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定律與梅特卡夫定律是否會讓IoT重現網絡泡沫化現象?

2020-12-06 DIGITIMES

作者:DIGITIMES陳智德

摩爾定律(Moore’s Law)在28納米後的製程逐漸遇到物理瓶頸,但所幸並未影響到物聯網(IoT)的發展,由於網絡節點的多寡是決定物聯網影響力的重要因素,且物聯網可仰賴更舊的製程節點(如90納米),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在這幾年又逐漸浮上檯面被世人所討論。

Electronic Design報導,梅特卡夫定律於1993年由George Gilder提出,並以3Com創辦人Bob Metcalfe的姓氏命名,是一個闡述網絡價值潛力與網絡節點數量的定律,根據該定律,網絡中的節點(如設備、用戶或應用等)數量平方,與該網絡價值成正比,意即隨著網絡節點的增加,網絡的價值就會愈大。

如同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事實上是個經驗法則的觀察,該定律在網絡泡沫破裂後遭到質疑,因為該定律預測的成長遠超過網絡所有者與投資者所看到的現實。

Bob Briscoe、Andrew Odlyzko與Benjamin Tilly提出修正的梅特卡夫定律,他們認為,網絡時代的人為價值與網絡創造的真正價值彼此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意即以節點數的平方估計網絡價值過於樂觀,但現實中並不會產生這麼龐大的價值。

英特爾(Intel)、ARM等科技公司預測了2020年將會有500億臺IoT設備連網,同時成長的設備數量會導致IoT設備的單位成本下降,這又與摩爾定律相當類似,即硬體創新(包括能力增加與功耗降低)時,未來IoT設備的成本也會更低,網通設備與邊緣運算會平衡原本過度樂觀的梅特卡夫定律,讓IoT不致重蹈網絡泡沫化的覆轍。

半導體領域的摩爾定律與網絡世界的梅特卡夫定律,在過去被用來解釋網絡產業的驚人崛起,由於物聯網的興起,這兩個經驗法則的交會又重新被檢視,由於這項定律都有其局限,尤其是梅特卡夫定律,若記住該定律的局限,將會降低科技泡沫化重演的機會。

相關焦點

  • 與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並論,IBM Watson定律將成為歷史論斷嗎
    說起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雖然能說清楚的不多,但知道的人不少,然而,IBM近日提出的「Watson定律」,恐怕既不知道也說不清楚的居多,懵圈的不在少數。以上所說的定律,是物理學定律,因此,我們要有所區別看待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以及,Watson定律——他們,都是產業發展定律。IBM把Watson定律與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相提並論,當然並不是心血來潮。
  • 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顛覆定律(冪指數定律)分別是啥?
    摩爾定律每18個月,計算機等IT產品(或者說相同性能的計算機等IT產品)的性能將翻一番,每18個月價格就會降一半。主幹網帶寬的增長速度至少是運算性能增長速度的三倍。因為運算性能增長速度主要是由摩爾定律決定的,所以根據每兩年運算性能提高一倍計算,主幹網的網絡帶寬的增長速度大概是每八個月增長一倍。梅特卡夫定律網絡的價值等於網絡節點數的平方,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 網際網路人必須要懂的「梅特卡夫定律」
    編輯導語: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是一個關於網絡的價值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的定律,其內容是:一個網絡的價值等於該網絡內的節點數的平方,而且該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那作為網際網路人,為什麼我們必須要懂「梅特卡夫定律」呢?
  • IPFS:梅特卡夫定律網絡價值效應實踐者
    網際網路三定律:梅特卡夫定律關於網際網路有三條重要的定律: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其中摩爾定律是流傳最廣泛的,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價格不變的時候,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每月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會提高一倍。
  • 梅特卡夫定律:社交網絡的滾雪球效應
    關於網際網路有三條重要的定律: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其中摩爾定律是流傳最廣泛的,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價格不變的時候,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每月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會提高一倍。
  • 傑弗裡第二講:用梅特卡夫定律驗證社區團購之路
    在2018年,在品牌零售商在聚焦如何在下沉市場分一塊「蛋糕」之時,社區團購模式已經悄然佔據市場份額,呈現「井噴」式的現象,S2B2C模式頓時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巨頭也紛紛開始布局整個社區團購市場。那就是梅特卡夫定律。認識網際網路三大定律之梅特卡夫定律梅特卡夫定律與大家熟知的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稱之為網際網路三大定律。
  • INT的理論價值——梅特卡夫定律
    因此,當麻省理工學院發表的這篇文章說他們能夠使用梅特卡夫定律預測94%的比特幣價格變動時,我對此十分好奇,同時我認為用它來觀察預測的未來物聯網網絡的增長所能夠產生的影響將是一個有趣的實驗。其中最重要的是關於Facebook和中國最大社交網絡公司騰訊的價值的獨立研究(Zhang et al.,2015)。他們發現,在10年的時間裡,這些公司的價值與用戶群的增長並不是線性增長,而是與梅特卡夫定律預測的平方。
  • 華為汪濤提新梅特卡夫定律
    9月24日下午消息(蔣均牧)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0上的主旨演講中,華為常務董事、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汪濤提出了「新梅特卡夫定律他指出,聯接的重要性越來越高,更大的帶寬、更低的時延,更細的網絡切片,都可以創造價值。一份關於華爾街金融交易的第三方諮詢報告中提到一個有意思的數據,1毫秒聯接時延的降低,能帶來100萬美金的經濟收益;又比如某大型OTT雲數據中心的實測數據顯示,0.1%的網絡丟包會帶來50%的AI算力損失。
  • 摩爾定律消失了會怎麼樣?
    摩爾定律消失了會怎麼樣? 這條定律,就是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的內容,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預計每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 嚴格來說,這條在半導體行業中廣為人知的定律其實算不上是定律,它更多的是一種觀察與推測。儘管如此,這個定律卻不斷驅動和主宰著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 通信十大定律
    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 電子行業十大定律,最後一個扎心了……
    01 摩爾定律 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 梅特卡夫定律下數字經濟蓄勢待發 數字貨幣是大勢所趨
    網際網路中有三條緊張的定律,摩爾定律是撒布非常寬泛的,信賴許多人都打聽:費用固定的時分,集成電路上可包容的元器件的數量,每隔18個月便會增長一倍,機能也會進步一倍。因此,電子產物迭代速率分外迅速。本日要和朋友們重點聊聊另一條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和數字經濟的干係。梅特卡夫定律甚麼是梅特卡夫定律呢?網際網路的代價跟著用戶數量的增進而呈二次方程式增進的規律。也即是說,網頁應用者越多,代價就越大。
  • 摩爾定律一
    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發展歷程被稱為計算機第一定律的摩爾( Moore)定律是指IC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 數字經濟受到三大定律的支配
    第一個定律是梅特卡夫法則:網絡的價值等於其節點數的平方。所以網絡上聯網的計算機越多,每臺電腦的價值就越大, "增值"以指數關係不斷變大。第二個定律是摩爾定律:計算機矽晶片的處理能力每18個月就翻一翻,而價格以減半數下降。
  • 摩爾定律有終結之日嗎?關鍵看這兩點-摩爾定律,Intel,處理器,晶片...
    Intel公司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上電晶體的集成度大概平均18個月會翻倍,計算機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之快。然而,集成技術的密集度,或者說集成電路的線寬不可能無限制地小下去,經典計算機將很快達到它的極限——三極體的大小將達到原子的尺度。
  • 順應三大定律,讓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如虎添翼
    筆者認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有以下三大定律,正是這三大定律讓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如虎添翼,賦予國家經濟增長新動能。梅特卡夫法則,助力「規模經濟」梅特卡夫法則是3Com公司創始人、計算機網絡先驅羅伯特·梅特卡夫提出的。
  • 摩爾定律的突圍
    50多年前,Intel創始人之一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了著名的摩爾定律,其內容為: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經常被引用的「18個月」,是由Intel執行長大衛·豪斯(David House)提出:預計18個月會將晶片的性能提高一倍,這是一種指數級的性能提升。
  • 摩爾定律難以為繼? 新型二維材料續寫摩爾定律對電晶體預言
    摩爾定律難以為繼? 近年來,半導體行業總是籠罩在摩爾定律難以為繼的陰霾之下。但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呂勁團隊與楊金波、方哲宇團隊最新研究表明,新型二維材料或將續寫摩爾定律對電晶體的預言。他們在預測出「具有蜂窩狀原子排布的碳原子摻雜氮化硼(BNC)雜化材料是一種全新二維材料」後,這次發表在《納米通訊》上的研究,通過實驗證實了這類材料存在能谷極化現象,並具有從紫外拓展到可見光、近紅外以及遠紅外波段的可調能隙功能。
  • 摩爾定律日薄西山 計算性能如何增長
    摩爾定律示意圖    圖片來自網絡   1965年4月19日,《電子學》雜誌發表了英特爾公司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撰寫的文章《讓集成電路填滿更多的組件》,文章預言,半導體晶片上集成的電晶體和電阻數量每隔18—24個月將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轟動世界的摩爾定律因此誕生。
  • 摩爾定律有終結之日嗎?
    從最嚴格的意義上講,摩爾定律是指晶片上電晶體的數量。從最不嚴格的意義上講,它是指使用一美元可購買的通用計算能力。同樣,當變化率無法達到每18/24個月加倍時,摩爾定律將&34;,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進展將完全停止,它只會以比這更慢的速度前進。