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納米製程:摩爾定律的終點站

2020-11-24 電子信息產業網

8月28日消息,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微系統技術辦公室主管羅伯特-克羅韋爾(Robert Colwell)認為,摩爾定律的終結不只對物理界影響巨大,對經濟的影響也很大。

克羅韋爾稱:「我認為是時候為摩爾定律的終結作計劃了,不只要思考它何時終結,思考它為什麼終結也很有意義。」

周一時,克羅韋爾在斯坦佛大學作演講,主題為「晶片設計遊戲的摩爾定律將終結」。

克羅韋爾在接受採訪時進一步表示:「對於英特爾等企業來說,晶片業務相當昂貴,這些企業要巨額資金開發下一代晶片技術。」

到底有多貴呢?Globalfoundries最近在紐約北部建設的工廠花了60億美元;2014年晚期新的研發設施也將完工,將它加進去總計要80億美元。

摩爾定律由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意思是說: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個月翻兩倍以上。

下面是克羅韋爾的一些觀點:

「建設FAB工廠耗資太大,更重要的是……企業要向設計新晶片的團隊支付巨資資金。英特爾進行此類投資,動輒數十億美元,因為它預計接下來幾年會收穫更多的利潤。但是,如果企業對利潤翻倍存在懷疑,對必要晶片技術改進存在懷疑,它們就不會想著投資了。如果像英特爾這樣的主流晶片企業作出這樣的決定,則意味自己終結摩爾定律,因為隨後眾多不同的企業也會削減投資,它們為晶片生產提供超貴的工具,從而導致摩爾定律結束。」

「我認為,大多技術會理性考慮到摩爾定律的終結前景。但是它們只關注物理層面的影響,關注從一個晶片製程到另一個製程的變化。這些技術清楚地知道進入7納米製程的重要意義,它們自然而然假定從物理上看下一代晶片製程技術會碰到不可逾越的問題,從而使得摩爾定律終結。這樣考慮是正確的,過去也的確出現了巨大的挑戰,但晶片產業曾擊退這些挑戰;於是,許多人錯誤地相信產業會再次擊退挑戰。我的看法是,可能會成功,也可能不會,但物理並非唯一的挑戰。我更看重經濟挑戰,只有在物理和經濟上都成功跨越挑戰,摩爾定律才能持續,否則就會失效。」

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認為,2020年、7納米將是晶片的最後製程節點。

克羅韋爾補充說,預計晶片產業會花大工夫推進5納米製程,儘管5納米可能相比7納米沒有多少優勢,但會將摩爾定律最初的終結時間推遲到2022年。

英特爾已經在討論10納米技術的商用,預期2015年開始安排。英特爾科學家也曾表示,不清楚7納米之後採用什麼技術。

目前,英特爾Ivy Bridge和Haswell處理器採用22納米製程。

相關焦點

  • 先進位程瀕臨極限,如何走出摩爾定律框架?
    先進位程瀕臨極限,如何走出摩爾定律框架? 近兩年,向臺積電先進位程下單的超微(AMD)、聯發科等,產品效能都有跳躍式進步,前者無疑成為加速科技巨頭成長、搶攻市佔的關鍵推手。 同一時間,臺積電也宣告最先進的2納米製程研發中心,將在2021年於新竹設立。 先進位程瀕臨極限,如何走出摩爾定律框架?
  • 摩爾定律或在2025年迎來終點 中國晶片一招可以突圍
    有分析表示,摩爾定律或在2025年迎來終點,那麼,中國晶片該如何突圍呢?中國媒體《IT時報》11月6日報導,半導體企業的製程工藝正向這個終點進發。最新消息是,全球領先晶片供應商臺積電將在2022年量產3納米工藝晶片,2024年推行2納米工藝。
  • 臺積電:摩爾定律依然有效,電晶體將能做到 0.1 納米
    據臺灣地區《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研發負責人、技術研究副總經理黃漢森表示,毋庸置疑的,摩爾定律依然有效且狀況良好,它沒有死掉、沒有減緩、也沒有帶病,並透露電晶體將能做到0.1納米。
  • 摩爾定律或在2025年迎來終點 中國晶片如何突圍?
    也許是2025年。2、1納米會是摩爾定律的終點嗎?也許會。除非新工藝和新材料出現突破。3、「後摩爾時代」,中國晶片如何突圍?在不久前召開的IC CHINA 2020(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微納電子學院院長吳漢明預測,「隨著工藝節點演進,摩爾定律越來越難以持續,預計將走到2025年。
  • 摩爾定律失效?英特爾用事實告訴你:不會
    【天極網筆記本頻道】隨著半導體行業發展,摩爾定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質疑,甚至有聲音說「摩爾定律失效了!」在9月19日舉行的「英特爾精尖製造日」活動上,英特爾用事實告訴大家:摩爾定律不會失效。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談到19日活動時說「今天是一個摩爾定律的盛會。」
  • 摩爾定律與梅特卡夫定律是否會讓IoT重現網絡泡沫化現象?
    作者:DIGITIMES陳智德摩爾定律(Moore’s Law)在28納米後的製程逐漸遇到物理瓶頸,但所幸並未影響到物聯網(IoT)的發展,由於網絡節點的多寡是決定物聯網影響力的重要因素,且物聯網可仰賴更舊的製程節點
  • 摩爾定律失效了?為何英特爾困於7納米晶片,而臺積電卻能突破
    摩爾定律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公司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的經驗之談,被譽為計算機第一定律!其核心內容是: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量,大約每隔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換而言之,每隔兩年,處理器的性能就會提高一倍!
  • 5nm怎樣給摩爾定律續命?巨頭開打製程之戰
    這次,智東西將目光聚焦在5nm製程預熱賽中,通過深度調查,探究晶片製程在演進背後的核心與關鍵。在剖析它們是如何刷新摩爾定律下限的同時,我們也試圖從這場製程節點比拼的火光中窺見,這場戰爭將會對產業鏈的哪些環節帶來顛覆性的影響。
  • 摩爾定律的突圍
    雖然在先進位程進入到5nm以後,摩爾定律的實現已經有所放緩,但微觀層面晶片設計依舊將持續朝著更高的計算密度,更大的存儲密度和更緊的連接密度三個方向持續推進,同時行業新的理念和技術方法仍將為摩爾定律注入新的血液,比如採用非經典結構,從結構的設計及布局來實現晶片面積的微縮,從而促使摩爾定律在「另類」層面得以實現。
  • 臺積電:摩爾定律可延續到0.1nm 現有製程工藝定義已成營銷遊戲
    臺積電:摩爾定律可延續到0.1nm 現有製程工藝定義已成營銷遊戲 摩爾定律是半導體產業的金科玉律,已經指導行業發展了50多年,它是Intel聯合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提出的,Intel也是摩爾定律最堅定的捍衛者,
  • GAA技術給摩爾定律續命,臺積電先進5、4、3、2、1nm晶片工藝製程布局
    MBCFET架構,解決FinFET因製程微縮產生電流控制漏電的物理極限問題。ycgEETC-電子工程專輯摩爾定律表明:每隔18~24 個月,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便會增加一倍,晶片的性能也會隨之翻一番。
  • 巨頭晶片製程之戰:5nm如何給摩爾定律續命?-虎嗅網
    摩爾定律似一把離弦的箭,自1965年穿越了半個多世紀,掠過無數狼煙四起的晶片製程戰場,這次它又將穩穩地瞄準5nm製程賽的靶心。回味上一場由臺積電和三星攪起的7nm製程戰局,戰事尚未真正落下帷幕,然而在業界普遍看來勝負已分。
  • 超材料或將延續摩爾定律?
    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使得傳統意義上的摩爾定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質疑,甚至有聲音說:「摩爾定律要失效了!」因此,如何延續摩爾定律成了當今半導體行業熱議的話題。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周濟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超材料有可能從工藝和原理兩方面延續摩爾定律,為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新的技術路線。
  • 摩爾定律面臨的兩個問題
    戈登·摩爾在 1965 年提出摩爾定律時,其內容為半導體晶片上集成的電晶體數量將每年增加一倍,1975 年,他又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對摩爾定律進行了修正,把「每年增加一倍」改為了「每 18 到 24 個月增加一倍」。 摩爾定律發展至今已有 50 多年,在這 50 多年間,不斷有人唱衰,甚至有人提出「摩爾定律已死」的觀點。
  • 從8年酷睿進化史看摩爾定律發展之殤
    然而,當時間臨近21世紀第二個10年的時候,CPU製程工藝的腳步卻慢了下來——14nm已經鏖戰了四代酷睿處理器,這是否意味著那個曾經的摩爾定律已經不再奏效?  要回答摩爾定律是否失效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英特爾歷代酷睿處理器所用的製程工藝。
  • 7nm後,這個技術將接替FinFET延續摩爾定律
    7nm後,這個技術將接替FinFET延續摩爾定律 佚名 發表於 2016-12-12 13:48:21   比利時微電子(IMEC)在2016國際電子元件會議(IEEE
  •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超材料或延續摩爾定律
    兩種方式延續摩爾定律一直以來,半導體器件的發展趨勢都沿續於摩爾定律的規則:集成電路中可容納的電晶體數量每經過18~24個月總數增長一倍。然而,隨著晶片製程越來越接近工藝極限和物理極限,摩爾定律能否持續生效也開始受到質疑。
  • 實現2nm工藝突破,臺積電為何能給「摩爾定律」續命?
    區別於3nm和5nm製程所採用的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這次2nm改用了全新的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MBCFET)架構,這一架構是以環繞閘極(GAA)製程為基礎的架構,可以解決FinFETch因為製程微縮而產生的電流控制漏電等物理極限問題。可以說,GAA製程工藝的出現,相當於又給摩爾定律續命了五年左右。
  • 1nm電晶體誕生 摩爾定律未終結
    《摩爾定律已死,半導體行業發展會停滯嗎?》、《摩爾定律這次真的到頭了! 》、《存在 50 年的摩爾定律正在失靈?》……近年來,關於摩爾定律即將走向盡頭的報導簡直數不勝數,各方專家也紛紛發言表態,支持這一說法。如此看來,這一科技界的鐵律真的沒有繼續生存下去的空間了嗎?
  • 這個1納米黑科技晶片 是在給摩爾定律判死刑嗎?
    寫在前面  40多年來,摩爾定律一直是IT界的鐵律。  但隨著晶片技術的發展,摩爾定律所預言的發展軌跡似乎已逼近終點。  這意味著,固守傳統思路的晶片製造商將舉步維艱。  最近,美國團隊研製出的1納米電晶體對晶片商來說無異於「最後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