其自主研製的5納米等離子體刻蝕機經臺積電驗證,性能優良,將用於全球首條5納米製程生產線。
  • 5納米晶片國產化?為之喝彩但別被誤導!
    起步晚,底子薄,造成了民用領域的國產晶片製造很長時間以來都處於一種落後的狀態。而紫光國芯的DDR4內存晶片更是很快就將面市。但說到晶片製造就不能不提到光刻與蝕刻這兩個關鍵的工藝,目前世界上先進的晶片工藝已經進入了7納米製程,甚至5納米製程,但是光刻、蝕刻作為晶片生產的最關鍵步驟,技術要求非常之高,頂尖的光刻機、蝕刻機的生產與製造都集中在荷蘭ASML等幾家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